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养相机镜头

1. 使用大摄影包携带
如果条件允许 , 摄影包应尽可能大而高,这样可以将相机和镜头连接在一起存放在摄影包内 。与相机一起挂装的镜头最好是常用镜头,一旦有需要拍摄的情 况,取出相机就可以直接拍摄 。此外,挂着镜头外出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减少镜头更换次数,也能减少灰尘进入相机内部和镜头后组镜片上的几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摄影包内装的是又大又重的镜头,最好专门在镜头上加一个U形内衬隔层来支撑镜头,以避免携带时相机卡口受到镜头重力的挤压 。
2. 注意镜头的放置方向和方法
携型戚把带着镜头的相机或单个镜头放在摄影包内时,要注意镜头的放置方向 , 不要把镜头直接朝着摄影包外侧放 , 这样容易让镜头受到直接冲击 。同时,摄影包内不要放坚硬锐利的东西,如瑞士军刀等,如果一定要放则应将硬质物品放在摄影包的整理袋内 。
3. 准备一个防护套
最好给相机准备一个橡胶制的保护套,而镜头也尽量配用软质的橡胶遮光罩,这种遮光罩具有更好的防碰撞和抗冲击能力 。在不用的时候,还可将其向内挤 压 , 折叠后包裹在镜头上,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减震作用 。Hakuba公司的硅胶镜头保护套,还可以在包裹镜头的同时 , 使镜头具有三防能力且能正常使用 。
4. 安装UV镜或专用保护镜
不要吝惜小钱,给每个镜头安装一个UV镜或专用前部保护镜是非常必要的 。这种镜片除了能过滤紫外线以外,还能避免灰尘直接落在镜头表面 。同时 , 其防止意外磕碰更是有明显的效果 。
5. 单个镜头的存放方法
在摄影包内单个放置镜头时,首先应将遮光罩反扣卡紧,并盖上前后盖,再把镜头大头(一般是前部)朝下放置,而不要将后盖朝下放置,这样可以减轻镜头 受到自身重力压迫的力量 。而在携带相机不拍摄时,则应将镜头的调焦环调到无限远挡位 。同时,变焦镜头的前伸镜头筒应将其旋转到最短状态 。不使用镜头时 , 对 于有镜头锁定钮的镜头还应使用镜头锁定钮,以防止镜头意外伸出被刮碰 。
6. 为重型镜头购买脚架环
在使用重型长焦镜头拍摄时,应把三脚架的一个撑脚摆放在镜头的下侧,这样,即使出现三脚架倾翻,也不容易直接砸碎镜头 。同时,最好为重量超过相机的 镜头准备一个专用脚架环,然后将三脚架云台直接与镜头脚架环连接,这样可以平衡相机卡口所受到的力,避免相机卡口或镜头后部因受力过大而断裂 。
确定快装板在相机或镜头脚架环上锁紧,如果两部相机共用一个三脚架或相机与租埋长焦头共用三脚架,最好在每台相机或镜头脚架环上都安装一块快装板并锁 紧 。这样不但在更换相机或镜头时速度要快很多,也减少了快装板和相机螺丝孔的磨损,更避免了频繁更换快装板而造成的因快装板可能未装牢导致的相机或镜头跌 落 。
7. 准备一个摄影背心
摄影背心的好处是:当相机闪光灯、镜头以及各种连接线、存储卡等被取下时,可以临时放在口袋内,避免了这些小附件因随意放置而丢失 。穿摄影背心在更 换镜头、取用器材时要方便很多 。应尽量选择摄影口袋多 , 且能将镜头放在其中的背心,还应考虑透气、坚固 。背心口袋应具有盖布或拉链 , 防止其中的器材掉落 。
8. 冬天更换镜头不要哈气
在寒冷户外更换镜头时,应防止口鼻哈出的热气在反光板上结霜、凝霜 。所以换镜头时不要让自己的嘴和鼻子与相机过近的亲密接触 。如果有条件,取景器目镜上还应加装防雾眼罩,防止额头和眼睛的汗水让目镜结露影响取景 。
此外,剧烈的温差会引起相机结露,而这就有可能导致镜头和相机的电子部件短路,还有可能诱发镜头镜片产生霉菌 。冬季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 , 或在夏季 从空调室内走到潮热的室外,都有可能产生结露问题 。应先用塑料袋将相机严密包裹,或装在摄影包内携带,直到过一段时间包内外温度相同后再使用 。冬季干燥的 环境下不要用手去触摸相机和镜头的外露触点(如热靴插座、手柄触点、快门线接口、PC同步端子等),避免静电击穿电路 。
9. 雨天少换镜头并使用防水摄影包
在雨天环境下,则应尽量避免更换镜头,防止雨水进入机身和镜头内部,器材在不使用时应立即放回摄影包内 。为了更好的防水,摄影包以及镜头袋最好不要 使用真皮材料(真皮材料是一个真正的吸潮机,在干燥环境下则又会“放水”,很容易让相机和镜头发霉),应采辩陵用尼龙或防雨布等防水面料 。此外,摄影包上盖及 侧袋的护盖最好是整块材料无接缝制成,盖的侧边应包裹住摄影包的外侧上沿 , 遮住整个摄影包袋口,防止雨水从缝隙中进入摄影包 。如果摄影包上盖或侧面有拉 链,最好是那种具有防水涂层的隐藏式防水拉链 。此外,摄影包还应具有防雨罩,平时在隐藏夹层内存储,当遇到雨天或湿度大的环境时,可直接从夹层内翻出,盖住整个摄影包 。
10. 在灰尘环境下要“摸着”换镜头
在风沙、灰尘较多的环境下尽量减少更换镜头次数 。如果一定要更换镜头 , 应将相机和镜头放在摄影包内,双手盲视靠手感更换 , 以降低灰尘进入器材内部的几率 。
11. 意外落水的一般处理方法
如果相机意外落水,应在捞出后 , 首先关闭电源并取出电池,然后再擦干缝隙处的水 。将镜头从相机上取下 , 打开相机电池仓盖,用热吹风烘干相机与镜头 。再就近找到维修点拆开相机机身清洁、烘干内部 。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确认内部完全干燥之前 , 千万不要通电试验,否则水渍可能导致电路完全短路而彻底损坏相 机 。
此外,许多相机都有专用的潜水外壳,以便于潜水摄影爱好者在水中摄影使用 。这种外壳因为具有耐高压,防水、防尘的功能 , 除了能在潜水时使用之外,也可以在潮湿或雨雪天气下使用来保护相机和镜头 。
12. 潮湿环境下的镜头存放方法
在潮湿的环境下,可以用能密封的塑料袋临时包裹镜头 , 内部同时放置硅胶或食品干燥剂吸收水分,再将其放到摄影包内存放 。
13. 清洁镜头禁忌
不要用嘴直接吹镜头 。直接吹镜头的结果不是把一只狗头吹成牛头,而只会让唾液腐蚀掉镜头的镀膜,也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镜片 , 皮肤上的汗水和油脂同样对镀膜没有好处,更不要用卫生纸擦镜片,那样镜片会变成大花脸 。
拆修过的镜头一般多少都会对镜头的光学素质、对焦精度产生一定影像 。因此,如果镜头上有了霉点或灰尘,只要不影响成像,不要急于修理 。在拍摄过程中,如果镜头沾上指纹、油污,也不要用镜头纸或麂皮干擦,这样容易损伤镜头 。
14. 装卸镜头禁忌
在装卸镜头时,应手握镜头不能转动的镜筒部分 , 不要持握调焦或变焦环以及光圈环装卸镜头,以避免对这些可变机构造成潜在的物理损伤 。
15. 养成手持镜头带动相机的习惯
在使用重量较大的镜头时,要养成手持镜头带动相机的习惯,而不要手持相机带动镜头,这样可以避免影响镜头卡口的精度 。
16. 不要对强光学拍摄
在拍摄一些强光源物体时(如太阳、霓虹灯) , 长焦镜头容易对光线产生汇聚作用,这时候的光线强度就可能非常强,而过强的光线一是有可能通过取景器灼 伤人的眼睛,二是有可能在感光器件上产生强大的电荷,对感光器件的寿命造成一些潜在的影响 。因此,人眼在使用取景器取景时 , 应先眯眼远离取景器观察光线亮 度,如果可以接受,再慢慢贴近取景 。在进行这种强光拍摄时 , 应尽量使用小光圈、高快门速度进行拍摄,缩短感光器件受强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 。
17. 不要随意拆卸和保养镜头
不要试着自己拆修镜头 , 没有镜头安装经验的人即使有全套的镜头拆卸专用工具,将镜头拆开后,也有可能让镜头报废 。更不要给镜头或相机随意加润滑油 , 否则容易导致器材损伤 。
18. 镜头存放的技巧
镜头长期不用时,应将其放在清洁、阴凉、干燥的环境下存放 。存放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最好低于60% 。如果湿度过高,就应将相机放在防潮箱内保存 。在南 方的梅雨季节,不要将镜头存放在封闭的保险柜、衣柜和书柜内 。也不要将镜头放在皮质的相机包、镜头筒和镜头袋内,因为皮质物品的鬃孔很容易吸潮,并在干燥 时再把潮气放出,而木质物品也容易吸潮,也应尽量避免使用真皮和木质的盒、套来长期存放镜头 。此外,存放镜头其实并不是越干燥越好,最适合相机存放的湿度 大约在40% -50%之间 , 湿度过低,有时也容易导致镜头内零件上的润滑剂干掉而影响镜头操控 。同时,过于干燥还可能导致镜头的调焦环胶皮开胶 。
此外,摄影器材在存放时还应远离电视、无线电、音箱、冰箱、电扇、微波炉、电磁炉以及如CRT显示器等具有强磁场、强电磁波的电器,因为强磁场可能 导致镜头的光圈叶片被磁化而影响控制 。可挥发的溶剂如杀虫剂、计算机清洁剂、樟脑丸等化学物质也应远离摄影器材 , 否则挥发物质沾在器材上就可能导致器材故 障 。
即使吹气球碰到了镜头玻璃也没有关系,橡胶嘴又睁橡不是铁嘴,吹气又不是喷砂 。再说了那是悉枝旁玻璃镜片,不是树脂镜片,镜片镀膜也不是保鲜膜,搭链没那么嫩 。你想鱼眼和超广角镜头的镜片不都是裸露的吗,也没听说要经常更换 。平常保养镜头吹气球 , 镜头刷这些是必备的,一般都是先吹,后刷 , 再吹 。对顽固水渍、污渍可用镜头笔的另外一端以画圈的手法,由内向外清洁 。
没事 。对镜头来说,吹吹更健康 。
一般家用数码相宽穗机建议备小气吹,镜头笔两样清洁工具即可.
【关于保养相机镜头】通常镜头上慎斗卜粘附的灰尘用气吹吹吹就好了,
有指纹等较难清除的,先用镜头笔的毛刷刷刷,然后用其碳粉头擦拭一下也就ok了.
两样清洁工具买品胜的也就30左销毁右.
没关系的不要拿手擦拿鸡皮或专用镜头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