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渗透测试入门—— 常见术语概述

00x1 前言 刚入门小白,收集了一些渗透术语,废话不多说。
00x2 渗透术语 1.脚本 动态网站(如:asp,php,jsp), linux, python
2.网站 2.1静态网站:与后台交互比较少,如html)
2.2动态网站:使用动态脚本编写 如:asp,php,jsp,交互方便但是安全性不高,如果代码过滤不严格可能会导致漏洞最终导致后台linux被别人随意操作
3.http协议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因特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传输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HTTP是一个基于TCP/IP通信协议来传递数据(如:HTML 文件, 图片文件, 查询结果等)。
4.CMS CMS是内容管理系统,是一种位于WEB 前端和后端办公系统或流程之间的软件系统。内容的创作人员、编辑人员、发布人员使用内容管理系统来提交、修改、审批、发布内容。学生管理系统之类。有b/s和c/s架构
5.MD5 加密方式不可逆
6.base64 加密可逆
7.肉鸡 肉鸡也称傀儡机,是指可以被黑客远程控制的机器。对你的电脑植入木马的电脑进行随意控制。所谓“肉鸡”是一种很形象的比喻,比喻那些可以被攻击者控制的电脑、手机、服务器或者其他摄像头、路由器等智能设备,用于发动网络攻击。 例如在2016年美国东海岸断网事件中,黑客组织控制了大量的联网摄像头用于发动网络攻击,这些摄像头则可被称为“肉鸡”。
8.抓鸡 获取肉鸡的过程。
9.跳板 使用电脑a操控电脑b访问电脑c,最后在电脑c上只留下电脑b的行为和ip从而隐藏了电脑a的ip,b电脑就是a电脑的跳板。
10.木马 木马就是那些表面上伪装成了正常的程序,但是当这些程序被运行时,就会获取系统的整个控制权限。有很多黑客就是热衷于使用木马程序来控制别人电脑,比如灰鸽子,黑洞,pcshare等等。
11.网页木马 表面上伪装成普通的网页文件或是将恶意的代码直接插入到正常的网页文件中,当有人访问时,网页木马就会利用对方的系统或者浏览器的漏洞自动将配置好的木马下载到访问者的电脑上来自动执行。
12.黑页 一些计算机被入侵后,入侵者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对网站主页(在服务器开放WEB服务的情况下)进行改写,从而公布入侵者留下的信息,这样的网页通常称为黑页。
13.挂马 就是在别人的网站文件里放入网页木马或者是将代码潜入到对方正常的网页文件里,以使浏览者中马。
14.大马 功能强大的网页后门,能执行命令,操作文件,链接数据库。
15.webshell webshell就是以asp、php、jsp或者cgi等网页文件形式存在的一种命令执行环境,也可以将其称做为一种网页后门。黑客在入侵了一个网站后,通常会将asp或php后门文件与网站服务器WEB目录下正常的网页文件混在一起,然后就可以使用浏览器来访问asp或者php后门,得到一个命令执行环境,以达到控制网站服务器的目的。
16.提权 提高自己在服务器中的权限,主要针对网站入侵过程中,当入侵某一网站时,通过各种漏洞提升WEBSHELL权限以夺得该服务器权限。
17.后门 留个后门方便下次进入,而不用再重新黑一次。
18.网页后门: 其实就是一段网页代码,主要以ASP和PHP代码为主。由于这些代码都运行在服务器端,攻击者通过这段精心设计的代码,在服务器端进行某些危险的操作,获得某些敏感的技术信息或者通过渗透,提权获得服务器的控制权。并且这也是攻击者控制服务器的一条通道,比一般的入侵更具有隐蔽性。网页挂马就是攻击者通过在正常的页面中(通常是网站的主页)插入一段代码。浏览者在打开该页面的时候,这段代码被执行,然后下载并运行某木马的服务器端程序,进而控制浏览者的主机。
19.源码打包 把源码打包下载 到自己主机
20.脱库 职业入侵别人网站,然后下载数据库
21.嗅探 (窃听网络上流经的数据包)一般指嗅探器。嗅探器 可以窃听网络上流经的数据包。
22.rookit Rootkit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malware(恶意软件).Rootkit 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您不知道它们在做什么事情.Rootkit 基本上是无法检测到的,而且几乎不可能删除它们.虽然检测工具在不断增多,但是恶意软件的开发者也在不断寻找新的途径来掩盖他们的踪迹.
23.游戏箱子 箱子就是别人通过将木马挂在网页上 然后别人点击了这个网页后就中了木马 登陆游戏后木马就会记录这个人的游戏帐号密码 然后发到挂木马这个人的指定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叫游戏箱子
24.漏洞复现 你发现了一个漏洞你需要将这个漏洞展示出来。
25.Sandboxie Sandboxie(又叫沙箱、沙盘)即是一个虚拟系统程序,允许你在沙盘环境中运行浏览器或其他程序,因此运行所产生的变化可以随后删除。它创造了一个类似沙盒的独立作业环境,在其内部运行的程序并不能对硬盘产生永久性的影响。 在网络安全中,沙箱指在隔离环境中,用以测试不受信任的文件或应用程序等行为的工具。简而言之 ,用于隔离对主机造成危害的程序的一种环境
26.软件木马 远控软件的被控端 (exe 文件)
27.脚本木马 脚本语言编写的被控端 (asp、php…)
28.拿 Webshell (有人也会说是:拿 shell) 拿到网站的最高权限
29.服务器 提供计算机服务的设备。
30.物理服务器 实体的服务器
31.虚拟服务器 常见的,远程连接的
32.IP 代表计算机的一个网络地址
33.端口 设备与外界通讯交流的出口。(一栋大楼里面有几个房间,房间有几个门 大楼 = IP,房间的门 = 端口)
34.入侵 利用服务器方面漏洞的技术
35.压力测试 (Ddos、CC 攻击) 利用流量资源攻击服务器
36.POC 36.1全称 ’ Proof of Concept ',中文 ’ 概念验证 ’ ,常指一段漏洞证明的代码。EXP:全称 ’ Exploit ',中文 ’ 利用 ',指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攻击的动作。Payload:中文 ’ 有效载荷 ',指成功exploit之后,真正在目标系统执行的代码或指令。Shellcode:简单翻译 ’ shell代码 ',是Payload的一种,由于其建立正向/反向shell而得名。
36.2POC是用来证明漏洞存在的,EXP是用来利用漏洞的,两者通常不是一类,或者说,PoC通常是无害的,Exp通常是有害的,有了POC,才有EXP。
36.3Payload有很多种,它可以是Shellcode,也可以直接是一段系统命令。同一个Payload可以用于多个漏洞,但每个漏洞都有其自己的EXP,也就是说不存在通用的EXP。
36.4Shellcode也有很多种,包括正向的,反向的,甚至meterpreter。
36.5Shellcode与Shellshcok不是一个,Shellshock特指14年发现的Shellshock漏洞。
37.旁站入侵 即同服务器下的网站入侵,入侵之后可以通过提权跨目录等手段拿到目标网站的权限。常见的旁站查询工具有:WebRobot、御剑、明小子和web在线查询等。
38.C段入侵 即同C段下服务器入侵。如目标IP为192.168.1.253入侵192.168.1.*的任意一台机器,然后利用一些黑客工具嗅探获取在网络上传输的各种信息。常见的工具有:在Windows下有Cain,在Unix 环境下有Sniffit,Snoop,Tcpdump,Dsniff等
39.渗透测试 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
40.APT攻击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高级可持续性攻击,是指组织(特别是政府)或者小团体利用先进的攻击手段对特定目标进行长期持续性网络攻击的供给形式(极强的隐蔽性、潜伏期长,持续性强、目标性强)
41.3389、4899肉鸡 41.13389是WINDWS终端服务(Terminal Services)所默认使用的端口号,该服务是微软为了方便网络管理员远程管理及维护服务器而推出的,网络管理员可以使用远程桌面连接到网络上任意一台开启了终端服务的计算机上,成功登陆后就会象操作自己的电脑一样来操作主机了。这和远程控制软件甚至是木马程序实现的功能很相似,终端服务的连接非常稳定,而且任何杀毒软件都不会查杀,所以也深受黑客喜爱。黑客在**了一台主机后,通常都会想办法先添加一个属于自己的后门帐号,然后再开启对方的终端服务,这样,自己就随时可以使用终端服务来控制对方了,这样的主机,通常就会被叫做3389肉鸡。
41.2Radmin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远程控制软件,4899就是Radmin默认使以也经常被黑客当作木马来使用(正是这个原因,目前的杀毒软件也对Radmin查杀了)。有的人在使用的服务端口号。因为Radmin的控制功能非常强大,传输速度也比大多数木马快,而且又不被杀毒软件所查杀,所用Radmin管理远程电脑时使用的是空口令或者是弱口令,黑客就可以使用一些软件扫描网络上存在Radmin空口令或者弱口令的主机,然后就可以登陆上去远程控制对恶劣,这样被控制的主机通常就被成做4899肉鸡。
42.免杀 就是通过加壳、加密、修改特征码、加花指令等等技术来修改程序,使其逃过杀毒软件的查杀。
43.花指令 就是几句汇编指令,让汇编语句进行一些跳转,使得杀毒软件不能正常的判断病毒文件的构造。说通俗点就是”杀毒软件是从头到脚按顺序来查找病毒。如果我们把病毒的头和脚颠倒位置,杀毒软件就找不到病毒了“。
44.反弹端口 “反弹端口”原理 服务端(被控制端)主动连接客户端(控制端),为了隐蔽起见,监听端口一般开在80(提供HTTP服务的端口),这样,即使用户使用端口扫描软件检查自己的端口,也难以发现。而控制端发给服务端的数据是一个第三方的空间来实现的,一般用一个主页空间,控制端通过FTP写主页空间上的一个文件,而服务端定期?*** TTP协议读取这个文件的内容,当发现客户端让自己开始连接时,就主动连接。这样,控制端就可以穿过防火墙,甚至还能访问局域网内部的电脑。
45.软件加壳 “壳”是一段专门负责保护软件不被非法修改或反编译的程序。它们一般都是先于程序运行,拿到控制权,然后完成它们保护软件的任务。经过加壳的软件在跟踪时已看到其真实的十六进制代码,因此可以起到保护软件的目的。
46.软件脱壳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相应的工具,把在软件“外面”起保护作用的“壳”程序去除,还文件本来面目,这样再修改文件内容就容易多了。
47.蠕虫病毒 它利用了WINDOWS系统的开放性特点,特别是COM到COM+的组件编程思路,一个脚本程序能调用功能更大的组件来完成自己的功能。以VB脚本病毒为例,它们都是把VBS脚本文件加在附件中,使用*.HTM,VBS等欺骗性的文件名。它是一类相对独立的恶意代码,利用了联网系统的开放性特点,通过可远程利用的漏洞自主地进行传播,受到控制终端会变成攻击的发起方,尝试感染更多的系统。蠕虫病毒的主要特性有:自我复制能力、很强的传播性、潜伏性、特定的触发性、很大的破坏性。
48.缓冲区溢出 功击者向一个地址区输入这个区间存储不下的大量字符。在某些性况下,这些多余的字符可以作为“执行代码”来运行,因此足以使功击者不受安全措施限制地获得计算机的控制权。
49.CMD 是一个所谓命令行控制台。有两条进入该程序的通道:第一、鼠标点击“开始—运行”,在出现的编辑框中键入“CMD”,然后点击“确定”;第二、在启动Windows2000的时候,按F8进入启动选择菜单,移动光条或键入数字至安全模式的命令行状态。出现的窗口是一个在win9x系统常见的那种MSDOS方式的界面。尽管微软把这个工具当做命令解释器一个新的实例,但使用方法去和原来的DOS没有区别。
50.嗅控器(Snifffer) 就是能够捕获网络报文的设备。嗅控器的正当用处在于分析网络的流量,以便找出所关心的网络中潜在的问题。
51.密罐(Honeypot) 是一个包含漏洞的系统,它摸拟一个或多个易受功击的主机,给黑客提供一个容易功击的目标。由于密罐没有其它任务需要完成,因此所有连接的尝试都应被视为是可疑的。密罐的另一个用途是拖延功击者对其真正目标的功击,让功击者在密罐上浪费时间。与此同时,最初的功击目标受到了保护,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光焕发不将受侵犯。蜜罐类产品包括蜜网、蜜系统、蜜账号等等。
52.路由器(Routers) 是用来连接不同子网的中枢,它们工作于osi 7层模型的传输层和网络层。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就是将网络信息包传输到它们的目的地。一些路由器还有访问控制列表(ACLs),允许将不想要的信息包过滤出去。许多路由器都可以将它们的日志信息注入到IDS系统中,提供有关被阻挡的访问网络企图的宝贵信息。
53.环境 虚拟机 目标靶机系统的安装 HTTP协议 网站搭建 http头
200 响应码
date 日期
content-type 类型
Accept-charset 浏览器可接受的字符集
Content-length 表示请求信息的正文的长度
Cookie 是很重要的信息之一
http: //www.xxx.xxx.com/IPsot=373
http头注入攻击 注入 X-Forwarded-For:1.1.1.1’ 在对ip进行传输的时候用的是insert into update方式来传输或修改,用上述方式就可能通过报错形成注入攻击。
54.IPC$ 是共享“命名管道”的资源,它是为了让进程间通信而开放的饿命名管道,可以通过验证用户名和密码获得相应的权限,在远程管理计算机和查看计算机的共享资源时使用。
55.溢出 确切的讲,简单的应该是“缓冲区溢解释就是程序对接受的输入数据没有执行有效的检测而导致出”。错误,后果可能是造成程序崩溃或者是执行攻击者的命令。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堆溢出(2)栈溢出
56.注入 56.1随着B/S模式应用开发的发展,使用这种模式编写程序的程序员越来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程序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相当大一部分应用程序存在安全隐患。用户可以提交一段数据库查询代码,根据程序返回的结果,获得某些他想要知的数据,这个就是所谓的SQLinjection,即:SQL注意入。
56.2Web安全头号大敌。攻击者把一些包含攻击代码当做命令或者查询语句发送给解释器,这些恶意数据可以欺骗解释器,从而执行计划外的命令或者未授权访问数据。 注入攻击漏洞往往是应用程序缺少对输入进行安全性检查所引起的。注入漏洞通常能在SQL查询、LDAP查询、OS命令、程序参数等中出现。
56.3注入攻击最常见的形式,主要是指Web应用程序对用户输入数据的合法性没有判断或过滤不严,攻击者可以在Web应用程序中事先定义好的查询语句的结尾上添加额外的SQL语句,在管理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实现非法操作,以此来实现欺骗数据库服务器执行非授权的任意查询或其他操作,导致数据库信息泄露或非授权操作数据表。
57.注入点 是可以实行注入的地方,通常是一个访问数据库的连接。根据注入点数据库的运行帐号的权限的不同,你所得到的权限也不同。
58.内网 通俗的讲就是局域网,比如网吧,校园网,公司内部网等都属于此类。172.31.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查看IP地址,如果是在以下三个范围之内,就说明我们是处于内网之中的: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31.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外网 直接连入INTERNET(互连网),可以与互连网上的任意一台电脑互相访问。
59.外网 直接连入INTERNET(互连网),可以与互连网上的任意一台电脑互相访问,IP地址不是保留IP(内网)IP地址。
60.端口(Port) 60.1相当于一种数据的传输通道。用于接受某些数据,然后传输给相应的服务,而电脑将这些数据处理后,再将相应的恢复通过开启的端口传给对方。一般每一个端口的开放的偶对应了相应的服务,要关闭这些端口只需要将对应的服务关闭就可以了。
60.2端口合计详情
21 ftp
22 SSH
23 Telnet
80 web
80-89 web
161 SNMP
389 LDAP
443 SSL心脏滴血以及一些web漏洞测试
445 SMB
512,513,514 Rexec
873 Rsync未授权
1025,111 NFS
1433 MSSQL
1521 Oracle:(iSqlPlus Port:5560,7778)
2082/2083 cpanel主机管理系统登陆 (国外用较多)
2222 DA虚拟主机管理系统登陆 (国外用较多)
2601,2604 zebra路由,默认密码zebra
3128 squid代理默认端口,如果没设置口令很可能就直接漫游内网了
3306 MySQL
3312/3311 kangle主机管理系统登陆
3389 远程桌面
4440 rundeck 参考WooYun: 借用新浪某服务成功漫游新浪内网
5432 PostgreSQL
5900 vnc
5984 CouchDB http://xxx:5984/_utils/
6082 varnish 参考WooYun: Varnish HTTP accelerator CLI 未授权访问易导致网站被直接篡改或者作为代理进入内网
6379 redis未授权
7001,7002 WebLogic默认弱口令,反序列
7778 Kloxo主机控制面板登录
8000-9090 都是一些常见的web端口,有些运维喜欢把管理后台开在这些非80的端口上
8080 tomcat/WDCP主机管理系统,默认弱口令
8080,8089,9090 JBOSS
8083 Vestacp主机管理系统 (国外用较多)
8649 ganglia
8888 amh/LuManager 主机管理系统默认端口
9200,9300 elasticsearch 参考WooYun: 多玩某服务器ElasticSearch命令执行漏洞
10000 Virtualmin/Webmin 服务器虚拟主机管理系统
11211 memcache未授权访问
27017,27018 Mongodb未授权访问
28017 mongodb统计页面
50000 SAP命令执行
50070,50030 hadoop默认端口未授权访问
554 实时流协议(监控)53 dns 110 pop3 1080 socket5
61.僵尸网络 【网络|渗透测试入门—— 常见术语概述】僵尸网络 Botnet 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传播手段,将大量主机感染病毒,从而在控制者和被感染主机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可一对多控制的网络。 僵尸网络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众多的计算机在不知不觉中如同中国古老传说中的僵尸群一样被人驱赶和指挥着,成为被攻击者执行各类恶意活动(DDOS、垃圾邮件等)利用的一种基础设施。
62.震网病毒 又名Stuxnet病毒,是第一个专门定向攻击真实世界中基础(能源)设施的“蠕虫”病毒,比如核电站,水坝,国家电网。 作为世界上首个网络“超级破坏性武器”,Stuxnet的计算机病毒已经感染了全球超过 45000个网络,其目标伊朗的铀浓缩设备遭到的攻击最为严重。
63.勒索病毒 主要以邮件、程序木马、网页挂马的形式进行传播。该病毒性质恶劣、危害极大,一旦感染将给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这种病毒利用各种加密算法对文件进行加密,被感染者一般无法解密,必须拿到解密的私钥才有可能破解。
64.挖矿木马 一种将PC、移动设备甚至服务器变为矿机的木马,通常由挖矿团伙植入,用于挖掘比特币从而赚取利益。
65.攻击载荷 攻击载荷(Payload)是系统被攻陷后执行的多阶段恶意代码。 通常攻击载荷附加于漏洞攻击模块之上,随漏洞攻击一起分发,并可能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组件。
66.间谍软件 一种能够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其电脑、手机上安装后门,具备收集用户信息、监听、偷拍等功能的软件。
67.弱口令 指那些强度不够,容易被猜解的,类似123,abc这样的口令(密码)。
68.漏洞 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漏洞》一书中指出,软件的缺陷是漏洞的一个主要来源,缺陷是天生的,漏洞是不可避免的。
69.远程命令执行漏洞 由于系统设计实现上存在的漏洞,攻击者可能通过发送特定的请求或数据导致在受影响的系统上执行攻击者指定的任意命令。
70.0day漏洞 0day漏洞最早的破解是专门针对软件的,叫做WAREZ,后来才发展到游戏,音乐,影视等其他内容的。 0day中的0表示Zero,早期的0day表示在软件发行后的24小时内就出现破解版本。 在网络攻防的语境下,0day漏洞指那些已经被攻击者发现掌握并开始利用,但还没有被包括受影响软件厂商在内的公众所知的漏洞,这类漏洞对攻击者来说有完全的信息优势,由于没有漏洞的对应的补丁或临时解决方案,防守方不知道如何防御,攻击者可以达成最大可能的威胁。
71.1day漏洞 指漏洞信息已公开但仍未发布补丁的漏洞。此类漏洞的危害仍然较高,但往往官方会公布部分缓解措施,如关闭部分端口或者服务等。
72.Nday漏洞 指已经发布官方补丁的漏洞。通常情况下,此类漏洞的防护只需更新补丁即可,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往往存在大量设备漏洞补丁更新不及时,且漏洞利用方式已经在互联网公开,往往此类漏洞是黑客最常使用的漏洞。 例如在永恒之蓝事件中,微软事先已经发布补丁,但仍有大量用户中招。 2.攻击方法
暴力破解
简称“爆破”。黑客对系统中账号的每一个可能的密码进行高度密集的自动搜索,从而破坏安全并获得对计算机的访问权限。
73.洪水攻击 是黑客比较常用的一种攻击技术,特点是实施简单,威力巨大,大多是无视防御的。 从定义上说,攻击者对网络资源发送过量数据时就发生了洪水攻击,这个网络资源可以是router,switch,host,application等。 洪水攻击将攻击流量比作成洪水,只要攻击流量足够大,就可以将防御手段打穿。 DDoS攻击便是洪水攻击的一种。
74.SYN攻击 利用操作系统TCP协调设计上的问题执行的拒绝服务攻击,涉及TCP建立连接时三次握手的设计。
75.DoS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通过利用漏洞或发送大量的请求导致攻击对象无法访问网络或者网站无法被访问。
76.DDoS 分布式DOS攻击,常见的UDP、SYN、反射放大攻击等等,就是通过许多台肉鸡一起向你发送一些网络请求信息,导致你的网络堵塞而不能正常上网。
77.黑产 网络黑产,指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网络空间管理秩序,甚至国家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带来潜在威胁(重大安全隐患)的非法行为。 例如非法数据交易产业。
78.暗网 暗网是利用加密传输、P2P对等网络、多点中继混淆等,为用户提供匿名的互联网信息访问的一类技术手段,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匿名性。
79.黑帽黑客 以非法目的进行黑客攻击的人,通常是为了经济利益。他们进入安全网络以销毁、赎回、修改或窃取数据,或使网络无法用于授权用户。 这个名字来源于这样一个历史:老式的黑白西部电影中,恶棍很容易被电影观众识别,因为他们戴着黑帽子,而“好人”则戴着白帽子。
80.白帽黑客 是那些用自己的黑客技术来进行合法的安全测试分析的黑客,测试网络和系统的性能来判定它们能够承受入侵的强弱程度。
81.红帽黑客 事实上最为人所接受的说法叫红客。 红帽黑客以正义、道德、进步、强大为宗旨,以热爱祖国、坚持正义、开拓进取为精神支柱,红客通常会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去维护国内网络的安全,并对外来的进攻进行还击。
82.红队 通常指攻防演习中的攻击队伍。
83.蓝队 通常指攻防演习中的防守队伍。
84.紫队 攻防演习中新近诞生的一方,通常指监理方或者裁判方。
85.加密机 主机加密设备,加密机和主机之间使用TCP/IP协议通信,所以加密机对主机的类型和主机操作系统无任何特殊的要求。
86.CA证书 为实现双方安全通信提供了电子认证。 在因特网、公司内部网或外部网中,使用数字证书实现身份识别和电子信息加密。 数字证书中含有密钥对(公钥和私钥)所有者的识别信息,通过验证识别信息的真伪实现对证书持有者身份的认证。
87.SSL证书 SSL证书是数字证书的一种,类似于驾驶证、护照和营业执照的电子副本。 因为配置在服务器上,也称为SSL服务器证书。
88.防火墙 主要部署于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出口,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有选择地接受外部访问。
89.IDS 入侵检测系统 用于在黑客发起进攻或是发起进攻之前检测到攻击,并加以拦截。 IDS是不同于防火墙。防火墙只能屏蔽入侵,而IDS却可以在入侵发生以前,通过一些信息来检测到即将发生的攻击或是入侵并作出反应。
90.NIDS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的缩写,即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主要用于检测Hacker或Cracker 。 通过网络进行的入侵行为。NIDS的运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目标主机上运行以监测其本身的通信信息,另一种是在一台单独的机器上运行以监测所有网络设备的通信信息,比如Hub、路由器。IPS 全称为Intrusion-Prevention System,即入侵防御系统,目的在于及时识别攻击程序或有害代码及其克隆和变种,采取预防措施,先期阻止入侵,防患于未然。 或者至少使其危害性充分降低。入侵预防系统一般作为防火墙 和防病毒软件的补充来投入使用。
91.杀毒软件 也称反病毒软件或防毒软件,是用于消除电脑病毒、特洛伊木马和恶意软件等计算机威胁的一类软件。反病毒引擎 通俗理解,就是一套判断特定程序行为是否为病毒程序(包括可疑的)的技术机制。 例如奇安信自主研发的QOWL猫头鹰反病毒引擎。
92.防毒墙 区别于部署在主机上的杀毒软件,防毒墙的部署方式与防火墙类似,主要部署于网络出口,用于对病毒进行扫描和拦截,因此防毒墙也被称为反病毒网关。老三样 通常指IDS、防火墙和反病毒三样历史最悠久安全产品。
93.告警 指网络安全设备对攻击行为产生的警报。
94.误报 也称为无效告警,通常指告警错误,即把合法行为判断成非法行为而产生了告警。 目前,由于攻击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检测技术的限制,误报的数量非常大,使得安全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来处理此类告警,已经成为困扰并拉低日常安全处置效率的主要原因。
95.漏报 通常指网络安全设备没有检测出非法行为而没有产生告警。一旦出现漏报,将大幅增加系统被入侵的风险。
96.NAC 全称为Network Access Control,即网络准入控制,其宗旨是防止病毒和蠕虫等新兴黑客技术对企业安全造成危害。 借助NAC,客户可以只允许合法的、值得信任的终端设备(例如PC、服务器、PDA)接入网络,而不允许其它设备接入。漏扫 即漏洞扫描,指基于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远程或者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渗透攻击)行为。
97.UTM 即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中文名为统一威胁管理,最早由IDC于2014年提出,即将不同设备的安全能力(最早包括入侵检测、防火墙和反病毒技术),集中在同一网关上,实现统一管理和运维。
98. 网闸 网闸是使用带有多种控制功能的固态开关读写介质,连接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的信息安全设备。 由于两个独立的主机系统通过网闸进行隔离,只有以数据文件形式进行的无协议摆渡。
99.堡垒机 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监控和记录运维人员对网络内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数据库等设备的操作行为,以便集中报警、及时处理及审计定责。
100.数据库审计 能够实时记录网络上的数据库活动,对数据库操作进行细粒度审计的合规性管理,对数据库遭受到的风险行为进行告警,对攻击行为进行阻断。 它通过对用户访问数据库行为的记录、分析和汇报,用来帮助用户事后生成合规报告、事故追根溯源,同时加强内外部数据库网络行为记录,提高数据资产安全。
101.DLP 数据防泄漏,通过数字资产的精准识别和策略制定,主要用于防止企业的指定数据或信息资产以违反安全策略规定的形式流出企业。
102.VPN 虚拟专用网,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讯,通过对数据包的加密和数据包目标地址的转换实现远程访问。
103.SD-WAN 即软件定义广域网,这种服务用于连接广阔地理范围的企业网络、数据中心、互联网应用及云服务。 这种服务的典型特征是将网络控制能力通过软件方式云化。 通常情况下,SD-WAN都集成有防火墙、入侵检测或者防病毒能力。并且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以安全为核心设计的SD-WAN正在崭露头角,包括奇安信、Fortinet等多家安全厂商开始涉足该领域,并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内生安全设计。
104. 网关 通常指路由器、防火墙、IDS、VPN等边界网络设备。
105. WAF 即Web Application Firewall,即Web应用防火墙,是通过执行一系列针对HTTP/HTTPS的安全策略来专门为Web应用提供保护的一款产品。
106. SOC 即Security Operations Center,翻译为安全运行中心或者安全管理平台,通过建立一套实时的资产风险模型,协助管理员进行事件分析、风险分析、预警管理和应急响应处理的集中安全管理系统。
107.LAS 日志审计系统,主要功能是提供日志的收集、检索和分析能力,可为威胁检测提供丰富的上下文。
108.NOC 即Network Operations Center,网络操作中心或网络运行中心,是远程网络通讯的管理、监视和维护中心,是网络问题解决、软件分发和修改、路由、域名管理、性能监视的焦点。
109. SIEM 即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负责从大量企业安全控件、主机操作系统、企业应用和企业使用的其他软件收集安全日志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报告。
110. 上网行为管理 是指帮助互联网用户控制和管理对互联网使用的设备。 其包括对网页访问过滤、上网隐私保护、网络应用控制、带宽流量管理、信息收发审计、用户行为分析等。
111. 沙箱 沙箱是一种用于安全的运行程序的机制。它常常用来执行那些非可信的程序。 非可信程序中的恶意代码对系统的影响将会被限制在沙箱内而不会影响到系统的其它部分。沙箱逃逸 一种识别沙箱环境,并利用静默、欺骗等技术,绕过沙箱检测的现象网络靶场 主要是指通过虚拟环境与真实设备相结合,模拟仿真出真实赛博网络空间攻防作战环境,能够支撑攻防演练、安全教育、网络空间作战能力研究和网络武器装备验证试验平台。
112. 加密技术 112.1加密技术包括两个元素:算法和密钥。
112.2算法是将普通的文本与一串数字(密钥)的结合,产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骤,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种算法。
112.3密钥加密技术的密码体制分为对称密钥体制和非对称密钥体制两种。相应地,对数据加密的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私人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对称加密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而非对称加密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加密密钥可以公开而解密密钥需要保密。
113. 黑名单 顾名思义,黑名单即不好的名单,凡是在黑名单上的软件、IP地址等,都被认为是非法的。
114. 白名单 与黑名单对应,白名单即“好人”的名单,凡是在白名单上的软件、IP等,都被认为是合法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
115. 边界防御 以网络边界为核心的防御模型,以静态规则匹配为基础,强调把所有的安全威胁都挡在外网。
116. 南北向流量 通常指数据中心内外部通信所产生的的流量。
117.东西向流量 通常指数据中心内部不同主机之间互相通信所产生的的流量。
118. 规则库 网络安全的核心数据库,类似于黑白名单,用于存储大量安全规则,一旦访问行为和规则库完成匹配,则被认为是非法行为。所以有人也将规则库比喻为网络空间的法律。下一代 网络安全领域经常用到,用于表示产品或者技术有较大幅度的创新,在能力上相对于传统方法有明显的进步,通常缩写为NG(Next Gen)。 例如NGFW(下一代防火墙)、NGSOC(下一代安全管理平台)等。
119. 大数据安全分析 区别于传统被动规则匹配的防御模式,以主动收集和分析大数据的方法,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因此也称数据驱动安全。 该理论最早由奇安信于2015年提出。
120. EPP 全称为Endpoint Protection Platform,翻译为端点保护平台,部署在终端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解决方案,用于防止针对终端的恶意软件、恶意脚本等安全威胁,通常与EDR进行联动。
121.EDR 全称Endpoint Detection & Response,即端点检测与响应,通过对端点进行持续检测,同时通过应用程序对操作系统调用等异常行为分析,检测和防护未知威胁,最终达到杀毒软件无法解决未知威胁的目的。
122. NDR 全称Network Detection & Response,即网络检测与响应,通过对网络侧流量的持续检测和分析,帮助企业增强威胁响应能力,提高网络安全的可见性和威胁免疫力。
123.安全可视化 指在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呈现技术,将网络安全加固、检测、防御、响应等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转换成图形界面,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搜索、加工、汇总等操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124.NTA 网络流量分析(NTA)的概念是Gartner于2013年首次提出的,位列五种检测高级威胁的手段之一。 它融合了传统的基于规则的检测技术,以及机器学习和其他高级分析技术,用以检测企业网络中的可疑行为,尤其是失陷后的痕迹。
125.MDR 全称Managed Detection & Response,即托管检测与响应,依靠基于网络和主机的检测工具来识别恶意模式。 此外,这些工具通常还会从防火墙之内的终端收集数据,以便更全面地监控网络活动。应急响应 通常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应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
126.XDR 通常指以检测和响应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安全策略的统称,包括EDR、NDR、MDR等。
127.安全运营 贯穿产品研发、业务运行、漏洞修复、防护与检测、应急响应等一系列环节,实行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流程,将各个环节的安全防控作用有机结合,保障整个业务的安全性。
128.威胁情报 根据Gartner的定义,威胁情报是某种基于证据的知识,包括上下文、机制、标示、含义和能够执行的建议,这些知识与资产所面临已有的或酝酿中的威胁或危害相关,可用于资产相关主体对威胁或危害的响应或处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威胁情报主要分为人读情报和机读情报。
129.TTP 主要包括三要素,战术Tactics、技术Techniques和过程Procedures,是描述高级威胁组织及其攻击的重要指标,作为威胁情报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TTP可为安全分析人员提供决策支撑。
130.IOC 中文名为失陷标示:用以发现内部被APT团伙、木马后门、僵尸网络控制的失陷主机,类型上往往是域名、URL等。 目前而言,IOC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威胁情报,因为其效果最为直接。一经匹配,则意味着存在已经失陷的主机。
131.上下文 从文章的上下文引申而来,主要是指某项威胁指标的关联信息,用于实现更加精准的安全匹配和检测。
132.STIX STIX是一种描述网络威胁信息的结构化语言,能够以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方式获取更广泛的网络威胁信息,常用于威胁情报的共享与交换,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 STIX在定义了8中构件的1.0版本基础上,已经推出了定义了12中构件的2.0版本。
133.杀伤链 杀伤链最早来源于军事领域,用于描述进攻一方各个阶段的状态。 在网络安全领域,这一概念最早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出,英文名称为Kill Chain,也称作网络攻击生命周期,包括侦查追踪、武器构建、载荷投递、漏洞利用、安装植入、命令控制、目标达成等七个阶段,来识别和防止入侵。
134.ATT&CK 可以简单理解为描述攻击者技战术的知识库。 MITRE在2013年推出了该模型,它是根据真实的观察数据来描述和分类对抗行为。 ATT&CK将已知攻击者行为转换为结构化列表,将这些已知的行为汇总成战术和技术,并通过几个矩阵以及结构化威胁信息表达式(STIX)、指标信息的可信自动化交换(TAXII)来表示。
135.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十分广泛,在网络安全领域,钻石模型首次建立了一种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入侵分析的正式方法: 可衡量、可测试和可重复——提供了一个对攻击活动进行记录、(信息)合成、关联的简单、正式和全面的方法。 这种科学的方法和简单性可以改善分析的效率、效能和准确性。
136.关联分析 又称关联挖掘,就是在交易数据、关系数据或其他信息载体中,查找存在于项目集合或对象集合之间的频繁模式、关联、相关性或因果结构。 在网络安全领域主要是指将不同维度、类型的安全数据进行关联挖掘,找出其中潜在的入侵行为。
137.态势感知 是一种基于环境的、动态、整体地洞悉安全风险的能力,是以安全大数据为基础,从全局视角提升对安全威胁的发现识别、理解分析、响应处置能力的一种方式,最终是为了决策与行动,是安全能力的落地。
138.探针 也叫作网络安全探针或者安全探针,可以简单理解为赛博世界的摄像头,部署在网络拓扑的关键节点上,用于收集和分析流量和日志,发现异常行为,并对可能到来的攻击发出预警。
139.网络空间测绘 用搜索引擎技术来提供交互,让人们可以方便的搜索到网络空间上的设备。 相对于现实中使用的地图,用各种测绘方法描述和标注地理位置,用主动或被动探测的方法,来绘制网络空间上设备的网络节点和网络连接关系图,及各设备的画像。
140.SOAR 全称Security Orchestration, Automation and Response,意即安全编排自动化与响应,主要通过剧本化、流程化的指令,对入侵行为采取的一系列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响应处置动作。
141.UEBA 全称为User and Entity Behavior Analytics,即用户实体行为分析,一般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用户以及IT实体的行为,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非法行为。
142.内存保护 内存保护是操作系统对电脑上的内存进行访问权限管理的一个机制。内存保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某个进程去访问不是操作系统配置给它的寻址空间。
143.RASP 全称为Runtime application self-protection,翻译成应用运行时自我保护。 在2014年时由Gartner提出,它是一种新型应用安全保护技术,它将保护程序像疫苗一样注入到应用程序中,应用程序融为一体,能实时检测和阻断安全攻击,使应用程序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当应用程序遭受到实际攻击伤害,就可以自动对其进行防御,而不需要进行人工干预。
144.包检测 对于流量包、数据包进行拆包、检测的行为。
145.深度包检测 Deep Packet Inspection,缩写为 DPI,又称完全数据包探测(complete packet inspection)或信息萃取(Information eXtraction,IX),是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包过滤技术,用来检查通过检测点之数据包的数据部分(亦可能包含其标头),以搜索不匹配规范之协议、病毒、垃圾邮件、入侵迹象。
146.全流量检测 全流量主要体现在三个“全”上,即全流量采集与保存,全行为分析以及全流量回溯。 通过全流量分析设备,实现网络全流量采集与保存、全行为分析与全流量回溯,并提取网络元数据上传到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更加丰富的功能。
147.元数据 元数据(Metadata),又称中介数据、中继数据,为描述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主要是描述数据属性(property)的信息,用来支持如指示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文件记录等功能。
148.欺骗检测 以构造虚假目标来欺骗并诱捕攻击者,从而达到延误攻击节奏,检测和分析攻击行为的目的。
149.微隔离 顾名思义是细粒度更小的网络隔离技术,能够应对传统环境、虚拟化环境、混合云环境、容器环境下对于东西向流量隔离的需求,重点用于阻止攻击者进入企业数据中心网络内部后的横向平移。
150.逆向 常见于逆向工程或者逆向分析,简单而言,一切从产品中提取原理及设计信息并应用于再造及改进的行为,都是逆向工程。 在网络安全中,更多的是调查取证、恶意软件分析等。
151.无代理安全 在终端安全或者虚拟化安全防护中,往往需要在每一台主机或者虚机上安装agent(代理程序)来实现,这种方式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而无代理安全则不用安装agent,可以减少大量的部署运维工作,提升管理效率。
152.CWPP 全称Cloud Workload Protection Platform,意为云工作负载保护平台,主要是指对云上应用和工作负载(包括虚拟主机和容器主机上的工作负载)进行保护的技术,实现了比过去更加细粒度的防护,是现阶段云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153. CSPM 云安全配置管理,能够对基础设施安全配置进行分析与管理。这些安全配置包括账号特权、网络和存储配置、以及安全配置(如加密设置)。如果发现配置不合规,CSPM会采取行动进行修正。
154.CASB 全称Cloud Access Security Broker,即云端接入安全代理。作为部署在客户和云服务商之间的安全策略控制点,是在访问基于云的资源时企业实施的安全策略。
155. 防爬 意为防爬虫,主要是指防止网络爬虫从自身网站中爬取信息。网络爬虫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网络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
156.安全资源池 安全资源池是多种安全产品虚拟化的集合,涵盖了服务器终端、网络、业务、数据等多种安全能力。
157. IAM 全称为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即身份与访问管理,经常也被叫做身份认证。
158. 4A 即认证Authentication、授权Authorization、账号Account、审计Audit,即融合统一用户账号管理、统一认证管理、统一授权管理和统一安全审计四要素后的解决方案将,涵盖单点登录(SSO)等安全功能。Access Control list(ACL) 访问控制列表。
159. 多因子认证 主要区别于单一口令认证的方式,要通过两种以上的认证机制之后,才能得到授权,使用计算机资源。 例如,用户要输入PIN码,插入银行卡,最后再经指纹比对,通过这三种认证方式,才能获得授权。这种认证方式可以降低单一口令失窃的风险,提高安全性。
160. 特权账户管理 简称PAM。由于特权账户往往拥有很高的权限,因此一旦失窃或被滥用,会给机构带来非常大的网络安全风险。所以,特权账户管理往往在显得十分重要。 其主要原则有:杜绝特权凭证共享、为特权使用赋以个人责任、为日常管理实现最小权限访问模型、对这些凭证执行的活动实现审计功能。
161.零信任 零信任并不是不信任,而是作为一种新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理念,不再以网络边界来划定可信或者不可信,而是默认不相信任何人、网络以及设备,采取动态认证和授权的方式,把访问者所带来的的网络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162. SDP 全称为Software Defined Perimeter,即软件定义边界,由云安全联盟基于零信任网络提出,是围绕某个应用或某一组应用创建的基于身份和上下文的逻辑访问边界。
163.Security as a Service 安全即服务,通常可理解为以SaaS的方式,将安全能力交付给客户。
164.同态加密 同态加密是一类具有特殊自然属性的加密方法,此概念是Rivest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的,与一般加密算法相比,同态加密除了能实现基本的加密操作之外,还能实现密文间的多种计算功能。
165.量子计算 是一种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调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目前已经逐渐应用于加密和通信传输。
166.可信计算 是一项由可信计算组(可信计算集群,前称为TCPA)推动和开发的技术。 可信计算是在计算和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基于硬件安全模块支持下的可信计算平台,以提高系统整体的安全性。
167.拟态防御 核心实现是一种基于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机理的动态异构冗余构造(Dynamic Heterogeneous Redundancy,DHR),为应对网络空间中基于未知漏洞、后门或病毒木马等的未知威胁,提供具有普适创新意义的防御理论和方法。
168.区块链 英文名为blockchain,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
169.远程浏览器 鉴于浏览器往往成为黑客攻击的入口,因此将浏览器部署在远程的一个“浏览器服务器池”中。 这样一来,这些浏览器所在的服务器跟用户所在环境中的终端和网络是隔离的,从而使得客户所在网络的暴露面大大降低。 这种服务也类似于虚拟桌面、云手机等产品。
170.云手机 云手机采用全新的VMI(Virtual Mobile Infrastructure虚拟移动设施,与PC云桌面类似)技术,为员工提供一个独立的移动设备安全虚拟手机,业务应用和数据仅在服务端运行和存储,个人终端上仅做加密流媒体呈现和触控,从而有效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性。
180. 风控 也称大数据风控,是指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判断业务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金融信贷领域,防止坏账的发生。
181. 渗透测试 为了证明网络防御按照预期计划正常运行而提供的一种机制,通常会邀请专业公司的攻击团队,按照一定的规则攻击既定目标,从而找出其中存在的漏洞或者其他安全隐患,并出具测试报告和整改建议。 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182.安全众测 借助众多白帽子的力量,针对目标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漏洞悬赏测试。 您在收到有效的漏洞后,按漏洞风险等级给予白帽子一定的奖励。通常情况下是按漏洞付费,性价比较高。 同时,不同白帽子的技能研究方向可能不同,在进行测试的时候更为全面。
183.内生安全 由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2019北京网络安全大会上首次提出,指的是不断从信息化系统内生长出的安全能力,能伴随业务的增长而持续提升,持续保证业务安全。 内生安全有三个特性,即依靠信息化系统与安全系统的聚合、业务数据与安全数据的聚合以及IT人才和安全人才的聚合,从信息化系统的内部,不断长出自适应、自主和自成长的安全能力。内生安全框架 为推动内生安全的落地,奇安信推出了内生安全框架。 该框架从顶层视角出发,支撑各行业的建设模式从“局部整改外挂式”,走向“深度融合体系化”;从工程实现的角度,将安全需求分步实施,逐步建成面向未来的安全体系;内生安全框架能够输出实战化、体系化、常态化的安全能力,构建出动态防御、主动防御、纵深防御、精准防护、整体防控、联防联控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内生安全框架包含了总结出了29个安全区域场景和 79类安全组件。
184. PPDR 英文全称为Policy Protection Detection Response,翻译为策略、防护、检测和响应。 主要以安全策略为核心,通过一致性检查、流量统计、异常分析、模式匹配以及基于应用、目标、主机、网络的入侵检查等方法进行安全漏洞检测。
185.CARTA 全称为Continuous Adaptive Risk and Trust Assessment,即持续自适应风险与信任评估旨在通过动态智能分析来评估用户行为,放弃追求完美的安全,不能要求零风险,不要求100%信任,寻求一种0和1之间的风险与信任的平衡。 CARTA战略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包括大数据、AI、机器学习、自动化、行为分析、威胁检测、安全防护、安全评估等方面。
186. SASE 全称为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即安全访问服务边缘,Gartner将其定义为一种基于实体的身份、实时上下文、企业安全/合规策略,以及在整个会话中持续评估风险/信任的服务。 实体的身份可与人员、人员组(分支办公室)、设备、应用、服务、物联网系统或边缘计算场地相关联。
187.SDL 全称为Security Development Lifecycle,翻译为安全开发生命周期,是一个帮助开发人员构建更安全的软件和解决安全合规要求的同时降低开发成本的软件开发过程,最早由微软提出。
188. DevSecOps 全称为Development Security Operations,可翻译为安全开发与运维。 它强调在DevOps计划刚启动时就要邀请安全团队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制定自动安全防护计划,并贯穿始终,实现持续 IT 防护。
189.代码审计 顾名思义就是检查源代码中的安全缺陷,检查程序源代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有编码不规范的地方,通过自动化工具或者人工审查的方式,对程序源代码逐条进行检查和分析,发现这些源代码缺陷引发的安全漏洞,并提供代码修订措施和建议。
190.NTLM验证 NTLM(NT LAN Manager)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身份验证机制,从NT4开始就一直使用,主要用于本地的帐号管理。
191. MTTD 平均检测时间。
192. MTTR 平均响应时间。 193.CVE 全称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s,由于安全机构Mitre维护一个国际通用的漏洞唯一编号方案,已经被安全业界广泛接受的标准。
194. CNVD 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由国家计算机应急响应中心CNCERT维护,主要负责统一收集、管理国内的漏洞信息,其发布的漏洞编号前缀也为CNVD。
195.数据脱敏 数据脱敏是指对某些敏感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数据的变形,实现敏感隐私数据的可靠保护,主要用于数据的共享和交易等涉及大范围数据流动的场景。
196.GDPR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简称GDPR)为欧洲联盟的条例,前身是欧盟在1995年制定的《计算机数据保护法》。
197. CCPA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消费者隐私保护法案。SRC 即Security Response Center,中文名为安全应急响应中心,主要职责为挖掘并公开收集机构存在的漏洞和其他安全隐患。
198.CISO 有时也被叫做CSO,即首席信息安全官,为机构的主要安全负责人。
199. IPC管道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处理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系统会通过一个特殊的连接管道来调度整个进程。
200.SYN包 TCP连接的第一个包,非常小的一种数据包。SYN攻击包括大量此类的包,由于这些包看上去来自实际不存在的站点,因此无法有效进行处理。
201.shell 指的是一种命令指行环境,是系统与用户的交换方式界面。简单来说,就是系统与用户“沟通”的环境。 我们平时常用到的DOS,就是一个shell。(Windows2000是cmd.exe)
202. ARP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此协议将网络地址映射到硬件地址。
00x3 END 整理了很久,希望大家可以点点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