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 国地税如何加强税源户籍管理,资源税征管建议

一、如何加强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当前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问题一:税源管理机构职能“缺位” 。在新的税收征管改革中,随着税收征管和稽查的分离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税收管理员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从“管户”转变为“管事” 。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个人税”和“关系税”,有利于税务系统的廉政建设 。改革的方向是对的 。但是,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两少一多”的现象:税务管理人员调查研究的少,认真分析纳税人经营情况、纳税情况、税收结构的少,更多的纳税人依靠自行申报掌握税源、指导税收征管 。如果申报不实,偷税漏税由稽查部门处理 。这样一来,税源管理就出现了“缺口”,管事者和管理员在相当程度上脱节 。由于税收的征管和查处始终处于变动和磨合的状态,没有统一和规范,税源管理的功能“缺位” 。大厅的办税人员不再足不出户,趴在桌子上征税,被动接受纳税人的申报材料,无法主动采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税源变化情况;分局(所)税务员税源控制薄弱 。从过去专门的管理员去工厂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变成了远离企业的静态管理,坐在报表上 。他们辖区税源底数不清,户籍不明,导致大户管得不细,小户漏得多,“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 。问题二:税源管理手段相对滞后 。目前,在税源管理过程中,仅以实现税收收入的多少为标准,将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和非重点税源 。工作重心放在重点税源管理上,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非重点户、非重点税源、某些行业、某些区域、工作环节的管理,造成税源管理“头重脚轻”,税收征管基础薄弱,给了一些故意偷税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传统的税源管理方式纷纷取消、失传,而新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不到位,基层税务干部普遍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有的被动等待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希望省局给他们提供“一步到位”的方法和手段 。近年来,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税收征管业务流程的微机管理 。但目前税源管理系统只能完成一些基本的统计工作,无法利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库对税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 。此外,税源监控网络和管理监控机制未完全建立,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滞后 。问题三:部门之间协调不力 。从外部来看,工商、国税、银行、质监、土地管理、城建、地税等部门的配合 。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更谈不上信息共享 。从内部看,税收征管查处部门之间、部门(股)之间、上级局与下级局之间在加强税源管理方面仍存在工作脱节,协调不畅 。没有形成健全的各方面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的税源管理机制,适应现代税源管理的监控体系尚未建立 。问题4:税源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税源管理过程中,困扰基层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征管力量不足,城乡税源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第五,经济的多元化增加了税源管理的难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对接,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相互渗透,长期并存,使纳税人多元化;混合经济、网上交易、资产重组等 。都在加剧,使得征税对象多样化;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多样性使其收入来源多样化,增加了纳税确认的难度,税源监管的复杂性与日俱增 。而税务机关对这些变化的应对措施相对滞后,使得税源管理陷入被动 。二 。关于加强税源管理的建议今年省局把税源管理作为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可见性强,重要性高 。全面提高税源控制管理水平,必须改变传统监控思维模式,树立科学、精细、规范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人机一体化加强税源管理监控 。(一)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全面建立税源管理体系 。按照加强管理、讲求效率、有利于服务的原则,科学设置基层税源管理机构,合理调整征管职能,实现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原则 。建立统一规范的岗位责任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征、管、查三个部门的职责分工,避免各环节、各岗位之间职责交叉或缺位 。三个部门要加强业务衔接,既要分工,又要协作;要做到制约、协调、粘合、管理、检查一起,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提高税源管理的整体效率 。做好征管信息系统前后台的业务整合和衔接,加强协调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防止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确保征管业务流程紧密衔接、高效运行 。基层单位是税源管理的主力军,经常深入纳税人进行税源调查分析,监测和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税源变化情况,掌握一些非常规税源变化情况 。特别是要加强对改制企业、涉嫌偷税企业、偷漏税户、新增户、关(休)户、注销户、异常户等纳税人的监控,减少税收死角 。定期和不定期组织税收管理员对某一地区或行业的税源进行专项检查、调查、预测、分析和控制,将税源监控置于征管之中,在征管中发现和监控税源 。(二)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 。1.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 。根据税源管理的需要,结合起征点提高和农村税源向城镇转移集中的特点,整合优化税收管理员队伍 。
,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先保证对大中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较低企业以及城区等重点税源户的监管需要,并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将管理重点放在税源流失风险较大的环节和领域,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加强税收管理员的培训,切实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建立健全岗责体系,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 。积极探索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激励机制,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和税收管理员的能力差异分配任务,做到以能定级,按级定岗,以岗定责,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和发挥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 。3、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工作平台规范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事项,自动分配任务,自动提示完成状态,变人找事为事找人,方便管理员查询各项涉税信息,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三)创新手段,改进方法,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 。1、加强户籍管理,夯实税源基础 。充分运用税收信息化的手段,加强户籍管理,做到实有户数与系统机内户数一致 。加强对纳税人开业、变更、停(复)业、注销、非正常户以及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等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户籍管理情况的专项清理工作,减少漏征漏管户 。2、实施分类管理 。根据纳税人规模、行业、企业存续时间、经营特点和信用等级等实行税源分类管理 。重点抓好五项工作:即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税种等“五个重点”,建立健全重点税源管理和跟踪监控制度,减少税收流失 。3、加强源头控制、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 。一是做到源头控制与税收分析相结合 。要求每个税收管理员都要做到眼勤、腿勤、手勤,认真负责,不坐等纳税申报等资料,把室内静态分析与深入纳税户实施税源跟踪或动态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掌握税源情况,并善于从调查分析中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二是扎实推进纳税评估 。积极探索建立纳税评估管理平台,运用指标分析、模型分析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评估 。在评估工作中,注重综合评估与分税种评估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机结合 。三是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之间的互动机制 。形成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纳税评估用于税源管理和税款征收,并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税务稽查又促进分析与评估,促进完善税收政策、改进税收征管的工作机制 。(四)加强稽查,整顿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以日常检查为重点,堵塞征管漏洞 。建立完善日常检查管理办法,规范日常检查工作程序,提高日常检查的效能;加大稽查打击力度,整顿税收秩序 。树立“重点稽查”的意识,对一些税收秩序比较混乱、征管基础比较薄弱的行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税收治理,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力争做到检查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税收秩序;同时,积极开展涉税违法案件的分析、解剖和宣传曝光工作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地方税务局台儿庄分局税源是税收的基础,税源管理是组织收入工作的中心环节 。加强税源管理已成为新时期地税部门税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针对当前地税部门税源管理的现状,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强化税源管理的有效途径,以实现地税收入可持续稳定增长的目的,就基层分局如何加强税源管理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 。一、当前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税源管理职能“缺位” 。在新的征管改革中,随着征、管、查分离和计算机技术的全面普及,税管员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由“管户”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管事”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情税”和“关系税”,有利于税务系统的廉政建设,改革的方向是对的 。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两少一多”现象:税收管理员下户调查研究的少了,对纳税人的经营情况、缴税情况及税收结构进行认真分析的少了,依靠纳税户自行申报来掌握税源、指导征收的多了 。如申报不实,出了偷漏税问题则由稽查部门去处理 。这样一来,在税源的管理上便出现了“空档”,管事与管户在相当程度上脱了节 。由于征、管、查之间还没有统一和规范,税源管理的职能存在“缺位”现象 。办税大厅征收人员不再下户,以报表征税,被动接受纳税人的申报资料,不能主动收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税源变动情况;基层征收单位的税收管理员对税源控管乏力,由过去的专管员下厂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变成了远离企业、坐看报表的静态管理,造成大户管不细、小户漏管多,“疏于管理、责任淡化”的问题凸现 。二是部门协调配合不得力 。从外部来看,涉及税源管理最紧密的工商、国税、银行、质监、土管、城建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更谈不上信息高度共享 。从内部来看,征、管、查三部门、机关科室之间、上级局与下级局之间在强化税源管理方面还存在工作脱节,协调配合不畅,没有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良性税源管理机制,适应现代税源管理的监控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综合治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税源管理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税源管理过程中,困扰基层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征管力量不足,城乡税源管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存在基层税源少、人员多,而城区或重点税源单位税收任务重、人员少;机关管理人员多、一线税源管理人员少等不合理现象 。基层税源管理人员应付事务性工作繁重,很难集中精力开展税源控管,以致对纳税人的信息掌握不全 。同时,税收管理员业务水平不一,适应现代税收征管的工作能力和税收执法水平不高,工作缺乏主动,不能很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二、加强税源管理的建议要全面提高税源控管水平,必须改变传统的监控思维模式,树立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人机结合强化对税源的管理和监控 。(一)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全面建立税源管理体系 。按照加强管理、讲求效率和有利于服务的原则,科学设置基层税源管理机构,合理调整征管职能,实现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原则,建立统一、规范的岗责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征、管、查三部门的职责分工,避免各环节、岗位之间职责交叉或缺位,三部门应加强业务衔接,既要分工,又要协作;既要制约,又要协调,凝集征、管、查合力,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提高税源管理的整体效能 。搞好征管信息系统前、后台的业务整合与衔接,加强协调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防止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征管业务流程衔接紧密、运转高效 。基层所为税源管理的主力军,经常深入到纳税单位进行税源调查分析,监控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税源变化情况,掌握一些非常规性的税源变化情况,特别要加强对改制企业、有偷税嫌疑的企业、漏征漏管户、新办户、停(歇)业户、注销户、非正常户等纳税人的监控工作,减少税收死角 。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税收管理员,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税源进行专项检查、调查、预测、分析和控管,将税源监控置于征管之中,在征管中寻找税源、监控税源 。(二)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把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到实处 。1、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 。按照税源管理的需要,结合起征点提高,农村税源向城镇转移和集中的特点,整合优化税收管理员队伍,科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先保证对大中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较低企业以及城区等重点税源户的监管需要,并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将管理重点放在税源流失风险较大的环节和领域,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加强税收管理员的培训,切实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建立健全岗责体系,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 。积极探索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激励机制,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和税收管理员的能力差异分配任务,做到以能定级,按级定岗,以岗定责,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和发挥税收管理员工作积极性 。3、建立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工作平台规范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事项,自动分配任务,自动提示完成状态,变人找事为事找人,方便管理员查询各项涉税信息,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三)创新手段,改进方法,实现税源精细化管理 。1、加强户籍管理,夯实税源基础 。充分运用税收信息化的手段,加强户籍管理,做到实有户数与系统机内户数一致 。加强对纳税人开业、变更、停(复)业、注销、非正常户以及外出经营报验登记等日常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户籍管理情况的专项清理工作,减少漏征漏管户 。2、实施分类管理 。根据纳税人规模、行业、企业存续时间、经营特点和信用等级等实行税源分类管理 。重点抓好五项工作:即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税种等“五个重点”,建立健全重点税源管理和跟踪监控制度,减少税收流失 。3、加强源头控制、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 。一是做到源头控制与税收分析相结合 。要求每个税收管理员都要做到眼勤、腿勤、手勤,认真负责,不坐等纳税申报等资料,把室内静态分析与深入纳税户实施税源跟踪或动态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掌握税源情况,并善于从调查分析中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二是扎实推进纳税评估 。积极探索建立纳税评估管理平台,运用指标分析、模型分析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分析评估 。在评估工作中,注重综合评估与分税种评估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机结合 。三是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之间的互动机制 。形成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纳税评估用于税源管理和税款征收,并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税务稽查又促进分析与评估,促进完善税收政策、改进税收征管的工作机制 。(四)加强稽查,整顿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以日常检查为重点,堵塞征管漏洞 。建立完善日常检查管理办法,规范日常检查工作程序,提高日常检查的效能;加大稽查打击力度,整顿税收秩序 。树立“重点稽查”的意识,对一些税收秩序比较混乱、征管基础比较薄弱的行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税收治理,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力争做到检查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税收秩序;同时,积极开展涉税违法案件的分析、解剖和宣传曝光工作 。

税源 国地税如何加强税源户籍管理,资源税征管建议

文章插图
二、浅谈如何加强重点税源的监控和管理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税源管理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税收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影响着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目标 。我县的重点税源税收占据税收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左右着全县的国税收入形势,在税收收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重点税源的管理和监控是组织收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税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只有全面掌握和控制了重点税源,才能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主动性,为税收征收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确保税收收入稳步增长 。一、重点税源监控管理主要目的和任务加强重点税源户管理为整体税收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为税收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为税收工作的开展起着积极作用 。(一)掌握经济运行动态,增强收入主动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成份日益复杂化、企业竞争激烈化,利益分配多元化,税源和收入结构随之也发生变化 。税务机关通过了解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税收情况,以点带面,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预测税收收入发展前景,增强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主动性,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堵塞征管漏洞,促进税收收入稳步增长 。(二)坚持依法治税,规范企业纳税行为 。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报送的纳税资料,解读纳税人涉税经济活动和涉税行为的相关信息和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审核评析等,及时发现纳税人纳税申报及税负异常等问题,通过采取约谈、纳税评估等预警措施规范纳税人行为,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确保税收政策的正确贯彻落实,促进纳税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规范性 。(三)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税源监控力度薄弱是疏于管理的一种表现,税源底子不清、监控不力是导致税收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开展税源监控,可以使税务机关及时摸清税源分布及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掌握税源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对征管漏洞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二、当前重点税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夯实税源基础管理,规范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重点税源管理体系,重点税源监控工作实行了省、市、县三级监控管理模式,运用全国重点税源监控管理软件(TRAS)系统,建立了重点税源监管数据库,在掌握收入动态、预测收入形势、提供管理依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是,在重点税源监管上仍然存在种种弊端和问题,重点税源监控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为:(一)税源信息来源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强 。税务机关掌握的重点税源信息主要依赖于企业报送的申报表和财务报表等申报资料,由于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报表漏填、缺项或逻辑错误时有发生,而且有的纳税人反映的财务状况并不真实,而税务机关监控重点税源主要从静态数据入手,企业资料报送质量直接影响了税源监控的质量和效率 。(二)重点税源监控的主动性不够 。重点税源监控归口在计统部门负责,主要从事重点税源税收情况和增减变化分析 。由于内外衔接不畅通的影响,重点税源监控人员不能及时、准确、直接地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和税源变化,因此只能依据企业报送的申报资料就数字论数字进行事后分析,不能对数据质量进行考证,不能及早发现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致使重点税源监控工作时效滞后,监控效率不高 。(三)重点税源监控的内容不全面 。税务机关对税源的掌握仅仅停留在纳税人所提供的税务登记资料、纳税申报资料以及企业财务报表等有限的静态基础资料上,而对重点企业的发展前景、发展规模的预计等具有监控价值的动态资料掌握知之甚少,监控面狭窄,缺乏全程动态监控机制,形成信息管理上的真空,给税务机关对经济发展趋势做科学预测带来一定难度 。三、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管理的主要措施和对策加强重点税源监控,是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源管理的必然需要,必须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动摇,坚持夯实税源管理基础不放松,坚持征管质量与效率不降低,把重点税源监管工作抓好、抓落实 。(一)健全完善重点税源监控管理机制 。一是要建立重点税源管理责任人制度 。正确处理“管事与管户”的关系,管理责任人要从日常事务入手,经常深入企业,充分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情况、资金流向、产销变化、发展趋势等动态信息,加强重点部位和环节的跟踪管理和动态监控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料及日常检查情况,加强对纳税户生产经营情况和纳税申报真实性的分析评估,结合计算机中静动态数据,全面掌握税源增减变化情况,提高重点税源管理效益 。二是要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和调查制度 。要求重点税源大户每季是否发生重大事项,都必须向税务机关报送产业政策变动、产业结构调整、增资扩股等重大事项 。同时,税务机关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定期走访,使税务机关能够更加及时地掌握企业的经营动态和相关重大涉税信息 。三是要建立信息传递和共享制度 。一方面要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建立和完善与工商、地税、技术监督等部门间的信息传递、联席会议等制度,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促进信息资源使用效能的最大化,随时掌握区域内税源变化情况,掌握税源管理工作的主动权 。另一方面要加强国税机关内部征收、管理、评税、稽查等各部门共同责任的工作落实,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各部门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好重点税源的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管理 。(二)扎实做好基础性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税务登记户籍管理 。管好税务登记是加强税源管理的首要环节 。要严格执行税收征管法及税务登记管理办法 。建立重点税源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管理部门要强化日常检查和监控,加强与工商、地税登记信息的交流和比对,建立起覆盖面广的社会协税护税网络 。特别是要加强国、地税之间的协作,要将重点税源的相关纳税申报和相关征收资料实现采集型管理,达到信息资料共享 。二是要规范信息采集 。明确规定重点税源监控户的信息采集指标、工作时限、具体要求,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 。对采集不实、采集不全、采集不及时的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 。采集信息时,要做到“三清”,即经营情况和相关财务指标清;企业原材料耗用、实际生产情况、实际经营项目、经营规模情况清;企业原材料、库存情况清 。三是要加强基础数据审核工作 。充分发挥案头审核作用,征税人员在受理申报时要仔细审核申报数据的逻辑性、准确性,比对申报数据的一致性,初步判断纳税人申报真实性 。要认真审核纳税申报资料和数据填写的完整性,及时录入综合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为税源监控提供基础数据 。(三)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税源监控现代化 。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建立科学规范严密高效的税源监控体系 。信息化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方向,也是强化重点税源监控的重要的技术保障 。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强化和完善相关的机制,建立科学规范严密高效的税源监控管理体系,是当前加强税源监控工作的重点 。一是要全面推行并使用税控装置,建立严密的防伪系统,使税源监控方式更加科学、严密、规范,监控企业的真实收入,对偷逃税款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保证公平税负,促进依法治税 。同时要积极与工商、银行、国税等部门实行计算机联网,确保计算机中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努力探索运用电子化实施监控管理的途径,达到人工监控与网络监控并行,提高监控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四)强化税收分析和预测,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税源的预测分析不仅是税源监控的起点,也贯穿于税源监控的整个过程 。税源预测分析的结果不仅可为分析下达税收收入计划提供依据,还可为掌握和监控宏观及微观税源变化服务,因此税源预测分析应为税源监控的基础 。税务机关在对税源变化的重点企业进行典型调查分析的同时,要建立税源宏观预测分析模型,对某一地区、行业的税源进行预测分析,及时掌握和监控宏观税源的变化 。建立动态组合模型库,应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形成不同地区、行业和税种的税源预测分析模型,作为税源监控的基础 。要实现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有机结合,进一步通过税收分析发现问题,指导评估和稽查,通过纳税评估查找原因,为稽查提供有效案源,通过税务稽查解决问题,验证分析和评估的实效,以管促查,以查促管,着力构建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五)加强业务培训,成立高素质的税源监控管理队伍 。从事一线税源监控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协调能力,尤其是在全面实施信息化征管方式的新形势下,对税源监控岗位干部的要求也越采越高,要抓好岗位技能的培训,开阔岗位人员的工作思路,才能提高税源监控的整体水平 。一是要抓好业务培训,优化监控人才 。选拔业务骨干充实税源监控力量,通过学习培训和能级管理等激励创新机制,促进不断提高税源监控整体水平,为加强税源监控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要加强对税源监控工作的管理、监督和考核 。健全综合性评价税源监控工作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加强税源管理责任制,量化考核指标,纳入工作考核范围,使考核办法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明确责任区、责任人在税源管理工作中职责的同时,也要使征收、管理、稽查等部门及人员的税源管理责任具体化、规范化 。充分发挥部门协调配合作用,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 。同时,要结合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税源管理考核制度和目标,加大考核力度,奖罚分明,确保重点税源管理质量和效益 。
【税源 国地税如何加强税源户籍管理,资源税征管建议】三、税源管理的思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信息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税源分布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几乎涉及到各项各业,同时,税源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大,隐蔽性进一步增强,对税源的监控难度也越来越大 。我们绍兴地区属全国经济较为发达之区域,近年来,税收形势较为乐观,对税源培养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大,对税源的监控也更趋理性,更为科学 。但对潜在税源的挖掘仍然缺乏深度和广度,游离于税源管理之外的纳税人仍然大有人在,那种一证多摊、无证经营,虚假歇业的偷逃税现象仍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税收的流失和税源的弱化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症结在于税源管理,说明我们对税源的监控尚需加强,我们对税源的管理尚需规范 。作为基层税务工作者,笔者在多年税务稽查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税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税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既需要部门内部的紧密协调和配合,更需要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作 。因此,现阶段如何加强税源管理,应当成为各级税务机关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从战略层面上注重税源管理 。首先,要加强宣传辅导工作,规范纳税申报手续 。要建立分类申报纳税制度,做好宣传辅导工作虽然是税源管理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但它具有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申报纳税水平和能力的作用,它还能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核算能力,使国家的税收政策深入人心 。同时还要规范纳税申报手续,我们绍兴地区虽然实行了软盘申报,PC卡申报的形式,减轻了办税员的工作量,但尚需提高办税员的操作技术和软件的性能 。为方便纳税人,还可开辟电话申报、电子邮件申报和邮寄途径 。其次,要重视监控机制的规范 。按不同的监控对象,实施不同的监控方案,如对纳税主体的监控,对重点税源大户的监控;对不同行业或不同经济类型的监控;对不同经济领域的监控;对特殊税源的监控等都要有适应各自特点的科学监控方法 。做到直接监控与间接监控相结合 。事前监控、过程监控与事后监控相并行 。对重点税源、中心税源、个体集贸市场的监控既要有所侧重,又要统筹兼顾,在监控机制上,要做到人工监控与计算机监控的有机结合 。再次,要建立税源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和统一的纳税人登记代码及管理制度 。在税务机关内部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管理监控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有关部门的计算机联网,实现税源户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与工商、银行、公检法、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配合及国地税之间部门内部的合作,对具体内容和要求都应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作为和不作为的法律责任做出明确的标尺 。同时,应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的作用,对无证经营和偷逃税行为采取公告或曝光等惩罚措施,并鼓励广大公民积极举报,使偷逃税行为成为社会上的“过街老鼠”,为税务机关清理漏征、漏管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为依法办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建立统一的纳税人登记代码及其管理制度是建立税收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的需要 。税务登记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第一道程序,也是税源管理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关系到以后的税款征收和日常管理 。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纳税登记代码制度,对个人和企业法人都给出由税务机关分配的唯一纳税代码,明确该代码的使用范围和管理要求,使该代码的使用范围和管理要求,使该代码与企业、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社会信用等情况相关联,以实现税收管理信息网络化,及时发现未登记的纳税人,堵塞漏征漏管之洞口 。最后,要做好经济税源调查和税源分析工作 。对这项工作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将虚假的资料、数据纳入税源分析系统 。二要认真收集整理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税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真实、准确的信息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掌握经济增长变化对税收的影响以及未来税收的增减变化趋势 。三要适时地对税源户和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开展普遍性或专项性调查分析,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税源特点,抓住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开展普遍性或专项性调查分析,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税源特点、抓住重点行业、重点税源搞好登记、统计和税源发展变化的分析、预测 。二、从战术层面上注重税源管理,要从局部的角度出发,做到措施具体、针对性强,责任明确,方法科学,达到既关心培养税源、又严格管理税源之目的 。第一,要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税务机关队伍建设,坚持从严出发,努力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因为税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工作责任心等直接关系到税源管理的质量,尤其是对纳税人的纳税辅导,会直接促进其业务素质和纳税意识的提高,而纳税人意识的提高,能够使税源管理少走弯路 。要加强对税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培训的重点应放在如下三个方面:1、税收法规和征管制度的培训 。2、为纳税人服务技能的培训,包括服务的内容、方式、程序等;3、稽查技能的培训,包括财务会计知识和稽查的方法、手段、程度等 。笔者认为,整体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是优化税源,使税源管理走良性发展之路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建立和落实科学严密的税收管理员制度 。要建立和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实际上是抓住税源管理之关键,也是全面提升税源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切入点,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在新时期税收工作中具体体现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建立新型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前提,建立“管户”与“管事”相结合,以管事为主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实现这一前提的有效载体 。按照属地管理、分片负责的原则,采取按区域包片管户和行业到组的办法,明确规定了管理员的职责范围和主要职责及工作任务,使管理员能及时地对责任区内的纳税人之户籍管理、税基管理、税源管理进行按月调查分析 。适时催报催缴按月清理欠税 。定期进行纳税评估,深入纳税户核实与监控经营状况 。总之,税管员是联系征纳双方的桥梁和纽带,落实好税收管理员制度,是抓好税源管理的关键之所在 。第三,抓好发票的管理 。要大力推行依法管票,以票管税的办法,现在很多税务部门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上,忽视了普通发票的管理 。一些纳税人采取不开、少开、虚开普通发票的手段进行偷税,为防止税款流失,实施税收的源泉控制,应当积极推行“以票管税”的办法,凡销售方向购货方开具白条或非法报销凭证的,购货方可凭其开具的非法报销凭证向税务部门举报,一经查实,举报人可享受开具一定比例金额的发票奖励 。此外“以票管税”还应将发票纳入计算机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假票、废票、白条等的打击力度,以扩大合法发票的使用空间 。第四、大力开发,推广税源监控应用体系提高监控效率 。要把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的收缴与核销、滞纳款项的催缴、检查对象筛选、综合税收的统计分析、税收会计核算与监督以及纳税信息的查询等全面纳入计算机管理 。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推广、应当坚持按“相对集中统一,有机结合”的原则进行,使之成为规范统一的大系统的有限公司有机组成部分,以逐步实现税源监控的“数据分类、分层、加工、资料共享”达到税源监控的各种信息口径统一,及时明确,存取完善和科学简便之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作用 。第五,积极推行“纳税人信誉等级”办法 。可根据纳税表现把纳税人分为三类,分别使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申报表,同时开辟三种不同的纳税通道,使之产生信誉等级的荣辱感 。在此基础上再采取三条保证措施:一是强化依法纳税的责任,解决纳税人不报、逾期申报和申报不实的问题,对申报违章的,须按其情节轻重依法给予处罚 。二是强化纳税申报的审核,解决纳税申报质量不高的问题,对纳税申报表填写不全,数字逻辑关系不符的,必须要求纳税人重新填报;对申报无收入的,必须进行动态稽核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凡通过检查发现纳税人报送的申报表不符合税法要求的,主管税务机关又未对其进行处罚的,不仅要对纳税人进行处罚,还应追究税务机关原审核人的责任 。第六,加大对税源户的稽查力度 。税务机关要适应新形势,转变观念,树立大稽查意识,将对税源户的稽查纳入日常稽查范围,把工作做在平时,以及时发现和堵塞税源漏洞,要有重点稽查的意识,对连续三个月未申报,又确实难以查找的非正常户进行重点稽查,同时必须加大对漏征漏管户的打击力度,对漏征漏管户,一经查处,都必须进行补税和罚款;对触犯刑律的,必须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惩处,绝不能以补代罚或以罚代刑 。以此来震慑那些动机不纯的税源户 。税务机关也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检查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第七,建立和完善协税护税机制 。税务机关由于受人力、财力的制约不可能将所有的税源都纳入控制范围内,特别是隐性税源和流动性税源,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协税护税网络,形成全方位的协税护税格局 。同时,通过建立税收违法案件举报有奖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协税护税积极性 。另外,我们的《税收征管法》虽然规定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但没有明确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协税护税义务、责任、以及不履行或履行不当的单位、个人应负的法律责任,因此,建议尽快制定相关法律,使协税护税纳入法制轨道 。税收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而税源管理是保证国家税收收入足额入库的关键之所在 。综上所述,加强税源管理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入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加强税源管理,保证国家税收及时足额入库而贡献自己的才智和精力 。(作者单位:诸暨市局)请参考!
税源 国地税如何加强税源户籍管理,资源税征管建议

文章插图
四、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提升纳税服务质量之我见一、当前在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一)征管力量薄弱,导致服务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市国税部门为适应当前形势,对所属乡镇分局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通过精简机构,基层分局由过去的行政区划设置,改变为现在的以经济区划设置 。虽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办公经费,但从管理和为纳税人服务的角度上看,监控力度大大降低,由于税管员忙于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管理中,根本没有精力对纳税人进行深层次的调查了解和宣传辅导,税管员在日常巡查的次数上远远低于从前,对纳税人在征管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知之甚少,影响了管理和服务效能,制约了税收管理和服务质量 。(二)管理手段落后,影响纳税服务效果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市的税收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税收征管仍处于由传统手段向信息化、程序化、科学化转换的过程中,信息传递、反馈、共享的速度和程度较低,税收征管仍然依靠纸质手工作业,征管方式未能从根本上脱开“粗放式”和“人海战术”的鞠绊 。纳税人在办证,尤其是在申办一般纳税人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不便,既影响了税务机关的办税效率,又挫伤了纳税人的积极性 。(三)考评体系缺乏,服务工作流于形式 。税管员制度明确规定,基层税务机关要通过加强对税收管理员工作业绩的考核,其中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必须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考核更加细化,每一项纳税服务工作都要有具体指标,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到事,考核到单位,考核到人,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纸质上 。通过考核,真正使每一名领导和税管员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实现考核“收入”与考核“服务”并重 。二、加强税收征管提升纳税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一)优化职能,健全服务体系按照人尽其才、人事相依的原则,根据管辖区域、管户数量、税源规模和人员编制对税管员进行定岗定编,实现分类管理,发挥人才优势和潜能 。细化分解岗位职能,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行为规则和规范的业务流程,推进税收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税收服务,在机制上起到良好的保证作用 。加强税收业务及纳税服务的教育培训 。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对税管员开展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在注重提高税收管理员财会水平、数据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掌握的同时,把为纳税人服务的相关要求进行重点讲解,让每位税管员掌握一些基本的服务知识 。(二)简化流程环节,规范纳税申报一是简化办税环节,规范涉税文书 。对已经纳入CTAIS并可在网上直接审批的,取消纸质文书的审批 。二是统筹安排税收调查和日常检查等工作 。避免多头重复安排内容相同的调查和检查事项 。如对于税务登记、税种认定、减免税资格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等涉税调查事项,实行一次下户、调查办结 。对于纳税评估,应针对纳税人申报缴纳的各个税种进行综合评估,国、地税联合评估,一年1次,避免多次下户,多头评估 。三是规范申报 。对纳税人的涉税资料进行规范管理 。对已存入CTAIS系统按照“一户式”电子档案管理要求采集的各项基础信息,在纳税人办理登记类、认定类、申报类、审批类等各种涉税事项时,不得再要求纳税人重复提供有关证件的复印件;税务机关在开展税收分析、税负调查等工作时,不得要求纳税人重复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和涉税信息 。对于长期选择电子申报方式报送涉税资料,且数据质量比较高的纳税人,可确定报送纸质资料的时限 。如增值税、消费税的纸质申报资料采取年度报送,企业所得税季(月)度预缴申报采用电子申报方式,年度申报采用电子申报和纸质资料报送方式 。(三)创新征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一是加强部门协作 。国、地税机关在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的基础上,联合评定纳税信用等级,联合开展税务检查和税收调查 。要落实国、地税联系会议制度,加强信息沟通 。加强分析比对,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真正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同时要加强与工商、财政、金融、统计等部门的沟通和合作 。大力开展外部信息交换,提高信息采集质量 。逐步实现联网,实行资源共享,形成社会合力,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堵塞征管漏洞 。二是整合信息服务平台 。优化?务网站的服务功能,积极推行网上申报、网上下载税务表格等服务措?,提供发票真伪鉴别、有奖发票等服务事项的网上查询 。积极利用短信开展催报催缴、申报提醒、办税通知等涉税事项 。三是完善征管软件功能 。加快推广税收管理员平台等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增强征管软件的查询、监控、分析、评估功能,帮助税收管理员更高效地开展包括户籍管理、纳税评估、税收检查、数据分析等大量的日常工作,实现各级税务机关对征管工作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 。四是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征、管、查在税收经济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工作中要进一步建立良性互动机制,使各工作环节衔接得更加畅顺,更好地发挥“以查促管,以管助查”的合力作用 。五是坚持办税公开 。完善公开程序,拓展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强化监督制约 。按照纳税人办税流程,明确涉税事项的类别、实施依据、公开形式、公开范围、公开时间以及承办部门等;做好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明确标准,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国、地税机关要严格评定,确保评定的客观性、准确性、公平性 。充分运用评定结果,积极推行分类管理和服务 。(四)建立考核机制,落实服务效果其一要强化考核监督 。建立纳税服务责任制、考核制和奖惩制,坚持“三个结合”,即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内部考核与社会评议相结合 。其二要开展社会评议 。一要在办税服务厅内设置“服务评价器”,由纳税人现场对税务人员的具体服务行为进行评价 。二要采取问卷调查、税企座谈会、定期回访纳税人等形式开展评价与监督 。其三要严格责任追究 。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纳税服务工作是国税部门根据当前税收征管工作实际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 。笔者认为,我们只有转变观念,做到“以人为本”,努力拓宽思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倾心服务纳税人,通过不断完善税收征管机制来促进纳税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
五、如何加强税收征管纳税服务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基础和环节 。如何进一步搞好纳税服务工作是当前国税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市国税征管部门在协调和配合该局办税服务厅着力减轻纳税人不必要的办税负担的同时,以纳税人为中心,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标,以税收流程为导向,充分依托信息化手段,改进纳税服务工作,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做到执法规范,成本降低,办税便捷,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是尽管如此,还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及纳税人的需求 。为此,本文主要从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提升纳税服务质量等方面谈谈本人肤浅之见解 。一、当前在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一)征管力量薄弱,导致服务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市国税部门为适应当前形势,对所属乡镇分局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通过精简机构,基层分局由过去的行政区划设置,改变为现在的以经济区划设置 。虽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办公经费,但从管理和为纳税人服务的角度上看,监控力度大大降低,由于税管员忙于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管理中,根本没有精力对纳税人进行深层次的调查了解和宣传辅导,税管员在日常巡查的次数上远远低于从前,对纳税人在征管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知之甚少,影响了管理和服务效能,制约了税收管理和服务质量 。(二)管理手段落后,影响纳税服务效果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市的税收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税收征管仍处于由传统手段向信息化、程序化、科学化转换的过程中,信息传递、反馈、共享的速度和程度较低,税收征管仍然依靠纸质手工作业,征管方式未能从根本上脱开“粗放式”和“人海战术”的鞠绊 。纳税人在办证,尤其是在申办一般纳税人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不便,既影响了税务机关的办税效率,又挫伤了纳税人的积极性 。(三)考评体系缺乏,服务工作流于形式 。税管员制度明确规定,基层税务机关要通过加强对税收管理员工作业绩的考核,其中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必须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考核更加细化,每一项纳税服务工作都要有具体指标,通过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到事,考核到单位,考核到人,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纸质上 。通过考核,真正使每一名领导和税管员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实现考核“收入”与考核“服务”并重 。二、加强税收征管提升纳税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一)优化职能,健全服务体系 按照人尽其才、人事相依的原则,根据管辖区域、管户数量、税源规模和人员编制对税管员进行定岗定编,实现分类管理,发挥人才优势和潜能 。细化分解岗位职能,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行为规则和规范的业务流程,推进税收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税收服务,在机制上起到良好的保证作用 。加强税收业务及纳税服务的教育培训 。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对税管员开展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在注重提高税收管理员财会水平、数据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掌握的同时,把为纳税人服务的相关要求进行重点讲解,让每位税管员掌握一些基本的服务知识 。(二)简化流程环节,规范纳税申报 一是简化办税环节,规范涉税文书 。对已经纳入CTAIS并可在网上直接审批的,取消纸质文书的审批 。二是统筹安排税收调查和日常检查等工作 。避免多头重复安排内容相同的调查和检查事项 。如对于税务登记、税种认定、减免税资格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等涉税调查事项,实行一次下户、调查办结 。对于纳税评估,应针对纳税人申报缴纳的各个税种进行综合评估,国、地税联合评估,一年1次,避免多次下户,多头评估 。三是规范申报 。对纳税人的涉税资料进行规范管理 。对已存入CTAIS系统按照“一户式”电子档案管理要求采集的各项基础信息,在纳税人办理登记类、认定类、申报类、审批类等各种涉税事项时,不得再要求纳税人重复提供有关证件的复印件;税务机关在开展税收分析、税负调查等工作时,不得要求纳税人重复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和涉税信息 。对于长期选择电子申报方式报送涉税资料,且数据质量比较高的纳税人,可确定报送纸质资料的时限 。如增值税、消费税的纸质申报资料采取年度报送,企业所得税季(月)度预缴申报采用电子申报方式,年度申报采用电子申报和纸质资料报送方式 。(三)创新征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 一是加强部门协作 。国、地税机关在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的基础上,联合评定纳税信用等级,联合开展税务检查和税收调查 。要落实国、地税联系会议制度,加强信息沟通 。加强分析比对,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真正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同时要加强与工商、财政、金融、统计等部门的沟通和合作 。大力开展外部信息交换,提高信息采集质量 。逐步实现联网,实行资源共享,形成社会合力,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堵塞征管漏洞 。二是整合信息服务平台 。优化税务网站的服务功能,积极推行网上申报、网上下载税务表格等服务措施,提供发票真伪鉴别、有奖发票等服务事项的网上查询 。积极利用短信开展催报催缴、申报提醒、办税通知等涉税事项 。三是完善征管软件功能 。加快推广税收管理员平台等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增强征管软件的查询、监控、分析、评估功能,帮助税收管理员更高效地开展包括户籍管理、纳税评估、税收检查、数据分析等大量的日常工作,实现各级税务机关对征管工作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 。四是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征、管、查在税收经济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工作中要进一步建立良性互动机制,使各工作环节衔接得更加畅顺,更好地发挥“以查促管,以管助查”的合力作用 。五是坚持办税公开 。完善公开程序,拓展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强化监督制约 。按照纳税人办税流程,明确涉税事项的类别、实施依据、公开形式、公开范围、公开时间以及承办部门等;做好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明确标准,完善制度,健全机制 。国、地税机关要严格评定,确保评定的客观性、准确性、公平性 。充分运用评定结果,积极推行分类管理和服务 。(四)建立考核机制,落实服务效果 其一要强化考核监督 。建立纳税服务责任制、考核制和奖惩制,坚持“三个结合”,即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内部考核与社会评议相结合 。其二要开展社会评议 。一要在办税服务厅内设置“服务评价器”,由纳税人现场对税务人员的具体服务行为进行评价 。二要采取问卷调查、税企座谈会、定期回访纳税人等形式开展评价与监督 。 其三要严格责任追究 。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纳税服务工作是国税部门根据当前税收征管工作实际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 。笔者认为,我们只有转变观念,做到“以人为本”,努力拓宽思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采取各项有力措施,倾心服务纳税人,通过不断完善税收征管机制来促进纳税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
六、国税 如何夯实基础管理一、严把新办税务登记关 。一是严格审核纳税人税务登记申请资料,办税服务厅将资料原件与复印件逐一核对,资料齐全、核对相符才能办理登记 。同时,利用纳税人身份识别系统对法人身份证进行识别,防止纳税人利用虚假身份证办理税务登记 。二是加强对税务登记信息的实地核查 。税源管理部门接到办税服务厅传递的税务登记调查表后,对综合征管系统中的登记信息,进行实地核实 。同时,在日常巡查中,注意将掌握的户籍管理信息与税务登记信息进行比对,核查税务登记的真实性 。对于巡查中发现的漏征漏管户,督促其及时办理税务登记 。三是不定期对纳税人保管、使用税务登记证情况和税务登记事项变更情况进行检查 。通过抽查,督促税源管理单位认真核对并及时更新纳税人的基础信息,确保税务登记信息的准确性 。四是结合外部信息管理系统,核查地税、工商部门的交换信息,发现漏征漏管户及时查找,并通知纳税人限期办理税务登记 。二、严把非正常户处理关 。一是加强业务科室之间的联动,拓宽户籍信息的采集量和实地查验的覆盖面,确保非正常户“认定准确、追踪到位、解除及时” 。对未按规定期限申报纳税的纳税人,由税源管理部门催报催缴,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按规定处罚,对查无下落的,按程序认定为非正常户管理,暂停其发票领购,并将《非正常户认定公告》及时公开,保障纳税人知情权 。在非正常户认定核实过程中,发现同一人员既是正常经营企业法人(财务负责人)又是其他非正常户法人(财务负责人)的,要求所在税源管理单位严格核查,责令非正常户及时申报纳税,并追缴所欠税款、罚款及滞纳金 。二是坚持非正常户的巡查制度,管理部门定期对非正常户进行实地检查,发现恢复或仍在继续生产经营的,责令解除非正常状态,督促其办理纳税事项 。对非正常户自行前来履行纳税义务的,责令其清缴税款,并按违章处罚程序进行处罚,然后转入正常户管理 。三、严把注销税务登记关 。一是规范注销程序 。办税服务厅受理人员在接收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申请时,严格审核申请手续是否齐全,程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真实,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欠税和多缴税款 。对资料不全的要求纳税人及时补正,税务登记窗口人员同时收缴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购本,通过内部流转由发票管理窗口缴销发票,转交税源管理部门实施注销检查 。二是规范注销检查,在收到注销税务登记时,税源管理部门要对纳税人进行实地检查 。将纳税人报表、账册、发票、税款缴纳、存货列表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对有逃避缴纳税款嫌疑的纳税人,坚决按规定移送查处 。三是规范注销税务登记手续,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纳税人需持注销检查报告到税务登记窗口办理注销手续 。然后纳税人持通知书再到相关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四是规范考核评价机制 。明确注销各环节工作职责,细化考评标准,加大执法责任追究力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