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公诉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有哪些?
公诉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九条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或者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证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应当通知证人、鉴定人出庭 。
控辩双方对侦破经过、证据来源、证据真实性或者合法性等有异议 , 申请调查人员、侦查人员或者有关人员出庭 , 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应当通知调查人员、侦查人员或者有关人员出庭 。
二、哪些人可以作为证人
(一)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并且这种缺陷或者年幼要达到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程度时,才能排除其证人资格,而是否达到了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程度,不能以个人主观判断,必须由专门人员的鉴定来确认 。
证人必须有作证能力,对于证人的作证能力应当采取推定法,即推定每一个人都有作证能力,如果要否定一个人的作证能力,必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或者鉴定 。
(二)证人只能是自然人,单位或者组织出具的证明材料 , 只能以书证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证人证言的形式出现 。
(三)证人证言必须坚持个别化原则,即一人一证,利用座谈会形式形成的材料不能作为证人证言使用 。
(四)证人的身份是由于他(们)对案件情况的感知在客观上与案件之问形成了相应的证明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证人不能由办案人员随意指定或更换 。
证人必须亲口陈述或亲笔书写证言 , 除办案人员制作笔录以外一般不能委托他人代理 。
这种不可替代性同时决定了证人作证的优先,即当诉讼中的证人身份形成以后,他(们)将不可以在诉讼中担任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及鉴定人、翻译人员等 。
(五)证人是指除了当事人以外的了解案件情况并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的人 , 因此“所有知道案情的人都是证人”的说法是错误的 。
(六)见证人,是指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办案人员要求对诉讼中的某些法律行为进行见证的人 。
【公诉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有哪些?】证人出庭作证需要保障内容具有真实性,并且如果证人的证言对量刑有比较大的影响,需要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只能是自然人 , 证人证言必须坚持个别化原则,证人必须有作证能力,如果要否定一个人的作证能力 , 必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或者鉴定 。
推荐阅读
- 桦可以组什么词 桦可以组哪些词
- 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手段和能力
- 坐井观天的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坐井观天的故事明白了的道理
- 行政诉讼申请政府律师回避怎么申请?
- 季札挂剑说明了什么道理 季札挂剑的含义
- 教你如何克服职场的惰性心理障碍 教你如何克服职场的惰性心理
- 许地山做人道理的名言警句 许地山名言警句
- 磁极是什么意思 磁极介绍
- 如何规划服务器机房? 使用服务器带机房怎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