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的概念 如何构成绑架案,绑架罪怎么定罪

怎么才能算绑架罪
你好,(一)设立条件1 。行为对象:任何其他人(包括妇女、儿童、婴幼儿甚至行为人的子女或父母) 。2.危害行为:绑架的本质是使被害人处于行为人或第三者的力量控制之下(绑架不要求被害人离开原居住地) 。注意:绑架应该是强制性的,即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手段控制他人 。对于缺乏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行为人通过盗窃或者引诱,使其处于行为人或者第三人的力量控制之下的,也可以成立绑架罪 。比如,以救赎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属于绑架罪 。3.责任能力:年满16周岁,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绑架,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4.责任形式:(1)主观上只能是故意;意思是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全的焦虑;以勒索财物或者满足其他非法要求为目的的 。注: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非法要求的目的不现实 。即只要行为人有此目的,即使没有客观上对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他人勒索财物或者提出其他非法要求,绑架罪也成立;行为人客观上向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勒索财物或者提出其他非法要求的,不成立其他犯罪 。换句话说,只要行为人开始用力量控制他人,就是绑架罪的开始;一旦用实力控制了别人,绑架罪就既遂了 。(2)如果行为人绑架他人是为了直接向被绑架人索要财物,则不构成本罪,而应认定为抢劫罪 。(3)行为人出于其他目的和动机,以实力控制他人,然后勒索财物,或者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后,以暴力、胁迫手段控制其实力,然后向其近亲属或者有关人员勒索财物或者提出其他非法要求的,绑架罪成立 。(4)行为人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为索要债务而拘禁他人的,只构成非法拘禁罪,不构成绑架罪 。注:行为人为了取得高利贷、赌债等不受法律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或者扣押他人的,按照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 。行为人为了索取债务,将与债务人没有共同财产关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的第三人作为人质,认定为绑架罪 。
【绑架罪的概念 如何构成绑架案,绑架罪怎么定罪】

绑架罪的概念 如何构成绑架案,绑架罪怎么定罪

文章插图
什么是绑架罪以及法律规定怎样
构成:1 。主语是一般主语 。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即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目的是勒索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作为人质;3.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生命权和人身自由权;4.客观上讲,是以暴力、胁迫、麻醉或者其他手法劫持他人的行为 。
处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盗窃婴儿的,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
相关法律规定:概念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劫持人质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
1979年刑法没有规定这个罪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二条第三款规定了绑架罪和敲诈勒索罪 。1997年修改刑法时,罪名也作了修改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轻微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是:石家庄律师网1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健康权、生命权和公私财产的一切权利;2.客观上讲,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具有勒索财物或劫持人质的目的(责任编辑:石家庄律师)
谁帮我解释一下刑法中关于绑架的定义 。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 。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 。因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的手段绑架他人,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健康 。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往往以伤害受害人相威胁,迫使其家人支付赎金;在绑架过程中,受害者往往受到虐待、重伤甚至杀害;还有一些案件中,绑架吴若甫的主犯在危害受害者后勒索钱财,被判处死刑 。立法者将绑架他人的行为放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一章,可见也是重视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 。这种犯罪实际上是旧社会猖獗的“绑架”行为 。它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消失了,近几年又重新出现,有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的危害很大 。为了有效惩治这类犯罪,刑法将绑架罪单列为一个罪名 。本罪的客体是“他人” 。“他人”不仅包括妇女和儿童,还包括妇女和儿童以外的人 。2.客观上讲,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暴力”是指行为人直接对被害人实施捆绑、堵嘴、蒙眼、麻袋等人身胁迫,或者伤害、殴打被害人 。“胁迫”是指对被害人进行精神胁迫或者对被害人及其家属进行暴力威胁 。“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如使用药物、醉酒等方法使被害人处于昏迷状态 。这三种犯罪手段的共同特点是使被害人无法反抗或不敢反抗,非法绑架被害人离开其住所或场所,并将其安置在
行为人的直接控制之下,使其失去行动自由的行为 。法律只要求行为人具有绑架他人其中一种手段就构成本罪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岁的人对本罪是否应负刑事责任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这种犯罪的“危害性特别大,凡是年满14岁并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①。我们认为,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 。按照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岁的人,如果仅参加了绑架的行为,但未参与杀害、伤害被绑架人,没有实施刑法第十七第二款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行为,该未成年人对这种绑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但应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如果在绑架过程中实施了杀害或者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被绑架人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他人“,是指采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强行将他人劫持,以杀害、杀伤或者不归还人质相要挟,勒令与人质有关的亲友,在一定期限内交出一定财物,”以钱赎人 。这里的“财物”应从广义上理解,不局限于钱财,也包括其他财产利益 。“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是指出于政治性目的,逃避追捕或者要求司法机关释放罪犯等其他目的,劫持他人作为人质 。[编辑本段]“绑架罪”的量刑分歧一般从司法实践来看,在对绑架罪的犯罪构成特征、情形的认定和量刑尺度的把握上存在着较大分歧或困惑,主要表现在:一是非典型绑架罪与典型绑架罪之间法律的界定,比如勒索型绑架罪与索债型非法拘禁罪和敲诈勒索罪之间的法律界限问题;二是量刑困惑 。由于对绑架罪的立法本意涵盖的内容在执行理解上有较大偏差,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导致两个极端,要么在十年以上量刑,要么就按免予刑罚处罚处理,中间未设过渡刑 。两者量刑差距之大,导致司法裁决的混乱 。因此,有必要对绑架罪的罪名涵义、犯罪构成要件及其本质特征、罪与刑的冲突等问题加以探讨和研究 。[编辑本段]关于绑架罪的立法涵义的理解(一)从法条本身理解绑架罪应当包括并列的两种情形:一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而绑架他人的行为,二是绑架他人作为人质以达到绑架者的主观目的行为 。”劫持绑架人质”理所当然地包括在此定义之内,”勒索钱财”这个犯罪目的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主要界限,行为人主观目的的内容对于确定绑架罪起着决定性的意义 。(二)从学理通说理解在实践中,有的学者认为,如果立法者试图用列举方式穷尽勒索手段是不现实的 。有的学者则认为绑架罪应当在立法体例上采用类似于《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二款”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罪状叙述模式 。由于”勒索”一词本身的内涵具有不确定性,且外延又不周密 。无法用列举的方式加以穷尽 。按通说来理解,绑架罪应当是指以勒索钱财或扣押人质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劫持他人作人质的行为 。这里的”其他方法”主要是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一切可能导致他人人身自由遭受程度严重的强制性限制的一切范围 。笔者以为立法者关注的绑架罪的概念应当是指那些利欲熏心、图财害命或以杀害杀伤人质为目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该类犯罪往往表现为手段极其残忍,主观恶性程度极深,社会危险程度极大 。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可以表明立法者极力规制的绑架罪的内涵囊括了现实中所有扣押人质的违法犯罪行为 。[编辑本段]关于非典型绑架罪的转化绑架罪的典型特征就是行为人以扣押人质为手段,以杀伤人质为要挟,勒令在一定时间内交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或满足一定要求为条件以换取人质,因此它所侵害的客体既包括人质的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也包括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而在司法实践中,某些非典型的绑架罪在具备了绑架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时,也可以转化为绑架罪 。实践中主要是指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转化 。由于我国《刑法》第238条规定:”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论处”,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导致这样的错误认为,即基于索债为目的,均以非法拘禁罪论,正因为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在客观方面均表现为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故非法拘禁罪也可以由”绑架”来完成①,二者在实践中极易产生混淆 。(一)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学理界定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在客观方面均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和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但在客观上的相似性并不能混淆两者之间的质的区别 。首先,在主观上,表现为行为人主观犯意的目的和故意的内容不同 。绑架罪的主观动机是勒索钱财或其他非法利益,绑架扣押人质只是实现主观目的手段,而非法拘禁罪主观意图就是为了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其次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人身自由限制性程度不同,使用方式方法(手段)也有差异 。在绑架案中,行为人一般都采取超强度的暴力等手段,致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无法反抗和不敢反抗,一般在被害人掳离住所置于偏僻荒野之处,给被害人的心理造成极大恐慌 。而非法拘禁罪一般表现为行为人低强度限制人身自由 。再次在案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上,前者表现为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一般没有恩怨和其他往来,行为人的目的就是通过绑架的实施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或通过扣押人质获取其他非法利益,而后者较多的表现为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因纠纷和其他利害关系而产生,在案发的起因上,被害人往往有过错 。此外两者在责任主体的要求上和量刑上都存在很大差异 。(二)非典刑绑架罪的转化的司法认定所谓转化罪指的是行为实施某种较轻的犯罪时,由于相关连带的行为同时又触犯了另一个较重的犯罪时,刑法规定以较重的罪论处 。如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或死亡就属于这种情况 。非法拘禁罪在具备某些条件时可以转化为绑架罪 。陈某先后三次借5000元钱给吴某用于生意经营,并约定还款日期,到期后陈某多次向吴某索款未果,遂生扣押吴某儿子以索取债务之念头,陈某将吴的儿子劫持到一住所内,用电话勒索吴人民币40000元,声称如不交付算数赎金即行撕票,吴报案陈被抓获 。从该案例看,陈的行为开始属于典型的扣押人质以索取债务,但陈除了索取与吴本身的债务关系外,又转念向吴勒索40000元,至此,陈的主观犯罪故意的内容已发生变化,其行为具有以勒索钱物为目的的绑架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法院最后以绑架罪判处其十年徒刑 。这里有立法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索债型非法拘禁罪转化为勒索型绑架罪的情形认定 。以索取债务为目的,勒索多少数额的钱财,即可转化为绑架罪的问题②,这种是基于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明确情况下的罪刑转化 。二是如何解决债权债务不明情况下,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转化问题 。笔者认为,考察该罪的转化,既要考察行为人主观直接故意的内容,审查其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否出于勒索钱财为目的,又要考察该罪转化的范围和条件的特定性,也就是行为人是否已具备了绑架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而不能简单的以结果论,即必须将主观目的、犯意的内容与客观方面的行为相结合来综合评判 。[编辑本段]关于绑架罪的犯罪形态及罪数形态的评定司法实践中,对于绑架罪的既遂及未遂的认定标准,行为人在实施绑架过程中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是否以数罪并罚论处历来有分歧 。(一)绑架罪的既遂与未遂和中止犯罪既遂是指某一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实践中,有的人认为只要绑架行为实施完成,即构成犯罪既遂,也有人认为应当以是否实际取得财物利益或其他非法利益为判断既遂行为的标准 。笔者认为,评判既遂未遂不能简单地从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上机械地分析,绑架罪客观行为应当视为单一行为而不是双重行为,应当以绑架行为是否已实际控制了被害人质,并将其置于自己实际支配之下为标准,如果行为只实施了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并未对人质的人身实际控制,不构成既遂,那种以是否实际取得钱财或其他非法利益为客观评判标准是简单的结果论 。王某因赌博输了钱,就产生绑架小孩A的念头,一日上午将A绑至一偏僻的旧房内,要求A的父亲送5万元钱 。后见A苦苦哀求,王将小孩放掉 。对此案的犯罪形态的认定直接关系到王的量刑,有人主张绑架既遂,有人主张绑架未遂,还有主张绑架(中止),这样偏差缘于对绑架罪既遂的标准的不同理解 。很显然,王某在实施绑架行为以后,由于自动放弃继续勒索行为,结束控制被害人处于的不法状态,应当以中止犯论处 。(二)绑架罪的罪数形态问题从司法实践分析,绑架罪罪数形态的认定主要存在于以下二种情形:一是在绑架罪实施过程中又犯其他罪刑,二是实施组织罪行为过程中又犯绑架罪的,本文仅就第一情形加以探讨 。我们知道绑架罪侵犯的是复合客体,犯罪行为人侵害的不仅是被害人的人身健康,有时还涉及到生命及健康权 。1、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情形 。犯罪分子在绑架行为实施过程中,除了非法劫持人质剥夺其人身自由权,有时还造成被害人重伤和死亡结果的发生 。是否定绑架罪和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下,不应按数罪并罚来处理,行为人实施绑架致人重伤、死亡结果的发生有时并不是犯罪分子追求的结果,而是绑架行为的连带行为,这种严重的法律后果并非出于行为人主观上的两种独立的犯意,也非两个独立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之为想象竞合犯,即行为人出于一个故意,实施一种行为”绑架殴打致人重伤或死亡 。”结果触犯数个不同罪名,是想象的数罪而不是实质数罪,应当择一重罪处断,以绑架罪结果犯量刑处罚 。因为重伤或死亡作为绑架罪判处死刑的法定情节,作为包容犯可作绑架情节从重处罚③ 。2、绑架人质同时劫取财物 。关于这一点理论界分歧很大 。行为人A绑架被害人B之后,同时又劫走B身上人民币3000元 。某法院以绑架罪情节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对此笔者持有异议 。理由有:(1)从主观目的内容看,行为人绑架被害人是出于勒索钱财为目的,在未抢劫被害人钱款之前,其目的具有单一性,见被害人钱物后,又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劫走现金3000元,符合我国刑法关于抢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应该将绑架行为和劫钱行为看作是在两种不同主观意识支配下的两个独立犯罪行为 。(2)刑法关于绑架罪和抢劫罪并未规定两者可以相互吸收和包容 。(3)对已满14岁未满16周岁这一年龄段犯绑架罪,一般情节未规定负责刑事责任,可定抢劫罪以解决这一责任或缺的问题 。综上所述,应定绑架罪和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④ 。3、绑架杀害人质后又劫取财物 。绑架杀害人质定绑架罪无疑,那么人质被害后,犯罪行为人劫走财钱是否应当作为绑架罪从重量刑情节考虑?抑或是一个独立的罪名?笔者认为,犯罪行为人杀人又劫财是出于两个犯意和两个行为,结果触犯二个罪名,应当以绑架罪和盗窃罪并处 。[编辑本段]刑事责任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司法机关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是指由于在绑架过程中对被绑架人使用绑架罪漫画暴力或者进行虐待等导致被绑架人死亡,以及被绑架人在绑架过程中自杀身亡的行为 。“杀害被绑架人”,是指在劫持被绑架人后,由于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没有实现以及其他原因,故意将被绑架人杀害的行为 。2、由于法律对绑架致使被害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立法上采用的是绝对确定的法定刑,而且是处死刑,因此,司法机关在适用时应当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严格掌握适用的条件 。绑架他人后,又实施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行为的,被绑架罪所包容,不单独定罪 。如实施强奸等行为的,则应实行数罪并罚 。[编辑本段]关于绑架罪的罪与刑的冲突综合我国刑法分则所有罪名中,严重刑事犯罪的量刑起点均是3年,唯独绑架罪是以10年为起点刑,且未设”情节严重”或”恶劣”的规定,这种”高下限,无上限”的立法量刑模式,即使在国外的立法中也不多见,足见立法者对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严重程度的关注 。按照常规立法惯例,量刑幅度不宜过严窄,以便让操作者有足够的自由裁量空间利于操作,也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但绑架罪这种近乎严酷的量刑规定已让裁决者几乎没有回旋余地,这种罪与刑的冲突已在司法实践中逐渐显现出来 。综合以上所述,评判绑架罪的犯罪特征及其量刑机制,绑架罪的立法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立法者关于绑架罪的本质指向主要是针对那些图财害命或扣押人质以达到明显不法目的犯罪类型,即针对犯罪手段极其恶劣(比如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绑杀撕票勒索钱财),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程度都十分严重的绑架犯罪 。如果象以上两则案例中对绑架行为不分情节,社会影响等量刑要素,一概追求刑罚的公正性,那将导致罪刑相适应的刑罚基石原则的丧失 。基于以上弊端,笔者认为,除提高绑架罪的立法技术外,对本文所涉及的罪刑转化以及罪刑不相应的问题在立法上加以规制,重置罪名和量刑规则 。可增设对”犯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原则,以利于罪与刑的相协调 。[编辑本段]认定绑架罪应当注意的问题1、划清绑架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中绑架妇女、儿童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犯罪手段上都使用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但有明显区别:一是犯罪的目的的不同 。前者以勒索被绑架人的财物、扣押人质为目的,后者以出卖被绑架的妇女、儿童为目的 。二是犯罪对象不同 。前者绑架的对象是指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一切人,后者则仅指妇女儿童 。2、划清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人质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案件,即以强行扣押“人质”的方式,胁迫他人履行一定行为为目的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定行为为目的”,实践中大多是健债款,要求“以钱换人” 。这种行为从形式上看与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行为很相似,但实质上有很大区别:第一,犯罪目的不同 。前者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后者以逼索债务为目的,以扣押“人质”作为讨还债务的手段 。第二,犯罪对象不同 。前者以绑架的人自身完全无过错,而后者以绑架的“人质”大多自身有过错(如欠债不还),甚至有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也有的纯属索然无辜 。因此,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的规定处罚 。3、正确 认定偷盗婴幼儿的犯罪性质 。对于偷盗婴儿的案件,应当按偷盗婴幼儿的目的不同,分别定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应当以绑架罪定罪,并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鏀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则应当以拐卖儿童罪定罪,并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4、划清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将被害人杀害后勒索财物的行为,是定一个罪还是定两个罪,认识和做法都不一致 。例如,被告人苏XX为勒索钱财,于1993年11月29日将其堂倒苏X(11岁)诱骗至偏僻无人处杀害,尔后向苏X的家长投送匿名恐吓信,勒索得款2万元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绑架勒索罪,判处被告人苏XX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 。XX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对此案是定一罪还是两罪,看法有分歧 。一种意见主张定绑架勒索一个罪 。理由是:上诉人在绑架他人之后实施杀人的行为,属于“撕票”行为,可作为绑架勒索罪中“情节特别严惩”的行为予以从重处罚 。另一种意见主张定绑架勒索和故意杀人两个罪,实行并罚 。理由是:“撕票”是指行为人勒索财物未逞后杀害“人质”的行为 。而本案上诉人在勒索财物之前就杀害了“人质”,杀人是为了灭口 。上诉人实施的杀人行为与绑架勒索行为,如同在抢劫过程中行为人为灭口又将被害人杀害一样,是出于两个故意,触犯了两个罪名,故应定两个罪 。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高铭暄:刑法每次修订都见证社会进步民检察院在《关于执行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只规定了绑架勒索罪的客观方面是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他人的行为,而不包括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在内 。我们赞同前一种观点 。第一,行为人绑架他人的目的虽是为了勒索财物,但这种犯罪侵犯的不仅是被害人的财产权利,而且首先侵犯的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包括健康和生命权利,所以台湾刑法又称此种犯罪为“掳人勒赎”罪 。第二,使用暴力、胁迫的手段绑架他人是本罪在客观方面的重要特征 。使用暴力、胁迫手段所造成的后果,就包括在绑架“人质”过程中可能导致“人质”死亡,或者出于灭口等动机将“人质”杀害在内,所以这种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很大 。第三,本罪在主观方面的故意。但这种故意属于概括的故意,既包括勒索财物的故意,也包括危害“人质”的故意,而不仅仅是勒索财的故意 。概括知音的犯罪对象是不确定的,它只要求行为人对犯罪的事实有概括的认识就可以构成故意犯罪,并不要求行为人明确犯罪结果发生有什么对象上 。第四,鉴于绑架勒索罪的社会危害性很大,因此法定刑很重,起刑点就是十年以上;“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处死刑 。将“人质”绑架并加以杀害,就属“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之一 。至于是在勒索财物以前还是勒索财物未逞之后将“人质”危害,属于犯罪的具体情节,并不影响犯罪性质的认定 。所以,不能以行为人“撕票”前后杀害“人质”,作为认定一罪与数罪的标准 。此案虽然发生在1997年刑法修订前,适用的是《决定》,但理由是一样的 。且1997年刑法已将“情节特别严重”具体改为“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既明确,又便于操作 。因此,对于既绑架他人,又将被绑架人杀害的,只能定绑架一个罪,不能定绑架和故意杀人两个罪,实行并罚 。5、正确掌握绑架罪的既遂标准 。绑架罪的既遂,应以行为人是否将被害人劫持并实际控制为标准 。即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绑架他人的行为,就构成绑架罪的既遂,而不是以勒索的财物是否到手或者其他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 。如果由于被害人的反抗或者他人及时进行解救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使绑架没有得逞,因而未能实际控制被害人的,则构成绑架罪的未遂 。6、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别 。所谓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而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别在于:(1)主观方面故意的内容不完全相同 。前者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后者有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有的以扣押人质为目的 。(2)犯罪的方式不同 。前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将财物劫走;而后者则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他人,尔后向被绑架人的亲属勒索财物或者向有关方面提出非法要求 。
绑架罪的概念 如何构成绑架案,绑架罪怎么定罪

文章插图
如何认定绑架罪的对象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 。因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对他人实施绑架,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健康 。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常常以危害被害者相威胁,迫使其家属交付赎金;在绑架过程中,被害人往往受虐待、重任甚至惨遭杀害;还有的将被害人危害后再勒索财物 。立法者将绑架他人的行为放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这一章中,表明强调的也是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暴力”,是指行为人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捆绑、堵嘴、蒙眼、装麻袋等人身强制或者对被害人进行伤害、殴打等人身攻击手段 。“胁迫”,是指对被害人实行精神强制,或者对被害人及其家属以实施暴力相威胁 。“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如利用药物、醉酒等方法使被害人处于昏迷状态等 。这三种犯罪手段的共同特征,是使被害人处于不能反抗或者不敢反抗的境地,将被害人非法绑架离开其住所或者所在地,并置于行为人的直接控制之下,使其失去行动自由的行为 。法律只要求行为人具有绑架他人其中一种手段就构成本罪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岁的人对本罪是否应负刑事责任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这种犯罪的“危害性特别大,凡是年满14岁并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我们认为,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 。按照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岁的人,如果仅参加了绑架的行为,但未参与杀害、伤害被绑架人,没有实施刑法第十七第二款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行为,该未成年人对这种绑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但应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如果在绑架过程中实施了杀害或者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被绑架人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他人“,是指采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强行将他人劫持,以杀害、杀伤或者不归还人质相要挟,勒令与人质有关的亲友,在一定期限内交出一定财物,”以钱赎人 。这里的“财物”应从广义上理解,不局限于钱财,也包括其他财产利益 。“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是指出于政治性目的,逃避追捕或者要求司法机关释放罪犯等其他目的,劫持他人作为人质 。(二)认定绑架罪应当注意的问题1、划清绑架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中绑架妇女、儿童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犯罪手段上都使用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但有明显区别:一是犯罪的目的的不同 。前者以勒索被绑架人的财物、扣押人质为目的,后者以出卖被绑架的妇女、儿童为目的 。二是犯罪对象不同 。前者绑架的对象是指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一切人,后者则仅指妇女儿童 。2、划清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人质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案件,即以强行扣押“人质”的方式,胁迫他人履行一定行为为目的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定行为为目的”,实践中大多是健债款,要求“以钱换人” 。这种行为从形式上看与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行为很相似,但实质上有很大区别:第一,犯罪目的不同 。前者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后者以逼索债务为目的,以扣押“人质”作为讨还债务的手段 。第二,犯罪对象不同 。前者以绑架的人自身完全无过错,而后者以绑架的“人质”大多自身有过错(如欠债不还),甚至有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也有的纯属索然无辜 。因此,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非法拘禁罪的规定处罚 。3、正确 认定偷盗婴幼儿的犯罪性质 。对于偷盗婴儿的案件,应当按偷盗婴幼儿的目的不同,分别定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应当以绑架罪定罪,并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则应当以拐卖儿童罪定罪,并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4、划清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将被害人杀害后勒索财物的行为,是定一个罪还是定两个罪,认识和做法都不一致 。例如,被告人A为勒索钱财,B(11岁)诱骗至偏僻无人处杀害,尔后向B的家长投送匿名恐吓信,勒索得款2万元 。一审法院以绑架勒索罪,判处被告人A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 。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对此案是定一罪还是两罪,看法有分歧 。一种意见主张定绑架勒索一个罪 。理由是:上诉人在绑架他人之后实施杀人的行为,属于“撕票”行为,可作为绑架勒索罪中“情节特别严惩”的行为予以从重处罚 。另一种意见主张定绑架勒索和故意杀人两个罪,实行并罚 。理由是:“撕票”是指行为人勒索财物未逞后杀害“人质”的行为 。而本案上诉人在勒索财物之前就杀害了“人质”,杀人是为了灭口 。上诉人实施的杀人行为与绑架勒索行为,如同在抢劫过程中行为人为灭口又将被害人杀害一样,是出于两个故意,触犯了两个罪名,故应定两个罪 。我们赞同前一种观点 。第一,行为人绑架他人的目的虽是为了勒索财物,但这种犯罪侵犯的不仅是被害人的财产权利,而且首先侵犯的是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包括健康和生命权利,所以台湾刑法又称此种犯罪为“掳人勒赎”罪 。第二,使用暴力、胁迫的手段绑架他人是本罪在客观方面的重要特征 。使用暴力、胁迫手段所造成的后果,就包括在绑架“人质”过程中可能导致“人质”死亡,或者出于灭口等动机将“人质”杀害在内,所以这种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很大 。第三,本罪在主观方面的故意。但这种故意属于概括的故意,既包括勒索财物的故意,也包括危害“人质”的故意,而不仅仅是勒索财的故意 。概括知音的犯罪对象是不确定的,它只要求行为人对犯罪的事实有概括的认识就可以构成故意犯罪,并不要求行为人明确犯罪结果发生有什么对象上 。第四,鉴于绑架勒索罪的社会危害性很大,因此法定刑很重,起刑点就是十年以上;“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处死刑 。将“人质”绑架并加以杀害,就属“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之一 。至于是在勒索财物以前还是勒索财物未逞之后将“人质”危害,属于犯罪的具体情节,并不影响犯罪性质的认定 。所以,不能以行为人“撕票”前后杀害“人质”,作为认定一罪与数罪的标准 。因此,对于既绑架他人,又将被绑架人杀害的,只能定绑架一个罪,不能定绑架和故意杀人两个罪,实行并罚 。5、正确掌握绑架罪的既遂标准 。绑架罪的既遂,应以行为人是否将被害人劫持并实际控制为标准 。即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绑架他人的行为,就构成绑架罪的既遂,而不是以勒索的财物是否到手或者其他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 。如果由于被害人的反抗或者他人及时进行解救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使绑架没有得逞,因而未能实际控制被害人的,则构成绑架罪的未遂 。(三)绑架罪的刑事责任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绑架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司法机关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是指由于在绑架过程中对被绑架人使用暴力或者进行虐待等导致被绑架人死亡,以及被绑架人在绑架过程中自杀身亡的行为 。“杀害被绑架人”,是指在劫持被绑架人后,由于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没有实现以及其他原因,故意将被绑架人杀害的行为 。2、由于法律对绑架致使被害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立法上采用的是绝对确定的法定刑,而且是处死刑,因此,司法机关在适用时应当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严格掌握适用的条件 。本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以威胁方法实施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常易混淆,二者的区别是:1、犯罪侵害的对象不同 。敲诈勒索罪实施威胁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同一个 。而绑架罪实施威胁绑架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分别不同的人 。2、客观要件表现不同 。敲诈勒索罪威胁的内容如系暴力,行人声称是将来实施,而绑架暴力内容的威胁,则是当时、当场己经实施的 。3、敲诈勒索罪行为人并不掳走被害人予以隐藏控制,而绑架罪则要将被害人掳走加以隐藏、控制 。另外,如果行为人以并不存在的绑架行为欺骗威吓某人不是当场交付财物的,既不应以敲诈勒索定罪,也不能以绑架定罪,而应以诈骗罪论处 。如欺骗威吓某人当场交出财物,而威吓的内容是以暴力侵害人身为内容的,则应以抢劫罪论处,如威吓的内容是以揭露隐私等,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本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实际上存在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两者都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而且,绑架罪在客观上也必然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剥夺的方法与非法拘禁罪的方法没有质的区别,都可以是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非法拘禁罪也可以由绑架方法构成;两罪中将被害人绑架、劫持的空间特点也一样,既可以是就地不动,也可以是将被害人掳离原所在地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主要在于,绑架罪的构成不仅要求有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而且要求有勒索财物或满足行为人不法要求的目的以及与此相应的勒财或提出不法要求的实行行为 。而非法拘禁罪仅要求行为人具有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目的 。实践中,涉及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界限区分问题的主要是为索债而绑架、扣押人质的案件 。本法第238条第3款明确规定: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 。我们认为,对于索债而绑架、扣押人质的案件,处理时应注意,如本法颁行前的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与本法冲突的,不应再参照适用,并应从这样几个方面注意区别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之界限:1、本条第3款规定的“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指的是合法债务,为索取非法债务如赌博债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应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的,行为人确系出于索取合法债务的目的而实施绑架行为的,应以非法拘禁罪定性 。但是,对于行为人与他人有债权债务关系而绑架、扣押人质的案件,也要认真考察行为人的真实意图,对行为人绑架、扣押人质而目的不在于索取债务的,对行为人仍要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2、为索取债务绑架他人后,向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人索得债务后,又索取额外财物或以人质相挟提出其他不法要求的,行为人同时触犯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两个罪名 。但应视此情况为想象竞合犯(实施一个索取财物行为,而财物中既有债务又有额外财物时)或吸收犯的形态,对行为人以绑架罪一罪处理 。本罪与抢劫罪的界限绑架勒索的绑架罪与抢劫罪都以取得财物为目的;在客观上都可以表现为暴力、胁迫等强制手段:在侵犯的合法权益方面,两者也都同时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因而两者是十分近似的犯罪 。区别两者的关键有两个方面:第一,绑架罪是以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方法,并以被绑架人的安危为要挟,勒索财物行为的指向对象为被绑架人以外的第三人,即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人,而不可能是被绑架人;抢劫罪的方法则一般不表现为非法剥夺人身自由,而且其要挟的人及劫财行为指向的对象一般具有同一性 。第二,绑架罪由于是将被绑架人作为人质向第三人索取财物,因此获取财物的时间不可能是绑架行为实施的当时,也一般不可能是当场获取财物 。而抢劫罪只能是当场及在暴力、胁迫行为实施的当时劫取财物 。
怎样区分非法拘禁罪与绑架罪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在客观方面均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和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但在客观上的相似性并不能混淆两者之间的质的区别,二者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主观上,表现为行为人主观犯意的目的和故意的内容不同 。绑架罪的主观动机是勒索钱财或其他非法利益,绑架扣押人质只是实现主观目的手段,而非法拘禁罪主观意图就是为了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人身自由限制性程度不同,使用方式方法也有差异 。在绑架案中,行为人一般都采取超强度的暴力等手段,致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无法反抗和不敢反抗,一般在被害人被掳离住所置于偏僻荒野之处,给被害人的心理造成极大恐慌 。而非法拘禁罪一般表现为行为人低强度限制人身自由 。3、在案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上,绑架罪表现为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没有恩怨和其他往来,行为人的目的就是通过绑架的实施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或者通过扣押人质获取其他非法利益,而非法拘禁罪较多的表现为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因纠纷和其他利益关系而产生,在案发的起因上,被害人往往有过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绑架罪的概念 如何构成绑架案,绑架罪怎么定罪

文章插图
绑架勒索构成了什么罪?最高可判什么?绑架他人勒索财物的构成绑架罪 。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