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八字方法 八字如何换日,怎样改八字

关于子时换日还是怎样?请大师们谈谈
生辰八字如何排列,一直是命理学界争议的话题 。古语有云“人的命运不是在童年时就被告知的” 。因为小时候出生的人不注意错日,所以命运大不相同 。目前命理圈流行这几种说法:(1)孩子第一天改,也就是晚上23点以后算第二天 。(2)第一天从23: 00到24: 00,第二天从0: 00到1: 00,在第二个语句中,时间列的安排分为两个学校 。一种是第一天按太阳柱推;另一种是第二天由太阳岗推 。在我看来,星座运势的正确方法应该是(1),即星座运势第一天改,晚上23点以后,算第二天 。在论证作者的观点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计时的,24小时制和古代时间的换算是如何产生的 。钟表的发明很晚 。在那之前,古人是怎么守时的?古人用日晷计时,原理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量和划分时间 。一天被分成12个小时 。日晷是用来记录太阳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的 。晚上只能靠沙漏计时 。夜指五时:戊、亥、子、丑、阴 。夜深了,日出也晚了 。每个小时,都会有特别的人出来观看 。正好是五个小时的中间,也是第三个晚上,所以叫“子夜”或“子夜” 。十二时辰制自西周以来一直沿用 。以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命名 。在汉代,这十二个时辰被命名为子夜、鸡鸣、平旦、日出、食时、角中、日中、日晷、日晷、黄昏和人日 。这么长谈的目的是什么?很明显,古语“一日之始,始于子夜”中的“子夜”并不是指子夜的一半,而是子夜的属性,也叫子夜 。刚才说了句老话,“一日之始,始于子夜”,初步得出结论,第一天就要改变 。下面是一些其他方面的证明 。儿子是十二地支之首 。六十甲子之首是“甲子”,六十年一次;十二生肖第一名是松鼠,12年来一次;一天的第一个小时是午夜,每12个小时有一个循环 。没听说过鼠年半年算生肖的 。为什么从鼠年的半年开始算一天?(2)我国引进西方24小时制后,规定分小时是指23: 00至1: 00这段时间 。西历规定24:00,也就是0点,是第二天的开始 。但这是西历的算法 。我们的星座是属于祖先的,当然要按照祖先的时间来算 。否则就像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来确定西方的十二星座一样荒谬 。(3)刚才说了,古代人认识时间的方式是白天看日晷,晚上听表 。然而,只有在孩子生命的开始,你才能听到手表的声音 。当你听到手表响的时候,意味着你该上场了 。当你再听到手表的时候,说明你该丑了 。在古代,如果是孩子在换日子,老百姓肯定会要求更好的时间 。否则,母亲怎么知道哪个婴儿出生了?(4)至于有人说代表孩子的老鼠前有四爪,后有五爪,恐怕老鼠还没有去验证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十二生肖中的虎、龙、马、猴、狗这五种动物都是奇数爪属阳,牛、蛇、羊、鸡、猪这六种动物都是偶数爪属阴,而老鼠则是前四后五属阴阳分界线 。这样一来,十二生肖的阴阳就不平衡了 。古人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 。综上所述,我认为星座运势应该是变化的第一天 。当然,真知来自实践,也欢迎童年出生的朋友报八字求证,参与讨论 。
【改八字方法 八字如何换日,怎样改八字】

改八字方法 八字如何换日,怎样改八字

文章插图
八字到底是晚上11点换日还是12点换日
2017年4月10日(农历三月十四)23: 50,女婴星座:丁酉,陈佳,陈武,壬子,五行:火,金木,土,土,水,水弱,星座
出生日期可以改成八字,但是八字不能改成成年日期 。比如今年出生的八字是吴佳,但是1954年出生的八字也是吴佳 。星期和时辰的八字对应的时间更接近 。
改八字方法 八字如何换日,怎样改八字

文章插图
如何把生辰八字换回出生年月日时?有公式或技巧吗,谢谢
十二点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组成 。人们可以从先秦时期的古籍中追溯这些词的来源 。在汉代以前,这些称谓是不同的 。直到汉初,太初历法才在中国实行 。“每天12点,分支分支为学科 。”(赵毅《陔余丛考》卷34)基本定型,命名 。十二点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悠久 。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杰出贡献,也是中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以下对十二个名称逐一解释,让读者了解其含义、来源和使用案例 。午夜的第一个小时叫做“子夜” 。人们最早用“子夜”作时间名词的例子,可以在《左传哀公十六年》中找到:“喝醉了送,却在子夜送 。”“午夜”是指前一天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的时间(北京时间,24小时制,下同) 。这一时期以地支命名,称为子时 。孔英达在《春秋庄公七年》中用“四月夜不见星,夏不见四月”这句话来拨云见日:“夜行人是从昏厥到死亡的总称 。”从黑暗到光明的这段时间叫做夜晚 。“子夜”是指自然现象从黑暗到黎明的中间时段,而人们通常所说的“子夜”一般是指所有黑暗的时间,往往超过半夜那两个小时 。一年的开始是积极的;一月初是新月 。中国现行农历以11月为正月,午夜为新月的起点 。虽然在古籍中,“朔初”被定义为“平”
旦”或“鸡鸣”等为起点的多种不同说法,但是,人们总是用夜半子时合朔作为起始点来计算历法的 。“夜半”一词常被文人用于诗词之中 。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不胜枚举 。子时读音:【z? shí】 子时是指内丹术大小周天功法中,可以开始起火的时机,又称冬至 。所以用十二地支中的子时,因为子时是六阳时(子、丑、寅、卯、辰、巳)的开始.所以《类经图翼》上说:“子者阳生之初 。”冬至也是指这个意思,如《通讳·孝经援神契》上说:“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 。阴极而阳始至 。”阳始至称为一阳生,或一阳来复,在《易经》卦象上则用复卦来表示 。因为复卦上五爻是阴“—,而初爻(最下一爻)已成为阳“一”.这个卦象常为气功古籍所采用 。但这只是个比拟,正如《金丹四百字》中说的,“火候不作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亦虚比” 。所以什么时候到了该起火的子时,要按照练功过程中的景象来掌握 。也如《还丹复命篇》中说的,“练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 。可以起火的子时,在内丹术中分为两种,即活子时与正子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点整至凌晨1点整) 。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历史观念汉初伏生的《尚书大传》中也指出:“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以夜半为朔 。” 在明朝时,就有“夜子时”这个观念 。王逵著《蠡海集·历数》(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或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典漏刻部总论”):百刻之说,众说纷纷,莫有定论,惟一说类优 。以为每刻得六十分,百刻共得六千分,散于十二时该五百分,如此则一时占八刻零二十分 。将八刻截作初正各四刻,却将二十分零数分作初初正初微刻各一十分也……又赵缘督一说,将十二时各分八刻,计刻九十六刻为大刻,却将馀四刻每刻分作六十分,四刻作二百四十分,每一时中又得二十分为小刻,如此则一时之中得八大刻,复有二十分小刻,截作初初正初,各得一十分为微刻也 。其它或以子午二时各得十刻者,或以子午卯酉各得九刻者,或以夜子时得四刻者,皆非也……然夜子时之说,只是在夜半之前,故称夜子正 。如冬至为起历之端而居中气,其前亦系十一月也 。是以夜子正在亥时之后,故只有初刻而无正刻;(早)子时却只有正刻而无初刻,其意可见也 。(这几段文字记载古代如何用“漏刻”计时的方法 。“漏刻”是一种计时的工具,以铜壶储水,漏水滴看刻度来测量时辰 。“漏刻”的构造可以参见“古今图书集成” 。第一段与第二段文字只是定义一个时辰等于八刻零二十分 。第三段讲其它时辰定义的方法有误,第四段是讲子时的定法,由第四段的文字可知,亥时过后的一小时(有初刻,无正刻)为“夜子时”,即23:00 – 24:00这一小时 。既然有夜子时的观念,便隐含一日始于“夜半”的意思,即始于 0:00 。否则,何必将子时分割为两部份?是以古人换日应该不是以 23:00 为分界 。这里的古人究竟是多古?据“四库总目提要”中的记载,前人认为王逵是宋朝人,但是据纪昀他们推测,王逵应该是明朝人,其思想受邵雍影响很大 。总之,在明朝以前,“夜子时”这个术语就已经存在 。到底“夜子时”更早出现於何朝代?目前尚未找到直接证据,有待考证 。) 命理探源命理探源【卷五】 论时刻及夜子时与子时正不同万育吾曰:昼夜十二时,均分百刻,一时有八大刻,二小刻 。大刻总九十六,小刻总二十四,小刻六,准大刻一,故共为百刻也 。上半时 之大刻四,始曰初,初次初一,次初二,次初三,最后为小刻为初四 。下半时之大刻亦曰四,始曰正,初次正一,次正二,次正三,最后小刻 正四 。若子时,则上半时在夜半前,属作日,下半时在夜半后,属今日 。亦犹冬至得十一月中气,一阳来后,为天道之初耳 。古历每时以二小 时为始,乃各继以四大刻,然不若今历之便于筹策也 。世谓子午卯酉各九刻,余皆八刻,非是 。《星平大成》云:余初不明一夜字,询诸监中 友人始知 。子正者,今日之早,非作日之晚也 。夜子者,今日之夜,非今日之早也 。观十二生肖阴阳可知,牛兔羊鸡猪属阴,其蹄爪双偶,蛇 阴甚,不见足 。虎龙马猴犬属阳,其蹄爪单奇,独鼠前两只脚属阴,四爪,后两只脚属阳,五爪,故夜子时属阴,而子时正属阳 。如康熙辛未 年十二月十七夜子时立春,十七亥时末刻,尚未立春,若不知此,必差讹一年矣 。按:假如甲寅年,正月初十,辛酉,夜子时立春,其人正月初十日,午后九点后,十一点前,亥时生,即作癸丑年,乙丑月,辛酉日,己 亥时推 。如在初十日,午后十点后,十二点前,夜子时生,即作甲寅年,丙寅月,辛酉日,庚子时推 。(用壬日起庚子时 。)所谓今日之夜,非今日之早也 。如在初十日,午后十二点后,一点前子时正生,即作甲寅年,丙寅月,壬戌日,庚子时推,所谓今日之早,非昨日之晚也 。若 夫推行运之零借,命宫之过气,尤当知此 。鸡鸣“鸡鸣”,《辞源》注为:“兵器名 。”《辞海》则注道:“《诗经·齐风》篇名 。乐府《相和歌》曲名 。戈的别称 。”这两部工具书都缺注了十二时中的“鸡鸣”的词义 。从字面上来看,“鸡鸣”确有“鸡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即深夜过后的1~3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 。鸡被古人褒称作“知时畜也” 。《韩诗外传》中赞颂鸡云:“守夜不失时,信也 。”曙光初现,雄鸡啼鸣,拂晓来临,人们起身 。“鸡鸣”一词,源于《春秋左传正义》中“鸡鸣而食,唯命是听”之句 。早于此例的句子里,即或有“鸡鸣”,也均非特指时间,而仅仅是表示“鸡叫了”这种情况 。如:“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风雨》)等 。丑时拼音:【ch?u shí】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 。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上午 1 时正至上午 3 时正) 。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平旦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称“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 。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 。《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日之气”,四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 。这句里的“气”,系指“天空的云气” 。后来的《史记·李将军传》一文也用了“平旦”这个词 。如:“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至于后来的诗词中就用得更多了 。日出这个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膏 。”“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 。用地支命名,为卯时 。这个时段指每天清早的5~7时 。此时,旭日东升,光耀大地,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在古代诗文中,人们使用“日出”这个时间名词的例子很多 。例如:《史记·封禅书》载:“以递日出 。”再如晋代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壤父年八十而击壤于道中 。观者曰:‘大哉帝之德也 。’壤父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 食时食时就是古人“朝食”(吃早饭)之时,即每天的7~9时 。以地支命名,称之为辰时 。“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就出现了 。例如:“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 。”(《礼记·坊记》)另外,《管子·弟子职》里也有运用“食时”的句子 。如:“至于食时,先生将食 。”还有,《文选》中任昉的《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一文说:“淮南取贵于食时 。”刘良注:“汉淮南王安好书,天子为使《离骚传》,朝受诏,至食时进之 。” 隅中临近中午的时候为隅中,即上午的9~11时,用地支表示为巳时 。《淮南子·天文训》最早出现“隅中”一词:“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角为隅”,那么这个隅(即斜角)与时间有什么联系呢?如果以《淮南子》的作者,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等人的著书之地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观测点,人们在巳时观察,衡阳、昆吾两山皆在南方,当太阳运行到衡阳上方,还没有运转到昆吾上空时,长安观测点与衡阳上方的太阳的连线,同观测点与昆吾上空的太阳的连线形成一个夹角 。这个夹角就是以长安为基准测位测得的巳时与午时这两个时辰形成的交角 。这个交角就是太阳在隅中初临时与其在正中时所形成的东倾斜角,因此,人们称这个时段为“隅中” 。《春秋左传·昭公五年》载:“‘日之数十,故有十时 。’(西晋杜预)注:‘日昳为台,隅中日出,阙不在弟 。’”这条注释也可作运用“隅中”一词的古文例证 。日中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 。日中表示每天的11~13时 。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午时 。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时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这样的商品交换的初期活动,就在日中时辰进行 。有例为证:“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系辞下》) 《列子·汤问》:“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另外,《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与庄贾约,旦日日中,会于军门 。”“日中”在古籍中使用相当频繁 。日昳“昳”,《说文》释为“日昃也 。”“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 “日昳”,以地支命名,即未时,指每日的13~15时 。这个时间名词,最初见于《史记·天官书》:“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 。”又《汉书·游侠传》:“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 。”“日昳”的意义是,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 。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与隅中之日相对 。晡时古人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 。因此,“晡时”之义即“第二次进餐之时” 。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为申时,它指每天的15~17时 。古时“晡”与“馎”相通 。《说文段注》:“馎,申时食也 。……‘馎’,一作‘晡’引申之义 。凡食,皆曰馎 。又以食食人谓之晡 。” “晡”(馎)时”,始见于《淮南子·天文训》篇:“(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 。” 《资治通鉴·唐纪》里有使用“晡时”的例子:“晡时,门坏 。无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 。”古人还常常以“晡”这个字来代替“晡时”而写入作品中,如杜甫的《徐步》:“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 。”白居易的《宿杜曲花下》:“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 日入顾名思义,“日入”即为太阳落山,这是夕阳西下的时候 。古人用地支称这一时段为酉时 。它指每日的17~19时 。鸡在此时归巢 。“日入”一词似始见于《春秋左传正义》:“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 。养由基为右,彭名御左广 。”在《庄子·让王》中有这样一段话:“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烯;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 古时,人们又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 。《元史·日历志》云:“日出为昼,日入为夜 。”当时人们生产劳动、休养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为基本的简易时间表的 。黄昏指太阳落去,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即19~21时 。用地支表示为戌时 。人们为什么要用“黄昏”来表示这一时辰呢?《说文》曰:“黄,地之色也 。”又说:“昏,日冥也 。”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大诗人屈原 。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 “黄昏”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里经常出现 。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词人在这词句中把“黄昏”作为青年男女幽会的美好时刻来使用,是极确切的 。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则流露了作者李商隐对自己年华迟暮的慨叹 。人定这是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它指当夜的21~23时,地支命名是亥时 。“人定”的意思为:夜已很深,人们停止活动、安歇睡眠的时候 。“人定”最早见于《后汉书·来歙传》:“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 中国古代民歌中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有“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 。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有这样一句话:“熙宁二年十一月,京师每夕有赤气,见西南隅,如火,至人定乃灭 。”了解了“人定”的时间概念,就可以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王充《论衡》卷23《?时篇》说:“一日之中分为十二时,平旦寅,日出卯也 。”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初,十二支名与十二时名已配合运用,排定次序 。之后,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十二时》歌 。在莫高窟发现的敦煌遗书中,大量地保存了这类作品,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去翻翻最近出版的《敦煌歌辞总编》 。编辑本段各个时辰的部分别称1.夜半 【yè bàn】:子夜夜分中夜未旦宵分 2.鸡鸣 【jī míng】:荒鸡 3、平旦 【píng dàn】:平明旦明黎明早旦日旦昧旦早晨早夜早朝昧爽旦日旦时 4.日出 【rì chū】:日上日生日始日晞旭日破晓 5.食时 【shí shí】:早食宴食蚤食 6.隅中 【yú zhōng】:日禺禺中日禺 7.日中 【rì zhōng】:日正日午日高正午亭午日当午 8.日昳 【rì dié】:日昃日仄日侧日跌日斜 9.晡时 【bū shí】:馎时日馎日稷夕食 10.日入 【rì rù】:日没日沉日西日落日逝日晏日旴日晦傍晚 11.黄昏 【huáng hūn】:日夕日末日暮日晚日闇日堕日曛曛黄 12.人定 【rén dìng】:定昏夤夜 ①据顾炎武《日知录》卷20“古无一日分为十二时”一则考证,在先秦、西汉时,用十二名与地支配合来记十二时,还没有确定出一个系统,使用上比较紊乱 。当时出生人的关系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1、子:为 。像孩子在襁褓之中 。子的本义为:幼小的、卵 。古代指儿女 。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正是夜深人静的午夜时分,正是今明两天的临界,也可以说「明天」这个「产儿」就要诞生,或者已在襁褓之中 。子时,是孕含着什么孵化着什么的时刻 。2、丑:为 。「扭」的本字,像手指抓住一物而扭动 。扭,也作转动讲 。子时过后,一点至三点为丑时 。夜正深,但「第二天」已经开始了 。无形之中,似乎有一只大手在转动天体--夜幕即将被转过去,白天即将被扭过来 。3、寅:为 。有说像黄泉欲出,又说像双手捧矢,即「引」的古字 。引,可释为牵引、引导、引起、离开 。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为寅时,正是黑夜即将离开,熹微即被牵引而来的时刻 。4、卯:为 、 。有说为冒,像开门之形,又有 之体,又说像断物形,为刘的本字 。黎明时分的五点至七点为卯时,天亮了,太阳冒出来了,人家的门该打开了 。卯时,黑、白不再混淆,而是断然分开的 。5、辰:为 。有说像贝壳形,「 」的本字;又说为「 」,有 之体 。我以为它有托出云气之意 。云气之上有日,为「晨」;无日,则云气弥漫 。夏日的早晨,七点至九点,大雾茫茫 。6、巳:为 、 。有说像胎儿形突出头部和蜷曲的身体;又说为蛇的象形 。上午九点至十一点,雾气消失,正是暖融融的时刻,蛇从洞穴中爬出来了 。7、午:为 、 。有说像木杵之形,「杵」的本字;又说为「牾」,抵牾为矛盾 。将一木杵立在日光下,木杵没有影子,因为日光是从头顶之上照射下来的 。古人依形造字,又依形取义,以形、义命物 。由此,日中的时候,即十一点至十三点为午时 。8、未:为 、 。像树木枝叶重叠,物长成后才有滋味 。「味」的本字 。午后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示意只有经过阳光的强烈照射,树木才会枝繁叶茂、果子才能成熟 。成熟的果子,才会有滋有味 。9、申:为 、 。有说像闪电形,又说为「神」 。十五点至十七点,风雨带着闪电和雷鸣来了 。古人不知闪电和雷鸣为何物,以为神在天上为之 。10、酉:为 、 。像装酒的坛子,「酒」的本字 。十七点至十九点,傍晚时分,劳作了一天,此时正是吃饭的时候,就简称「酒时」吧 。11、戌:为 、 。人、戈会意,指人持戈(武器)守护 。十九点至二十一点,酒足饭饱以后,一家老小该入睡了 。但是不能大意,还要预防外敌或野兽的侵害,所以要手持武器进行护卫 。12、亥:、 。有说像猪,「豕」字的变体 。有草根-说 。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主人被猪拱槽的声音搅醒了--要想猪肥,就得夜半起身给它添食 。此外,草根与植物的块茎有关,那是猪的饲料 。时辰的由来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应是夜深人静、繁星满天的时候 。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人(天文学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 。天长日久,古人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 。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 。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 。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 。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 。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 。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 。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尾不见首」 。不过龙是传说中的动物,或者说是人用几种动物的「零件」拼凑起来的「人造动物」,在现实中看不到,只有大雾蒙蒙之中,人们才会产生龙的幻象 。如此,龙才会在辰时的雾中「出现」 。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 。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 。无论有毒还是没有毒的蛇,都是可怕的,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 。在造字时,「巳」被画成了一条蛇的象形 。「巳蛇」,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 。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 。这「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 。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 。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乾,可别忘了这正是放羊的好时光 。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 。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听到了,记在心里,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再不回窝,天一黑就会找不见 。农妇着急了,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 。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 。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 。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 。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 。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 。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 。表示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时辰简介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时辰换算【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 。时辰属性十二时辰 。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个小时为一时辰 。23-1 子时 属于 水 1-3 丑时 属于 土 3-5 寅时 属于 木 5-7 卯时 属于 木 7-9 辰时 属于 土 9-11 巳时 属于 火 11-13午时 属于 火 13-15 未时 属于 土 15-17申时 属于 金 17-19 酉时 属于 金 19-21 戌时 属于 土 21-23 亥时 属于 水 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
出生年月日怎么换成生辰八字如果年干为甲或己,当年正月的干支为丙寅;如果年干为乙或庚,当年正月的干支为戊寅;如果年干为丙或辛,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庚寅;如果年干为丁或壬,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壬寅;如果年干为戊或癸,当年正月的干支为甲寅 。以下是年上起月表.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扩展资料生辰八字,简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月日时共四柱干支,每柱两字,合共八个字 。生辰八字在中国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中国道家、星相家据此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 。八字预测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从李虚中的三柱、到徐子平的四柱,到人体生物节律学传授的四柱太阳律月亮律,每一个阶梯的递进,都包含着历代学者与社会实践活动者的辛勤付出 。要得到正确的出生时间,古代中国人民认为在白天以日晷仪测量最准 。钟表时间是人为的平均时和地区标准时,必须依节气(太阳黄经)计算“真太阳时差”与依出生地计算“地方经度时差”,才能得到真正的出生天文时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辰八字
改八字方法 八字如何换日,怎样改八字

文章插图
出生年月日怎么换成生辰八字?把公历的年月日时,换算成干支纪年,因为年月日时皆是天干地支组成,总共八个字,简称八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