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基本特征和产地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我国六大类茶叶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同时又全世界是唯一产地 。其品质特征为:成茶披满白毫,十分素雅 , 汤色清淡,味鲜醇、清甜、有毫香 。
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晒干或低温烘干 。固采用鲜叶原料不同 , 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及新工艺白茶五种 , 生产白茶对品种和加工工艺都要求十分严格,造合制白茶的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和闽北水仙等 。白茶是我国历史名茶,是我国特产,其主要产区在福建省福鼎市、政和县,建阳、建欧等县市也有少量生产 。据茶叶史料记载和当地调查 , 表明白茶首列于福建省福鼎县,在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出版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及清代名人周亮工《闽小记》的介绍和研究,在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人用菜茶(有性群体种)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 。
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茶树品种从太姥山移植在福鼎县点头选育成功,柏柳由于福鼎大白茶 , 芽壮、毫显、香多,所制白毫银针外型、品质远远优于“菜茶” 。于是福鼎茶人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制造“白毫银针” , 出口价高于原菜茶加工的银针(后来称土针)10多倍 。约在1860年“土针”逐渐退出白毫银针的历史舞台 。根据《福建地方法》记载,政和县是1880年选育繁殖成功“政和大白茶”品种的,1889年开始产制银针 。两地生产银针时间相距约80多年 。
总之,白茶类中是先有“银针”,后才有白牡丹、贡眉、寿眉 。致于新工艺白牡丹是二十世纪70年代由原福鼎茶厂白琳茶厂研制的一个新的白茶产品 。所以说,白茶之所以能自成一类 , 是其具有独特的产地(区域) , 独特的品种和独特的加工工艺,离开其中的一个都生产不出好茶 。?
【白茶的基本特征和产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