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一年后,创作者在抖音分到钱了吗

投稿|一年后,创作者在抖音分到钱了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毒眸,作者|楚添,编辑|张友发
20亿的补贴,抖音达人分到了多少?
在抖音,靠视频播放量,能赚多少钱?
今年的6月7日,是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联合发起的“中视频伙伴计划”上线一周年 。该计划是抖音首次开通流量分成计划,加入中视频伙伴计划后,创作者可将视频一键分发至上述三个平台,根据播放量获取收益 。
 
传统的抖音变现方式,主要是直播打赏、带货、广告 。这也是大部分短视频创作者的变现方式 。中视频伙伴计划则让创作者们的变现渠道增加了一个,对于非头部的创作者来说,抖音的庞大流量意味着高播放量和增收的可能 。
但平台的钱,真的有那么好赚吗?
一年后,根据毒眸的了解,这项计划的收益效果并不一致 。一位在抖音有七十多万粉丝的影视解说从业者,自去年9月加入中视频计划后,收益十几万左右,几乎占全部收入的一半 。而对一些底部创作者,流量收益只能算聊胜于无,有的甚至无法抵消当时为了获取资格刷量付出的成本 。
不只是抖音西瓜,在其他视频平台,收入分成一直是对其他收入的补充 。但在行业环境整体下行的情况,作为补充的收入分成,还会持续吗? 
头部赚钱,底部倒贴?不是每个创作者都能从抖音分到钱 。
加入中视频伙伴计划,需要在西瓜视频或抖音app搜索“中视频伙伴计划”进入申请页面,完成西瓜视频和抖音帐号绑定后即可申请加入中视频伙伴计划 。申请后,需要完成相应申请任务,并通过人工审核才可成功加入中视频伙伴计划 。
申请任务是发布至少3个原创横屏视频(时长≥1分钟),在西瓜视频、抖音、今日头条三大平台的总播放量达到 17000 。一位中视频创作者告诉毒眸,这个播放量存在一定门槛,很多新手难以达到 。
一个捷径是通过西瓜视频首页的“创作训练营”课程获得流量包,学习完成后每个人大概可以获得10000左右的流量包,今日头条平台也有类似的流量福利赠送,获得流量包赠送后,总播放量的达成便相对容易 。
但这种赠送仅限新注册的账号,而且有活动时间限制 。在一条主要内容为“教你轻松领取中视频计划流量包”的视频评论区中,许多人反应,活动已结束,无法再通过此途径获得赠送流量包 。
一些始终难以迈过17000门槛的创作者,会选择找网站刷播放量,找人“代过”,或者投DOU+来增加播放量通过审核 。中视频创作者小李告诉毒眸,她找的专业“代过”人员报价相对较低,全程操作在100元左右,从提交到通过审核大概用时在5天,如果没有通过审核,对方会全额退款 。
投稿|一年后,创作者在抖音分到钱了吗
文章图片

投稿|一年后,创作者在抖音分到钱了吗
文章图片

据小李介绍,代过人员们的报价不等,价格较高的,往往还会负责后续的视频制作培训、咨询等问题,价格较低的则会向客户们推荐进一步的会员课程 。这些代过人员熟练掌握流量机制,也有一定的视频制作能力,他们会登陆创作者们的账号发布相关视频通过审核,视频内容也由机构包办,一般是影视解说类,客户通常没有指定的权利 。
当然,这只是通过中视频伙伴计划赚钱的第一步 。根据官方数据,每千次播放收益最高可达数十元,但这显然是理想情况下,实际要达到很难 。
流量收益单价并不固定,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完播率、点赞率、评论率、弹幕率等 。一位创作者表示,完播率是很多平台系统判断视频质量最优先考虑的数据,也可能是影响单价收益的头号因素 。
就抖音和西瓜而言,“5秒完播率”,“15s完播率”,即视频的前5s、前15s有多少用户看完,又至关重要,影响着视频的推荐率 。因此许多创作者都要讲究,从一开始便吸引用户注意力 。还有一些从业者,会故意在视频中制造容易引发争议的点,增加评论量,提升收益单价 。
这些技巧是新手难以掌握的 。因此,许多新人创作者即使初期通过了计划,或者找人代过,但是后续视频制作能力水准达不到,依然很难拿到收益,个别甚至会有“赔本”的情况 。
小李提到,她在代过之后,自己创作的视频播放量依然惨淡,收益也很低 。“当时考虑过要不要继续从代过公司那里买个课学一下,但是太贵了,接近2000,我不想再被割韭菜 。”
陆陆续续做了几个视频,累计收益没有超过100元后,小李基本放弃了自己的中视频事业 。小李可能是许多底部创作者的缩影:本身视频创作能力有限,在选题、拍摄、剪辑等方面存在劣势,变现收益又极低,缺乏长久坚持和执行的动力 。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抖音有几千万粉丝、西瓜有几百万粉丝、制作能力成熟的大号,也很难达到官方所给的最高收益 。这或许与所属类目有关,一般来说,真人出镜的视频单价会高一些,而解说类目单价比较低 。
除了视频类型,发布的平台也是影响因素 。西瓜视频的千次播放单价会比抖音略高,但是由于用户基数,播放量通常远不如抖音 。一位从业者告诉毒眸,他在西瓜视频的600多万播放量的视频,收益达两万多元,但在抖音同等播放量可能只有十分之一收益 。但这种爆款视频可遇不可求,有些视频,在西瓜的播放量收益可能只有个位数,但分发到抖音还能维持相对不错的数字 。
投稿|一年后,创作者在抖音分到钱了吗
文章图片

目前看来,对于本身就有很强变现能力的头部创作者们来说,流量收益占的比重并不高,主要还是来源于广告等主流变现方式,中视频伙伴计划属于锦上添花 。对于中腰部来说,流量收益占比则要高得多 。
一位博主米奇妈妈vlog在视频中讲述,自己在加入中视频伙伴计划后,收入比之前增加了2-2.5倍,而文章开头所述的影视解说从业者告诉毒眸,中视频计划给他带来的收益十几万约占其全部收入的一半,其中来自抖音的收益比西瓜高一些,另一半的变现方式主要是接广告以及带徒弟 。
加入中视频计划后还会享受到官方所提供的版权托管功能,对于一些搬运视频的侵权行为可以上报平台,由平台来维权,这对于创作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让他们把更多精力放到创作上 。
不过,在加入中视频计划后,一分钟以下的视频没有收益了,也有部分创作者反映,“通过了这个计划后,流量比以前还低 。” 
羊毛出在谁身上?2020年时,疫情期间催生出的对视频的大量需求,使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时长增加,介于长短视频之间的新形态中视频,也受到了行业的普遍关注 。
“中国的YouTube”,是国内互联网老生常谈的问题 。长短视频的格局都基本稳固,但YouTube所代表的视频模式在中国尚算空白 。
于是B站、爱奇艺、西瓜视频等纷纷瞄准这一空白市场,力图将自己打上“中国的YouTube”的标签 。2020年7月,爱奇艺推出了名为“随刻”的YouTube模式App,龚宇用海量视频、创作分享、社区互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随刻 。西瓜视频和B站也都野心勃勃,并进行了“抢人大战” 。
2020年6月,B站知识区头部博主“巫师财经”与B站开撕,宣布退出B站,7月8日晚开始在西瓜视频更新独家视频;2019年6月与西瓜视频签订了独家合同、退出B站的游戏区博主敖厂长,时隔一年后回归B站,并表示“非常高兴B站能够为我提供丰厚的创作条件” 。
头部博主在两个视频平台间反复横跳,也能部分反映中视频赛道的竞争激烈 。
 
2020年10月,西瓜视频总裁任利锋提出了中视频的概念,将中视频定义为一种时长在1分钟到30分钟之间的横屏视频形式 。在年底召开的巨量引擎大会上,他进一步明确,中视频是更具深度的视频,可以让用户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激发感,实现“看见”到“看懂”的转变 。
在明确了中视频的定位后,西瓜视频宣布将投入20亿补贴给创作者 。砸钱策略,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中视频赛道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用户对于中视频的需求和中视频供给不足构成矛盾 。西瓜视频内容生产更偏向PGC,希望通过吸引更多优秀创作者入局,以实现弯道超车 。
西瓜希望借助抖音、头条的力量,借助抖音的庞大流量来扩大原本以中老年人为核心的用户群,同时,提升创作者的关注度和流量,帮助他们获得更高的收入 。从抖音的角度来看,中视频有着主流消费人群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这部分受众是抖音想要挖掘的潜在用户 。
2022年1月,西瓜抖音今日头条联合发布的中视频2021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1年中视频创作者在西瓜视频、抖音和今日头条上,月活中视频创作者数量同比增加80% 。
投稿|一年后,创作者在抖音分到钱了吗
文章图片

来源:抖音官博@抖音
抖音在经过数年高速增长后,已经无可避免地撞上了天花板 。2021年11月,字节集团内部进行了大范围的业务调整,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统统并入,驰援抖音 。
进入存量时代的抖音想要缓解增长焦虑,需要整合西瓜、头条等的资源 。而让用户转化成创作者,能在抖音赚到钱也是一个手段 。除了中视频计划外,抖音还推出了其他类似的活动,比如抖音近日上线的全民特效师活动,用户制作的特效审核通过后,用户即可获得奖励 。
当然,无论是特效制作还是中视频都还是有一定门槛,虽然抖音在努力通过推出制作工具、模板等来降低此类创作的难度,增加用户参与度,但能赚到钱的始终还是具有成熟创作能力的用户,优质的视频创作者依然是凤毛麟角 。
创作激励哪家强?在中视频赛道,B站是字节系最强有力的对手 。B站在中视频领域耕耘的时间更长,积累了更庞大的up主梯队,更年轻的创作群体,而且培养了一批更加忠实于社区的用户 。
B站收益分为签约费、平台激励和商业推广收入等 。签约费通常是只有头部up主才有的待遇,中小型up主变现还是依赖平台激励和广告 。按照播放量给予奖励,B站算是视频平台的先驱 。
面对字节系来势汹汹的20亿补贴,B站也推出了相应的中视频激励计划 。就收益来看,B站万次播放收益20-30元,具体则需要根据视频的内容、点赞、弹幕等多维度计算收益,门槛则是电磁力(综合评价UP主能力的数值体系)等级达到3级或者专栏阅读量大于等于10万 。成功开通后,发布16:9的横版视频即可根据播放量获得收益 。
在今年3月,有多名B站up主在知乎上反映,创作者激励改版后收入大幅度下滑,甚至有UP主收入跌幅高达90%,外界将此视为B站控制成本之举 。财报显示,一季度B站营业成本为42.47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43% 。其中收入分成成本(营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21.46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53% 。
而B站的反馈则是:新引入了包括播放渠道、用户转化后验证等多种考核指标,同时对不同指标的加权有一定调整,最终以实际显示的激励收益为准 。
这样的举措,对于打击一些只搬运、或者蹭热度的低质量视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因为B站之前对于是否原创视频的审核并不算太严格,但是很显然,也误伤到了一些中小up 。
对一些视频类型很难接到广告,靠播放量维持收益的up来说,收入的腰斩无疑大大降低了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一位B站知识区UP主就告诉毒眸,最近几个月有不少知识区UP选择不做视频了 。
当然B站还是有自己的优势 。B站的社区氛围、用户圈层无法复制,一些曾经迁徙到其他平台的up主,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敖厂长在西瓜视频的数据较之B站时期的数据有大幅下滑,字节系的流量分发机制,使得西瓜视频的播放量大多来自于算法推荐而非粉丝,与具备高度感情粘度和粉丝基础的B站相比,播放量、评论量都会下滑,不佳的数据表现,应当也是促使他回归B站的原因之一 。
投稿|一年后,创作者在抖音分到钱了吗
文章图片

在20年回归b站的敖厂长
拥有最大流量的抖音,也存在一个问题:太卷了 。一些中腰部博主在抖音上升无望后,反而会往B站迁徙 。以抖音博主帅农鸟哥为例,其在抖音上发布的竖屏中视频,有一定影响力,但并未火爆,在入驻B站后,十天涨粉百万,连续三周登顶B站涨粉榜,成为B站现象级博主 。
微信视频号和快手也有相应的创作激励 。拥有千粉以上的微信视频账号,可以申请专项奖金;快手于今年4月面向优秀创作者开启5分钟中剧集征集合作,推出了重点扶持剧情内容创作者的“扶翼计划”,激励类型包含制作费用和流量扶持,但与此前面向短剧的星芒计划相比,扶持力度和面向人群都稍逊,更像是试水之举 。
投稿|一年后,创作者在抖音分到钱了吗
文章图片

微信视频号大会宣传
中视频相比短视频,有更高的制作水准和观看门槛,头部内容平台们期望在中视频蓝海里开拓空间,在平台们砸钱的同时,创作者能分到一杯羹,平台用户们也可以享受更为优质的内容,这原本是一件三赢的好事 。
但三赢需要时间,一年之后再回看,中视频对平台并不是足够有性价比的生意 。在降本增效的大逻辑之下,平台对扶持中视频还有多少耐心?
 
?参考资料:
1.抖音首开流量分成计划!中视频创作者迎来哪些新机遇新榜 
2.中间层才是视频新战场 三声
3.中视频三玩家“路线之争”:西瓜的算法,B站的圈子,知乎的大V
4.网络视频发展了15年,为什么又回到了中视频 36氪的朋友们
5.巫师财经向左,敖厂长向右,背后是平台价值的体现! 互联网果实
【投稿|一年后,创作者在抖音分到钱了吗】6.试水中视频,快手不得不迎接的挑战  文娱商业观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