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投资人|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底层技术的变化推动下一轮创新 | 乘风破浪青年合伙人

乘风破浪的投资人|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底层技术的变化推动下一轮创新 | 乘风破浪青年合伙人
文章图片

钛媒体注:「乘风破浪青年合伙人」是钛媒体创投家策划的专题,邀请10位顶流投资机构青年合伙人,对话2022年下半年中国创投市场的投资风向变化、新机遇 。
以下为钛媒体创投家与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的对话整理 。
钛媒体创投家:作为持续关注硬科技赛道的投资人,近些年,您观察到硬科技投资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乘风破浪的投资人|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底层技术的变化推动下一轮创新 | 乘风破浪青年合伙人】曹巍:我觉得整个市场大环境或外部变化还是挺多的 。站在蓝驰的角度上来讲我们更关注底层技术,底层技术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它的变化将推动下一轮创新 。变化越大,机会越大,真正的好机会或者成规模的机会都建立在一波一波的底层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 。
例如自主移动机器人,过去大家理解的机器人或是以工业产线为作业对象或是生产加工流程为作业的对象,机器人的作业环境和目标非常明确 。但是现在随着2016-2017年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推动了机器学习、视觉算法等技术在机器人赛道的落地和应用,从算法、算力、数据到应用都有了各方面多维度的创新 。机器人以围绕固定环境、固定场景作业的环境逐步走向了半开放甚至是全开放等需要大量互动场景的环境,机器人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工作场景、工业场景落地应用 。
比如创新医疗器械赛道,在杭州我们投了程天科技,一家做术后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企业 。患者把外骨骼穿在身上,设备通过对患者身体状态的判断和理解,引导患者做步行训练 。通过步行训练让患者受损的中枢神经的关键连接点做恢复,帮助他们在术后能够快速地复原,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跨界融合的新兴领域 。
这个项目交叉元素非常多,包括:机器人技术、脑机接口、神经的可重塑原理和康复医学等,而最终产品又是一个非常专业需要走临床认证的医疗器械 。在看这一类方向的时候,发现之前我们在机器人方向的一些积累以及在医疗行业、互联网医疗的积累,正好可以把它融合起来,用到这个新的场景里 。所以团队当时花了两三个月去做非常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2015-2016年外骨骼在海外市场就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产品落地了 。但是医用外骨骼涉及到很多前沿科技和技术,外资创新型企业想来国内落地,也被美国的投资监督管理局叫停了,说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们一直在找国内可以替代的团队,由此发现了程天科技 。
在与程天科技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不但做了而且在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好 。第一,质量方面,医疗器械要解决非常严肃的临床问题,要在临床角度上有专业的临床认证流程,需要大量和多中心医院联合做临床案例使用 。我们发现,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临床效果优于了普通医生通过人手帮助患者去做康复的效果 。
第二,成本方面,外骨骼机器人里面有大量精密的控制器件,包括电机、减速机、力传感器等 。此前我们看到国内或海外的产品,整体硬件成本大约在30万左右,有的团队省一点的成本在20万左右,整体来说成本很高 。
而程天科技靠此前积累的底层技术和自研的硬件模组将成本从20万左右降到了2-3万,成本直接降到了1/10,但同样达到了非常优秀的质量 。应用场景的落地和未来大规模的商业化,可以与海外市场的产品相媲美,这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 。它结合了交叉学科不同维度的创新,同时具备非常有价格颠覆的产品形态,同时结合了AI、大数据、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 。
钛媒体创投家:投资就是投人的逻辑,在“技术为王”的当下还适用吗?曹巍:非常适用,“投人”非常重要 。
因为很多赛道跨学科、跨领域,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很多好的机会就在交叉赛道和交叉学科领域里,对于创始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一方面在专业领域上要具备和领域专家对话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作为创始人或CEO而言最基础的专业要过关,产品做出来要有市场;创始人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建设、人才组织、OKR/KPI的设定上要有更强的判断 。之前同一类人用一套体系去做管理就可以,现在一个公司内部结构会有几批人不同背景的人,管理的难度相较以前提升很多 。如何能够让背景差异比较大、行业差异比较大的人很好地交流融合,往往考验创始人或CEO的驾驭能力 。
前十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的创新都还是围绕底层红利和大趋势 。现在,移动互联网红利消退之后是围绕硬科技领域的很多创新模式在海外找不到对标的公司 。我们投资的前沿创新方向在海外是没有清晰的对标公司,这种商业模式的探索,需要国内的团队有非常强的驾驭能力和对商业底层逻辑的判断,因为只有真正抓住了不变的东西,才能构建起来稳健的商业模式,确保最后创造的价值是可延续的 。所以人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非常看重创始人的综合能力 。
钛媒体创投家:5月份蓝驰创投官宣了新一期募资消息,55亿人民币双币种基金,刷新了国内今年早期基金和美元基金的募资纪录 。手握充沛弹药,这一期基金蓝驰准备投哪些领域?曹巍:作为早期机构从大方向上来看,第一是创新技术,包括应用层和底层;第二是新科学,跟科学相关的在技术和科学研究边沿上的机会,或是刚刚从科研院所里转化出来的一些机会 。
比如最近投的一个项目是依托中科院多年积累的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和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等头部中心推出的数字疗法和数字诊断平台,它可以去筛查老年人的帕金森,进行老年痴呆评估,对老年人的脑部退行性病变、对脑部的正常状态还是退化状态进行诊断 。这里面很多之前偏科研领域的,现在将科研领域的创新落地到商业化环境里 。
具体领域比如,新能源、企业服务、机器人等都会持续关注 。整体上来说,大的底层逻辑是以技术创新为支点,延展到几个不同规模化的底层技术平台和技术范式上 。
钛媒体创投家:在反复的疫情之中,我们看到投资机构稳步前行,但是创业者似乎没有那么好过,不断的在经历外部国际环境紧张、国内疫情反复停工停产的考验,对于创业者而言,您都有什么寄语呢?曹巍:我们从今年年初,就一直在做投后管理、风险应对策略的分享和分析 。
创业公司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有收入的一类是没收入的 。
对于团队刚刚成型还没有收入的,甚至只有一个创始人的时候,我们会给创始人做一个比较深度的现金流使用策略的讨论,因为这类公司没有收入,基本上每天都在花钱,需要去判断未来整个市场回暖以及疫情的影响 。
现在投资人也没有办法出差,大家在网上聊项目,所以“扣扳机”的意愿也不太强,在这种情况很困难,钱花快了就没了,所以现金流是一个关键节点 。这样的团队本质上来讲是比较好处理的,因为它没有其它的负担,只需要把整个公司的发展节奏控一控 。
还有一类创业公司是有一定的收入体量,但是整体现金流方面亏损的,这一类团队我们可能会做一些评估,在资源的投入上为了达到下一个阶段的里程碑要去算运营资本 。因为现在已经有收入了,为了让收入能够稳定成长,是要做前期投入的,这里边可能包括了预付、备料、供应链上的投入、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回款,所以运营资本的分析很重要 。比如不要出现业务大幅度下滑,也不可能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因为增长需要额外的资金注入 。所以它就需要一个更详细的运营资本的分析,控制好资金的使用节奏,同时在非业务相关的部门做相关的成本控制,来确保充分的现金流,帮助公司熬过这个冬天 。
另外一些现金流稳健的企业,可以和银行聊一聊,现在政府也在鼓励国内的银行去帮助中小企业度过疫情时期比较难的经济周期挑战 。
第一,对症下药,第二,以终为始 。一定要熬过去,以一个比较健康的企业状态去面临后续资本市场的审阅 。
乘风破浪的投资人|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底层技术的变化推动下一轮创新 | 乘风破浪青年合伙人
文章图片

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乘风破浪的投资人》直播回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