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职业选择题里,会不会有公务员这个选项()

你的职业选择题里,会不会有公务员这个选项()
文章图片
过两天要国考了。

远在省外读书的朋友给我发了条信息,过几天去你那边考试,帮我在附近订个房间。
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大四工科男也加入了国考的大军,走上了竞逐公务员的道路。我原以为,在本专业上获奖不少的他,会继续往专业方向深耕。
也许是离考试愈近,图书馆里活跃着比以往更多的人,埋头于参考书中,努力寻求着考试当天的爆发。而考点附近的旅社,也因几乎爆满而差点订不到房间。
我心想,考公务员的人比想象中要多嘛。顿了一会,又给他发了条信息,加油,考完再聚。
你的职业选择题里,会不会有公务员这个选项()
文章图片
对于公务员这个话题,总感觉如鲠在喉。

可能在大学伊始,我们会幻想自己未来的走向,给自己规划出一条完美无缺的职业道路。但随着时间轴的推移,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于是面前出现了几条分岔路,创业,考研,出国,职场,公务员。
大部分人的选择,也许是毕业之后,进入一个称心或尚可的公司工作,开始步入自己的职业道路。可能只有少部分人,会踏足另外的几个方向。
但对于公务员,却总是能听到出奇一致的论调。
要么是遏制了自己的创造性,每天重复着单调而乏味的工作,日复一日,像一个被设定好的程序,做着无止尽的循环。
要么工作稳定,缺乏冲劲,领着不多不少的工资单,在体制化的氛围中熬着资历,像大树一样给自己刻上一圈圈年轮,数着出头之日。
在我们眼中,青春是用来冲刺和奋斗的,这样的工作模式无疑是给年轻人当头一棒。在这个不断追问自己我能得到什么的年纪,我们可经不起时间的打击。
但也许大多数人也并没有真正了解和思考过,只是在人云亦云中接受了这份认同。


记得在刚进大学的时候,听过一个老师的课。
他给在场所有人分析了一个公务员的晋升轨迹。从最底层的科员,一步一步向上晋升,过几年可以升一级,再过几年又可以升一级,用鲜红的年份记录着你的资历。如果你仕途顺利,或许二三十年后就能当上厅级干部,给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
只是同样的,人们在拥挤的人群中竞争着凤毛麟角的晋升机会。或许十年过去,你仍然会在那个职位上,苦苦等着晋升机会。但二十年过去,你也许就已经接受现实,不再抱有强烈的期望。
【你的职业选择题里,会不会有公务员这个选项()】我想,全国数百万的公务员中,一定承载着太多的不甘。
突然想起某一次和朋友谈论起公务员的时候,他反问了我一句,你有关系吗?
我哑然。
我没有关系啊,但为什么关系就能揣有一票否决权。是不是我们都太着急,一定要把人生设计得完美无瑕?
你的职业选择题里,会不会有公务员这个选项()
文章图片
在我们这一代上,公务员的职位也许得不到人们价值上更普遍的追求。但在父母眼中,它的地位依旧无法撼动。
每次跟父母谈起将来的打算,犹疑不决之时,他们总会提起一句,不如考虑下公务员怎么样?
他们尊重我的决定,也并不是非要求我顺着他们的想法。只不过多次的提议,也让我感受到他们对这个职位的认同,像是一种执拗的观念,根深蒂固在他们意识里。
稳定,待遇好,不会太辛苦。公务员这个建议,也许饱含父母的一番好意,但高傲的人却不懂得领情。
一开始,我直接表示了反对,并列举出了我所认为的看法,无异于那些陈词滥调。总而言之,我的生活怎么可以这样无趣,当然这句潜台词我并没有说出来。
但后来我发现,其实自己根本就没深入思考过。所有的观念都是别人输入进自己的脑袋里,在社会的嘈杂中丧失了判断的能力。
听过一些长辈说,现在的大学生都不太能吃苦。我承认,和上一辈人经历的艰辛而言,我们的生活几乎是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翻倍的幸福。
好高骛远是人的天性,但有时候我们看得太远了,以至于都认不清走的是泥地还是石路。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却在不停的质疑中随波逐流。
我想,任何的事业都只有合不合适,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个合适并不是别人告诉你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出来的。
所以,现在每次回家听到父亲说起朋友的子女们,谁在什么市里哪个单位工作,谁又是凭着自己就考上了省级公务员,我都会夸他们一句厉害。
转念想想,也许谁都不需要别人来夸自己一句厉害,正如也不需要别人来非议自己的选择。


其实现实很有趣。
同一代人,不少人排斥着公务员的角色,也不少人投身其中,在千军万马里争夺这条独木桥。
可能是我们面临的选择太多了,呈放在我们面前的职业就有上千种。
为了在这片职业丛林里尽快地缩小范围,不得不采用看似理性,而又武断至极的方法,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叶剪枝。
但这道选择题,也许一开始就不该用排除法。




谨以此文,愿两天后国考的朋友们,全力以赴。


作者 | 阿北
一个经常在地图上眺望北方的南方人。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转载请简信获得授权,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