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双非”毕业后,我也进了大厂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 | 吕敬之、马舒叶,编辑 | 曹杨,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2022年,毕业生求职有多卷?
《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其中硕士、本科、大专的毕业生签约率分别为20.6%、15.3%、14.7% 。
在这1000万的高校毕业生中,近9成为“双非”毕业生 。(“双非”原指既非“985”也非“211”的高校,在首批国家“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后,一般也指非世界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高校建设学科)于是,这些“双非”毕业生在求职之路上面临的压力,则是卷上加卷 。
竞争者方面,“双非”毕业生们前有“985”、“211”的夹击,后有海外顶尖学府毕业生的追赶,可谓“腹背受敌” 。
山东某“双非”本科应届生小唐告诉燃财经,“上个月我在北京一个70人左右的初创公司面试,老板是清华的,HR是北京理工大学的,面试我的组长则是纽约留学回来的 。据说公司技术组做测试的有清华的,有硅谷留学回来的 。面试的时候我脑子都是混的,甚至开始‘怀疑人生’地想,北京求职都卷到这个地步了嘛?”
竞争不占优势的背后,是招聘环境的愈加“恶劣” 。
今年以来,互联网大厂对外开放的岗位缩减 。疫情反复之下,民营中小企业也不敢大肆扩招,甚至部分国企也在缩紧应届生的招聘名额 。
北京某医药国企的HR负责人告诉燃财经,“我们公司今年大幅度缩减了招聘的headcount,部门发过来的招聘需求,大多需要三年左右的工作经验,接受应届生的岗位少之又少 。现在公司对于人才培养的成本非常看重 。”
位于沈阳的独立创业者张先生则告诉燃财经,今年公司大幅缩减了招聘应届生的数量 。“像我们这种腰部企业,是‘双非’应届生最喜欢的 。我们门槛相对低,但是在行业里也小有名气,进来工作个一两年,既可以刷工作经验,又可以积累圈内人脉,是个不错的跳板 。”
资深HR郭晶晶告诉燃财经,“虽然985、211、TOP100海外学校这些很少会是公司的硬性条件,但是高校背景肯定是人事选择人力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 。以前,应届生的headcount给的多,一些实习经验丰富、面试表现突出的‘双非’毕业生也会有收到知名企业的offer 。但这两年,尤其是今年,整体招聘局势不景气,很多HR一看学校不是知名院校,连候选人的简历都不会读下去 。”
山东的小李就是众多被“略过“简历的“双非”毕业生之一 。两年前,因听从家里人的安排,小李休学入伍 。原本家里人的计划是,希望小李退伍回来完成学业,然后在老家找一个体制内的工作 。
但年轻的小李更向往“外面”的世界 。“我今年就要毕业了,因为实在不想待在老家,便开始疯狂投简历 。目前我已经在某招聘App上投了600多份简历,但一个面试都没有收到 。”石沉大海之后,小李准备全力考研 。“可能对于‘双非’本科生来说,不考研就真的等于‘失业’吧 。”
同是应届生的杨凡也有这样的苦恼,不过不同的是,杨凡已经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只是研究生的院校也是一个“双非”学校,而致力于去上市金融企业做研究员的杨凡则在求职中屡屡碰壁 。
“碰壁”的还有海外非一流大学毕业的研究生阿俊 。今年回国的阿俊,给自己设立的求职初始目标为金融行业 。但在屡试屡败并不断降低要求与妥协的过程中,阿俊明白,“非世界一流大学的留学生,哪里还能被称为‘海归’ 。”
然而,身为“双非”毕业生,面试的压力和困难固然存在,但这并不代表名气企业和热门岗位就与他们无关 。
同为“双非”毕业生的曾静就靠着自己的努力进入大厂,并在大厂中一路“打拼”,在职业生涯不断上升的同时,总结出了一套职场“生存手册” 。
眼高手低“海归派”,国内求职半年未果阿俊 | 2021年毕业
2014年,阿俊考入了天津一所“双非”大学,但无论是专业还是学校他自己都不太满意 。学校一般,专业冷门,还未进入大学校园的阿俊就已经开始焦虑很难在毕业后找到满意的工作 。
几乎同时,阿俊观察到了留学归国生享受到的“红利” 。“2014年左右,有一批出国留学的90后陆续回国 。那个时候国内企业和海外留学之间的信息差比较大,留学生很容易吃到’红利‘ 。”
阿俊告诉燃财经,记忆中,彼时,一些非知名院校的留学生都比国内重点大学的学生更好找工作 。再加上看到了父母朋友的儿女留学回来轻松就能进上市公司后,阿俊坦白道,“我当时就认定海外求学会是我学历‘翻身’的好机会,所以几乎在大学报道的同时,我就开始为留学做准备 。”
阿俊花了大概半年的时间来刷托福成绩 。但基于英语底子太薄又很着急出去,并没有刷出很高的成绩,最终只能选择加州的一所州立大学 。尽管学校排名不是很靠前,但当时阿俊坚信留学生肯定会比国内一般的学校吃香,还是满怀信心地出发了 。
2015年8月,进入加州州立大学的阿俊改修了金融分析来完成四年的大学生活 。“当时我认为金融是最热门、最容易就业,也是收入最高的专业之一 。”
2020年夏天,本科毕业的阿俊计划继续深造 。但因为本科院校的排名一般,再加上自身成绩也没有很突出,阿俊在研究生的院校选择上并没有太多的选项 。最终,也只能进入了一家不太靠前的学校开始了研究生的生活 。
阿俊表示,本科毕业后也有考虑直接进入职场,但金融行业不论是甲方(比如证券公司)还是乙方(比如咨询公司)对学历的要求都很高,便果断打消了立即工作的念头 。
今年年初,拿到美国佩斯大学金融分析专业硕士毕业证书的阿俊回国后,正式开始了求职之路 。只不过这条路和阿俊想的截然不同 。
“我回国后并没有很了解国内的就业环境,再加上又对‘海归’有着莫名的自信,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抱了很高的期待 。如,只想进上市的金融公司或者大型央企、国企的投资部等;希望能够享受落户政策,在北京拿到户口 。”
实际上,阿俊2021年秋天便开始求职 。“毕业前几个月我就开始在目标公司的官网上寻找职位并且投递简历 。”阿俊告诉燃财经,尽管当时都没有得到回复,但因为觉得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又是断断续续的在投简历,就没有太当回事儿 。
然而,事与愿违 。
到了今年3月份,仍然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阿俊开始着急,并逐渐了解了国内残酷的就业市场 。“因海外留学不能合法打工的关系,我只有在一个学期课程的要求下,有过非常短暂的实习经验 。”阿俊如实表示,而在国内完成学业的同龄人,基本都会从大三甚至大二就开始在大厂、国企等公司实习,优势很大 。
认清现实后,阿俊开始降低自己的就业标准,在把落户从必要条件中摘除的同时,开始了“海投”策略 。除此之外,阿俊还找了一些工作在北京互联网大厂的朋友帮忙内推 。
终于,阿俊收到了他的第一份面试通知,一家规模很大的投资公司 。然而,经过两轮面试的阿俊被公司告知落选了 。进一步追问原因后,对方直言“资历不符” 。
这样充满希望却又极度失望的经历阿俊经历了十几次 。阿俊粗略统计,他投出了近千份的简历,共收到了6次头部投资公司的面试邀约,还有十余次小公司的邀请,但最终都没有谈拢 。没有谈拢的原因除了客观的“学历不符”,还有阿俊主观意识的“眼高手低” 。
“小公司我看不上,大公司看不上我 。”阿俊苦笑道 。
在与前辈们交流后,阿俊才恍然大悟,目前国内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以及国内对海外信息逐渐缩小的信息差,让非一流大学的“海归派”优势全无 。换言之,还不如那些在国内狂刷经验值和积累人脉的同龄人 。
如今,归国半年的阿俊依旧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 但他对未来充满信息与追求,并坚持要从事金融行业相关工作 。
“就当我早一点经受了社会的毒打吧 。”对于这一段找工作的经历,阿俊直言,“如果本科的时候,我没有侥幸地认为只要留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如果我能再多花一些时间选一个更好的院校,或者是在四年的时间里修得更高的学分,那我现在的选择也许能更多一些 。”
双非硕士进明星企业,难于上青天杨凡 | 2022年应届生
和阿俊一样同为“双非”应届生的还有杨凡 。但与阿俊不同,杨凡是典型的国内“双非”大学毕业的硕士 。尽管杨凡在校期间原意多花一些时间在修更高的学分与积累更丰富的实践经历上,可面对热门的岗位,杨凡还是没有“成功上岸” 。
“本来提升学历是为了进大厂或者明星企业,但现在发现,企业宁愿招985的本科生,也不要一个‘双非’硕士 。”作为2022年应届硕士毕业生,杨凡向燃财经表示,今年的求职之路远比预期的难很多 。
燃财经了解到,大学修的是医药研发的杨凡,一直想进大型投资公司,从事医药投资研究员的相关工作 。而大学期间,杨凡就早已关注到,无论是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大厂,还是大型投资企业,研究生已成为了基本要求 。
为了能够走上自己规划的职业生涯,2019年杨凡考取了某双非学校的医药学研究生 。“我不是没有想过修一个名校的研究生,但基于经济和个人能力等多方面的压力,最终还是选择了‘退而求其次’的双非院校 。”
杨凡告诉燃财经,因为知道起点较低,便在研究生期间疯狂“补课” 。“我在研一的时候就一次性考过了证券从业资格证和基金从业资格证,并阅读了大量医药投资圈的书籍和研报,不断提升自己对行业的认知和了解 。”
当然,杨凡的努力不止停留在理论层面 。燃财经了解到,杨凡从研三开始关注学校官网发布的校园招聘相关信息,之后又会从各大招聘App上搜索适合自己跌岗位 。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着简历,并带着简历出没于各大投资企业的校招宣讲会 。
然而,一腔热血的杨凡很快发现,投出去的简历纷纷石沉大海 。“我在很多宣讲会上,和大厂或名企的HR确认岗位需求和学历要求,对方均表示只要是有医药学等理工科背景,本科以上学历即可 。可我明明学历、专业、技能都符合要求,可连一次面试的机会都没得到 。”
即便如此,杨凡依旧没有放弃 。
在专注于找工作的过程中,杨凡看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某头部国有投资公司的招聘信息 。
为了能够得到面试机会,杨凡在校园招聘前很久就开始做起了准备 。除了找有经验的学长做了面试预演,还特地根据岗位要求整理出一份详细的对照表 。
但令杨凡万万没想到的是,招聘入口关闭没多久,就在自己以为还有机会参与面试而静静等待时,却在该企业官网上看到了公示的相关岗位的录取名单 。
在和同时准备面试的小伙伴聊过之后,杨凡发现,自己所在的学校仅仅被录取了一个人,担任的还是比较边缘的设计岗位 。而核心的投资相关岗位,就连同校金融专业的研究生,也没一个上榜 。但杨凡却在公示的名单里,看到了几个来自985或211院校的本科毕业生 。
“对于很多名企或大厂来说,尤其是在招聘核心岗位时,‘双非’毕业生,无论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在海选简历的时候就已经被刷掉了 。”杨凡表示,对于大企业来说,985、211不是硬性条件,也不会被写进招聘需求里,但却是存在于校招中既隐形又人人皆知的门槛 。
也是这次简历投递经历,让杨凡改变了自己曾经的职业规划 。不再执着于大企业后,杨凡很快便进入了一家小型投资公司,从事生物医药投资相关工作 。
“虽然不是最心仪的公司,但好在还是心仪的岗位 。现在,能找到一个自己愿意从事的行业已经十分幸运了 。” 如今,谈起自己找工作的经历,杨凡显得淡然了很多 。
苦练职业技能,“双非”也能进大厂曾静 | 2019年毕业
极度内卷的当下,一身“本领”或许会被名校的光环击败,但只要够勤奋,即使“输”在起跑线,也还是可以后来居上 。
曾静便是凭借苦练职业技能,从“双非”院校毕业后一路挺进大厂,并顺利升职加薪 。
2019年,本科主修酒店管理的曾静在临近毕业时,在上海开始了实习生活 。然而当时月薪只有1800元的她,生活过得异常拮据 。尽管曾静深知自己和大厂之间的距离,但对大厂的向往还是让她勇敢迈出了第一步 。
“我当时想,只要不在酒店干,干什么都可以 。”曾静告诉燃财经,酒店管理不仅仅是工资低,工作内容重复性极强,可代替性更强,“总有一种谁都能干的‘危机感’ 。”
就这样,曾静辞掉了上海的实习工作,回到老家,一所新一线城市,开始了广投简历的日子 。
据曾静回忆,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字节跳动驻扎到老家的分公司开启了招聘工作 。“岗位多、工资相对较高,我疯狂投递了很多和电商相关的这位 。”
很幸运,尽管字节也会看学历和院校,曾静决定从自己的优势入手,面试时讲起了自己做义工和全国各地旅游的经历,本来严肃的面试官也被她带起了兴趣,最终,凭借在校时参加辩论队练出的口才和反应能力,曾静还是得到了入职机会 。
就在曾静以为成功入职就万事大吉时,新一轮的挑战再次开启 。
【职场|“双非”毕业后,我也进了大厂】据曾静介绍,新人期,字节有着淘汰制的新人培训,而和曾静一起参加培训的,除了985、211的毕业生,还包括从其他大厂转过来的职场老人 。“无论是学历或是工作经验,我当时的直观感受就是没有任何优势 。但我也没有退缩,而是不断安慰自己,只要努力‘补课’,未必不能赢 。”
就这样,曾静在下班后会额外付出大量时间,加速学习和吸收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不仅整理记录的“大厂黑话”密密麻麻记了一本子,而且培训的每一个案例她都会进行拆解再总结 。
终于,曾静的付出得到了回应 。40人参与的培训,曾静和其他十几个人一起成为了“幸存者”,不少从大厂跳来的员工反而离开了 。就这样,在平均月薪2000-3000元的老家,曾静拿到了字节开出的6000元的底薪,以及近乎三倍底薪的绩效工资 。
即便已经留下,曾静依旧深知,在学历、工作经验等方面存在不足的时候,工作态度是她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而苦练技能则是她必须要做的事情 。于是,字节“Always Day1 ”理念,则恰好满足了曾静的学习欲望 。
就这样,在屡屡拿下超过老员工的高业绩后,“输在”起跑线的曾静迎来了升职 。因为深知“双非”毕业生在招聘时的“劣势”,如今成为leader的曾静,在社招面试时,基本不会只关注学历 。“综合素质和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显然更重要 。”
除了社招,遇到应届毕业的学弟学妹想要通过内推近字节,曾静也是能帮则帮 。虽然曾静的内推基本均以失败收场 。在偶然瞟到校招页面时,曾静发现,随着字节的发展越来越成熟,相应岗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像她这样专业不对岗、学历不亮眼的“双非”应届生,很难过得了学历初筛这一关 。
“尤其从去年年底开始,各大互联网公司频频爆出裁员消息,‘进大厂’就变得更加困难 。”曾静告诉燃财经,自己所在的电商部门也空了好几百个工位 。“如果晚毕业几年,即便我能力很强,也很难进字节 。”
“大厂也没有那么好,”曾静直言,厌倦了繁琐的审批流程和条条框框,她早已做好了随时可能离开的准备,开始摸索副业 。
“让自己有竞争力,永远是最重要的 。”
*文中阿俊、杨凡、曾静均为化名 。
推荐阅读
- 消费|自行车“翻红”,订单已经排到一年后
- 开源资讯|把 GPL 视作“病毒”(请停止污名化 GPL)
- 开源资讯|从转载阿里开源项目 Egg.js 技术文档引发的“版权纠纷”,看宽松的 MIT 许可该如何用()
- 投稿|供给持续增加,“卷”起来的医美上游风光还在吗
- 字节跳动|张一鸣“退休”这一年,字节跳到哪儿了?
- 投稿|初窥“AI制药”:BAT们的下个万亿试炼场
- 知名云计算厂商云宏加入龙蜥社区,共同打造信息安全坚实“地基”
- 北亚数据恢复MSSQL 2000 附加数据库提示“错误 823”的数据恢复案例
- Win10点击资源管理器默认打开“这台电脑”的设置办法
- SpringMVC|软件工程专业电商网站毕业论文答辩实录(基于SSM+VUE前后端分离的 “依伴汉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