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如何敬畏生命
把病人当成人,而不是机器,考虑病人的感受,这样你才能感同身受 。面对每天的死亡,更加珍惜生命而不变得麻木,这就足够了 。
文章插图
医生如何面对病人的死去?
医院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有的人因为在这里治愈康复,重拾好心情,找到新的希望,有的人在这里花尽一生积蓄,却不见好转 。甚至到最后,它们在这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作为医生,他们看遍了你会去哪里,听遍了医院里各种人的哭声,送走的人一个个都在增加 。那么一定有人想问医生是如何面对病人的死亡的 。我想,每一个医生都是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一次次的临床试验,才正式上岗,直到合格 。但是对于每一个新医生来说,在刚开始的时候,他无法面对陪了他那么久的病人的离开,他们会为此难过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看生死的次数逐渐增多,他们会发现,到了这里,他们只能在心里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尽力了,是不是已经尽力了 。都说医生冷漠,其实医生会和多次入院的病人产生情感联系 。一旦有了感情联系,就会对对方产生感情 。但是,这种感情能不能维持下去,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面对死亡,一方面他们知道这是最正常的事情,这是他们的工作 。他们需要不断面对生死,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是生活中的一个人 。他们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
医生如何处理面对病人死亡的心理创伤
【医生对于生命的理解 医生该如何面对生命,作为医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医生也会像普通人一样被负面暗示死亡,负面情绪会悄悄积累 。所以医生一般会选择冷静的做事风格,让患者不理解 。其实这也是医生的无奈 。所以一般正规医院的医生都需要定期的心理咨询,心理医生帮助清理心理垃圾,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 。医生在执业中第一次面对死亡时,会情绪激动,甚至引起其他应激反应 。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加,医生在面对死亡时变得冷静,并能熟练地书写和记录这一过程:“患者呼吸、心跳停止,主动脉搏动消失,血压不清,瞳孔散大至边缘,抢救无效,患者临床死亡 。诊断:呼吸循环衰竭 。”一位西方哲学家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死亡面前,每天都离死亡更近 。死亡是我不想提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当医生经历了太多的死亡后,病人的离开对他们来说已经不能产生任何影响,但事实并非如此 。2003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近1/3的医生受到病人死亡的强烈影响 。即使成熟的医生感受到的痛苦比实习医生少,但他们对长期护理的病人感到无能为力和悲伤 。一位透析患者对死亡的态度和智慧给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聂鲍静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透析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失去效果 。在新西兰,医生会早早告知患者透析治疗的体征和无效表现,让患者选择是继续治疗还是放弃 。一名患有肾脏和心脏病的78岁老妇人在医生向她解释了透析的局限性后,选择在家透析,以便与家人一起度过她的“美好时光” 。刚开始治疗的时候,效果很好 。她还化妆去医院感谢医生,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几个月后出现了并发症 。当医生告诉她这个沉重的事实时,老人很平静,甚至很高兴 。她认为多活几个月是上帝给她的礼物 。在这段时间里,她和家人一起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还参加了孙女的婚礼 。最后她放弃了治疗,在家人的照顾下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一个医生面对这样的病人时,她并没有感到无力和沮丧,而是和病人一样感到幸福 。很多病人在面对死亡时充满智慧,善于思考的医生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 。“我已经66岁了 。当了一辈子医生,感觉医生有其他职业比不上的优越条件 。”徐硕说,其他职业很难面对生死 。医生这一辈子,见过各种各样的死,也见过各种各样的生 。“我们提供医疗和心理上的支持,但更多的是从患者带给我们的这些难得的人生经历中总结自己 。”徐硕说 。医生和病人一起经历死亡,也能加深对生命和人生的理解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医生已经把生死当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正是这些难得的感情,让年轻的医生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 。死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即使是非常健康的人,最终也会被衰老杀死 。做了30多年外科医生的SherwinB.Nuland在《死亡的脸——外科医生手记》中系统阐述了他对死亡的认识 。“我们对致命疾病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知道如何选择停止或继续战斗的时间,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晚期或过早死亡就越少发生 。”他认为现代医学错误地引导了人类,使人类不愿意面对可以避免的死亡 。实验室培养的医生违背了“医学永远是艺术”的誓言 。作为一门艺术,医生最重要的是分清“绝对可以治愈”、“大概可以治愈”和“不可治愈”的界限 。这种智慧是一生临床选择的经验积累,也是医生应该与患者分享的部分 。
文章插图
当医生自己面对死亡,他会怎么做?
文/肯穆雷,医学博士,南加州大学家庭医学副教授/多年前的一盐,一根德高望重的骨头
科医师,同时也是我的导师——查理,被发现胃部有个肿块 。经手术探查证实是胰腺癌 。该手术的主刀医生是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并且,他正巧发明了一种针对此类胰腺癌的手术流程,可以将患者生存率提高整整三倍——从5%提高至15%(尽管生活质量依然较低下) 。查理却丝毫不为之所动 。他第二天就出院回家,停了自己的诊所,并自此再也没迈进医院一步 。他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家庭生活上,非常快乐 。几个月后,他在家中去世 。他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化疗、放疗或是手术 。保险公司也为此省了一大笔钱 。人们通常很少会想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医生也是人,也会迎来死亡 。但医生的“死法”,似乎和普通人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和尽可能接受各种治疗相反,医生们几乎不喜欢选择被治疗 。在整个医务工作生涯中,医生们面对了太多生离死别 。他们和死神的殊死搏斗太过频繁,以至于当死亡即将来临时,他们反而出奇地平静和从容 。因为他们知道病情将会如何演变、有哪些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以及,他们通常拥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机会及能力 。但他们选择不 。“不”的意思,并不是说医生们放弃生命 。他们想活 。但对现代医学的深刻了解,使得他们很清楚医学的局限性 。同样,职业使然,他们也很明白人们最怕的,就是在痛苦和孤独中死去 。他们会和家人探讨这个问题,以确定当那一天真正来到时,他们不会被施予抢救措施——也就是说,他们希望人生在终结时,不要伴随着心肺复苏术(CPR)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的结果(注:正确的心肺复苏术可能会致肋骨断裂) 。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都目睹过“无效治疗” 。所谓的无效治疗,指的是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采用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来延续其生命 。病人将被切开,插上导管,连接到机器上,并被持续灌药 。这些情景每天都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上演,治疗费可达到10,000美元/天 。这种折磨,是我们连惩罚恐怖分子时都不会采取的手段 。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医生同事跟我说过:“答应我,如果有天我也变成这样,请你杀了我 。”每个人的话都如出一辙,每个人在说的时候都是认真的 。甚至有些同道专门在脖子上挂着“不要抢救”的铜牌,来避免这样的结局 。我甚至还见过有人把这句话纹在了身上 。将明知会带来痛苦的医疗措施用在病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折磨 。作为医生,我们被训练得“从不在医疗实践中表露私人情感”,但私下里,医生们会各自交流发泄:“他们怎么能对自己的亲人做出那种事?”我猜,这大概是医生和别的职业相比,有更高的酗酒率及抑郁倾向的原因之一 。这个原因使我提前10年结束了自己的医务生涯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医生们在病人身上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和治疗,却不愿意将其施予自身?答案很复杂,或者也可以说很简单,用三个词足以概括,那就是:病人、医生、体制 。先来看看病人所扮演的角色 。假设病人甲失去意识后被送进了急诊室:通常情况下,在面对这类突发事件时,甲的家属们会面对一大堆突如其来的选择,变得无所适从 。当医生询问“是否同意采取一切可行的抢救措施”时,家属们往往会下意识说:“是 。”于是噩梦开始了 。有时家属所谓的“一切措施”的意思只是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问题在于,他们有时可能并不了解什么是“合理”;或者当沉浸在巨大的迷茫和悲痛中时,家属们往往想不到去仔细询问,甚至连医生的话也只能心不在焉地听着 。在这种时候,医生们会尽力做“所有能做的事”,无论它“合理”与否 。上文提到的场景随处可见 。医生们不可能要求每位病人家属都能冷静下来,专心致志配合临床工作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CPR是种可靠的生命支持方法,但事实上,它可谓成效甚微 。我曾收治过几百名先被施行了CPR术而后送到急诊室来的病人 。他们当中只有一位健康的、没有任何心脏疾病的男性是最后走着出院的(他患的是压力性气胸) 。如果一位病人曾患有严重的疾病、或是年事已高、或有不治之症的话,那他即使接受CPR以后复原的几率也很小,但所要忍受的痛苦将是巨大的 。知识的不足、错误的期待是导致糟糕决定产生的主要原因 。很显然,病人只是原因之一 。医生们也是 。问题在于,即使医生本人并不想进行“无效治疗”,他也必须得找到一种能无愧于病人和家属的方法 。假设一下:急诊室里站满了面露悲痛,甚或歇斯底里的家属们——他们并不懂医学 。在这种时候,想要建立相互的信任和信心是非常微妙且难以把握的 。如果医生建议不采取积极的治疗,那家属们很有可能会认为他是出于省事、省时间、省钱等原因才提出的这个建议 。有些医生能说会道,有些医生坚定不屈,但无论如何,他们面对的压力都一样大 。当需要处理涉及到“临终治疗选择”一类的事宜时,我会尽早把自己认为合理的方案一一列出(任何情况下均是如此) 。一旦病人或家属提出不合理要求,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该要求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一一解释清楚 。假如听明白以后他们仍坚持这么做,那我会选择将病人转去别的医生或医院继续治疗 。是不是该更强势一些呢?有时候,即使病人已转去别处,我依旧不能停止责备自己 。我曾收治过一位律师病人,出生于显赫的政治世家 。她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并且循环功能很差,更糟的是,她的脚逐渐变得疼痛难忍 。作为业内人士,我权衡了利弊后,尽一切可能阻止她去做手术 。但是,她最后还是找了位我不认识的外院专家,后者并不很了解她的全部状况,因此,他们决定在她血块日益积聚的双腿上做支架手术 。这次手术没能恢复她的循环功能,同时由于糖尿病,她的创口无法愈合 。很快,她的双腿开始坏疽,最终截肢了 。两周后,在那个为她进行了手术及之后所有治疗的著名医学中心里,她去世了 。从这类故事里想挑出医生或病患的错并不是件难事 。但在很多时候,医患双方都只不过是这个推广“过度医疗”的庞大系统中的受害者而已 。在一些不幸的例子中,一些医生用“有治疗,就能赚钱”的思路去做一切他们能做的事,为了钱而不择手段 。而在更多的例子中,医生们只是单纯出于害怕被诉讼,而不得不进行各项治疗,以避免官司缠身的下场 。然而,即使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这个系统仍然能够使人身陷囹圄 。我有个病人名叫杰克,78岁,疾病缠身,曾做过大大小小共15次手术 。他曾和我说过,以后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接受仰赖机器的生命支持治疗 。然而,在某个周六,杰克突发严重中风并很快失去了意识 。他被火速送往急诊室,妻子当时不在身边 。那里的医生用尽全力将他抢救过来,并将他插了管,转入ICU监护室 。这简直是杰克的噩梦 。当我匆匆赶到医院并接手了杰克的治疗后,我拿出杰克的病历本和他的私人意愿,经过和他的妻子以及医院相关部门的谈话后,拔掉了他的生命支持,随即坐在他的身边 。两小时后,他安然地走了 。尽管杰克的意愿有正式文件为据,他也没能完全按自己的愿望死去 。这个系统还是进行了干预 。事后我发现,当时的一名在场护士曾将我拔管的行为以“涉嫌谋杀”上报给监管机构 。当然,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因为过程的每一步都有理可循 。杰克生前留下的大量文件清晰地证实了这一点 。然而,面对法律机构的质疑是每一位医生都不想面对的事 。我本完全可以忽视杰克的私人意愿,将他留在ICU里苟延残喘,以挺过那最后的几周时间 。我甚至可以通过这么做来多赚点诊疗费,让保险公司多付近50万美元的账单 。难怪那么多的医生都在进行过度治疗 。不过,医生们仍旧不对自己过度治疗 。因为这种治疗的结局他们见得太多 。几乎所有人都能呆在家里宁静地离去,伴随的疼痛也可以被更好地缓解 。临终关怀和过度医疗相比,更注重为病人提供舒适和尊严感,让他们能安然度过最后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发现,生活在临终护理所的终末期病人比患有同样疾病但积极寻求治疗的病人活得更久 。当我前阵子在广播里听到著名采访人员Tom Wicker“在亲人的陪伴中,安详地去世了”的消息时,不禁愣了一下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这样的消息已经越来越多了 。很多年前,我的表哥大炬(因出生在家里,由火炬照明而得名)发了一场病,事后查出是肺癌,并已扩散至脑 。我带着他去见了各种专家门诊,最后明白了:像他这种情况,如果采用积极治疗的话,需要每周3-5次去医院化疗,而即使这样他也最多只能活4个月 。最终,大炬决定拒绝任何治疗,仅仅服用防止脑水肿的药物,回家休养 。他搬进了我家 。我们在之后的8个月里共度了一段快乐时光,做了许多小时候爱做的事 。我们去了迪士尼公园,这是他的第一次 。我们有时也宅在家 。大炬热爱体育,他最中意的事就是边看体育赛事,边吃我做的饭 。在那段时光里,他甚至长胖了几斤,每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完全不用忍受医院那糟糕的饮食 。他没有经受剧烈的疼痛,情绪一直很饱满快活 。直到有天没再醒来 。他昏睡了三天,最后安静地走了 。这8个月来他在医疗上所有的花销,仅仅为20元的药费 。大炬不是医生,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生活的质量,而非生命的长度 。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不也正是这样想的吗?假如死亡也有一种艺术形式,那它应该是:有尊严地死去 。至于我,已经清楚地向我的医生说明了我的意愿 。放弃抢救,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绝大多数医生来说都不 。当死亡最终来临的时候,我可以不被奋力抢救,而将安详地睡去,就像我的导师查理,我的哥哥大炬一样;就像我的那些做了同样选择的同事们一样 。请给每一位医生多一点理解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医学生怎样看待生命 医学伦理学方面如何看待生命生命是宇宙间最值得欣赏的因素 。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是一种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生命中的那 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卑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 。没有谁会拒绝生命,放弃自己 生命的人若非出于一种大义便是他的心已先行死亡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活着,就是一首好诗 。仔细想想,生命的构成并不是那些血脉和筋骨,它们只组合了一具肉体 。生命的构成是时间,无声无息的时间带来了生命又带走了生 命 。生命的每一个日子,都有其内在的美丽 。可我们在太世俗地活着公式化的衣食住行衍生着无尽的麻木,这种麻木,谁能说不是对生命 的漠视呢?………… 欣赏生命吧,让我们的心有一个沉静的时候,笑看生命中那些愉美的瞬间,体味那种无以名状的感动 。在秋夜,静听秋虫的低吟;在 冬晨,欢呼漫天的飞雪;在夏天,为几只知了而童心大发;在春天,为整个世界被唤醒而鼓舞 。生命给了我们清新的早晨和怡人的黄昏,生命给了我们激荡的音乐和忧伤的诗歌,甚至,生命给了我们一个雨季,让我们怀想那个打着油纸伞,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生命给了 我们许多,生命是值得珍惜和欣赏的呀 。欣赏生命吧,这实质上也是欣赏灿烂多姿的自己 。
文章插图
医生是怎么看待生老病死的?在医生看来,生老病死都是一些平常的事了,因为医生每天都会经历这些,见得多了,就逐渐麻木了;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而这在我看来,也是一次新生,这其实也没有什么,以平常心去对待就好了,没必要过多的执着 。
推荐阅读
- 脸上痘印黑色素沉淀怎么去除 如何去除面部黑色素,脸上有黑色素是如何解决
- 一户一表电表箱接地线 如何申请电表一户一表,水表和电表是同一个吗
- 电商产品挂靠是什么意思
- 鲛人变身卡 鲛人卡片如何合成,鲛人是什么
- 怎样养出很乖的猫 如何养出赛季猫,宠物级和赛级猫的区别
- 手串三通穿法视频 三通如何穿,怎样穿三通珠子视频
- 皮衣有纹路的好还是光面的好 如何辨别黑色皮衣的皮质优劣,绵羊皮皮衣保暖性好吗
- 真正的笨鸡蛋蛋黄是什么样的 如何辨别笨鸡蛋,怎样判断土鸡蛋是不是真正的
- 想做网络编辑有什么要求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编辑,网站编辑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