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什么时候?二十四节气之清明的由来与含义( 二 )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 。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 。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 。秦汉时代 , 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 。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 , 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 。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 , 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
清明的气候特点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 , 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 。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 。
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 。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 , 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 。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 , 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 , 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 , 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 , 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 。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 。“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 , 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 。华南早稻栽插扫尾 , 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 。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播种 。“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
清明的习俗
【清明是什么时候?二十四节气之清明的由来与含义】清明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果互赠,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 , 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
踏青
踏青 。又叫探春、寻春、郊游 。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 , 在郊野游玩 , 观赏春色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 , 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比男人玩的更开心 , 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蹴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