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主要事迹,王安石的主要历史事件


王安石的主要事迹,王安石的主要历史事件

文章插图
王安石的主要历史事件1:改革初衷及主导方
【王安石的主要事迹,王安石的主要历史事件】治平四年(1067年)北宋神宗即位,立志革新 , 然遍询老臣富弼等人图强之策 , 得到的答复都是守旧之计,遂招仁宗时有改革主张的王安石入朝 。王安石提出“治国之道 , 首先确定革新方法”,主张效法尧舜,简明法制,深得神宗认同 。
王安石(1021年-1086年),1042年进士及第,历任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王安石为官勤政爱民,遵纪守道,不嗜酒色财利;不贪慕权势,朝廷曾屡次委以重任,均固辞不就;文章立论高深,深通经术,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是史上惟一不坐轿、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死后无任何遗产,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
王安石的主要历史事件2:全面改革社会各个方面
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参知政事,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指导变法实施 , 开始颁行新法 。1070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的推行新法 。
改革机构:推行市易法,官府设“市易务”,在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货物,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同时向商贩发放贷款;推行保甲法,按照乡村住户,每五家组一保,逐级设各保,平时耕种,闲时军训,战时入伍 。
改革税制:推方田均税,清查土地,按土地均摊赋税;推均输法,调节物资供需关系、平抑物价打击商人投机;推青苗法,农民在播种的正月和青黄不接的五月 , 可向政府借贷钱物,待收成之后归还谷物或现钱 。推募役法 , 由州县官府雇人应役,所需经费,按户分摊 。
改革科举:推三舍法,以学校的平日考核取代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推贡举法,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 。另设“明法科” , 考察律令和断案 。
此外,还改革军队,兴修水利 。
王安石的主要历史事件3:改革自始就饱受争议
变法的目的就是富国强兵 , 说白了就是光开财源、增加国家税收,而这些财源过去都是大地主阶级掌握 , 故从一开始就遭到大地主阶级反对 。
改革法令颁行不到一年,围绕变法思想及推行中出现的问题,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激烈的论辩及斗争 。御史、谏官上书反对的一大堆,甚至很多为此辞官 。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列举实施新法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 , 后直接上书反对变法,辞官而去 。反对声强烈之下 , 宋神宗开始犹豫,王安石也几次辞官力挺新法 , 直陈数朝廷内外诸官互相依附勾结,要神宗不畏流俗 。
熙宁六年(1073年)大旱 , 安上门监郑侠画《流民图》,图中流民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言旱灾系变法造成,神宗大受刺激 , 对变法产生怀疑 。司马光多次上书皇帝取消新法,致使募役法被废除 。
王安石的主要历史事件4:变法举措被废 , 改革归于失败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 。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王安石新法举措全被废除 , 史称元祐更化 。不久王安石在南京病死 。
北宋回归旧制 。四十年后的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掳走徽、钦二帝北返,北宋至此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王安石的主要历史事件5:王安石变法何以失败
《宋史·王安石传》中说:“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 , 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 , 众不能诎 。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讲的是王安石改革决心,值得称赞 。
360百科将王安石变法失败根本原因归结为:新法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他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根本触及核心 ,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 。此言论满满的阶级观念 。
1915年9月6日,就读于湖南一师的毛泽东致信萧子升说:王安石“欲行其意而托于古,注《周礼》,作《字说》,其文章亦傲睨汉唐,如此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 。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 , 而行不适之策也” 。
王安石的变法政策无一不从良好愿望出发,但不争的事实是,变法造成上下齐声反对,支持他的神宗也是屡屡质疑,变法的结局是措施尽废,社会矛盾加剧,北宋颓势不可收拾 。究其原因 , 笔者认为如下几个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