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在元宇宙,我们用眼睛操控万物?


投稿|在元宇宙,我们用眼睛操控万物?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奇偶派
你是否畅想过 , 用眼睛就能控制万物 , 让物体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移动?
遗憾的是 , 这个酷炫 , 如同科幻片的场景 , 在以前只能出现在小说和电影中 , 如同“特异功能”或者“魔法” 。在现实中 , 这种场景似乎是无法存在的 。
2016年前后 , 初代AR/VR眼镜和头显的出现 , 曾让人们短暂地看到这一场景的曙光 , 这些设备可以让人体验沉浸感十足的3D的效果 。可在初代产品中 , 人们仍只能通过双手和头部的动作来操作 。且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 , 人们在使用时极易产生眩晕感 , 沉浸感也稍显不足 。
但随着眼动追踪技术的出现 , 这样的想法 , 终于有可能成为现实了 。人们只需眼睛 , 就可以操控万物 。眼睛注视的位置不同 , VR/AR等设备都能检测出来 。这不仅规避了此前人们在虚拟现实世界中的眩晕感 , 更将带来十足的沉浸感 。
这一技术正得到科技巨头们的青睐 , 索尼的PSVR 2 , Meta的Cambriat都已确定将采用这一技术 , 多方消息显示 , 苹果最新的MR头显产品 , 眼动追踪功能也将大概率会被采用 。这也预示着眼动追踪技术 , 将成为MR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标 。
而在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元宇宙世界中 , MR产品被作为是市场广泛认同的元宇宙的入口 , 作为MR产品的方向标 , 眼动追踪技术对元宇宙世界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
从上述信息可以看到 , 科技巨头们对眼动追踪技术都十分青睐 , 并陆续采纳应用该技术 。眼动追踪技术俨然已成为MR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标 。
那么 , 成为科技巨头MR产品新核心的眼动追踪技术 , 能在元宇宙的未来中开辟一片新蓝海吗?
带着问题 , 本文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 , 来探讨眼动追踪技术:
1.眼动追踪技术是什么 , 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2.发展至今的眼动追踪 , 目前在各行业体现了哪些价值?
3.未来 , 眼动追踪技术将拥有怎样的市场规模和前景?
眼动追踪 , 新时代的读心术众所周知 , 大脑是身体的“司令部” , 人的记忆、睡眠、运动和语言等都离不开我们大脑的支配 。当然 , 也包括对视觉感官的控制 。所以 , 可以通过监测眼睛的运动情况 , 来推断出大脑中正在发生的事情 。
眼动追踪技术正是基于此理论发展起来 。顾名思义 , 眼动追踪就是监测眼睛运行的过程 。眼动追踪最核心的研究:是确定人类或者动物注视的地方 , 比如实时更新瞳孔和眼球的变化 。
试想 , 如果MR设备可以监测眼睛的实时动态 , 经过系统算法分析 , 那么就可以反推人的大脑此刻想做什么 , 也可以以此来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快捷的“理想化服务” 。
眼动追踪技术 , 就能通过仪器设备进行数字图像处理 , 瞳孔定位 , 获取瞳孔三维坐标 , 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 , 计算眼睛的注视点 , 让智能设备知道你正在看什么 。 
而眼动追踪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观察法;机械记录法;光学记录法;现代眼动追踪记录法 。其中前三种方法都出现在比较早的20世纪 , 现因各种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 , 这三种都已被市场淘汰 。
新世纪 , 更多精确 , 更稳定 , 非侵入式眼动追踪技术被开发出来 。目前的眼动追踪方法 , 主要有角膜反射法、巩膜-虹膜边缘法和瞳孔-角膜反射向量法 。
角膜反射法主要被用于眼动力学和注视点标定等方面 , 但头部误差较大的缺陷使其很难应用到要求高精度的MR产品中 。
巩膜-虹膜边缘法也是应用于眼动力学和注视点标定方面 , 这一方法的优势是水平精度较高 , 但缺点是垂直精度较低、干扰大、头部误差大 。
目前整体上最具优势的则是瞳孔-角膜反射向量法 , 也被称为普金野图像跟踪法 。这种技术有精度高、非接触、干扰小、无创等优点 , 这一方法的核心原理是:视线方向由瞳孔中心相对于角膜反射的位置确定 。
投稿|在元宇宙,我们用眼睛操控万物?
文章图片

上/图1  下/图2
如图1和图2中所示 , 眼睛通过角膜反射形成特定亮斑 , 可以由光源和实验者头部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其位置 。如果被试保持头部保持不动 , 当眼球转动时 , 角膜反射不会移动 , 只有瞳孔会移动 。图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瞳孔中心与角膜反射变化之间的方位关系 。
凭借这一方法带来的高精度和关键数据 , 目前瞳孔-角膜反射向量法也被广泛用于现代的眼动追踪设备中 。
而AR/VR等元宇宙的入口产品 , 可以通过以上述方法为代表的眼动追踪技术 , 采集高精度的关键数据 , 如时间戳信息、视线落点、眼球位置和瞳孔直径等等 。
随后 , 再通过对上述关键数据的检测及系统分析 , 产品就可以知道眼睛在看什么 , 进而解析人的大脑想干什么 。
不过 , 尽管这一技术有发展成为新时代“读心术”的前置 , 但即便是目前的发展水平 , 企业想真正掌握它也非易事 。企业不仅需要精通图像视觉 , 还需要对人体视觉神经和大脑控制等原理有深入研究 , 这样才能进一步挖掘这一技术的价值 , 推动实际应用 。
眼动追踪用在哪儿?正如前文所说 , 眼动追踪技术通过对眼睛的状态的实时监测 , 可以获取眼睛的注视位点 , 进而推测出大脑的意图 。
目前 , 人们在日常活动中 , 离不开用嘴去交流 , 用手去操作 。可以预见 , 当在眼动追踪技术的推动下 , 眼睛可以替代嘴巴和双手的功能时 , 许多相关联的行业势必将迎来一场变革 。
实际上 , 近几年眼动追踪技术在各行各业已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 。无论在混合现实(MR) , 还是在医疗、汽车、零售、无障碍辅助等领域都有了实际应用的案例 。
在MR领域 , 眼动追踪技术正在解决MR头显产品被诟病多年的眩晕问题 。
此前 , 多家大厂的多代MR头显产品 , 在用户戴上后 , 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眩晕感 , 这是由于眼睛看到的视频画面 , 跟身体的感觉不匹配 , 大脑感到困惑 。而大脑的困惑进一步传达到整个身体 , 让使用MR头显产品的用户产生眩晕效果 。
眩晕感严重降低了设备的体验感 , 让许多本打算购买MR产品的消费者心存疑虑 , 更在过去数年里妨碍了MR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
而眼动追踪技术可以获知人眼的真实注视点 , 从而得到虚拟物体上视点位置 , 与人眼日常工作的原理相似 。
因此 , 眼动追踪技术加持的AR/VR产品 , 相比此前头显 , 出现眩晕和低沉浸感的问题概率将大幅减小 。今年3月 , 就有业内人士提前试玩了搭载眼动追踪技术的索尼PSVR 2 , 并表示相比前代在眩晕和画面流畅方面有极大改进 , 甚至“玩完后世界都不同了” 。
带给人们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沉浸感和体验 , 正是元宇宙所描绘的美妙未来的源头 , 在眼动追踪技术的推动下 , MR产品也在为向往元宇宙的人们提供一个更优秀的入口 。
但在MR产品上的应用 , 还不只是眼动追踪技术的全部价值全部所在 。
在营销领域 , 通过眼动追踪测量视觉注意力的功能 , 营销主体可以更精确地对用户行为进行解读 。因为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客观监测人们的视觉注意力重点 。这对于包装设计 , 产品布局和商品展示的优化都至关重要 。
Pop Tarts Bites的包装设计正是采用视觉营销的技术 , 让该品牌的总销售额较之前增长了18% 。
投稿|在元宇宙,我们用眼睛操控万物?
文章图片

Pop Tarts Bites包装
【投稿|在元宇宙,我们用眼睛操控万物?】在教育培训领域 , 眼动追踪技术为疫情催生的线上教学模式提供了效果更佳的新思路 。
由于疫情被迫采用的线上教学模式 , 美国医学委员道格拉斯博士以一套Miya模型 , 将眼动追踪技术与实际教学方法相结合 , 从而在模拟环境中而非在患者身上进行手术教学 , 并用眼动仪来评估学生的技能水平 。
而在汽车领域 , 眼动追踪技术也在识别疲劳驾驶 , 驾驶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及时跟踪判断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情况 , 连续提醒驾驶员预防疲劳驾驶 。
一家名为Seeing Machines的公司 , 也在过去几年里开发了通过眼动追踪技术 , 人工智能分析头部、脸部和眼睛了解驾驶员实时情况的功能 , 以此辨别他们在途中的困倦与分心情况 。明显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 。现已为全球上百家车企提供该技术服务 。
除了应用于科研和商业领域之外 , 通过眼动追踪技术的辅助 , 残障人士也可以用眼睛来操控计算机 , 以此作为信息输入方式与外界进行沟通 。Tobii公司的眼动追踪设备TD Pilot , 就可以帮助残障人士通过眼球来操作iPad上的应用软件 , 选中目标 , 甚至通过眼球移动来进行打字和游戏 。
由此可见 , 眼动追踪技术已经在多个行业得到实际应用 。这一技术的行业价值正在进一步得到凸显 。未来 , 随着“可用眼代替手”的场景需求日益增多 , 眼动追踪技术还有更多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 。
元宇宙未来 , 眼动追踪的蓝海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发展 , 现实世界存在的事物将逐步数字化、虚拟化 , 并将其映射到虚拟世界中 。这个“虚拟”市场在逐步壮大 。而AR/VR头显等MR设备作为虚拟世界的入口 , 在其中的作用也将举足轻重 。
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 , 2020年全球VR/AR市场规模约为900亿元 , 其中VR市场规模620亿元 , AR市场规模280亿元 。该机构2020-2024五年 , 预测全球虚拟(增强)现实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约为54% , 其中VR增速约45% , AR增速约66% , 2024年二者市场规模接近、均达到2400亿元 。
投稿|在元宇宙,我们用眼睛操控万物?
文章图片

奇偶派制图
庞大的MR市场给了眼动追踪技术快速成长的土壤 , 根据美国市场调研机构ABI Research指出 , 应用了手势控制与眼动追踪技术的传感器产生的收入将会接近50亿美元 。
眼动追踪技术作为MR设备不可或缺的一环 , 今后在多方面还有希望实现进一步的突破 , 这无疑将再度拓展眼动追踪技术在元宇宙的作用 。
例如 , 在如今MR头显中的光学系统暂时还未能实现动态聚焦功能 , 这是因为头显需要一个致动式变焦显示器 。但变焦显示器一定得有眼动追踪技术的支持 , 系统需要准确地知道用户的注视点位置 。
但随着眼动追踪技术的进步 , 未来的MR设备有望通过这一技术识别人眼睛焦点的深度变化,从而让聚焦也随着变化 , 也就实现了MR设备的动态聚焦 。
通过使用MR设备中的眼动跟踪信息 , 设备也可以仅执行“中心凹形渲染” , 来渲染被观察环境中的那些元素 。这既避免了渲染所需资源过多而导致的GPU过载 , 还能精确地带来更高质量的视觉体验 , 打造出一个沉浸感更强的元宇宙环境 。
此外 , 眼动追踪对视觉的追踪 , 也有助于未来特殊MR等各类设备对用户意图进行更准确的判断 。设备和系统将可以根据用户注视点 , 来规划用户的下一步行为 , 并为其营造更贴切的元宇宙世界的各类设定 。
而眼动追踪对提高交互效率方面 , 同样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 有了眼动追踪对操作速度和精度的加快 , 用户自身也可以主动利用他们的注视点 , 更轻松地完成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各类操作任务 。
无论是在现实世界的远程手术、远程驾驶等方面 , 还是在虚拟元宇宙中的各种操作 , 眼动追踪技术的发展 , 都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 。
虽然当下眼动追踪市场规模 , 还无法与MR整体市场相比 , 但它作为MR、乃至元宇宙设备中的“精准手术刀” , 未来注定随着MR的发展和元宇宙的进化 , 获得广阔的发展天地 。
正如知名的Meta旗下MR设备公司Oculus创始人Palmer Luckey所表示的:“眼动追踪是虚拟世界的心脏 , 未来的视觉头显必将都支持眼动追踪技术” 。
作为未来元宇宙世界入口的核心 , 眼动追踪技术在今后广阔的市场规模中 , 也注定大有可为 。
写在最后随着虚拟现实行业不断的迭代、发展 , 以及元宇宙概念的兴起 , MR设备被认为是下一代计算平台的说法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
MR头显也正在朝着更轻、更薄、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根据相关统计 , MR头显预计在2025年将销售超过1亿台 。未来MR产业的规模有望超过智能手机 , 成为人手一台的便携式计算终端 。
可以预见的是 , 在不久的将来 , 人类通过MR设备上的眼动追踪技术来完成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比如创作、设计可以通过眼睛来操纵输入端;医生也可以通过相关智能设备 , 用眼动控制来完成一场精细化的远程手术 。同虚拟世界进行互动也会变得和现在打电话一样简单 。
用眼睛控制万物 , 将不再仅仅是个梦想 , 而会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眼动追踪技术正解放着人类的双手 , “眼控”代替“手控”的时代还会远吗?
参考资料:
  • 《眼动分析技术的基础与应用》闫国利
  • 《眼动追踪技术的方法》陈锐
  • 《眼球追踪的魅力在哪里》93913虚拟现实
  • 《初识眼动 , 你需要了解的人类眼动的背景知识》Tobii Pro
  • 《新一代XR头显标配 , 详解眼动追踪技术的价值和挑战》VR陀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