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在古代叫什么 中国古时候最早的银行怎么称呼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很关心:银行在古代叫什么以及中国古时候最早的银行怎么称呼这个问题,经过小编整理各方面的资料 , 现做如下总结 。
【银行在古代叫什么 中国古时候最早的银行怎么称呼】一提到我国古代的银行 , 很多人都觉得它的雏形大概是出现在明清时期的钱庄 , 或者再往前一些,在发行纸币交子的宋朝出现的 。
其实不然,我国古代的银行的雏形,出现的时期要更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
隋唐时期 , 我国又进入了大一统王朝 。大一统王朝就代表着国内比较稳定,国内稳定了之后,生产力就会随之发展,商业也就繁荣了起来 。
商业发展起来之后,来往的客商的存放货物、交易和居住都需要一个场所?。懿荒茉谝暗乩锝灰装桑?
于是一个叫做邸店的地方就出现了,它类似与我们现在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同时还兼具了居住的功能 。
商人如果想要交易货物又暂时没有找好下家,一般就来到这里住下,同时也把货物存放在邸店 。
之后呢,可以自己出去寻找合适的交易商家,也可以把自己的需求(买货或者卖货)告诉邸店主人和牙人,他们会作为中间人帮他们寻找合适的交易商家 。

银行在古代叫什么 中国古时候最早的银行怎么称呼

文章插图
邸店一般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人开设的 , 所以它的信誉非常的好,货物存放在这里很安全,通过邸店居中交易又能得到邸店的信用保证 。
商人只用付一些邸值(栈租),便可得到安全仓储、舒适的居住、便利的交易信息、有保障的交易过程等优势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 , 商人都乐意去邸店交易,于是邸店发展很快 。
唐朝中期的时候,在城市之外的各大交通要道上 , 都开出了邸店 。
随着邸店业的蓬勃发展 , 衍生出来了一些更加专业的店铺,其中一个是专门的出租仓库——塌房,而另一个,就是我们本次讨论的题目、古代的银行的雏形——柜坊 。
邸店的业务非常复杂,又需要大量的地方来存放货物和给商人提供居住的地方 , 有一些邸店觉得这样成本又高、利润又少 , 逐渐的变成了只存放银钱和贵重物品的地方,这便是柜坊 。
柜坊最早只存放银钱和贵重物品 , 因为与商人打交道比较多 , 又开放了借贷的业务,这基本上和现在银行的业务就差不多了——存钱、放贷和提供保险柜 。
银行在古代叫什么 中国古时候最早的银行怎么称呼

文章插图
铜钱每贯重六斤四两,大规模交易的时候,往往交易的金额要达到几千几万贯 , 这些钱显然随身携带很不现实 。
于是商人就将它们存放与柜坊,柜坊就给他们开具票据(贵重物品也是同理),票据上会写清楚谁谁谁将什么什么东西存放与我处,就和现在银行开具的信用证一样 。
商人在与人交易的时候,出具柜坊的票据,以此证明自己有这么多钱,能做得起这笔交易,只要你发货,我随时可以去柜坊给你提钱 。
后来卖家发现,自己跟着买家提完钱还得拉回家 , 挺麻烦,干脆也把钱存在柜坊好了,买家和卖家去柜坊直接变更个所有权就行了 。
这个事情发展到后来 , 买家和卖家都不用去柜坊了 , 柜坊直接见票给钱或者见票变更所有权,这个时候柜坊的业务就多了一个转账功能 。
银行在古代叫什么 中国古时候最早的银行怎么称呼

文章插图
等到了唐宪宗时期 , 柜坊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国家也介入了这个行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