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知识”有什么区别
本文:知识与文化的分离与融合“文化知识”是一个人们非常熟悉并习惯一起使用的词 。长期以来,人们经常将“文化”和“知识”这两个概念互相使用,甚至作为一个概念,但只是偶尔强调一下 。但细究起来,“文化”和“知识”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近代以来,随着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知识实际上正以其鲜明的特点从文化的翅膀中脱颖而出,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和速度冲击甚至颠覆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 。当前既要辨析知识与文化的差异,又要使二者在实践中互补并达到融合 。知识以物为本,文化以人为本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阐述了灵魂把握真理的“五种能力” 。用现在的话来说,一个是“科学”,即从物质世界中探索出来的、被实践所证明的永恒的、必然的规律,以及从应用研究中获得的专业技术;二是将科学应用于劳动生产所获得的“技能”;三是“智”,即权衡利弊的选择,就像人们常说的“聪明人就是聪明人”;四是在重大、难得、非常关头,能前瞻未来、顺应潮流的“智慧”;第五,是从终极意义上反思人生和社会后的“大启蒙” 。显然,“科学”和“技能”属于知识的范畴,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后三者属于文化范畴,是人类经验、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直至终极追求 。一般来说,知识是基于物质的求真,基于物质的知识是客观的、科学的、专业的 。但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是主观的、经验的、历史的、社会的 。从科学实验到应用研究的知识,都可以从学校或书本中获得 。当然,文化也是需要学习的,但需要从民族历史、社会生活、人情世故中去感受 。中国文化尤其强调从“修养”到“开悟”的体验过程 。了解中国文化,需要在社会生活的长期实践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有一个感受的过程 。只读书很难理解文化的真谛 。知识是以事物为基础的,事物都是相似的,这就决定了知识是无国界的,是普遍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人是以群体来划分的,这就决定了文化有同有异,具有民族性 。就各种专业知识来说,全世界都可以用 。无论使用哪一个民族、哪一种语言,相似知识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规律都是相通的 。但是,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文化范式和基因 。它往往镌刻在人们的骨子里,流淌在人们的血液里,内化为潜意识进而转化为具体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并往往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表现出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气质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文化是多样的,是不同的,不同的文化各有千秋,所以没有高低之分 。就中国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于中国人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我们要学习其他民族积累的知识,学习其他民族创造的文化,但绝不能照搬其他民族的文化 。要有自己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知识需要文化的引导 。从“知识就是力量”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今天风起云涌的知识经济,知识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 。现在的人越来越崇拜知识 。似乎只有知识才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而文化只是用来消遣的 。当人们在现代知识的丛林中不知疲倦地跋涉时,他们常常会迷路 。
因此,在不断追求知识的同时,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知识是为了什么,知识应该如何使用 。生命的终结是为了什么,人类如何才能安定自己的心?如果说知识是艺术和工具,那么文化就是道和德 。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决定了知识使用的方向 。举个简单的例子,知识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开发原子能,可以害人也可以造福人类 。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是一个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文化问题 。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只是工具和手段,它的应用需要文化来引导和导航 。它是知识应用的方向盘,是知识资源配置的设计者 。知识为人们插上科技的翅膀的同时,也需要文化为人们插上思想的翅膀 。人类只有展开翅膀,才能平稳自由地飞翔 。当前,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几乎无时无刻不处于被其绑架的状态 。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描述的,现代人都生活在技术的车里,技术几乎绑架了人们曾经思考的大脑 。比如现在的人对网络的依赖已经到了一刻也离不开的地步 。互联网确实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人们的内心世界并没有因此而丰富和强大,反而经常会迷失 。老子说:“征服他人者强,战胜自己者强 。”胜利的力量可以通过知识和技术来提高,而自我胜利则需要更多的精神意志来支撑 。文化绝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而是人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自我修养的力量源泉,对知识具有指导意义 。文化需要知识来开辟新的道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哲学,也是一种思维和行为习惯 。这就决定了文化是有惯性和惰性的 。强调知识要以文化为主导,而不是以牺牲知识为代价来强调文化 。其实文化的特点是历史经验的沉淀,知识的特点是永无止境的创新 。知识的创造对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文不对题”,文化被愚昧蒙蔽的现象的例子 。人类在蒙昧时代形成了自己的各种文化观念,但由于知识的匮乏,无法解释大自然的神奇奥秘,许多文化观念在今天无疑是荒谬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在不断增加,对“物”的认识越来越符合客观实际,从而促进了“人”的文化观念的改变,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可见,文化的历史惯性需要随着知识的更新而与时俱进,文化中的混沌观念需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觉醒,文化中的主观想象也要随着新的科学认知走出自己的误区 。我们常说,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去其糟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根据知识的更新淘汰传统文化 。
存在的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 。当今时代,虽然人类科技发展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科技进步依然是日新月异,尤其对物质本质、宇宙本源、生命本性等的探索不断深入,甚至有可能出现革命性突破,相关科学成果不断涌现,人类认识的疆域在不断拓展,知识在不断增加 。这些新知识的增加不可避免将对人类的文化观念产生重大影响 。对此,我们应该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是知识与文化的共同使命 。把知识与文化融会贯通起来,是我们应该具有的态度 。
文章插图
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文化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文化与知识的关系的?我自己感觉文化就是一种修养和一种素质的提高知识在于经验
你对“有知识没文化”这句话怎么理解?我觉得这里的知识指的应该是专业类的知识,这里的文化,指的是各类常识人文知识和非专业知识 。知识更多来源于书本,文化很多来源于实践 。这说明我们除了在努力学好并掌握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努力涉猎各类文化知识 。宽泛的知识面有利于专业上的提升和造诣,并且对专业学习起了一个正确的指导作用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 。近些年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的逐年扩招,我国人口的知识程度不断提高,一些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更是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建设也同样兴盛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因为共同的历史,思维意识,传统,生活习惯而产生的共识,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们重视我们的物质文明的建设,加深对外交流合作,这些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同时,外来文化也对我国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很多80后记忆里的动画片不是日本的,就是欧美的,青少年疯狂迷恋韩流,反倒是四大名著没人看了,戏曲更是乏人问津 。我们非常不希望,祖国的未来是一群拿着高学历,懂得专业技术,却没有民族之本的人 。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不可以继续蔓延、扩大 。所以,我们要进行本土文化的发掘,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让我们的文化借助市场的力量发扬光大,走出国门 。形成文化品牌,得到本国和国外人们的认可 。
文章插图
如何理解“有知识没文化!”知识(知道学科的物质现象,深入研究,但是不能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文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用文字化解矛盾,用嘴巴解决事情,知道天文地理,天地之间的运行规律,宇宙的一把钥匙,就是文化 。)现在大学生学习的学科,一般都是知识学科,有文化的一般都当官,他们能用文字化解矛盾,用嘴巴说服别人,普通百姓如果有文化对社会发展没有作用,有知识的人多了,生产的物质就多种多样,那个国家要是能让自己国家物质多了,全球百姓都能向往,那么这个国家就获得民心,这个民心所向能占领全世界,所以现在大学生不教文化只教知识,文化在当官领导和文化分子手里,百分之90大学生都没文化,只有知识 。
什么是文化?如何看待文化/
文章插图
你怎样评价你的知识文化水平?从来都不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有多高,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什么学霸,虽然说现在也伤到了大学,大学马马虎虎,你还算个一本,但是说也并不认为自己王水平会高到哪儿去,你就觉得自己也在文化上有很多的缺陷,关于历史的长是关于地理的常识,甚至说关于现在自己学的专业课,有很多都不清楚 。只不过说照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可能在古文的认知方面,这种生活上的常识方面认识的要多一点,毕竟这么多年的学不是白上的 。
【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如何看待知识与文化,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推荐阅读
- 博士延期毕业 博士延期半年 如何找工作,博士延期半年还是一年
- 小腿在哪个位置图 如何拉小腿,最有效的拉伸腿部方法
- 女性如何更舒服
- 小轿车上高速取卡按a还是b 高速收费站如何取卡,第一次上高速怎么过收费站取卡
- 白酒销量前100名 如何增加KTV酒水销量,ktv是否可以带酒水
- 乐高基本结构介绍 如何分辨乐高真假,拼好的乐高可以卖钱吗
- 你跟你老公是怎么做的 阴蒂如何变大,宝宝边吃奶边哭
- 苹果手机怎么设置只允许通讯录来电
- 酷狗音乐怎么切歌 电视酷狗音乐如何用摇控器控制,酷狗连接电视设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