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此之谓乎的之是什么意思 其此之谓乎的之意思是什么( 二 )


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 , 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大成” 。唯有这样,才能教化百姓 , 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 。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在一开学就用做官事上的道理勉励学生;入学授课之前,先击鼓召集学生,整齐威仪,然后打开书箱;同时展示戒尺,来约束他们的仪容举止 。
【其此之谓乎的之是什么意思 其此之谓乎的之意思是什么】〔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占卜而大祭就不去考查学生,使学生内心从容不迫;时时观察却不说,让问题在学生的心中积聚;年幼的学生只听老师讲解而不随便发问,学习不逾越难度 。这七点,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古书上说:“大凡学习,若学习做官,就先学习与职务有关的事;若学习做士 , 就先学习学士应有的志向 。”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受教育的最好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循序渐进;互相取长补短,叫做观摩 。
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会抵触抗拒,格格不入;放过了学习时机 , 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杂乱施教而不循序渐进,学业就会搞乱而无所成;自己一个人学习,不与友人讨论 , 就会学识浅薄 , 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 , 必然荒废正课学习 。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

其此之谓乎的之是什么意思 其此之谓乎的之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虽有嘉肴》赏析本文多使用对举句 , 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 , 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思路清晰,文势流畅,层层递进,文气贯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
《虽有嘉肴》创作背景《虽有嘉肴》出自《礼记》 ,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 , 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 , 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虽有嘉肴》作者介绍戴圣 , 字次君,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人 。生卒年不详,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 。《汉书》成书于汉建初七年(公元80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