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如何计算合成生物学的市场规模?

投稿|如何计算合成生物学的市场规模?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芳博士
曾几何时,风险投资人是不看千亿市场规模以下的赛道的 。创始人最容易被质疑的问题是:千亿以下市场,能容纳多少家上市公司?换言之,就是:市场那么小,够撑起几家公司过百亿的估值啊?所以当生物医药,尤其是抗肿瘤创新药项目被VC狂抢时——IPO企业的招股说明书里,总是搬出全球抗肿瘤药物的千亿美金市场规模 。而不管公司管线的适应症,到底占肿瘤药物市场的多大份额 。为什么?还不是怕投资人说——市场不够大 。具体信息详细见《如何估算生物医药项目的市场规模?》
但到了合成生物学赛道,风险投资人似乎就忘却了当初最计较的市场规模 。根据知名咨询公司CB Insights的预测: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6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9.1% 。
投稿|如何计算合成生物学的市场规模?
文章图片

 图1:2017-2024E 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百万美金)
这分明就不是一个千亿以上的“性感”市场,为何风险投资人不顾风险蜂拥而至?难道忘了投资人的经典之问:这个市场能容纳多少家上市公司?而且,更刺激的是,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学行业融资的总额为180亿美金 。
投稿|如何计算合成生物学的市场规模?
文章图片

图2:2009-2021 年全球合成生物学融资总额(亿美元)
2021年的风险投资金额,比2024年的市场规模金额(189亿美金)都要大——风险投资人们,是真敢冒风险啊!这么敢的逻辑是什么呢?合成生物学项目的市场规模,可能不是量×价格,而是量x价格+创新溢价 。这个结论和我此前的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合成生物学的选品问题》似乎矛盾 。上篇文章我从经济学角度论证了市场规模的PQ值,以此说明合成生物学的选品关键性 。事实上,两者并不矛盾 。只有选好品类,才可能有“创新溢价” 。那么,这个创新溢价怎么理解,举个栗子呗?投稿|如何计算合成生物学的市场规模?
文章图片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创新教父“乔布斯”,就是用产品来创造市场 。乔布斯从来不做市场调研,他根本不care现有的甚至预测的市场规模:
  • 2001年面世的iPod,创造了随身音乐播放器的市场 。
  • 2007年面世的iPhone,创造了智能手机的市场 。
在生物医药领域,人追求健康长寿是刚需,新技术能够创造新市场,由此享受到创新溢价 。比如,在吉利德(GILD)的药品上市以前,丙肝治疗的市场就十几亿美金 。但是当全球首个口服治疗丙肝药物“索非布韦”上市后,丙肝治愈率被提高到95%以上,且治疗仅需12周,优势明显 。索非布韦创造了首个完整年度销售额过百亿美元的纪录 。吉利德凭一家公司之力,就把丙肝治疗的市场规模,从十几亿美金,推升到了百亿美金以上 。回到合成生物学领域,是不是也存在着技术创造市场,并享受创新溢价的想象空间呢?答案是肯定的 。
合成生物学应用场景丰富,包括医药、化工、消费、农业及能源等与人类生活、生产休戚相关的领域 。
麦肯锡公司预计未来全球物质投入中的60%和全球疾病总负担的45%,最终可能通过合成生物学方式解决 。
尤其在碳中和的背景之下,基础合成生物学的物质制造有巨大的潜力 。
毕竟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也是企业的孜孜以求 。
因此,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才将合成生物学列入未来十二大颠覆性技术之一的“下一代基因组学”之中 。
【投稿|如何计算合成生物学的市场规模?】同时,麦肯锡还预测,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相关生物制造的直接经济影响将达到1000亿美元 。
瞧瞧,这上千亿美金的性感的市场规模,不就被创新“溢价”出来了么?
但具体到单个合成生物学项目,为了获得创新溢价,我们的成本投入是巨大的 。
根据动脉网、Zymergen、蓝晶微生物和中信建投的相关资料,可以看到:
利用合成生物学生产产品,包括了选品、微生物构建和规模化生产三个环节 。
跑通三个环节,最短5年,最长超过10年,预期成本也在5000万美金 。
投稿|如何计算合成生物学的市场规模?
文章图片

根据国内合成生物学赛道领跑者蓝晶微生物,在2022年1月的官方报道,B轮融资金额已达到15亿人民币 。
不管合成生物学项目是否真的需要花费几十亿成本,但先发优势的项目,已经在构建生产规模的壁垒 。
其他合成生物学的项目,要么具备卓越的融资能力,要么具备高效的投入产出 。
毕竟一个2024年全球规模预计才不到200亿美金的市场,很可能找不出那么多的“几十亿”风险投资 。
因此,谁能率先证明自己的“创新溢价”,谁就能在充满想象空间的市场中,先薅到投资人的羊毛 。
至于投资人在合成生物学这盘棋上,到底下出了《本手、妙手还是俗手》,只能看终端市场的羊毛出在谁身上 。
时间的朋友,最终交代谁来买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