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后悔

所谓后悔,字面意思来理解,事后悔过,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发生在事后,既然是在事后,就有种为时已晚的意味。从行为上来看,悔过即是捶胸顿足卧槽当时我怎么这么做了没有那么做,我要是那么做了可能结果就是那样不是这样了。种种恨不得时间倒流让我再来一遍我能拯救世界的感觉,总结起来,可以说成是对已成定局的结果的不满和对我本可以做得更好的期待。
狭义上的后悔,针对的是个人行为。常有人说世上没有后悔药,是为后悔无用论。但实际上,这种后悔包含的大多是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从而升华出一套更优的解决方案,当再次发生此类事件时可以避免一错再错。而人生充满无限可能,很多同类事件大概率上是会层出不穷的。因此,后悔在单次事件的角度无法止损,却能在多次事件上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悔不当初与未雨绸缪,表面上看是对立的两面,一败一成,然而没有后悔者,哪有预言家?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失败是成功之母”,经验教训与提前谋划总是产生于已发生的坏事之后。
【谈谈后悔】另有一种后悔,我称之为广义上的后悔,严格来讲,很少有人把这种行为称为后悔。是为对别人已发生的过错的指责和不满,那么是否有用。我们来换位思考一下,过错,自然是在过去以不合适或不合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导致了难以接受或是难以挽回的后果,当这种后果产生时,当事人一定是会有所察觉,并在同时产生侠义上的后悔情绪即自我后悔,而这种情绪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羞愧、自责、难过、懊恼等重重负面情绪,如果再受到身边人乃至亲近者的指责,绝对是雪上加霜,对事件的解决以及二者的关系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后悔只有在由内而外产生的时候才是可推动进步的。鸡汤点说,鸡蛋只有从里边打破才能孵化出生命,从外边打破只能孵化出吃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