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夜越短,夜越长 。此外,昼弧和夜弧在任何地方长度都不相等 。与北半球相反,南极圈南部充满了极端的夜晚 。3月21日(北半球春分)和9月23日(北半球秋分)称为极夜,没有被太阳照射的半球称为夜半球 。在赤道上,日弧和夜弧总是相等的 。由于地球自转,终结者线将其经过的纬度划分为昼弧和夜弧,极昼出现在南极周围 。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北半球白天最短,昼夜时间相同,夜弧相同 。此时是南半球的冬半年,白天最短,夜晚最短 。被地球太阳照亮的半球被称为昼半球 。太阳直射赤道 。夜越长,太阳背上的夜越长 。北极周围,则是各12小时,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 。南极圈到处都是极昼,北极圈到处都是极夜 。白天比夜晚长 。这是南半球的夏季 。在南半球,这一天是最长的夜晚,被称为极昼 。所有纬度上的日弧都比夜弧大 。白天半球和夜晚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圆)叫做终止线 。在北半球,到处都是昼短夜长,北极周围出现极端夜间现象,与北半球完全相反,白天越长 。3月21日到9月23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太阳始终不灭,昼长夜短,全球日弧无处不在 。12月22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极圈以北到处都有极端日 。在南半球,白天最长,即昼夜长短不等,围绕南极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为北半球冬半年 。昼夜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地球向阳的一面是白天,纬度越高,白天越短,太阳全天永不落山,黑夜最短,其向阳面和背向面不断交替 。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 。纬度越高,夜晚越长,白天越短 。
文章插图
白天黑夜是怎么形成的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设计
【地球昼夜更替视频 昼夜是如何形成的视频,昼夜形成的三个原因】【教学目的】科学探究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模拟实验来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尊重不同意见的存在,能够从谬误中分析选择真理 。科学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知道地球在不停的自转,一天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 。要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查阅资料和模拟实验,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验地球不同的自转会初步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教学准备】1 。学生用:地球仪(从支架上取下来粘一个小人)、手电筒(或蜡烛)、实验记录单 。2.教师用:一套模拟傅科摆设备 。【教学设计】第一节课(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1 。介绍题目:太阳升起,白昼来临;夕阳西下,夜幕降临 。为什么地球上的昼夜不停交替?昼夜是如何形成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教: (一)昼夜形成的猜想与验证1 。前人的看法和自己的猜想 。(1)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请阅读P24的材料,了解前人对这一现象的研究 。(有条件可以先放相关视频资料)2 。关于昼夜的形成,你同意哪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还可以做不同的猜测!(3)学生思考后回答 。【同学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你的答案 。老师整理后,主要有这几种猜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地球自转 。(2)地球绕着太阳旋转 。(3)地球围绕太阳转 。太阳绕着地球转 。】 2.模拟昼夜的形成(1) 。学生们纷纷猜测,为什么地球上的昼夜会不断交替 。这些猜测会昼夜交替吗?如何进一步证明?Discuss一起,介绍模拟实验,体验实验材料和模拟物体的相似性 。地球——乒乓球(不透明球体)太阳3354手电筒(或蜡烛光源)把乒乓球当成地球,把手电筒当成太阳 。太阳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照亮侧面?(日),背对太阳的一面呢?(夜晚) 。分组实验,模拟验证:如何通过在“地球”上粘贴(或绘制)一个小纸人,让反派在同一个地方(比如贴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通过实验测试每个假设 。在科学文件夹里写下你的判断 。3.以报道和交流为标志的地方会日夜变化吗?无法解释昼夜交替?(二)演示《地球自传》——福柯摆1 。导读:通过模拟实验,几种猜测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那么哪一种符合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呢?让我们读一篇科学文献 。2.学生独立阅读后互相交流 。3.教师利用实验设备模拟演示和讲解,加深理解 。演示:钟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性 。说明:傅科摆摆动后,地面上的表盘会偏离摆的摆动方向,可以证明地球在旋转 。4.共识:昼夜交替是地球自传形成的 。三、扩展与延伸:地球如何自传?自传一周需要多长时间?收集相关信息 。
文章插图
为什么有白天黑夜?是怎么造成的?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使得太阳照射到地球上时,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另一半只能是黑暗的,这就导致了白天和黑夜 。昼夜交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地球的不断自转 。当然,如果地球不自转,只是公转,那么也会出现昼夜交替 。完成一次交替只需要一年时间 。我们通常的昼夜交替是一天 。主要原因是地球完成一个太阳日所需的时间正好是24小时 。延伸资料:极昼极夜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只有在南方和北极圈才能看到 。当有极端日时,太阳在一天的24小时内总是挂在天上;当非常暗的时候,
则在一天24小时内见不到太阳的踪迹,四周一片漆黑 。西伯利亚的诺里斯克(Norilsk)距北极圈仅约400公里 。当地每年有两个月都处于极夜之中,居民全天生活在黑夜中 。此外,也是因为靠近北极圈,诺里斯克天气寒冷,一年有八至九个月都是冬天,其中超过130天会下暴雪,最低气温低至零下55°C 。与极夜相反,俄罗斯多地夏季还会迎来极昼 。每年夏季,俄罗斯位于北极圈内的民众要迎来长达半年的极昼季节 。摩尔曼斯克极昼长达60天,极昼时(5月22日-7月22日),太阳终日悬在空中,不会消失在地平线以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昼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极昼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设计《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昼夜交替现象》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课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而是让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这就要用到地球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安排在本单元的后几课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通过电视或书籍,大多数都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淀和空间想象能力 。从教材编写来看,引起昼夜交替现象有好几种可能,教材的目的就是让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虽然最后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释,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科学需要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产生深刻的科学价值观 。二、教学设计思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利用谈话、合作等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活动 。本课开始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产生”,接着让学生发表种种猜测,这就涉及到相对运动的知识,但学生对此是陌生的,所以设计模拟实验,利用小组合作模拟实验、汇报展示,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喜悦与乐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2.过程方法: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设,并能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的证据 。3.情感体验:认识到一种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培养主动探索,积极合作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能用模拟实验验证每一种假设 。五、教学准备:地球仪(地轴是直的)、小灯泡(带灯座和电池夹)、实验记录表、课件 。六、课前活动:(黑板中间贴着一个圆)提问:请同学们猜一猜,这可能是什么?学生自由猜测并说明缘由 。教师小结:说得非常好!在没有其它新证据之前,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科学研究上也一样 。这是我们课前进行的一个小活动,现在我们准备上课了,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上课)七、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1、(出示两张照片:白天的天安门和晚上的天安门)(1)提问:两张照片最大的区别在哪里?(2)引出昼和夜 。(板书)(3)提问: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和夜之分呢?这和什么有关系? 如果地球本身会发光,会有昼夜现象吗?如果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会有昼夜现象吗?2、播放小视频:天安门太阳东升西落,白天黑夜交替循环的画面 。(1)提问: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引出昼夜交替现象 。(板书)(3)提问:为什么地球上的昼夜现象会交替进行呢?如果太阳和地球都不动,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会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吗?(4)过渡:太阳和地球之间怎样运动能够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关于这个问题,人类几千年来,不断进行探索并作出了种种猜测 。我们今天也要象科学家一样,猜测一下有哪些可能会产生昼夜交替呢?(二)推测假设:1.学生尝试猜测,个别学生示范画出示意图 。2、小组讨论,在实验记录单上画出其它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示意图 。3、收集学生的猜测: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自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4、过渡:提出了这么多的观点,那这些观点能不能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呢?怎样来验证你们的想法呢?(实验)实验怎么做?太阳在天上,地球在脚下,都是非常巨大的天体啊 。(模拟实验)师:说得很好,我们可以用其他物体来代替太阳和地球 。这就是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 。模拟实验就是用我们取之方便的材料来当太阳和地球,模拟他们的运动,从而可以找到证据,做出合理的判断 。2、选择模拟实验材料:有好几种观点,到底哪种是正确的,或者说一种正确的都没有,怎样去判断呢?(三)模拟实验:1.出示实验器材,明白用途 。(1)把地球仪当作地球,用什么来代替太阳呢?(手电筒),地球上被太阳照亮部分是?(昼)没被太阳照亮的是?(夜)(2)小红旗,贴在地球仪上作标记,假设就是我们的家 。怎样才能让红星处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假设 。2、PPT出示实验要求:(1)作标记:在地球仪上贴小红旗 。(2)实验中地球仪不要转动太快,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 。(3)认真观察:小红旗出处昼夜会不会变化?(4)完成实验记录表,作解释 。昼夜交替实验记录表实验情况 能否解释昼夜交替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3、材料员来领材料,实验记录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交流沟通 。过渡:各小组来汇报、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好吗?(四)汇报展示:(1)PPT出示要求:1、汇报者按照小组的记录表边操作边讲解 。2、各小组不能重复实验情况 。3、汇报者语言表达准确、简约 。(2)上台展示、交流,给予评价 。(五)实验小结:提问:我们在做的几个模拟实验,地球或太阳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只要太阳绕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六)总结、延伸:(1)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有什么收获?(2)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这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合理的只有一种,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当我们获得的证据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我们看到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我们也就越接近真理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把你得资料带来我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昼夜交替现象八、教学评价: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所以,我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 。在本节课我将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1、在“推测假设”环节中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 。2、在 “模拟实验”环节中采取小组评价 。3、在“汇报展示”环节中采取教师、学生对汇报者实验活动作出评价 。4、在“实验小结”环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九、教学反思:1、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教师只是学生研究问题的向导、引领者 。让学生按照“假设——实验——解释”的步骤,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进行探究活动,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思维能力 。2、把课堂还给学生,本节课的内容较抽象,但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视化、易懂化、使学生可操作化,效果较好 。
文章插图
地球上的昼夜长短是怎样变化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运动有自转和公转两种方式,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23.5°N和23.5°S之间来回移动,便产生了四季变化 。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和四季变化的原因分别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的 。扩展资料:1、春分指向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 。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扩大 。南半球:昼短夜长 。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2、夏至指向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 。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缩小 。南半球:昼短夜长 。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3、秋分指向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 。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 。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南半球:昼长夜短 。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 。4、冬至指向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 。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 。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南半球:昼长夜短 。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 。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 。
推荐阅读
- 儿童100种编辫子的视频 如何给儿童编发视频,100种编发视频教程大全
- 二驴骂二子爷 二驴如何骂老聂,二驴骂天道
- 怎么穿鞋带图解 如何平行鞋带,系鞋带教程
- 真实的谎言破冰者电视剧 电视剧破冰者结局如何,真爱的谎言之破冰者结局
- 如何评价爱很烂
- 台湾人特点 台湾人如何看待31条,台湾人到内地被惊呆
- 中短发梨花烫发图片 短梨花如何打理,短梨花烫发型图片2018
- 信号signal下载 如何下载信号 signal,信号signal韩剧免费下载
- 七巧板动物拼图大全 七巧板如何拼成小猪,七巧板的5种拼法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