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怎么加列数据 mysql 加列

MySQL 数据库如何添加列传统情况
【mysql怎么加列数据 mysql 加列】我们先回顾一下 , 在没有 "立刻加列" 功能时,加列操作是怎么完成的 。我们也借此来熟悉一下本期的图例:
当进行 加列操作 时 , 所有的数据行 都必须要 增加一段数据(图中的 列 4 数据)
如上一期图解所讲,当改变数据行的长度,就需要 重建表空间(图中灰蓝的部分为发生变更的部分)
数据字典中的列定义也会被更新
以上操作的问题在于 每次加列 操作都需要重建表空间 , 这就需要大量 IO以及大量的时间
立刻加列
"立刻加列" 的过程如下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立刻加列" 时,只会变更数据字典中的内容,包括:
在列定义中增加 新列的定义
增加 新列的默认值
"立刻加列" 后,当要读取表中的数据时:
由于 "立刻加列" 没有 变更行数据,读取的行数据只有 3 列
MySQL 会将 新增的第 4 列的默认值 , 追加到 读取的数据后
以上过程描述了 如何读取 在 "立刻加列" 之前写入的数据 , 其实质是:在读取数据的过程中,"伪造" 了一个新列出来
那么如何读取 在 "立刻加列" 之后 写入的数据呢 ? 过程如下图:
当读取 行 4 时: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通过判断 数据行的头信息中的instant 标志位,可以知道该行的格式是 "新格式":该行头信息后有一个新字段 "列数"
通过读取 数据行的 "列数" 字段,可以知道 该行数据中多少列有 "真实" 的数据,从而按列数读取数据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读取 在"立刻加列" 前/后写入的数据是不同的流程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总结 "立刻加列" 之所以高效的原因是:
在执行 "立刻加列" 时,不变更数据行的结构
读取 "旧" 数据时 , "伪造" 新增的列 , 使结果正确
写入 "新" 数据时,使用了新的数据格式(增加了instant标志位 和 "列数" 字段),以区分新旧数据
读取 "新" 数据时,可以如实读取数据
那么 我们是否能一直 "伪造" 下去 ? "伪造" 何时会被拆穿 ?
考虑以下场景:
用 "立刻加列" 增加列 A
写入数据行 1
用 "立刻加列" 增加列 B
写入数据行 2
删除列 B
我们推测一下 "删除列 B" 的最小代价:需要修改 数据行中的instant标志位或 "列数" 字段,这至少会影响到 "立刻加列" 之后写入的数据行,成本类似于重建数据
从以上推测可知:当出现 与 "立刻加列" 操作不兼容 的 DDL 操作时,数据表需要进行重建,如下图所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扩展思考题:是否能设计其他的数据格式,取代instant标志位和 "列数" 字段,使得 加列/删列 操作都能 "立刻完成" ?(提示:考虑 加列 - 删列 - 再加列 的情况)
使用限制
在了解原理之后,我们来看看 "立刻加列" 的使用限制,就很容易能理解其中的前两项:
"立刻加列" 的加列位置只能在表的最后,而不能加在其他列之间
在元数据中,只记录了 数据行 应有多少列 , 而没有记录 这些列 应出现的位置 。所以无法实现指定列的位置
"立刻加列" 不能添加主键列
加列 不能涉及聚簇索引的变更 , 否则就变成了 "重建" 操作,不是 "立刻" 完成了
"立刻加列"不支持压缩的表格式
按照 WL 的说法:"COMPRESSED is no need to supported"(没必要支持不怎么用的格式)
总结回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