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小结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第一周小结相关的知识,希望能为你提供帮助。
1、按系列罗列Linux的发行版,并描述不同发行版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Linux发行版
debian:Ubuntu,以深度为主,占用空间最小
redhat:RHEL:RedHat Enterprise Linux,每18个月发行一个新版本
                            Centos: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ustem 兼容RHEL的格式
                            中软麒麟:中标软件
                            Fedora:每6个月发行一个新版本
Alpine:一个面向安全的轻型Linux发行版。它不同于通常Linux发行版,Alpine采用了musllibc和busybox以减小系统的体积和运行时资源消耗,但功能上比busybox又完善的多,只有5M左右大小
ArchLinux:轻量简洁,遵循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Manjaro
Gentoo:极致性能,不提供传统意义的安装程序,下载源代码在本机上编译安装软件
LFS:Linux From scratch 自制Linux,只是一个说明书
2、安装Centos7.9和ubuntu操作系统,创建一个自己名字的用户名,并可以正常登录,将主要步骤截图。


















Ubuntu同上
创建用户:useradd li
设置密钥:passwd 123456


3、配置环境变量,实现执行history的时候可以看到执行命令的时间。
PATH=$PATH:$HOME/bin


export PATH
export HISTCONTROL=ignoreboth
export HISTSIZE=10000
export HISTTIMEFORMAT="%F %T "
4、总结Linux哲学思想。
开源,软件和源代码提供给所有人,自由分发软件和源代码,能够创建衍生作品
5、总结Linux常用命令使用格式,并用实例说明。例如echo、screen、date、ifconfig、export等命令
Linux命令使用格式:命令+选项+参数
echo "hello wold" 打印hello wold
screen 创建新的screen会话
date 显示系统时间date +%s
ifconfig   显示系统IP
[root@centos8 data]# ifconfig
ens160: flags=4163< 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   mtu 1500
                inet 192.168.150.134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150.255
                inet6 fe80::20c:29ff:fe7a:18bd   prefixlen 64   scopeid 0x20< link>
                ether 00:0c:29:7a:18:bd   txqueuelen 1000   (Ethernet)
                RX packets 14392   bytes 14696838 (14.0 M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4460   bytes 435425 (425.2 K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lo: flags=73< UP,LOOPBACK,RUNNING>   mtu 65536
                inet 127.0.0.1   netmask 255.0.0.0
                inet6 ::1   prefixlen 128   scopeid 0x10< host>
                loop   txqueuelen 1000   (Local Loopback)
                RX packets 54   bytes 3714 (3.6 K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54   bytes 3714 (3.6 K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export 赋值环境变量,使变量在子shell进程中也可以运行


6、描述Linux发行版的系统目录名称命名规则以及用途。
命名规则:
以 . 开头的文件为隐藏文件
路径分隔的 /
文件名最长255个字节
包括路径在内文件名称最长4095个字节
蓝色--> 目录 绿色--> 可执行文件 红色--> 压缩文件 浅蓝色--> 链接文件 灰色--> 其他文件
除了斜杠和NUL,所有字符都有效.但使用特殊字符的目录名和文件不推荐使用,有些字符需要用引
号来引用
每个文件都有两类相关数据:元数据:metadata,即属性, 数据:data,即文件内容
  用途:
/boot:引导文件存放目录,内核文件(vmlinuz)、引导加载器(bootloader,grub)都存放于此目录
/bin:所有用户使用的基本命令;不能关联至独立分区,os启动即会用到的程序
/sbin:管理类的基本命令;不能关联值独立分区,OS启动即会用到的程序
/lib:启动时程序依赖的基本共享库文件以及内核模块文件(/lib/modules)
/lib64:专用于x86_64系统上的辅助共享库文件存放位置
/etc:配置文件目录
/home/USERNAME:普通用户家目录
/root:管理员的家目录
/media:便携式移动设备挂载点
/mnt:临时文件系统挂载点
/dev:设备文件及特殊文件存放位置
                b:block device,随机访问
                c:character device,线性访问
/opt: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安装位置
/srv:系统上运行的服务用到的数据
/tmp:临时文件的存储位置
/usr: universal shared, read-only data
  bin: 保证系统拥有完整功能而提供的应用程序
  sbin:
  lib:32位使用
  lib64:只存在64位系统
  include: C程序的头文件(header files)
  share:结构化独立的数据,例如doc, man等
                        local: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安装位置
                          bin, sbin, lib, lib64, etc, share
/var: variable data files
  cache: 应用程序缓存数据目录
  lib: 应用程序状态信息数据
  local:专用于为/usr/local下的应用程序存储可变数据
  lock: 锁文件
  log: 日志目录及文件
  opt: 专用于为/opt下的应用程序存储可变数据
  run: 运行中的进程相关数据,通常用于存储进程pid文件
  spool: 应用程序数据池
  tmp: 保存系统两次重启之间产生的临时数据
/proc: 用于输出内核与进程信息相关的虚拟文件系统
/sys:用于输出当前系统上硬件设备相关信息虚拟文件系统
/selinux: security enhanced Linux,selinux相关的安全策略等信息的存储位置
【第一周小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