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超市行业正在“突破”亏损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零售商业财经,作者 | 博雅,编辑 | 鹤翔全国人民在过去一个多月看到上海发生的情况 。北京面临新一轮疫情的风险,北京市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屯货” 。我们看到了不少超市门店出现了生鲜货架被买空、冻品货架几乎被搬空、收银台大排长龙等情况 。
面对这种社会突发情况引发了短期供给挤兑情况,你会发现再区分线上和线下,或者说线上在打压抢夺线下生意,显得非常没有意思 。
实体零售业,尤其是超市行业,过去十年的颓势,本质上是供给能力滞后造成的购买价值缺失,以及实体业固定成本的上涨,两者形成的倒挂关系越来越明显 。
2022年各地防疫管控引发的抢购现象,看似让实体零售业经历了短暂的“回暖”,但是这一点不意味着超市行业回到了“黄金时代” 。我们看到更多的还是沃尔玛、永辉超市、联华超市、华润万家等企业的“关店潮” 。2021年多家上市零售企业财报,均报出了营收、利润的双降 。
中国实体零售业,准确的说全面进入了“亏损时代” 。
01 现象:冰火两重天3月的上海,4月的北京,超市行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
3月底,上海“全域静态管理”前夕,不少市民连夜前往附近超市抢购物资,多家线下门店延长营业时间 。4月23日,北京突发局部疫情,封控小区周边短时间内出现了消费量激增的现象 。
文章图片
根据《证券日报》《中国商报》等媒体报道,4月25日,北京市北苑地区华贸城品超市、十里堡等部分超市存在蔬菜、肉蛋奶售空的情况,甚至有超市门口出现美团、饿了么等跑腿外卖小哥排队代购物资的情况 。物美品超市(菜百店)内,果蔬、干货、冷藏区、方便食品、面粉等商品区域出现了空架的现象 。
文章图片
【投稿|超市行业正在“突破”亏损】25日,北京物美品超市菜百店 图 / 中国商报 冉隆楠
对消费者来说,超市商品齐全、品种丰富,以眼见为实、拿货即走的确定性,满足了特殊时期市民应急性囤货需求 。尤其在部分电商平台短时订单激增,出现无法下单或货源不充足、配送延时等情况后,线下超市便成为了消费者采购物资的首选渠道 。
表面上,线下超市门店的衰落与O2O模式(线上下单、线下履约)的盛行几乎同步发生 。真相是,电商迅猛发展与消费群体变迁的双重影响下,原本物美价廉的超市优势不再 。电商平台将线下实体门店高昂的店面成本、人工成本转化为价格优势,网购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百货商品甚至是奢侈品的重要阵地 。
近几年,综合电商又反过来加速了家庭品类+到家即配的业务,满足了消费者更大、更全、更高性价比的全场景电商化购物需求 。其中,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通过在上海的测试,验证了实体零售供给的家庭生鲜购买,可以为线上购物替代 。加上叮咚买菜在“源头直采、快速配送”打造的体验心智,实体超市全力打造的生鲜品类,遭遇巨大的冲击 。
2020年全球进入疫情时间,疫情推动的社区团购进一步加剧了家庭购买的供给竞争 。其他各类围绕社区需求出现的小业态、便利店等,也在分流大卖场、超市客流 。
文章图片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按零售业态分,2021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便利店、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6.0%、16.9%、11.7%、12.8%和12.0% 。从增长数据来看,大卖场、超市、大业态不仅与线上业态难以比较;也远不如“小而美”的便利店、专业店和专卖店吃香了 。
超市的来客率,已经很长时间都是静悄悄,除了封控带来的一抢而空 。这种抢购现象,谁都知道是短期效应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实体业既然实实在在的引来了人潮抢购,我们怎么把短期效应长期化——重新引来人潮 。
02 趋势:大店小连锁与小店大连锁传统超市,包含了大卖场+综合超市,以及中型超市和小型社区超市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超市业态调查快报》显示,2021年,67.1%的超市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72.2%的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68.39%的企业客流量同比下降 。
这些报亏的零售企业包括:高鑫零售、永辉超市、联华超市、中百集团、家家悦、京客隆、华联综超、人人乐、步步高9家企业净利润亏损 。
这些零售企业给出的业绩下滑解释,无外乎两大原因:
第一,受疫情反复、线下来客下降以及经济下行的叠加影响,消费预期转弱,零售行业竞争加剧,渠道分流严重,普遍出现营收下降的情况;
第二,传统店型拓店谨慎,且因执行新租赁准则导致费用增加以及关闭门店处置资产等对营业额产生一定的影响 。
同时,这些企业给出或已经在做的变革探索方法,也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其一,大店小连锁的会员店逐渐成消费主流,优势显现,传统超市企业将“仓储会员店”视作新的增长点 。
美国Costco、山姆为代表的会员店给了中国实体零售业季大的启发 。这种业态以有车的中产家庭为主,盈利依靠收取会员费 。作为符合当下消费趋势、受到零售业认可的模式与方向 。2020年10月,国产首个仓储式会员制品牌——盒马X会员店开业以来,“仓储会员店”便备受瞩目,成为行业热词 。
从2021年到今年3月底,全国新开业仓储会员店(仓储店)超过100家 。其中,以传统大卖场模式转型的本土商超企业:永辉、家乐福中国(苏宁易购)、北京华联、人人乐等纷纷试水这一新业态 。
当然,部分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超市企业扎堆入局会员店,认为它们形似而神不似,难以真正形成气候 。
其二,小店大连锁的便利店业态,即时消费更便捷,初具规模 。
实体零售业的亏损名单之外,还有一抹亮点:红旗连锁以净利润4.8亿元实现盈利 。事实上,以便利店为主的业态模型,是保证红旗连锁营收稳定增长的关键 。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中超市的同比增速为3.2%,而便利店仍保持了10.1%的增速,是实体零售中增速最高的业态 。
得益于便利店行业良好的增长势头和政策扶持,红旗连锁受到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等新业态的冲击相对有限 。因此,在行业整体下行的当下,红旗连锁依然能够保持增长 。
便利店离消费者近、易达性高、消费频率较高;仓储式会员店SKU丰富、高质低价,掌握客流量和会员忠诚度 。两种实体零售业态极具发展潜力,当然如何基于本土环境进行进一步优化,也成为了当前零售企业转型变革亟待攻克的问题 。
03 方向:实体零售走向何方?以卖场模式为代表的传统超市业态,经历了超市行业黄金20年 。来自电商团购的外部压力击溃了传统超市,其内在盈利模式、选品管理的落后也逐一暴露 。
实惠不如会员店、方便不如便利店、丰富不如电商、核心品类生鲜不如专业生鲜店,对于消费者来说,日常购物似乎找不到去超市的理由 。但不可否认的是,线下模式具有人情味与便利性,实体零售依然具有生命力 。
那么,什么样的线下超市能存活?换句话说,未来的城市零售形态又将走向何方?
「零售商业财经」认为,以胖东来和7-ELEVEn为代表的区域品牌和便利店企业,将成为城市零售的下一步发展形态 。
首先,围绕区域特色化零售,应当因地制宜、重视零售企业文化培育 。
以河南胖东来为代表的区域零售品牌,售卖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极致的服务体验 。对消费者而言,胖东来在当地市场多年深耕经营沉淀的品牌口碑就是通过消费者一次次的满载而归,复购率接近100% 。
而这家企业带给零售行业的思考是: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如何去侧重企业的成长、员工的进步,如何去关注客户的幸福、员工的成就与快乐 。
其次,围绕区域特殊化零售,注重打造满足“日常+非常”时期的365天24小时服务 。
「日本经济新闻」曾经对日本消费者做过一个“为什么喜爱便利店”的调查,大多数人回答,因为无论白天还是深夜它永远在营业,而且它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需要 。
的确,对于学生党、单身上班族或是独自居住的老年人来说,从早餐的饭团、牛奶面包;午餐的便当盒饭到晚上的啤酒零食,一日三餐都可以在便利店解决 。灵活小巧的便利店不需要承担大型超市那种庞大的仓库成本,同时以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满足居民日常所需 。
除了日常需求外,日本7-ELEVEn曾提出“向社会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务演变”的目标,便利店24小时营业的标准化连锁运营机制也正符合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标准 。
城市化的长期进程,带来便利店越来越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承担着在特殊时期保供、稳价、应急避险的重要社会功能 。
联商网顾问厉玲认为,面对汹涌的疫情,保供是社会面严格管控不松劲的基础,全社会也感觉到了零售的重要性,零售应该成为与水电一样的民生基础设施,在大灾大难面前,为民众提供生活保障 。
疫情给零售行业带来不小冲击,新旧动能转换也为新业态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以区域特色化、特殊化为代表的零售企业在满足消费者一站式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将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向社会基础设施服务业演变 。
参考资料:
- 联商网《厉玲:零售应该与水电一样成为基础设施》
- 财经杂志《昔日亚洲最大家乐福停业,传统超市黄金20年租约正逐步到期》
- 第三只眼看零售《超市业进入“亏损时代”:超半数上市公司营收跌破十年前》
推荐阅读
- 投稿|达美乐距离港股上市,缺了一个美团?
- 投稿|做生鲜电商难,在哪里都难
- 投稿|刘畊宏爆红,促使“周杰伦概念股”再次冲击IPO
- 投稿|从周受资到高准:字节跳动如何筛选CFO?
- 投稿|A股破3000点,流动性究竟去哪了?
- 投稿|知识产权冷思考
- 投稿|直播姗姗来迟,美团意在防抖音?
- 投稿|多元音乐进击科切拉
- 投稿|年轻人卷起骑行热
- 投稿|眼底AI日渐成熟,医疗产业为何“毫无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