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这是程氏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对疾病的分类和治疗大法进行的高度概括,至今为业内认可并沿用 。尤其是“八法”,更是因充分反映了中医学的治疗思想,而作为基本的治疗方法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兹就“八法”所反映的治疗思想作一探讨 。实者泻之 因势利导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 。邪气决定着疾病的“实证”状态,即“邪气盛则实”(《素问·通评虚实论》),其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
如何泻实?中医祛除病邪,首选的并不是与邪气相对抗 , 而是充分了解邪气的特性及停留部位 , 把握最佳时机,以最便捷的方式、最小的代价达到驱邪之目的,这就是予邪出路,因势利导,即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所说:“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 。”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直言“用药须使邪有出路” , 而汗、吐、下法即是给邪找的最常见出路 。
汗法 是通过开泄腠理,促使排汗,使邪气由肌表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因发汗可透邪外出,宣发肺气,故汗法不仅适用于外感表证,而且对麻疹初起、疹出不透;水肿起于眼睑、头面,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以及咳嗽、头痛、泄泻、身疼而见恶寒发热表证者,均可发汗解表以达邪 。此外,风疹、湿疹、癣类等一些皮肤疾患 , 也可藉风药发汗宣透邪气 。
吐法 是通过引起呕吐,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排出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哮病、中风、痰厥等痰涎涌盛、漾漾欲吐者,或宿食不化、留滞胃脘,或误食毒物尚在胃中等 。用催吐之法可使上述居上的有形之邪从速上涌倾出,进而可畅通气机,减少伤害 。
下法 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或积水,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湿热、冷积、瘀血、顽痰、水饮、虫积等由大便而出的治法 。适用于诸邪留滞胃肠所致的各种病证,如阳明腑实证、热重于湿之黄疸、痰热腑实之中风闭证、水热蕴结之鼓胀、湿热壅盛之水肿等 。
消法 是通过消导和散结,以使食、痰、气、血、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治疗方法 。由于上述诸邪多留踞于胃脘之中 , 或脏腑、经络、肌肉之间,经年累月,滞而成积,甚至结而成块 , 因属渐积缓成 , 难以速祛,故而只能藉缓消而见功 。就广义而言,消法所涉范围甚广 , 当包括祛痰法、利水法、驱虫法、理气法及理血法等,但常用的是其狭义所指的消食和消痞散结两法,适用于饮食停滞和气滞血瘀之积聚癥瘕 , 气、血、痰壅结于颈前之瘿病等 。
祛邪固属必要,但其间往往要付出伤正的代价 。如发汗可耗气伤津,涌吐常致胃气受损,下法无论是通腑泻下还是攻逐水饮,均易伤及脾胃,致邪虽祛而正难复 。因此,祛邪一定要选择好出路,把握好分寸,切不可孟浪从事,图一时之快,致得不偿失 。
虚者补之 弄清成分
正气决定着疾病的“虚证”状态 , 即“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而其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损者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会得霉菌性**炎?患病时期能停止性生活吗?
- 除夕过了12点还能贴对联吗
- 得了红眼病怎样治好?红眼病的留意事项有哪些
- 淘宝上买到的产品坏了怎么处理
- 常穿吊带背心 当心惹上肩周炎
- 5款治疗红眼病的药膳 不再害怕红眼病
- 贵妃椅怎么摆放位置
- 非法出售发票犯罪的断定难点包括什么
- 讨好型的孩子该怎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