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疫情之下,航空公司纷纷拿出Plan B

投稿|疫情之下,航空公司纷纷拿出Plan B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闻旅 , 作者 | 十叶
这两年 , 航空公司的日子比谁都难过 。
多家航空公司披露了2021年财报 , 这堪称一次“比惨大赛” , 中国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均出现了逾100亿的巨亏 。
【投稿|疫情之下,航空公司纷纷拿出Plan B】疫情所带来的危机比任何人想象的更深远持久 , 一场全行业范围内的“自救”早已展开 。南航在2020年年报中明确表示 , 为了加快提质增效 , 争取更好经营业绩 , 将积极发展网上销售等高附加值业务;在2021年年报中 , 南航则表明将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跨境电商等项目 。
如今 , 南航的“自救”在直播间已初显成效......
当空姐开始直播带货 , 单场销售额超百万继明星、网红、企业家之后 , 直播带货界又迎来了新鲜面孔——空姐 。
自今年2月以来 , 一个名为“南方航空环球购”的账号在抖音快速崛起 , 该账号每晚7点半开播 , 直播的内容大部分是两两一组或者单独一人为商品带货 , 所售大部分是美妆护肤类产品 。
目前已经拥有11.1万粉丝 。数据显示 , “南方航空环球购”在近一个月共直播了15场 , 平均每场观看人次约4.8万 , 场均销售额约17.3万元 。而该账号的高光时刻出现在2月22日 , 在时长快4小时的直播中 , 共吸引了42万人观看 , 销售单品数量达到9881件 , 销售额高达136.3万 。
投稿|疫情之下,航空公司纷纷拿出Plan B
文章图片

抖音截图
另一个异军突起的账号名为“南方航空跨境商城” , 数据显示 , 在该账号的近4场直播中 , 有3场销售额突破50万 。
如果说南航是新人 , 那么海航在直播带货领域则是元老级的存在 。海航去年就在直播间陆续带货护肤品、彩妆等 , 且粉丝量基数大 , 近30日内海航直播间销售额为1422.9万元 , 平均每场直播收入102万元 , 远超过南航 。
事实上 , 航空公司们早在两年前就试水了直播带货 。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 , 部分民航、旅游企业领导开始走进直播间 , 在做航线宣传的同时试图带货增收 。然而当时航空公司的直播带货既没有诞生百万级别的销量 , 更没有达到裂变式传播的效果 。
此一时非彼一时 , 如今的空姐带货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可观的销量 , 主要是因为其满足了直播带货的三个要素:人、货、场 。
“人” , 当然是指光鲜亮丽的空姐们 , 从几万英尺的高空下场到直播间 , 足以引发人们的新鲜感与好奇心 。空姐们并非只有外表 , 在她们的职业生涯中 , 早就练就了一张富有亲和力的笑脸和令人倍感舒适的服务态度 。
 
2020年的618大促 , 四川航空还专门为空姐们举办了一场直播带货“选秀”赛事 , 一共有7个部门超千名员工参加 。空姐们平时拼服务态度 , 在直播中拼表达力、感染力、镜头感、货品熟悉度 , 竞争十分激烈 。空姐们走入直播间 , 与明星、网红主播们相比毫不逊色 。
“货”则构成了消费者是否选择下单的核心因素 。以南航直播间所售的化妆品为例 , 凭借“低价大牌”的特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南航跨境商城橱窗所售的净含量为150ml的海蓝之谜精粹水 , 标价659元 , 而在海蓝之谜天猫官方旗舰店内 , 同款产品的标价为1250元 。
在这极高的性价比背后 , 是航空公司所具备的天然优势 。“我们的所有商品都是跨境商品 , 因为是南方航空跨境电商与保税仓的合作 , 全部都已经免过税了 , 才会有这样的价格 。”一位空姐在视频中解释道 。
就“场”而言 , 航空公司所搭建的以机舱和航司LOGO为背景的直播间 , 特点鲜明 , 且能让消费者自然联想到航空公司的有力背书 , 可信度高 。航空公司利用直播场域的调性差异 , 打造了一条差异化的营销传播路线 。
这一套“人货场”组合拳打下来 , 航空公司成为了直播带货领域的有力竞争者 。
航空公司们的Plan B都有哪些?多年以来 , 运输收入一直是航空公司最主要、甚至唯一的营收来源 , 而在国内航空公司的收入结构中 , 客运收入占比普遍在95%以上 。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后果便是 , 疫情之下 , 航空公司入不敷出 , 现金流越发吃紧 , 航空公司们只能拿出Plan B 。
根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 , 南方航空最近先后转让了11架波音B737-700飞机 , 成交日期均为4月25日 , 总共卖出了大约12.5亿元的价格 。在东航客机MU5735坠毁后 , 将波音737客机转让出去 , 收回部分现金资产 , 是一条明智的回血路径 。
投稿|疫情之下,航空公司纷纷拿出Plan B
文章图片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
Ciricum数据显示 , 在过去两年内 , 客改货飞机订单数量超过500架 , 越来越多的客改货供应商进入市场 , 被改装的机型也越来越多 。据国际航协最新全球航空货运市场数据 , 截至今年1月 , 全球航空货运的需求超过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 。
无论是转让客机 , 抑或是客改货 , 对于资金吃紧的航空公司来说都是不错的回血路径 。
与此同时 , 航空公司们为了吸引乘客还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新型产品 。2020年6月18日 , 东方航空首先推出了3322元“随心飞” , 不限次数随意飞 , 覆盖全国多条航线 , 瞬间成为了旅游行业的爆款 。此后 , 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等航空公司换汤不换药 , 推出了“快乐飞”、“随心飞”和“想飞就飞”等产品 , 价格在2699元到3699元之间不等 。
无论是客改货还是“随心飞” , 航空公司们都还是在自己的主营业务上创新 , 而很多公司还把跨界玩到了许多行业 。
比如说外卖餐饮行业 , 厦门航空在疫情刚开始就推出了包餐外送服务 , 为返工之后没有食堂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集体配餐 。据厦航提供的数据显示 , 仅四个月时间 , 便累计售出团餐10万余份 。
此外 , 川航也推出了火锅外送服务 , 有两种“今日下单 , 明日送达”的包邮火锅套餐 , “有锅底有菜品有油碟 , 还送可乐和桌布” 。
厦航和川航都属于中型航空公司 , 旗下有自己的配餐公司 , 跨界做餐饮安全和质量上有保障 , 毕竟机上餐食本就高标准、严要求 。
更多航空公司则选择了互联网、自媒体为突破口 。
在疫情发生之前 , 大部分航空公司虽也开通了抖音账号 , 但运营数据并不理想 , 百万级账号(粉丝量≥100万)只有2个 , 十万级账号(粉丝量≥10万)只有10个 。在这背后 , 一方面是航空公司对自媒体平台、品牌传播的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携程、去哪儿、飞猪等OTA平台几乎垄断了航空公司的公域流量 。
就目前各航空公司的自媒体运营状况而言 , 华夏航空的表现颇为亮眼 , 在运营官方抖音号的同时 , 还运营了一个名为“花样空姐”的账号 , 以空姐们的生活记录为主要内容 , 拍摄方式紧追当下互联网潮流 , 故事性与娱乐性兼具 , 目前已圈粉74万 。
尽管自媒体、直播带货是在航空产业低谷期的不得已而为之 , 所产生的收入对于航空公司而言或许也是杯水车薪 , 但从长远来看 , 它们所产生的品牌效益并不比经济效益低 。
看似新鲜的Plan B背后 , 中国民航产业已巨亏千亿疫情两年多来 , 在严格的防疫管控大背景下 , 航空行业从云端跌入凡尘 , 持续出现巨额亏损 。上个月 , 国有三大航司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相继披露了年报 , 均出现百亿规模亏损 , 且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扩大 。
整体来看 , 三大航合计亏损金额达409.57亿元 , 平均每天亏损超1亿元 。
把时间线拉长至疫情以来的两个年头 , 把观察范围扩大至整个航空产业 , 亏损金额更是令人咋舌 。据民航局发展计划司提供的数据显示 , 2020年 , 航空公司亏损794亿 , 机场企业亏损232亿;2021年 , 航空公司亏损671亿 , 机场企业亏损246亿;2022年1-2月 , 全行业亏损高达222亿 。累计下来 , 中国民航产业亏损总额已达到2111亿 , 比2015-2019年5年的利润总和还要多 。
对于航空业的后续走势 , 部分机构已经开始抱有积极态度 。安信证券近期研报显示 , 总体看航空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 , 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 。预计随着疫苗的推广接种 , 国际民航需求将修复加快 。航空公司经营风险大幅回落 , 中期业绩有望迎拐点 。
要知道 , 当前航空产业的千亿巨亏并不是行业本身的问题 , 而是在黑天鹅冲击之下的必然结果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 , 在全球疫情没有得到有效防控之前 , 航空也要想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 几乎是异想天开 。因为航空公司想要补充现金流 , 还是要建立在补充主营业务上 。
而在拐点降临之前 , 航空公司必须想方设法探索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 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 , 从而找出更多利润增长点 。直播带货、自媒体、随心飞、火锅外卖都是利润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即便杯水车薪 , 但正如业内人士所言:“熬过去 , 拖到行情好的时候再去解决就是胜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