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准类税收减免 核准类减免税有哪些,报批类减免税

一、减免税种类包括那些?
减免税的种类:1 。计税型减免税是指通过缩小税基来减免税 。具体应用形式包括设置门槛、免征额、允许跨期结转等 。2.税率减免是通过降低税率来实现税收减免 。3.税式减免是指通过直接减免税收的方式减免税收,包括全免、减半征收、核定减免率和核定减免额等 。延伸信息:根据《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提出的减免税申请,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申请的减免税项目依法不需要经税务机关批准的,应当即时告知纳税人不予受理;(二)申请的减免税材料有错误的,应当告知纳税人并允许其更正;(三)减免税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一次性书面告知纳税人;(四)申请的减免税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减免税材料的,应当受理纳税人的申请 。来源:百度百科-减免税

核准类税收减免 核准类减免税有哪些,报批类减免税

文章插图
二、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的内容有哪些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减免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关于减免税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减免税,是指国家为减轻或者免除特定纳税人或者征税对象的税收负担而给予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包括税基降低、税率降低和税额降低 。包括由财政部门办理的出口退税和减免税 。第三条各级税务机关应当遵循合法、公开、公平、高效、便民的原则,规范减免税管理,及时受理和审批纳税人申请的减免税事项 。第四条减免税分为批准减免税和申报减免税 。经批准的减免税,是指根据法律法规应当经税务机关批准的减免税项目;备案减免税是指不需要税务机关审批的减免税项目 。第五条享受经批准减免税的纳税人,应提交批准材料并提出申请,经有审批权的税务机关按本办法规定审批确认后实施 。纳税人未按规定申请或者未经有批准权的税务机关批准确认,不得享受减免税待遇 。享受减免税备案的纳税人,应当具备相应的减免税资格,并履行规定的备案程序 。第六条纳税人可以依法享受减税、免税待遇,但未享受而多缴税款的,可以在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减税、免税,并要求退还多缴税款 。第七条纳税人实际经营状况不符合减免税条件,或者采取欺骗手段取得减免税,或者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或者未按照本办法规定自行履行减免税相关手续的,由税务机关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章经批准的减免税的申报和实施第八条纳税人申请经批准的减免税,应当在政策规定的减免税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要求报送相应资料 。纳税人应当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第九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提出的减免税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一)申请的减免税项目依法不需要经税务机关批准后方可实施的,应当即时告知纳税人不予受理;(二)申请的减免税材料有错误的,应当告知纳税人并允许其更正;(三)减免税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一次性书面告知纳税人;(四)申请的减免税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减免税材料的,应当受理纳税人的申请 。第十条税务机关受理或者驳回减税、免税申请,应当出具加盖税务机关专用印章并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十一条减免税审查是在不改变纳税人真实申报责任的前提下,审查纳税人提供的资料与减免税法规定的条件之间的相关性 。第十二条减税、免税申请符合法定条件和标准的,税务机关应当作出减税、免税的书面决定,并出具证明
第十五条纳税人随纳税申报表报送备案附送材料或者备案材料的,应当在税务机关规定的减免税期限内报送下列材料: (一)列明减免税的项目、依据、范围和期限;(二)减免税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提交的材料 。纳税人应当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第十六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报的减免税,应当根据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一)申报的减免税资料有错误的,应当告知纳税人并允许其更正;(二)备案的减免税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一次性书面告知纳税人;(三)备案的减免税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减免税材料的,应当受理纳税人的备案 。第十七条税务机关受理或者驳回减免税备案,应当出具加盖本机关专用印章并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十八条减免税备案审核是对纳税人提供资料完整性的审核,不改变纳税人的真实申报责任 。第十九条税务机关应当收集和录入申报资料 。在纳税人符合减免税资格条件期间,备案材料一次性备案,并可在政策有效期内一直享受 。第二十条纳税人享受
备案类减免税的,应当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纳税人享受减免税到期的,应当停止享受减免税,按照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纳税人享受减免税的情形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 。第四章减免税的监督管理第二十一条税务机关应当结合税收风险管理,将享受减免税的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纳入风险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一)纳税人是否符合减免税的资格条件,是否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骗取减免税;(二)纳税人享受核准类减免税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是否根据变化情况经税务机关重新审查后办理减免税;(三)纳税人是否存在编造虚假计税依据骗取减免税的行为;(四)减免税税款有规定用途的,纳税人是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减免税款;(五)减免税有规定减免期限的,是否到期停止享受税收减免;(六)是否存在纳税人应经而未经税务机关批准自行享受减免税的情况;(七)已享受减免税是否按时申报 。第二十二条纳税人享受核准类或备案类减免税的,对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材料有留存备查的义务 。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后续管理中不能提供相关印证材料的,不得继续享受税收减免,追缴已享受的减免税款,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税务机关在纳税人首次减免税备案或者变更减免税备案后,应及时开展后续管理工作,对纳税人减免税政策适用的准确性进行审核 。对政策适用错误的告知纳税人变更备案,对不应当享受减免税的,追缴已享受的减免税款,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税务机关应当将减免税核准和备案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体系中,建立税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一)建立健全减免税跟踪反馈制度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定期对减免税核准和备案工作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适时完善减免税工作机制;(二)建立减免税案卷评查制度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各类减免税资料案卷,妥善保管各类案卷资料,上级税务机关应定期对案卷资料进行评查;(三)建立层级监督制度 。上级税务机关应建立经常性的监督制度,加强对下级税务机关减免税管理工作的监督,包括是否按本办法规定的权限、条件、时限等实施减免税核准和备案工作 。第二十四条税务机关需要对纳税人提交的减免税材料内容进行实地核实的,应当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实地核查,并将核查情况记录在案 。上级税务机关对减免税实地核查工作量大、耗时长的,可委托企业所在地的区县税务机关具体组织实施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批准或者核实错误,造成企业未缴或少缴税款,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税务机关越权减免税的,除依照税收征管法规定撤销其擅自作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并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税务机关应对享受减免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事后监督检查 。检查中,发现有关专业技术或经济鉴证部门认定失误的,应及时与有关认定部门协调沟通,提请纠正后,及时取消有关纳税人的优惠资格,督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有关部门非法提供证明,导致未缴、少缴税款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六条单个税种的减免税核准备案管理制度,依据本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 。《税收减免税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5〕129号印发)同时废止 。
三、43号公告规定的减免税包括哪些方式.a,备案类 b,报批类 c,核准类 d,批准类43号公告 第四条规定,减免税分为报批类减免税和备案类减免税 。答案就是:a , b
核准类税收减免 核准类减免税有哪些,报批类减免税

文章插图
四、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有哪些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有哪些?
五、个人所得税法减免税政策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保险赔款;(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前款第十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二)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 。国务院可以规定其他减税情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扩展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六、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政策有哪些规定人所得税的优惠类别包括:免税项目、减税项目二大类别 。一. 免税项目1. 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给予免税 。2. 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给予免税 。3.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津贴、补贴给予免税 。这个津贴、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 。4. 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给予免税 。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救济金是指国家民政部门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费 。5. 保险赔款给予免税 。6. 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给予免税 。7.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给予免税 。8.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给予免税 。9. 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以及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给予免税 。10. 对乡、镇以上人民政府或经县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有机构,有章程的见义勇为基金会或类似性质的组织,奖励见义勇为者的奖金或奖品,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免征个人所得税 。11. 企业和个人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于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超过规定的比例缴付的部分计征个人所得税 。12. 对个人取得的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13. 生育妇女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生育保险办法,取得的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或其他属于生育保险性质的津贴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14. 对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免征个人所得税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医疗待遇、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食宿费用、工伤康复费用、辅助器具费用、生活护理费等,以及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该条例取得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15. 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 。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 。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给予免税 。16. 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给予免税 。17. 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给予免税 。18. 个人转让自用达五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居住用房取得的所得给予免税 。19. 达到离休、退休年龄,但确因工作需要,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其在延长离休、退休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视同退休工资、离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给予免税 。20. 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给予免税 。21. 对被拆迁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 。22. 对保险营销员佣金中的展业成本,免征个人所得税 。佣金中的展业成本的比例暂定为40% 。23. 对证券经纪人从证券公司取得的佣金收入中的展业成本,免征个人所得税 。佣金中的展业成本的比例暂定为40% 。24. 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过一年的股票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一个月(含一个月)以内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征税;持股期限在一个月以上至一年(含一年)的,暂减按50%征税 。二、减税项目1.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所得 。2. 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扩展资料: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参考资料: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核准类税收减免 核准类减免税有哪些,报批类减免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