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组问答 解读前提 实论阳明总纲( 二 )


    181条有“不更衣 , 内实 , 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的原文 。阳明实质是立体的病位,在《伤寒论》讨论的特定的“伤寒病”,到了阳明阶段,表现的主要是“燥化”过度,燥伤津液,而导致的以大便干结为主的一系列症状 。
    181条和185条合并 , 讲的是阳明病在“伤寒病”诊治规律中的主要来路 。条文整理如下:“问曰:何缘得阳明?。看鹪唬禾舨 。舴⒑? ,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 , 内实 , 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
    笔者解释如下:学者问,“伤寒”这种传染病 , 怎么会到阳明阶段呢?师者答 , 太阳阶段时,如果不恰当地发汗、泻下、利小便,这就可以形成津液亡失,肠中干燥的结果,于是就转到了阳明阶段 。(“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 , 这个都是阳明出现问题的特征表现 。)初得伤寒,在太阳阶段时,需要发汗来解决,但是发汗应该“彻” , 如果用“发表不远温”的方法,温散求汗,但是汗“不彻”,没有达到“给邪出路”的目的 。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就会变为“药邪”影响人体,“发表不远温”而“汗出不彻”,“温”邪没有出路,便会停留于人体 , 让疾病发展到阳明阶段 。判断是否到了阳明阶段要靠外症:“发热,无汗 , 呕不能食”是太阳阶段,如果出现“汗出濈濈然”,便可以判断到了阳明阶段了 。
    将182条置于阳明篇的开篇部分,说明《伤寒论》非常重视“司外揣内”的中医经典理论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意为:学者问,阳明出现了问题在外面有什么表现吗?师者答 , 身体发热、出汗 , 不怕冷怕热,有这样的表现时,可以考虑阳明“方位”的健康出现了问题 。
    183和184条可以合起来看,进一步说明了《伤寒论》对如“阳明中土”之类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视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此为阳明病也 。”解释如下:学者问,阳明“方位”出现了问题(?。畛? ,也会有怕冷而不怕热 , 这个怎么解释呢?师者答,要动态地看问题,在最初的时候有怕冷,但是这个怕冷会很快自行变为怕热、还有“自汗出”,这个怕冷是一过性的,稍纵即逝 。学者追问,得(阳明?。┑呐吕湮裁椿嶙约罕湮龋慷帽鸬牟〉牟徽庋兀渴φ叽穑?容易得典型阳明病的人 , 可以认为他具有“阳明体质”,这类人即使刚得病时会有短暂怕冷,但很快就会由寒变热 。从天地人一体之理来讲,“阳明居中,主土也”,什么情况到了阳明,都会被化解,而不会传变,这个才能叫典型的阳明病 。当然 , 哲学道理上是这样,具体到人身上,会有很多的情况存在,不可拘泥 。
    以上仅就笔者浅见,分析了阳明篇开首五问答中蕴涵的理论实质 。从阳明篇整体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条文所论者,有阳明之时,阳明体质之人,阳明病位之生理病理情况 , 阳明出现偏差后的体内体外症状 。总而言之,阳明篇告诉我们更多的是关于阳明的“时—人—病—症”,其中有“至理存焉”,绝非方药使用的零散经验可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