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居民信息监视居住结束后怎么处理


购买居民信息监视居住结束后怎么处理

文章插图
一、购买居民信息监视居住结束后怎么处理?
购买居民信息监视居住结束后 , 应该及时解除监视居住 。
《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 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 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购买居民信息监视居住结束后怎么处理】(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监视居住是比较常见的刑事强制措施,虽然监视居住的期限不能超过6个月,但这并不代表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后就必须要撤案,像购买居民信息的这种行为,如果情节严重,是要按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量刑的,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中,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对嫌疑人监视居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