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三年净亏损8.3亿,阿里系AI独角兽思必驰拟筹资10亿上市|IPO速递

产业互联网|三年净亏损8.3亿,阿里系AI独角兽思必驰拟筹资10亿上市|IPO速递
文章图片

2019年思必驰发布AI语音芯片TAIHANG系列(图片来源:思必驰官网)
尽管今年监管力度加大导致完成“闯关”的IPO企业减少 , 年内有129家企业终止IPO , 但依然无法阻挡部分AI企业想要IPO上市的决心 。
钛媒体App 7月16日消息 , 据上交所昨晚(15日)披露 , “AI语音独角兽”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必驰” , AI Speech)正式提交首份招股书 , 拟科创板IPO , 中信证券为保荐机构 。
思必驰成立于2007年10月 , 是一家对话式人工智能(AI)平台型企业 , 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对话式人机交互平台和 AI 语音芯片 , 围绕“云+芯”进行布局 , 提供软硬件结合的 AI 技术与产品服务 , 实现普适的智能人机信息交互 。
公司两位实际控制人 , 创始人高始兴和首席科学家俞凯是剑桥大学同级校友关系 , 均于2006年毕业 。其中 , 高始兴毕业后回国到东软担任一年高管之后 , 就选择与俞凯一起创立思必驰 。而在公司发展期间 , 俞凯还在剑桥大学工程系担任高级研究员 , 2012年回国至今 , 俞凯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详见钛媒体App前文:《思必驰首席科学家俞凯:语音“交互”与“识别”是两个概念》)
产业互联网|三年净亏损8.3亿,阿里系AI独角兽思必驰拟筹资10亿上市|IPO速递
文章图片

图左为思必驰CEO高始兴 , 图右为公司首席科学家俞凯
根据IDC报告显示 , 2021上半年 , 思必驰在中国 AI 语音语义市场排名第四 。
招股书显示 , 思必驰在物联网智能终端(家电、汽车主机厂与Tier1、消费电子等)领域 , 以及政企类客户为主的金融服务、交通物流、地产酒店、政务民生、医疗健康等领域 , 提供全链路智能语音、自然语言交互关键技术及软硬一体化产品方案 。公司客户包括上汽、小鹏、理想、华为、美的、天猫、小米、中国移动、顺丰、广州地铁、重庆农商行、OPPO、vivo等企业 。
相比其直接竞争对手云知声 , 思必驰客户要更广泛一些 , 但其没有涉足医疗、房地产等领域 。
与其他 AI 公司情况类似 , 思必驰尚未盈利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 , 以人民币计 , 公司营收分别为1.15亿元、2.37亿元和3.0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83亿、2.15亿和3.35亿元 , 三年总亏损额达8.33亿元;归母净亏损分别为2.51亿元、1.80亿元和2.98亿元 。截至2021年末 , 公司合并口径未分配利润为-4.09亿元 。
思必驰表示 , 亏损的主要原因 , 是公司持续增大对技术研发及市场拓展的投入 , 导致存在较大的累计未弥补亏损 。公司强调 , 若未来面临市场激烈竞争出现产品价格下降、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导致成果不及预期等不利情况 , 可能导致思必驰短期将无法盈利 , 亏损将持续扩大 。
具体业务上 , 2021年 , 公司54%的收入来源于思必驰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产品 , 以及软硬一体化 AI 产品 。其他46%的收入来源于对话式 AI 服务 , 其中包括技术授权、定制开发两部分 , 收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4%、22% 。
不过 , 2019年思必驰技术授权服务收入却占比高达54% 。主要原因是公司采取了一种独特的“云端+本地”综合算法为主的License授权服务 。相比直接卖 AI 软硬件服务 , 思必驰这种方案短期内更经济实惠一些 。
研发投入方面 ,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 , 思必驰研发费用分别为人民币1.99亿元、2.04亿元和2.87亿元 , 占当期营收比例的173.35%、86.26%和93.25% 。截至2021年12月 , 公司研发人员为720人 , 占全体雇员73.4% 。
值得一提的是 , 作为旗下深聪半导体发起人之一 , 思必驰还拥有自研 AI 语音芯片能力 。
2019年起 , 思必驰共发布了自研的TH系列一代TH1520、二代TH2608专用语音芯片 , 主要应用于行车记录仪、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 。截至目前 , TH一代系列已经大规模量产 , 既直接对外销售 , 也可以自用于公司模组和整机类产品 , 而二代TH2608芯片由中芯国际代工 , 现已完成样片流片和点亮验证 。此外 , 针对低资源智能硬件设备 , 思必驰还推出了低成本低功耗的YT系列及AD系列 AI 语音芯片 , 针对智能小家电等领域 。
招股书显示 , 仅2021年 , 深聪半导体总资产达人民币9956.63万元 , 净亏损6214.17万元 。 
产业互联网|三年净亏损8.3亿,阿里系AI独角兽思必驰拟筹资10亿上市|IPO速递
文章图片

提交IPO招股书之前 , 思必驰共完成总额超10亿元融资 。股权结构中 , 阿里巴巴持股13.22% , 为公司最大的机构股东 , 持股比例仅次于实控人高始兴和俞凯(合计36.77%) 。其他投资方包括联想之星、美的资本、深创投、北汽产投等 。
招股书显示 , 此次思必驰拟发行股份不超过4001万股 , 公开募集资金人民币10.33亿元 。
募集的10亿元所得净额中 , 一半以上用于全链路对话式 AI 平台建设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31%) , 以及面向物联网的智能终端建设(20%)项目;另外21%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剩下的30%为流动资金 。
不过 , 随着科技股暴跌 , 导致商汤 (0020.HK)、格灵深瞳(688207.SH)、云从科技(688327.SH)等 AI 软件板块股不及市场预期 , 加上旷视、云天励飞、第四范式(港)已有一年多没有更新IPO进展 , 依图和云知声也选择终止科创板上市 。因此 , 这次思必驰科创板IPO上市之路 , 可能不会很快顺利走完 。而思必驰短期内是否成功实现挂牌上市 , 目前依然还是一个未知数 。
【产业互联网|三年净亏损8.3亿,阿里系AI独角兽思必驰拟筹资10亿上市|IPO速递】钛媒体App了解到 , 由于外部环境及部分 AI 公司被美国列入清单 , 现阶段 AI 软件服务赛道已不再被投资人看好 , 上述提及的 AI 企业中 , 其中一家已经放弃了上市计划 。而更多处于成长期的 AI 技术企业 , 大部分 AI 公司选择短期内不再上市 。
值得注意的是 , 思必驰的直接竞争对手“云知声” , 已经弃A股奔向港股 , 最快于2023年前再次冲刺 IPO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 作者|林志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