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编址方案

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 。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 。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 。IPv4

2004年底,Cernet2开始运营 。Cernet2是中国的下一代Internet,也是世界上最大的IPv6网络 。美国政府实现IPv6部署的最后期限为2008年2月 。企业,尤其是那些与亚太地区或美国政府做生意的企业,可能发现与同行连接的需要会把它们拖入到IPv6中 。
IPv6是直接代替IPv4的即插即用的方案 。所有主要操作系统和网络硬件厂商都支持IPv6,并且ISP开始提供IPv6连接 。目前惟一阻碍IPv6部署的因素就是企业重新为数百万台计算机、路由器和其他Internet设备分配地址所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 。但是,这种努力开始缓慢地获得发展动力 。
基本的IPv6地址头远比IPv4地址头简单得多 。每个地址头都包含数据包的源和目的地址、有效载荷长度、跳数限制(等价于IPv4的生存时间域)和一个指示封装在数据包中的协议(如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域 。
【IPv6编址方案】两种协议的主要不同出现在地址空间的长度和它们的编排上 。IPv6地址的长度是IPv4地址长度的4倍:128位对32位 。为了简化IPv6地址的使用,IPv4用“.”来划分8位十进制域的方法,被用“:”来划分16位16进制域的方法所取代,如3ffe:501:185b:1:2e0:18ff:fea8:16f5 。
不同的寻址方案是由地址区段的高效位所定义和识别的 。最流行的方案将地址分成两半:64位用于网络,64位用于每个设备 。高64位由用于RIR(区域Internet注册机构)的32位、用于本地Internet注册机构或ISP的16位以及用于地址所属站点的16位构成 。每个站点(让人回忆起曾经称为B类地址区段的东西)提供最多65536台设备的地址 。
向IPv6的迁移要求对一家企业的所有IP地址进行系统化重新编号,理想的作法是首先在小型的、具有良好结构的试验项目上实施,以了解怎样最好地使用地址空间 。随后,对在边界上使用IPv4/IPv6映射设备的特定位置或业务单位重新编号 。最后,随着整个行业的迁移,这些映射设备可以从内部边界上拆除 。在有了足够的IPv6 Internet连接在(例如)某个企业的所有客户时,并且厂商也可以通过IPv6访问时,外部映射设备便可以被拆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