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立秋节气 牢记四大养生规矩

进入立秋之后我们该如何养生呢?立秋是秋季的开始 , 是进入秋季的一个标志 。每个季节的特点各有不同,所以每个季节的养生方法也是要随之改变的 。那么进入立秋之后我们的养生要足以哪些事宜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立秋养生的四大规则!
立秋养生规则一、精神调养:闷热别烦躁天凉莫悲秋
初秋免不了出现“秋老虎”的炎热天气 , 这种气温高、湿度大的“桑拿天”最容易令人心情烦躁,应积极防范“情绪中暑”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 , 心情舒畅 , 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如果*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 。秋季伤害了肺气 , 到了冬季,就要发生飧泄的病变 , 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中午天热的时候应减少外出,可以喝点清凉解暑的绿豆汤,遇事保持心平气和 , 少生闲气 。
立秋养生规则二、起居调养:早卧早起 , 初秋少吹空调防“阴暑” , 薄衣御秋寒保暖不能忘
夏秋之交是最难选择衣物的时候:暑热未尽 , 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因秋气燥,从五行生旺推算,可知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都处于衰弱阶段 。所以要注意加强对这些器官的保养 。此时人们最容易患阴暑的病症 。由于此时已有习习的凉风,不像夏天那样总是又热又闷,所以人们往往会尽情享受这立秋后一丝凉意 , 结果却使身体受凉而产生高温头痛的病症 。
立秋养生规则三、饮食调养:少辛增酸,宜食麻等柔润物以润其燥,禁寒饮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 , 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 。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 。总之,秋季时节,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以养肝气 , 禁冷饮及穿寒湿内衣 。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
立秋养生规则四、运动调养:锻炼有节制练功养肺气
进入秋季,气温下降会使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 , 内分泌紊乱,造成情绪低落 。这时做好心理调节很重要,积极参加运动是不错的方法,慢跑、散步都可以让心情开朗起来 。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 , 此时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 。在秋天“养收”的时候,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尤其是老人、小儿和体质虚弱者 。
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所以我们日常的要注意防暑 , 同时也要注意保暖 。
耳朵嗡嗡作响 到底是怎么回事? >>>
身体健康新标准 呼吸脉搏来辨别 >>>
不同体质的进补方案 气虚吃什么好 >>>
晨起全身关节僵硬或是糖尿病的信号 >>>
睡觉流口水或是脾虚惹的祸 >>>
健康晴雨表 五指半月痕与五脏的关系 >>>
【迎来立秋节气 牢记四大养生规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