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的功效与作用


佛手柑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Fó Shǒu Gān
【别名】佛手(《中馈录)),佛手香橼(《闽书》),蜜筩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福寿柑(《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五指柑(旷西中药志》) 。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 。秋季果实呈浅绿色或稍带黄色时采收 。摘下后晾3~5天,待水分大部蒸发 , 纵切5~10毫米厚的薄片,晒干或阴干,或以低温烘干,密闭贮存,防止香气散失 。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米 。枝上有短而硬的刺,嫩枝幼时紫红色 。叶大,互生;长椭四形或矩圆形,长8~15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圆钝 , 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锯齿;叶柄短、无翼,圆锥花序或为腋生的花束;雄花较多,丛生,直径3~4厘米 , 萼杯状,先端5裂;花瓣5 , 内面白色,外面淡紫色 , 雄蕊30以上;雌花子房上部渐狭,10~13室,花柱有时宿存 。柑果卵形或矩圆形,长10~25厘米 , 顶端分裂如拳,或张开如指 , 外皮鲜黄色,有乳状突起,无肉瓤与种子 。花期夏季 。
【生境分布】栽培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浙扛、安徽等地 。
【性状】
①鲜佛手
下部圆形,近柄处略窄 , 有残留果柄或柄痕 。上部分枝,为圆柱形,如手指状 , 屈伸不一,长短参差,一般长12~16厘米 , 顶端稍尖或扭曲,外皮橙黄色或绿褐色,有纵横不整的深皱,及稀疏的疣状突起,较平坦的地方可见到细密的窝点,皮厚1.5~4毫米许,内面果肉类白色或黄白色,中心有两条纵行筋络状条纹,直达顶端,质较软而韧,气芳香,味酸苦 。
②佛手片
㈠川佛手,片小质厚 , 不平整,质较坚,易折断,长4~6厘米,宽约3厘米,绿边白肉,稍有黄色花纹 , 气清香,浓郁 。㈡广佛手,片大质薄,多皱,长6~10厘米 , 宽3~6厘米,厚1~2毫米,黄边白肉 , 花纹明显,气味较淡薄 。以片大、绿皮白肉、香气浓厚者为佳 。
主产四川、广东 。此外,福建、浙江、安徽、云南等地亦产 。
【化学成份】干的果实中含柠檬油素0.007%;还含痕量的香叶木甙和橙皮甙 。
【药理作用】醇提物对离体大鼠肠管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兔、猫在体肠管亦有同样结果 , 对乙酰胆碱引起兔十二指肠痉挛有显著的解痉作用,而对氯化钡引起者,效力较差 , 故认为其抑制作用与胆碱能神经有关 。猫静脉注射,还有抑制心脏和降压作用 。高浓度醇浸物静脉注射(1.5毫升/公斤),能迅速缓解氨甲酰胆碱所致胃和胆囊的张力增加 。抑制平滑肌之成分 , 并非挥发油 。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切碎,晒干 。
【性味】
辛苦酸,温 。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甘微辛 。
②《纲目》:辛酸,无毒 。
⑧《本经逢原》:辛苦甘 , 温,无毒 。
【归经】
入肝、胃经 。
①《滇南本草》:入肝、胃二经 。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胃三经 。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
【功能主治】
理气,化痰 。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痰饮咳喘,并能解酒 。
①《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 , 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 。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
②《纲目》:煮酒饮 , 治痰气咳嗽 。煎汤,治心下气痛 。
③《本经逢原》:专破滞气 。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
④《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 , 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癥瘕瘰疬 。
⑤《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0.8~3钱;或泡茶 。
【注意】
阴虚有火,无气滞症状者慎服 。
【附方】
①治痰气咳嗽:陈佛手二至三钱 。水煎饮 。(《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鼓胀发肿:香橼去瓤四两,人中白三两 。共为末,空腹白汤下 。(《岭南采药录》)
③治妇女白带:佛手五钱至一两,猪小肠一尺 。水煎服 。(《闽南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传染性肝炎:1~3岁每日取陈佛手10~15克 , 3~5岁15~20克,5~7岁20~25克,7~10岁30克;加败酱草每日每岁1克,10岁以上每2岁增加1克,水煎10~15分钟 , 分3次服 。7~10天为一疗程 。治疗64例 , 平均4~5天黄疸消失,精神及食欲转佳 。
【摘录】《*辞典》 
【佛手柑的功效与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