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产业观察|找到“感觉”了!上云又上链,京东云开辟新增长极

ToB产业观察|找到“感觉”了!上云又上链,京东云开辟新增长极
文章图片

未来的供应链,是数智化的供应链 。
不久前,新品牌“一芯家”横空出世,推出的新款洗拖一体机在短短数月内接到5万余笔订单,销售额预计达1.2亿元,表现不俗 。很多人不知道,其母公司“格力博”深耕海外割草机市场多年,是全球新能源园林机械行业的隐形冠军 。
然而,疫情的持续打破了格力博稳健的节奏 。原材料与海运价格上涨导致物流费用增长6倍 。“一芯家”是该企业在巨大成本压力下转战国内市场的一次新尝试 。
借助常州“超级虚拟工厂”研发的“一芯家”,一入市便大获成功,背后离不开京东云的支持 。京东云与常州移动联手打造的“超级虚拟工厂”融合了5G和AI两大优势,一方面实现了对消费端大数据的建模分析,在云端聚合需求,统一分发;另一方面不断优化供应链,将产品拆解为零部件,通过生产工艺标签匹配为其他地区补足生产力 。
“常州模式”实现了实体供应链向“数智供应链”的成功转型,也让人们记住了——京东云,不只懂云,更抓住了产业供应链的关键点 。
拿稳手中两张牌,京东云成就“常州模式”ToB产业观察|找到“感觉”了!上云又上链,京东云开辟新增长极
文章图片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
“当下,产业数字化正由量变向质变进化,下一站就是数智供应链 。”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指出,“以供应链管理的思维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最高效的方式 。”
在2022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之京东云峰会上,京东云首次展示“数智供应链”全景图,同时用最新的技术与场景展示其在能源、城市、金融、工业制造和大型企业等众多领域的实践成果 。
“常州模式”便是京东云的答案 。这二十年来,京东似乎只专注做了一件事——不断优化自身供应链,提升服务消费者的品质,从一开始,京东就选择了最艰难的路——自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
时至今日,当日达、次日达、精准达,越来越快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似乎已为人们所接受 。在这背后,是京东在十几年间打造了遍布全国的仓配网络和物流基础设施,使其供应链管理能力成为京东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
在与疫情相抗之时,人们才明显察觉,面对诸多不确定的复杂情况,拥有高效、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才是保障的根基 。“离消费者近”是京东制胜的第一张牌,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京东集团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财报,京东在超1000万自营商品SKU的基础上,已实现30.2天的世界级库存周转;服务超过5.8亿消费者,实现了470多个县区市用户的分钟级送达 。这样的供应链调度能力,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 。
而这,就是赋能“京东云”的基础 。技术的背后,往往都是产业积累,“数智供应链”能推进得如此柔顺,是将多年来在实体供应链中的经验和积累都融进了智慧化发展的基因中 。
线上线下相互依托,互为助力,是京东云不同于其他技术服务公司的根本所在 。仅为了提升供应链高效运转和供应链韧性,京东创新性地打通了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五节消费级供应链以及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五节产业级供应链 。这在集团内被称作“十节甘蔗”,不仅大大优化了供应链的效率,也为后续持续为“数智化供应链”赋能打下了基础 。
有了这两张牌,京东才得以收放自如,轻松完成新品牌孵化、智能生产、智能供应链三大“卡脖子”难题,这才有了“常州模式”的传奇,有了“一芯家”在市场上的惊艳表现 。
当然,它的出现,也为其他企业打开了一扇门——如何借力京东云完成数智化转型 。
拥抱数智供应链,能生长出无限个“常州”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焦急,渴望借力云服务向数字化转型来降本增效,抵御风险 。根据202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分别为37.2%和42.8%,较前值分别回落9.3和2.4个百分点,双双刷新2020年2月疫情爆发以来新低 。
这意味着,订单下降、原料不足、上游企业供应存在中断、人工成本负担过重表现突出,并指向了一个新方向——社会化供应链需要数字化升级 。
无疑,此时由京东云主导的常州“超级虚拟工厂”让其他企业看到了希望 。因为京东云走通了“十节甘蔗”整条闭环,证明了随着数字化规模的持续增长,数智供应链已经成为当前产业数字化转型最高效方式 。转型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在产业数字化道路上,将前端科技融入进社会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但人们更关心的是,常州模式是否可以复制?遵循相同的逻辑,京东云可以依托实体供应链的基础,在上层不同领域不断叠加赋能,比如在鹤壁打造出产业数智“河南样板” 。
ToB产业观察|找到“感觉”了!上云又上链,京东云开辟新增长极
文章图片

通过政务专有云、公安专有云、交通专有云“三朵云”,京东云助力鹤壁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云覆盖率90%以上,云平台可靠性达到99.99%,实现全年“零故障” 。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产业运营和服务体系,通过整合京东在电商、物流、数字技术等领域的优势,这一模式为当地在去年创造产值1.67亿元,累计带动鹤壁新增出口额17亿元,让数字经济产业园成为当地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
一只手是强大、稳定、高效的实体供应链基底,另一只手是久经市场淬炼的云端技术 。它们相互交织,通过京东云集中向外输出数智化场景 。目前,京东云深度服务80多座城市,1800多家大型企业,195万多家中小微企业 。“围绕供应链场景和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合,一手上云、一手上链,已经成为企业高效转型、重塑韧性的最佳路径 。” 高礼强说 。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云在会上发布“数智供应链开放创新平台”,将京东的数智供应链能力对合作伙伴开放,与产业生态伙伴共同服务千行百业,将“更懂产业”践行到底 。
 “四朵云”上新,微观支撑全链路业务场景服务 京东云的使命到底是什么?是它链接通了底层的数字技术,通过不断优化软件来降本增效 。
数智供应链高效运转的关键是更极致、更领先的技术 。京东云围绕“成本、效率、体验”取得技术突破,一口气发布四大领先技术,九大领先技术产品,三大智能平台,为数智供应链筑造最强技术底座 。
在它背后支撑它的软件有多强大?历经多次京东“6·18”“11·11”等超大型活动,京东云都能实现业务应用100%容器化、离线分析应用100%容器化以及数据库在内的所有PaaS组件100%容器化 。在今年“6·18”的前十分钟,京东云每秒用户访问峰值同比去年增长129% 。基于云海高性能存储产品的存算分离架构,对OLTP/OLAP等场景的计算存储资源实现解耦并降本增效,成本节省30%-50% 。正是京东云的技术沉淀,保证了服务的稳定性,再一次扛住了流量洪峰 。
眼下的时代,云计算的市场竞争已覆盖到产业领域,考验的是云技术如何为产业做更强大的赋能 。作为懂产业的云,京东云基于多年来自身海量、复杂业务场景淬炼,从而具备了数智供应链能力,解决采购、研发、营销等全链路业务场景服务,于是能够立足于底层基础逻辑设施上,展现极致的资源调度能力 。
会上,京东云首次发布了四大数智供应链技术,行业首个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云舰2.0全新升级,新增平台多云、应用多活,跨云、跨区多云多活,混合多云多芯等特性,全面兼容全球范围各类基础设施,实现客户视角全球一朵云 。借助阿基米德智能调度,云舰2.0能够完成超千万核资源秒级调度,实现超大规模异构基础设施资源的敏捷调度,CPU平均使用率提升2倍,每年节省IT成本数亿元 。
ToB产业观察|找到“感觉”了!上云又上链,京东云开辟新增长极
文章图片

同样,新推出京刚2.0+云海软硬融合,引领下一代云计算架构,存储性能提升10倍,目前已经全面应用于京东集团大规模复杂业务场景 。全新发布的MCDN产品,充分利用覆盖全球的100多万自有CDN节点资源及海量边缘节点资源,节省成本50% 。
以上种种,能看出京东云的技术逻辑也都围绕成本、效率和体验展开,在技术研发中形成了独特的烙印 。云舰对大规模异构资源的灵活调度;云海通过存算分离对数据资源的调度;京刚对计算的调度以及MCDN对网络内容的分发调度本质都是通过技术实现对资源的灵活调度,从而在成本-效率-体验中找到平衡的最新解 。这些领先的技术支撑着京东全球供应链的高效运转,创造了超千万SKU,30.2天的世界级库存周转 。
过去一年,京东云实现了超过110%的高速增长,数智供应链逐渐成为京东云的服务特色 。高礼强说,“京东云的发展找到了感觉 。云服务不是野蛮的生长,一定要有内生的逻辑,你的发展是客户需要,客户认同你,他才会去付出 。”
【ToB产业观察|找到“感觉”了!上云又上链,京东云开辟新增长极】沿着供应链按图索骥,京东云找到了自己的“感觉” 。一样的技术基底,不一样的方案组合,赋予了京东云长期发展的无限可能 。在下一个二十年中,也许会出现更多的“京东云”,但它们都在做一件相同的事情——将数智供应链能力用到极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