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链得得独家】Web3“入口级”赛道抢位,基于链上地址的主流解决方案

Web3.0|【链得得独家】Web3“入口级”赛道抢位,基于链上地址的主流解决方案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链得得 , 作者 | 大文
【Web3.0|【链得得独家】Web3“入口级”赛道抢位,基于链上地址的主流解决方案】作为大多数用户进入区块链世界的第一站 , 地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仅在以太坊链上 , 就有超过2亿个独特地址 。近一年来 , 超过400万个地址曾发生过链上的交互 , 即每天平均有约50万个活跃地址 。去中心化的模式使得地址这一概念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账户和钱包 , 成为区块链行业当中一个特殊的存在:虽然用户在链上的几乎任何活动都需要使用地址 , 但地址本身却没什么价值值得挖掘 , 以至于大多数用户都习惯于将其作为钱包的一个附属品 。
随着Web 3时代的来临 , 越来越多的链上活动使得用户对钱包这一地址管理工具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 , 安全、易用、多链支持已经不是用户选择钱包的唯一标准 。多样化的需求催生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 其中一些甚至很难用“钱包”一词概括 , 因此我们统一用地址管理方案来称呼它们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地址管理方案 。
一、安全为先:地址的多重签名管理方案虽然Web 3时代的地址管理方案越来越多样化 , 但对于用户来说 , 安全依然是第一标准 。在加密资产管理需求密集的情况下 , Gnosis Safe这样的智能合约多签钱包就成为了机构和专业投资者的首选 。Gnosis Safe成立于2018年 , 其合约运行在以太坊上 , 其核心是多重签名功能 。与其将Gnosis Safe称为钱包不如将其称之为数字资产管理系统 。简单来说 , 用户需要设置若干个监管人或设备 , 在交易前必须经过最低数量的角色批准 , 否则交易无法进行 。以此功能为基础 , Gnosis Safe 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权限管理功能 , 例如批处理交易、用于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授权的social recovery module和allowance modules等自定义模块 。
与其他支持多签的方案相比 , Gnosis Safe的另一个核心功能是手续费转移支付 , 即Gnosis Safe允许用户使用其他代币来支付ETH交易产生的Gas费用 , 从而实现了专业投资者的多样化资产管理需求 。
二、体验为先:地址的免需助记词管理在易用性方面 , 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是Argent 。Argent成立于2017年 , 也是一个多签智能合约钱包 , 同样支持手续费转移支付 。与拥有多样化权限管理功能的Gnosis不同 , Argent主要以易用性为核心 , 更受普通用户青睐 。
Argent允许用户设置若干个其他账户或设备成为“守护者(Guardians)” , 以方便在密钥丢失后找回账户和资产 。钱包的所有者还可以赋予“守护者”一些权限 , 包括锁定账户、解锁账户、触发恢复账户程序和批准大额转账 。
在提高易用性方面 , Argent的另一个特色是摒弃了助记词 , 同时将地址与以太坊地址服务ENS绑定起来 , 将一长串0x开头的地址转换成了更容易被记住的“网址” 。
三、流动性及衍生交易为先:NFT打包控制权转移的地址管理另一个更有创新性的方案是近期在第十四期Gitcoin募捐(GR14)上出现的A3S Protocol , 尝试将地址的控制权与地址本身进行剥离 。A3S Protocol并不是钱包 , 也不再用私钥签名控制这个地址 , 而是一个用NFT作为地址的“控制器”的协议 。简单来说 , 该协议允许用户铸造一个由NFT控制的地址 , 通过NFT的流转来转移地址的控制权 。换句话来说 , A3S Protocol同样取消了助记词 , 转而将助记词及私钥“替换”成了实体化的NFT 。就像真正的钥匙那样 , 谁持有“钥匙”谁就拥有地址的控制权 。由于NFT本身不可复制的特性 , 这把钥匙也是唯一的 , 无需担心被复制 。
由于拥有了一把不可复制的“实体钥匙” , 用户就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将地址以及与地址绑定的各种链上权益进行买卖 , 实现地址本身的资产化 。对于Curve发放的veCRV这样无法转移和交易的资产、与地址绑定的NFT权益来说 , A3S Protocol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价值流转的可能 。资产化的地址同样也会产生更多的玩法 , 如同域名一样 , 成为一种全新资产的地址可以被收藏、被租赁 , 甚至成为一种独特的服务 , 即Adress As A Service , 地址蕴含的价值也有了被进一步挖掘的可能 。
四、隐私为先:隐私保护地址管理众所周知 , 地址本身其实是非常缺乏隐私性的 。由于大多数区块链的特性 , 当用户试图进行隐私交易时往往需要经过Tornado Cash 这样的混币器才能实现 。Blank就是专门为实现隐私交易而设计的协议 。该协议采用了混币与零知识证明的方式实现隐私交易 。
具体来说 , 每当用户在转出资金时 , Blank会为交易生成一个密码 , 同时对资金进行混币 , 密码将成为已发送款项的证明;当用户接受转账时 , Blank都会建立一个全新、空白的钱包地址 , 接收该笔资金;而且该笔资金交易会与Blank内部资金池混合处理 , 以隐藏用户的财务资料 。Blank为用户提供钱包 , 也可以作为插件植入其他钱包或DeFi项目中 。当用户使用Blank时 , 可以分为两部分 , 一个如同Metamask一样的ETH钱包 , 另一个开启隐私功能的钱包 。当用户使用隐私功能时 , 需缴纳少量的操作费用 。
随着加密市场和Web 3的发展 , 用户对地址管理的需求越来多样 , 地址本身的价值也日益凸显 , 不再仅仅是随用随抛的消耗品 。如何将地址这一加密世界的“第一站”管理好、挖掘出地址蕴含的更多价值 , 势必会成为更多项目关注的目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