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0|17/70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最近,窗外的一棵树时常让我感到生命中,充盈着的生机与活力。晴天,阳光在深绿浅绿的叶间跳跃;雨天,摇曳的枝条在雾气中时隐时现;四月,风从树丛边带来雪梅花的香气;而不受天气与季节变化影响,每日如期而至的,是树间忽近忽远的鸟鸣声。

行笔至此,我将原本“感知万物,感知自我”的题目,改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不知恰当与否,但,这是此时此刻,真切感受,个体与万物,自我与外在世界,既是相互印证,又是相互联系与互通。
在《写出我心》(娜塔莉·戈德堡,1986年)一书中,作者认为,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了解自己,感知万物之间联系,感知万物与自我心念联系的方式。境界至此,与禅学是相通的。
今晚,读罗洛·梅的《人的自我寻求》。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2008年发行的罗洛·梅文集中的一本,南师大的郭本禹教授为本套文集写了一个很精彩的序言。序言中提到,罗洛·梅幼年时最美好的记忆是离家不远的生克莱尔河,他称这条河是自己“纯洁的、深切的、超凡的和美丽的朋友”。读到这一句时,深深感动。相信,这也是引导他走向内心更深处,更辽阔世界的朋友。
想来,窗外的这棵树,也是我“纯洁的、深切的、超凡的和美丽的朋友”了。
【17/70|17/70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7/70|17/70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