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机”真的存在吗?生理特点与教育体制所致

【“男孩危机”真的存在吗?生理特点与教育体制所致】男孩危机指男生在学业、体质、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都落后于同龄女生的现象 。男孩危机是全线性的危机,从中小学到大学,男孩危机日趋严重 。男生学业落后乃至失败对个体和社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而且,男孩危机并非中国独有,它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现象 , 更糟糕的是,男孩危机并不仅仅限于学业,男孩在体质、心理及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都面临更多的“问题” 。于是 , “拯救男孩”的口号应运而生 。

“男孩危机”真的存在吗?生理特点与教育体制所致

文章插图
“男孩危机”真的存在吗?生理特点与教育体制所致
“男孩危机”真的存在吗?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就表明,中国0岁~18岁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呈现出落后于女孩的迹象,并将这一现象命名为“男孩危机” 。
近年来,“男孩危机”并不是危言耸听 , 男生在学校中的表现较女生弱,这在低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担任班干部的比例、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许多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女生表现更为优异 。能同时出色完成学业与担任班集体事务的大多是女生 。
男孩越来越不像男孩
在某小学的二年级老师办公室,一个男生正在啜泣,他刚刚被班上的一男一女两个同学玩恶作剧欺负 , 只好求助于班主任 。“现在班上女孩子有很多厉害的 , 男孩子怯懦的越来越多 。”班主任说 。
一位老师说,“男孩子越来越呈现出女孩化趋势,有时我们都会担心他们长大会变成‘娘娘腔’ , 老师们感觉这跟家长的宠溺有关,跟现在食物里的激素也有关 。”一位老师认为,另一个令男孩无所适从的地方则是校园的纪律 。为防止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磕碰受伤的意外 , 很多学校禁止学生课间休息时在楼道跑动,对学生到操场活动也有所约束,“追赶打闹”很容易遭到斥责,这对于男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多少有些拘束 。
“我们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大型活动的男孩儿主持很难找 。”某小学负责人说,每次举办活动找主持人时 , 形象阳光、表现大方、综合素质优秀的女同学可以找到一批 , 但相同素质的男生就很少有 。老师们还发现,男孩们体能在下降 , 运动的能力也变弱了,每个班里都有好几个“小胖墩” 。而他们认为,网络游戏是“谋杀”掉很多男孩子阳光活力的元凶 。
多数教师对此不以为然
“我觉得氛围是最重要的,有的班级有优秀的男生带动,整个班的氛围就很好 。”一小学老师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女生在高年级开始出现青春期的害羞、封闭现象,在大队部中这几年都是男生占大多数 。老师们认为,应试教育体制在整体上对女生较为有利,但如果放眼于走出校园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后劲,目前“男孩危机”似乎还不明显 。尽管承认男孩子在学校表现有不如女生之处,但在采访中,许多教师都对“男孩危机”的提法不以为然 。
现在的男生缺乏传统男生应有的“阳刚之气”,是否与学校里女老师居多有关?不少老师也开始思考这一问题 。教育专家认为,现在学校里大多是女教师,家庭中也多由母亲管孩子 , 这可能会让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男性特质的影响,对以模仿作为重要成长方式的儿童而言,一个男性榜样力量的缺失,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
生理特点与教育体制所致
校园中的“男孩危机”是否存在?这种危机是否意味着男孩子们“变差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认为,所谓“男孩危机”,与儿童发展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关 。但这并不意味着男孩变差了 。
“从现在对大脑发育的研究来看,男孩女孩的总体智商差异不大,但特点不同,女孩子的优势与学校教育的要求较为一致 。”女孩在语言类具有优势,体现在阅读、写作、联想记忆、感知的速度上 , 背诵的能力强,这些刚好都符合了应试教育体制的要求 。而男孩子的优势则体现在数学、科学、动手操作、空间感觉等 , 其中不少都在中小学试卷所能考查的范畴之外 。
另一方面,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男孩子的发展速度比女孩子慢,也是男孩在学校里表现不如女生的原因 。2007年,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 , 人的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女孩会在11岁就达到发展的高峰,其后发展速度呈下降趋势 。而这一峰值男孩要到15岁才能达到 。其后,女性在21岁~22岁将完全成熟,而男性则是30岁 。这决定了男孩在学校的整个教育阶段中,发展速度都比女孩慢,如果从小就以同一尺度去衡量男孩女孩,只会更加挫伤男孩的积极性 。
“在这种客观的发展规律和现行教育制度之下,男孩女孩的区别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还会存在 。这时 , 对孩子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专家说,“男孩危机”的提法不尽可取 , 虽然可能在校园里男孩稍显劣势,但应以平常心来看待 。“孩子的自我评价体系没有形成,特别相信权威 , 如果周围的人对他们有太多负面的评价,会影响孩子们的自我发展和信心 。”他认为,家长和教师可以建立起“多元评价”的体系 , 发现孩子们的长处,以鼓励教育为主 。如果觉得男孩在发展上出现迟滞,也无须太多担心,而是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节奏和发展规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