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清晨易发脑梗,3征兆暗示脑血管梗塞了,5招预防脑梗塞

我国每年死于心脑梗塞疾病近600-700万人,脑梗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有75%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而冬季是脑梗死发病高峰期,据统计,冬季脑梗死患者发病率可增加一倍,且多于清晨发病。
冬季清晨易发脑梗,3征兆暗示脑血管梗塞了,5招预防脑梗塞
文章图片
为何寒冬清晨易发脑梗
冬季清晨易发生脑梗死的关键因素,首先是冷刺激,冬季气温骤降易导致脑血管强烈收缩;其次,人在夜间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血压较白天偏低,血流缓慢;第三,夜间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水分摄入较少,血黏度较高。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易导致脑部血供减少,甚至中断,发生脑梗死。
值得注意的是,脑梗死可发生于夜间的各个时段,通常所说的“清晨多发”,其实是在夜间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多于清晨才被发现。
如何识别脑梗征兆
1、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突然口角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词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行走如踏棉絮或突然跌倒。
冬季清晨易发脑梗,3征兆暗示脑血管梗塞了,5招预防脑梗塞
文章图片
2、感觉神经功能障碍。面、舌、唇或肢体麻木,黑蒙或一时视物模糊,耳鸣或听力改变。
3、意识障碍。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反常(如突然变得沉默、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烦躁),短暂的意识丧失。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突然出现打嗝、呕吐等。
冬季清晨易发脑梗,3征兆暗示脑血管梗塞了,5招预防脑梗塞
文章图片
五招预防脑梗来袭
脑梗死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以下五招可帮助脑血管病患者安全度过寒冬清晨这一疾病“危险期”。
1、控制危险因素。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及时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高血压患者尤应重视血压的控制,警惕血压波动、夜间血压偏低诱发脑梗死。
2、补充水分。中老年人在入睡前和夜间醒来时可适当补充水分,稀释血液,降低夜间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3、注重食疗。多吃一些有助于通血管的食物发酵液,如荞麦桑叶发酵液,能降血脂和血清胆固醇,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和血管栓塞。这类食物发酵液是利用药食同源的食物:荞麦,桑叶、槐米、决明子、枸杞、菊花等食物进行发酵而成,提取出食物中的药效成分,如芦丁、γ-氨基丁酸、生物碱、植物多糖、蒽醌类化合物等,对血管有很好的养护作用,喝20毫升比吃几十斤的食物还管用,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服用。
冬季清晨易发脑梗,3征兆暗示脑血管梗塞了,5招预防脑梗塞
文章图片
4、调整服药时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将服药时间调整为下午或睡前,提高夜间血药浓度,增强抗血小板作用,预防夜间脑梗死。
【冬季清晨易发脑梗,3征兆暗示脑血管梗塞了,5招预防脑梗塞】5、定期随访。有脑梗死病史者,出院后应坚持定期随访和康复训练。患者宜在出院后1个月内随访,此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评价预后,监测康复效果,预防脑梗死再次发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