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让自己摆脱拖延症

#30天专注成长计划# Day 19
本文是《拖延心理学》第12章 的读书笔记
【每日一问】你有过设立目标并成功完成目标的经历么?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会有很多目标,这些目标有些并不是自己制定的,比如说KPI;有些是自己被逼着制定的,比如说年底结婚。
但是这些无处不在的目标,却在无情的剥夺我们的自由时间和精力,而且很多目标我们最终都无法达成。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目标少了些什么东西,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些东西,而导致了我们在面对这些目标时自然不自然地就选择了拖延。
前面我们说过,拖延其实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拖延本无罪,有问题的是那些指引我们的所谓的目标。
问题是什么呢?
那些所谓的目标,不具备可操作性。
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可观察性;
·具体性和特殊性;
·他可以被分解成几个小的步骤;
·第一步可以在5分钟内被完成。
接下来,我们逐条了解一下每个特点。
5分钟让自己摆脱拖延症
文章图片
看得懂,才能做得来 1、可观察性
别人不能看到你的内心感受,也不了解你的想法,但是他们可以看到你所做的事情。
为了让你的目标具有可观察性,你必须要用行动来定义它。
举个栗子,我现在需要找工作,那么我把我的简历重新修改一下,然后投到招聘网站去,修改简历投递简历都是有具体的行为的。
5分钟让自己摆脱拖延症
文章图片
明确的标准,才能有序 2、具体性和特殊性
拖延者思考问题的方式往往比较模糊,无法做到具体化。当你达成目标的时候,你究竟做了什么?你具体会在什么时候去做它?还有谁会在那里?
举个栗子,我们可能会时常听到有人这样描述他们的目标“我想要重新规划我的生活。”这个目标就显得很模糊不具体,我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相比之下“我需要在周六上午把衣柜里的衣服重新整理一下,并把秋装拿出来”就是一个很具体的可执行的目标计划。
5分钟让自己摆脱拖延症
文章图片
明确具体可操作,可分解 3、分成几个小的步骤
不管一个目标是大还是小,达成任何目标的唯一办法就是一步一步来,就像有一句谚语讲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生活就会一帆风顺。”
一个具体可操作的目标一定是能够被分解成几个小的明确的步骤的,就像“把大象关进冰箱”这个目标,他是可以分解的:第一步大卡冰箱门,第二步把大象弄进去,第三步关上冰箱门,这个大目标就实现了,具体如何把大象弄进冰箱也可以分解成很多小的明确的步骤。
5分钟让自己摆脱拖延症
文章图片
行动才有结果 4、最小目标 这是一个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最重要的一个标准——第一步需要执行的最小目标(被分解出来)必须要能够在5分钟内实现。
为什么这么说,只有尽快实现第一步,尝到目标实现的甜头,才会促使自己去做出下一步的动作。
而很多拖延者常常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因为他们想问题太过理想化,他们会以为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是无限的。他们行动起来后,就会发现有很困难都超出了预期,最终选择了拖延。
总结:
如何在5分钟内摆脱拖延症?
我们需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具体可操作的目标。
如何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目标?
运用下面4点就能够实现
1.目标本身是有行动可观察的;
2.目标是具体清晰的;
3.目标是可被分解成几个小步骤的;
4.被分解出来的第一步能在5分钟实现达成。
END. 如果读了这篇文章后,对你有一点点启发和促动,请不要吝啬你的喜欢和点赞哦。
你的鼓励是对我莫大的奖赏,谢谢。
【5分钟让自己摆脱拖延症】每天思考一个问题,不求甚解,想明白不困扰就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