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知乎有问题,谁来解答?

投稿|知乎有问题,谁来解答?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一点财经编辑部 , 作者 | 冯伟康 , 编辑 | 薄冬梅
4月22日 , 知乎在港上市首日开盘破发 , 跌幅一度超25% 。
此次双重上市 , 意为同时拥有在两个上市地的同等上市地位 , 且关联度不大 , 如在一地退市 , 不影响另一地的上市地位 。
当前中概股处于不利的境地下 , 知乎为自己规避了一些潜在风险 , 对于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列入“预摘牌”名单也有了底气回应:“我公司已完成在香港的双重主要上市 , 后续会密切关注进展 , 该事件对知乎影响有限” 。
但在另一端 , 知乎陷入了视频业务裁员传闻、亏损扩大等旋涡中 。
在探索商业化的道路上 , 知乎多次试图抓住风口 , 不可谓不努力 , 但收效甚微 。其多重焦虑在于 , 如何扭亏为盈?如何在加快商业化的同时还保护好社区氛围?成立十一年 , 知乎还未找到答案 。
01 “视频”被换港股上市当口 , 知乎再次传来裁员消息 , 称视频部门裁员人数占运营团队比例约为60% 。它的澄清并未打消外界疑虑 , 最新的内测版本中 , 原位于“推荐”旁边一级入口的“视频”板块被替换 , 似乎证实视频这个近两年被寄予厚望的业务正在被“边缘化” 。
2020年10月 , 知乎改版 , 首页增加视频的独立入口 , 同时签下许多站外大V , 鼓励生产视频内容 , 配以流量与现金奖励政策 。2021年 , 视频团队一度高达200人左右 。
从2018年的“视频”专区 , 到2019年的视频回答入口 , 再到2020年的页面一级入口 , 视频业务的地位一再升高 , 推荐算法也对其倾斜 。知乎在2021年几乎每月举办视频相关活动 , 给予高流量扶持和现金激励 , 钱和精力都花了不少 , 遗憾的是 , 效果并不是很好 。
为快速撑起视频业务 , 知乎引入了“导演小策”“毕导”等一批成长于外部平台的创作者 , 他们在知乎上的视频播放量与B站往往有几倍差距 。
以导演小策为例 , 其入驻知乎时间为2020年7月 , 比B站晚一年 , 最新的三个视频B站上的播放量在200万上下 , 而知乎上均不到50万 , 相差甚远 , 讨论氛围也无法相提并论 。显然 , 知乎的视频业务不仅未能向外部创作者体现价值 , 本土也未培养出代表性创作者 。
更不妙的是 , “大力推视频”在用户感知上是一个灾难 。用户发现 , 刷新首页的“推荐” , 排在第一位的通常是一个视频回答 , 即使它播放量不高 , 质量不佳 。在激励政策的引导下 , 知乎成为“剪辑党”和“搬运党”的乐园 , 从抖快等平台上转来的视频充斥了用户的推荐流 。
在今年3月14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 , 知乎董事长兼首席CEO周源仍在给视频业务打圆场 , “我们的视频化策略被证明是有效的 , 它将知乎内容的多样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但近日知乎改版暴露了底细 , 首页中的“视频”从一级入口消失 , 被“想法”替代 。
有意思的是 , “视频”当时登上一级入口 , 就是取代的“想法” 。2017年 , 知乎想在信息流上分一杯羹 , 推出“想法” , 用户可以发布短内容;2019年 , “想法”被移出主页 , 整合进“关注”中;2020年 , “视频”成为首页独立入口 , 占据了“想法”曾经的位置 。
“想法”与“视频”在一级入口上的交替轮回 , 背后折射的则是知乎在产品创新上的迷茫 。整个知乎像一个没有成型的积木 , 垒好后感觉不对又拆掉重装 , 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它会以什么形态出现 。
02 “边缘化”迷途视频业务失速将加剧知乎的“边缘化焦虑”——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二梯队” , 它一直想更进一步 , 至少不再后退;作为中国排名靠前的在线内容社区 , 它一直想再抓住风口 , 继续增长 。
2010年 , 创业失败 , 从西藏静心归来的周源模仿海外的Quora创立了知乎 , 年底开启内测 , 并于2011年1月正式上线 。那时的知乎高冷之极 , 采用邀请制注册 , 最初的200位用户里 , 不乏李开复、王兴、王小川等知名企业家 , 对于这个初生的问答社区来说 , 质量重于数量 。
发展前五年 , 知乎不急不躁 , 没有在商业化上有太多动作 , 直到2016年赶上“知识付费”的风口 , 知乎正式开启商业化 , 上线商业化广告 , 并将原本左右滑动翻页回答的方式改为上下滑动 , 让问答末尾的广告取得更多“露脸”机会 。
同时 , 它推出了付费查看回答功能的“值乎” , 用户付费后对内容满意 , 费用归答主 , 如不满意费用归知乎 。上线实时问答产品“知乎Live” , 用户需要付费进群同答主进行实时问答沟通 。
投稿|知乎有问题,谁来解答?
文章图片

在“知识付费元年” , 知乎行动迅速 , 但风口退得也很迅速 。同时期的分答等APP已经消失 , 万门大学前不久被传创始人跑路 , 知识付费赛道渐渐沉寂 , 付费问答一地鸡毛 , 知乎Live和付费课程也已消失于一级入口 。
同样在2016年 , 知乎还看到了信息流的价值 , “想法”就是在这个时候推出的 , 但这一尝试历经浮沉 , 并不顺畅 。
时间来到2018年 , 短视频崛起 , 成为占领用户时长的利器 , 知乎也同步跟进 。除了多次更改视频入口 , 知乎还内测短视频产品“即影” , 也并没有多少浪花 。
如今替代视频占据一级入口的“想法” , 也披上了一层新面纱 , 两列“图片+文字”的砖块错落布局 , 图文和视频都可以发布 , 被外界解读为模仿小红书 。
事实上 , 小红书的核心奥义——“种草” , 知乎很早就有了 , 2017年推出的品牌问答就是打广告推荐产品 , 2019年它曾尝试打造过一款男性种草社区“CHAO” , 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 , 但之后也没有了下文 。
投稿|知乎有问题,谁来解答?
文章图片

多年折腾下来 , 知乎的用户增长在继续 。数据显示 , 2019年-2021年 , 其平均月活用户分别为4800万、6850万、9590万人 , 年复合增长41.4% 。
但这并没有帮助它逃脱越来越“边缘化”的命运 。据3月14日发布的最新财报 , 知乎2021年总营收为29.59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118.9% , 净亏损为12.99亿元 , 调整后净亏损为7.47亿元 , 前者相较2020年5.18亿元的净亏损扩大了超150% 。
营收大增而亏损扩大 , 原因在于知乎营收成本从2020年的5.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4.1亿元 , 要为广告服务执行成本和内容相关成本增加 。显然 , 知乎致力于内容社区的自我造血 , 却导致了入不敷出的局面 , 这是除方向迷茫外 , 知乎商业化的另一困境 。
03 鱼和熊掌对于以“理性”“客观”“深度”等为标签的知识社区来说 , 商业化和社区氛围如同两极难以交融 。
如今 , 知乎的营收来源主要为广告、内容商业化解决方案、付费会员以及其他(主要包括在线教育、电商等)业务 。
2021年 , 知乎广告收入为11.61亿元 , 营收占比为39.2%;内容商业化解决方案收入为9.74亿元 , 营收占比为32.9%;付费会员收入为6.69亿元 , 营收占比为22.6% 。
投稿|知乎有问题,谁来解答?
文章图片

广告业务营收占比在近三年迅速下降 , 原因在于内容商业化解决方案业务自2020年初从无到有 , 增长迅猛 , 已在2021年超越付费会员成为知乎第二大收入来源 。该业务主要内容是各品牌方通过知乎 , 为商家和品牌放提供有效的线上营销内容 , 进行精准营销 。
这种方式在用户的感知里并不友好 。用户会发现 , 一个问题是由品牌方提出的 , 底下会快速聚集不少条理清晰、排版规整的回答 , 这种形式在数码评测领域尤其常见 。在一些日常问题下 , 也不乏软文形式的回答 。
投稿|知乎有问题,谁来解答?
文章图片

对于有购物需求的消费者来说 ,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 软文通常比硬广更易被接受 , 也更能影响消费决策 , 达成“种草——拔草”的消费链条 。
但知乎与小红书不同之处在于消费者对平台的价值认知 , 在客观理性平台与“种草社区”上 , 用户面对同样的营销内容 , 会有不同的观感 。知乎作为一个搜索答案的知识社区 , 获取用户的信任尤其重要 , 软广带货与此相悖 。
有用户吐槽 , 现在知乎问题下的回答 , 有不少是“坑” , 开头看着不错 , 但读到下面发现话锋一转变成了带货 , 有时还会附上购买链接 , 在那一刻 , 刚积累的信任感一瞬崩塌 。
如今用户的辨别能力有所提高 , 甚至把辨别软文当做一种炫耀乐趣 , “伪装”后的营销内容是否奏效 , 有待商榷 。
付费会员业务收入增长被视为另一个亮点 , 2021年 , 知乎该业务收入为6.69亿元 , 同比增长108.6% 。但增长背后 , 同样以伤害社区生态为代价 。
大量付费网络爽文已充斥在日常回答中 , 例如在情感类的问题下 , 常见吸引人的回答 , 读两三千字后 , 突现“拦路虎”:“最低0.3元/天开通会员 , 查看完整内容” 。
正应了那句调侃 , “知乎 , 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 知乎对虚构内容的态度已经转变 , 曾经不惜冷落虚构内容导致大V出走 , 如今主动拥抱 , 在盐选专栏中 , 付费网文早已成为重要板块 。
知乎CEO周源曾坚称 , “流量很大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 我觉得社区一定要有自己的节奏” 。时过境迁 , 美股上市后知乎面对增长压力已然乱了阵脚 , 当以小说等娱乐化内容吸引用户、广泛铺陈营销内容获取利润时 , 它多年沉淀下来的知识社区氛围已被一步步扼杀 。
追求利润自然无可厚非 , 但鱼和熊掌想要兼得 , 不是现在的知乎能够做到的 。
在去年一篇《我是爱知乎的 , 但我们不能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的长文中 , 曾经的知乎大V王汉洋痛心质问:“知乎的核心竞争力是中文互联网公域讨论的核心地带 , 今天它还在乎这点吗?如果知乎还在乎 , 那就做好社区环境的维护 , 做好文字与视频的区隔?”
这个问题知乎自己一定反思过 , 但显然 , 它没找到答案 。
04 结语对于内容社区来说 , 创作者与内容永远是最核心资产 , 由数以亿计的真实问答形成的内容生态是知乎所独有的 , 可惜的是 , 好内容并不意味着好商业 。
【投稿|知乎有问题,谁来解答?】“有问题 , 就会有答案” , 这句每次打开知乎都能看到的口号 , 以简短有力的语句彰显着平台“知识”“分享”的调性 , 但知乎自己有问题了 , 谁能给答案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