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思维

最近的状态很奇怪,脑海里有很多想法,可是一旦将它付诸实践转化为文字,偏生又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我不知道这该不该称为瓶颈期,抑或是拖延症在扯后腿。

每天看书的习惯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但坚持每日一更却很难做到了。并不能将其称之为三分钟热度,毕竟两个多月前下定决心要弄公众号,我已经坚持到了现在。
前几天罗振宇在讲游戏化思维,他说游戏之所以使人迷醉,是因为游戏的即时反馈机制。拿现在特别火的手游王者荣耀举个例子,当你一刀斩杀一个远程兵,你会看到自己的经验值在上升,也会看到自己的血量和蓝条在下降,这就是一种反馈。你释放一个技能,人物作出相应的动作,画面上呈现出绚烂的技能效果和打击音效,以及触碰到敌人令其血花四溅,这也是一种即时反馈。

那么我就在想,能不能将这种游戏化思维转化到日常的更文当中?比如我给自己设定一个连续日更的目标,坚持日更21天,然后奖励给自己一个期待许久的礼物,这固然是可行的。可是这种反馈机制是一种长时间的、缓慢的一种延时反馈。也可以在完成每日任务后奖励自己十分钟、半小时,用这奖励时间去干一些平时并不能肆无忌惮做的事情。

或者我也可以给自己增加些难度,限时半小时写一篇文章,超出预计时间惩罚自己做50个俯卧撑,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写完就奖励自己喝瓶红牛。

综上所述,其实绝大部分都是针对拖延症的一种游戏化机制,可是该如何解决将紊乱的思维转化成文章呢?

其实我最近有在做冥想,借以通过冥想这种方式去控制自己的思维,令自己的精神长时间的集中。而不是一种发散式的、毫无规律的思维方式。当初看《跟着贝尔去冒险》的时候,我看到有一期张钧宁在森林里起得很早,盘坐在岩石上打坐。我之前还很好奇:她究竟在干嘛,这样做有什么用?

当我自己开始上手冥想,我才发觉清晨早起打坐是多么的有意义,当你冥想十分钟之后睁开眼睛,你会发现自己看待整个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样了。身体变得轻盈,脑海变得空荡荡的。如果说以前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分散性的。那冥想过后就是一种「直」,直中取近。

冥想对写文章的帮助是隐性的,看书是显性的。可是这两者间还缺乏一种调味剂,那就是世界观。我原以为当自己看过很多书,通过他人的视角去认知世界,慢慢的就会拥有自己的世界观。可是我错了,你都没有走出去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天天窝在一个地方工作,又谈何而来的世界观呢?

零零碎碎、啰啰嗦嗦的说了这么多,原来我只是期待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换个地方,换种心情,说不定对待事物的方式也会有所改变。
【游戏化思维】365极限挑战日更营Day 3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