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药用疗效好 切莫误当干果食

【银杏药用疗效好 切莫误当干果食】 银杏树,又称白果树、公孙树,有人说它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 更像植物中的“千年老妖”,在日本广岛1945年被原子弹轰炸,四野一片焦土、寸草皆无的状况下,于1946年春天,银杏树却独以顽强的生命力发芽了 。其树主干挺立,叶似鸭掌,二月间夜晚二更时开花成簇,为青白色小花,且随即卸落 , 人很难见之 。十月间果实成熟,因其形似小的杏实 , 而果核表面呈银白色 , 故所结果实称白果、鸭脚子、银杏 。宋代初期被列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金元时期将其果实以“白果”为名收入《日用本草》书中 。近现代以来,其叶以“银杏叶”为名亦收入药用,并出现了多种制剂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
药用或食用的白果多为种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界定为:“熟食,小苦,微甘,性温,有小毒 。入肺、肾经 。”“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带浊” 。当代《药典》界定为:味甘、苦、涩,性平 , 有毒 。功能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种子含银杏毒素及多种酸性成分,并含钾、磷、钙、镁、锌、铜等多种元素,具有抗菌、祛痰、降压及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 , 对西医诊断的慢性喘息型气管炎、肺结核、盆腔炎、梅尼埃综合征、头痛、肾炎等可辨证用之 。入汤剂用量,中国药典界定为5~10克 。
因入药入食多用其种仁 , 故须在果实(种子)成熟时,即在秋末的10月采收为宜,收后 , 堆放地上或浸入水中,便肉质外种皮腐烂,洗净,晒干,去硬壳取仁后,去种皮、胚芽,浸泡半日以上,煮熟或晒干后用 。
有的人在不熟悉银杏(即白果)性能的情况下 , 误将其当作普通干果食用 , 须当心引发毒性或不良反应 。因银杏的肉质外种皮(即果肉),以苦、涩味为主,食后即有“锁喉”感,不好吃 , 很难吃 , 且食之有害 。能食的是种子内的种仁,但也不能生食,不宜多食,有吃10粒即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发热、烦躁不安、惊厥、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发绀、昏迷、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严重中毒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少数有末梢神经障碍,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等症状 。故药用或食用时一要控制用量 , 二要煮食或炒食 。体内实热或湿热壅盛者、痰热咳喘、咳吐不爽者应忌用或慎用 。怀孕妇女、儿童须慎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