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养生亦有道 健康度盛夏

炎热的夏季,湿与热交织着,让你感到无比的难受,各种疾病也会袭来 , 威胁着身体的健康 ,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苦夏 。那么盛夏时节该如何养生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说说苦夏的养生之道,快来学学吧!
“心气”夏季易受伤
夏季是阳气盛壮于外的季节 , 这种盛壮的阳气在*的生理、病理活动上也有体现 。就外在征象来说,一般人到了夏季均有面色红润、出汗增多的征象 , 而在*之内,夏季的脉象一般要比其他季节来得浮而偏洪 。各种阳虚寒盛的患者,到了夏季病情会好转,如关节疼痛、痛经等会趋于缓和 。
在*五脏中,与夏季相通应的是心,这种通应性表现为:一方面,夏季*心气最易于受伤 , 即炎热的暑邪最易伤心 。临床上,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在高温的天气下病情往往会加重甚至出现死亡;另一方面,*亦处于心气功能的影响之下,心的功能在夏季表现最充分 。
心是*精神活动的主宰,《黄帝内经》有“心者,君主之官 , 神明出焉”之说,又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 精神之所舍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因此,《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由心在主持着 。这种观点,不限于中医学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均习惯于用“心”来表达与思想、情感等相关的精神活动,诸如“心想事成”“心情”“心思”等,“心”是精神活动的代称 。因此,到了心主令的夏季,人的精神自然变得非常饱满 , 思维活跃、情感丰富 。
饮食要注意减苦增辛
古人认为夏季是最难养生的季节,一则暑热外蒸,一则腹内阴冷,饮食稍有不慎,极易罹患腹泻 。
对于夏季的饮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要“减苦增辛” 。这是因为辛主发散,苦主沉降,苦味不利于夏季阳气的升发;而辛味之品性主升散,与夏季阳气发散的状态相吻合 。
【苦夏养生亦有道 健康度盛夏】有人主张夏季多食苦瓜,认为苦瓜有清解热暑的作用,其实 , 苦瓜只适合于长夏季节食用 。长夏湿热交蒸,湿热困脾,导致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 。而苦瓜性寒可以清热,苦可燥湿,可通畅脾胃气机,增进食欲 。但对于阳虚的患者 , 则不要将苦瓜列为夏季的主要蔬菜 。
与此同时,还要忌大寒大热,以清淡为主 。《内经》在治疗思想上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 食亦同法”之论 。远,即避开的意义,强调治疗上不仅要注意用药的寒热之性 , 还要注意季节的气候特征,饮食亦应如此 。因此,夏季不应服太多温热性大的食物,如牛肉、羊肉、辣椒、荔枝、桂圆等 。否则,一方面极易导致阳热过盛;另一方面,由于夏季阳气偏于浮表 , 胃肠的阳气并不足,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引起的腹部胀满、腹泻等病症 。
当然 , 《内经》虽然主张夏季的饮食不能过热,同样亦不可过多寒凉 。因为夏季虽然体表阳热之气偏盛,但体内的阳气并未亢盛,大量食入冷饮、瓜果,等同于毁损*的阳气 , 这就违背了“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 。因此,在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上,以蔬菜、谷类食物为主,可以多食用粥类食物,避免过分的寒凉与温热 。
夏季还忌空腹饮茶、夜食生冷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饮茶消暑,但需要注意的是,夏季*的阳气浮于外而虚于内 ,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的阳气 。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 , 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 , 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 。因此,夏季饮茶餐后为宜 , 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