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脆断的新能源车:“供应链安全”的一次集体大考

投稿|脆断的新能源车:“供应链安全”的一次集体大考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阿尔法工场
众所周知 , 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中的最大动力 。
2021年 , 消费已占到GDP贡献度的54.3% , 持续走高 。而汽车 , 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十分之一 , 占GDP比重超过4% 。
如果涵盖能源、化工、半导体等上下游产业 , 其推动性将会更大 , 甚至超过10% 。可以说 , 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 。
阳春三月 , 本是草长莺飞 , 万物复苏之际 , 亦是车厂生产之旺季 。然而 , 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按下了暂停键 。
眼下 , 疫情笼罩下的汽车产业正在面临至暗时刻 , 新能源车的脆断性正展露无遗 。
01、汽车产业 , 吉林的经济命脉一汽 ,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 , 有“共和国长子”的美誉 。
长春 , 坐落于东北的中心位置 , 产业发展方向再明显不过 。那便是以一汽为依托 , 打造整车零部件汽车全产业集群 。
整车来看 , 有一汽一汽红旗、一汽解放、一汽奔腾、一汽大众、一汽丰越5户汽车整车制造企业 。
投稿|脆断的新能源车:“供应链安全”的一次集体大考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一汽大众官网
从零部件、配套方面来看 , 全市拥有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总计1100余家 。其中 , 规模以上企业387户 , 配套产值规模近1600亿元 。
拥有大陆、纬湃等世界100强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 , 富维、富奥等本地骨干配套企业 。
配套能力覆盖发动机、传动、行驶、转向、制动、车身、环境、汽车电子等八大系统模块 。
长春不光是汽车城 , 也是大学城 。
拥有包括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27所本科院校 , 14所专科院校 , 超过50万的大学生 。其中 , 仅吉林大学便有6个校区7个校园占地高达727万平方米 。可以说遍地是大学 , 遍地是大学生 。
全市现有技术熟练的汽车产业人员10余万人 , 共21所高校开设了汽车专业 , 储备了大量的汽车人才 。
2021年 , 长春的GDP为7103.12亿元 , 占比全省GDP的53.67% 。2021年 , 长春市统计口径累计产销整车242.1万辆和240.2万辆 , 长春市汽车工业实现产值6143亿元 ,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3% 。
可以说 , 长春是吉林的经济支柱 , 汽车产业是吉林省的经济支柱 。然而 ,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吉林省的汽车产业带来了沉重一击 。
3月13日 , 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为配合省市疫情防控大局 , 一汽集团决定自3月13日起有计划停产》文件 , 一汽集团决定安排在长春五大整车工厂有计划全部停产 。
按照文件内容 , 一汽集团在长春市的五大整车工厂因疫情防控全部停产 , 原计划停产至3月16日 , 3月17日恢复生产 , 按照年产能推算 , 原计划停产4天 , 将导致一汽大众长春工厂约4.8万辆产量的损失 。
但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 , 进入4月份 , 一汽大众长春工厂仍无法恢复正常的工厂运营 , 停产时间变长也意味着该工厂生产的车辆交付时间将延期 。
无疑 , 在疫情的影响下 , 吉林省的经济以及全国的汽车产业将受到较大影响 。
02、上海的波及面更广千里之外的上海 。
魔都 , 大上海 , 上海滩 , 东方巴黎 。这座繁荣的国际大都市的支柱产业不仅仅涵盖金融、电子、钢铁、石化 。
近年来 , 上海市依托自身优秀的汽车产业基础以及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目前 , 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集聚在嘉定安亭、浦东金桥与浦东临港 。
据悉 , 截至2021年底 , 上海已经聚集了13293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 , 并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从原材料到整车制造 , 再到市场销售 , 闭环生态已经全部建设完成 。
以芯片为例 , 上海打造了中国最大的芯片产业集群 , 上海芯片产业规模占全国1/4、集聚超过700家行业重点企业 。
从芯片设计来看 , 国内大约一半以上的芯片设计公司都来自于上海 。
从芯片制造厂商来看 , 浦东 , 聚集了上海大部分的芯片制造公司 , 如台积电、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顶尖芯片制造厂 , 国内大部分芯片产能都要落在这几家头上 。
因此 , 上海停工 , 本土供应芯片便无从谈起 , 使得原本缺芯的问题进一步雪上加霜 。
特斯拉上海工厂在今年三月接连两次宣布停产 , 第一次是3月16日-17日 , 第二次是从3月28日开始 , 一直持续至今 。
上汽大众4月1日起 , 安亭生产基地停工 , 按计划开展设备维修、工厂改造等项目 。
4月9日 , 李斌扛不住了 , 蔚来(NIO.US , 09866.HK)宣布停产 。其实自3月份以来 , 因为疫情原因 , 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苏等多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陆续停产 , 目前尚未恢复 。
4月13日 , 长城坦克同样被迫停产 , 坦克300交付再度推迟 。
4月14日 , 小鹏(XPEV.US , 09868.HK)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在朋友圈发文称 , 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 , 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
4月15日 ,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在朋友圈发文称 , 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复产 , 5月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 , 都会全面停产 , 尤其汽车产业 。
他还表示 , 4月中旬开始 , 部分企业就已经开始因上海等封闭导致供应链断供停产了 。
投稿|脆断的新能源车:“供应链安全”的一次集体大考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03、缺一不可汽车生产涉及钢铁、冶金、塑料、陶瓷等原材料行业 , 以及电子、电器等十多个产业部门 , 这些行业与汽车产业关系密切 。一般汽车零部件总数会超过一万 , 在一辆车的总成本中 , 零部件的成本占70%~80% 。
汽车产业链庞大且错综复杂 , 存在着极强的上下游依赖关系 。一般一家汽车有上百个供应商 , 某个环节出问题便对整车生产造成极大干扰 。
不只是芯片 , 汽车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均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
即便部分零部件生产没有受到疫情干扰 , 但是原材料却无法正常供应 , 整个产业链也是断开的 。
虽然企业对零件均有二级、三级或者备用供应商 , 但是在整体供应出现系统性问题的时候 , 只能望洋兴叹 。
这种影响同样传导到产业链上游 , 疯狂上涨的碳酸锂也不得不低下了头 。根据上海有色报价 , 碳酸锂自4月7日创下502500的价格后 , 连续回落突破50000关口 , 4月14日报价495000 。
其背后缘由不难理解 。车厂停产 , 锂电池需求下滑导致正极等材料需求较弱 , 材料厂观望氛围较浓 , 碳酸锂价格处于高位 , 无以为继因 , 因而出现回落 。
投稿|脆断的新能源车:“供应链安全”的一次集体大考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何小鹏和余承东的言论绝非危言耸听 。
“应该不至于(全面停产) , 看如何自救吧 。”4月15日 ,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4月全国汽车产销压力确实很大 。
此外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陈士华在接受采访时对此表示 , “没有这么绝对 , 只能说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停产的现象” 。
虽然一般车企在配件补充中断情况下 , 依靠库存维持正常生产的时间有限 , 但是各生产企业供应链的具体情况不同 , 也有可能通过寻找替代渠道、补充配件等生产资源 , 以实现正常生产
不过 , 如果上海、吉林等地长期不能复工复产的话 , 肯定会对中国汽车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
今年3月份 , 中国汽车产销量的数据已显示出一定压力 。4月11日 , 乘联会公布了3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销量情况 , 数据显示 , 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新车157.9万辆 , 同比下降10.5% , 环比增长25.6% 。
2022年3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224.9万辆 , 环比增长29.5% , 同比下降11% 。
2月由于春节假期影响 , 因此环比数据参考意义有限 。3月份以往正是汽车销量发力的时间节点 , 交出这样的成绩单不能说是乐观 。
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以下简称为AFS)的最新数据 。截至4月10日 , 由于芯片短缺 , 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143.78万辆 。其中 , 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继续保持7.09万辆不变 , 占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的4.9% 。
芯片供应紧张仍然影响着车企的生产 , 疫情因素使得一些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厂被迫停工 。在二者的双重冲击下 , 预计近两个月份国内大部分车企的表现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
去年中国汽车产量2608.2万辆 , 吉林和上海作为中国的汽车重镇 , 汽车产量大约占全国的两成 , 也就是每月40万辆左右 。
一汽集团整体已经受到产能制约的工厂产能占比为46% , 上汽集团(600140.SH)旗下各工厂也受到一定影响 。据相关专业人士估计 , 4月销量损失可能达到25万辆以上 。
这其中 , 首当其冲的便是新能源车 。
04、脆断的新能源车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中 , 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 。在如此火爆的市场中 , 零部件赚得盆满钵满 , 车企却亏得一塌糊涂 。
北汽新能源两年亏损117亿 , 这个曾经连续七年当选销冠的国产纯电动车企业 , 如今面临着退市的风险 。
不是个案 , 新能源整车厂均面临相同的问题 。
2021年度小鹏汽车的总收入为209.88亿元人民币 , 较2020年同期的58.44亿元相比增长259.1% 。
然而 , 2021年的净亏损为48.63亿元 , 而2020年净亏损为27.32亿元 。净亏损与2020年同期相比 , 增长了78% 。
3月25日 , 蔚来汽车发布的2021年度财报显示 , 蔚来汽车全年交付新车9.14万辆 , 同比增长109.1%;期间 , 公司营业收入361.36亿元 , 同比增长122.27%;净亏损40.2亿元 , 同比收窄24.3% 。
强如比亚迪(002594.SZ)也无力逃生 。比亚迪2021年前三季度在营收增长近四成的情况下 , 净利润却下降28.43%至24.43亿元 。
新能源车厂卖一辆车少则亏1万 , 多则亏五万 。
新能源车在寒冬里大雪纷飞 , 零部件却在艳阳里四季如春 。
根据宁德时代(300750.SZ)1月27日发布的公告 , 其2021年净利润预计为140亿元-165亿元 , 同比增长150.75%-195.52% 。作为全球份额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 , 其利润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国内车企 。
赣锋锂业(002460.SZ)在2021年豪卷52.84亿 , 同比上升410.25% 。华友钴业(603799.SH)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37亿到42亿之间 , 同比增长217.64%-260.56% 。
负极龙头璞泰来(6023659.SH)、电解液天赐材料(002709.SZ)等锂电池零部件的利润均实现大增 。
翻开蔚小理的财报可以发现 , 不是没赚到钱 。以蔚来举例 , 2021年毛利率达到18.9% , 而上一年仅仅为11.5% , 制造业规模效应带来的红利正在凸显 。
可是 , 新能源车的期间费用开支巨大 , 如同闸门泄洪 , 利润自然无法留存 。
2021年全年 , 蔚来汽车研发费用为45.92亿元 , 较上一年度增长84.6% 。小鹏2021年的研发费用也高达41.14亿 。
仅换电技术蔚来在四年的投入已经超过155亿元 。
蔚来在费用端更是大手笔 , 2021年全年 , 蔚来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为68.78亿元 , 同比增长74.9% 。
在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费用之下 , 本已入不敷出 , 其带来的结果便是债务上升 。
在过去一年 , 蔚来汽车资产负债率增长近8个百分点至58.03% 。
投稿|脆断的新能源车:“供应链安全”的一次集体大考
文章图片

随着汽车产业加快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步伐 , 新能源车厂之间的明争暗斗进入白热化 。
在新能源车的比拼中 , 对技术的追逐是最大的主线 。各大厂家在研发的投入毫不吝惜 , 大开大阖 , 意图率先驶入技术变革带来的高速赛道 , 甩开对手 。
研发太过于烧钱 , 如同军备竞赛般愈演愈烈 , 几年几百亿资金悄无声息地砸进去了 。假若技术研发方向与实际需求出现偏颇 , 无疑将对车企造成重创 。
新能源车市的红利 , 纷纷被动力电池、芯片等零部件企业抢走 , 而赚钱的新能源车企寥寥无几 , 一些主机厂甚至出现巨亏 。
新能源车厂的脆断性正展露无遗 。
05、不必悲观经过45天的艰苦鏖战 , 吉林省各市州均实现了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 , 正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
中国一汽红旗蔚山工厂总装三线近日实现单班复产 , 标志着中国一汽复工复产正式启动 。接下来 , 中国一汽在吉林省长春市布局的一汽-大众、一汽解放、一汽丰田等工厂也将陆续复工复产 。
据悉 , 目前上汽集团的不少工厂仍在生产运行中 , 例如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中仍有4000名员工处于工厂闭环管理中 , 维持着生产运转 。
据临港基地相关负责人透露 , 此前已优先抢运零件至临港基地 , 保证生产正常运转
目前上汽各生产企业对复工复产准备情况进行排摸 , 排摸结果于4月17日(周日) 前反馈至集团质经部 , 各生产企业根据排摸情况于4月18日(周一)开始启动复工复产的压力测试 。一旦压力测试顺利 , 企业将尽快安排整车及零部件生产 。
新能源车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会迎来一波修复 , 行业仍旧处于高景气度 。
【投稿|脆断的新能源车:“供应链安全”的一次集体大考】可是 , 另一方面 , 车厂间的争夺愈演愈烈 , 稍有不慎则满盘皆输 。新能源车企在前行的道路上如履薄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