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谁是预制菜赛道的“卷”王

投稿|谁是预制菜赛道的“卷”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投稿|谁是预制菜赛道的“卷”王】文 | 锌刻度 , 作者 |  李觐麟 , 编辑 | 星晚
万亿预制菜赛道 , 杀入一名来势汹汹的新玩家 。
7月18日 , 在趣店预制菜品牌战略发布会上 , CEO罗敏表示计划到2024年共开出20万家线下门店 。在预制菜赛道不断升温的当下 , 趣店的加入似乎将内卷标准继续升级了 。
因疫情而崛起的“宅家经济”使得预制菜从B端走向C端 , 并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动力 。数据显示 , 经过两年的迅猛发展 ,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100亿元 , 如果持续保持20%以上的增速 , 则会在未来5年内达到万亿规模 。
分食蛋糕的玩家不仅包括安井、双汇这样的老牌食品企业 , 也有恒顺醋业、海天味业等调味品企业、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平台和海底捞、紫燕、西贝莜面村等连锁餐饮品牌 。现如今 , 更多了趣店这样的跨界玩家 , 接下来预制菜赛道的白热化竞争或将不断加剧 。
但站在风口上 , 就意味着一定能够走得更远吗?
1分钱的预制菜 , “亏”出了什么“一天是否真的只有24个小时?”
7月18日 , 在趣店预制菜的战略发布会上 , 趣店CEO罗敏首先提出了这一问题 。从标准意义上来判断 ,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 但如果一个小时完成的事情可以达到耗费两个小时完成的效果 , 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
罗敏的观点是 , 通过预制菜节省做菜耗费的时间 , 又享受到家常菜的美味 , 这样便创造出了一天中的第25个小时 。
投稿|谁是预制菜赛道的“卷”王
文章图片

 预制菜节省下的时间被看作一天的第25个小时
就在发布会的前一天 , 罗敏为了宣传这一概念 , 推广趣店预制菜 , 与贾乃亮、傅首尔共同在抖音直播间带货超过15小时 , 场观人次达9587万、单日累计售出956万份菜品 。
尽管这份数据背后大多靠的是几乎不间断的1分钱抢购酸菜鱼、水煮鱼等福利 , 贾乃亮更是多次大呼心疼罗敏亏得太多 。但这场直播为趣店带来的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 粉丝新增397万人、连续15个小时在抖音直播间带货榜排名第一 , 更重要的是这场直播直接使得趣店的股票持续多日上涨 。
赴美上市之初 , 趣店的股价也曾一度上涨至35.45美元 , 总市值高达122亿美元 。可好景不长 , 在负面舆论和主营业务发展不利的情况下 , 趣店的股价一度走低 , 就在今年5月 , 趣店还因为股价长期低于每股1美元而接收到纽交所的退市警告 。
今年6月趣店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也不太理想 。据财报披露 , 趣店第一季度营收2.02亿元 , 同比下降60.9%;归属于趣店股东的净亏损为1.43亿元 , 2021年同期为净利润4.78亿元 。
但7月17日的一场直播 , 迅速地扭转了趣店的退市危机和口碑形象 。“我想做的是为一千万人每天节约一个小时 , 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同时我要支持我的用户和粉丝创业 , 大家一起创业努力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一些 。”罗敏谈到选择在预制菜赛道再度创业的原因 。
在发布会现场 , 罗敏指着身上穿的黑短裤和黑T恤说 , “这条短裤200元 , T恤800元 , 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 , 我自己是用不了太多钱的 , 这大概就是我一直在折腾的原因”
罗敏透露 , 趣店在预制菜项目上的投入将会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不设上限 。
据锌刻度了解 , 趣店集团此前先后在厦门、武汉、深圳等十五座城市建立了十五家预制菜生产加工工厂 , 并且整合了上下游资源 , 与头部农业企业合作 , 包括得利斯、龙大、恒兴水产等 。未来三年 , 趣店预制菜还将支持十万用户创业开设线下门店 , 到2024年预计开出20万家线下门店 。
不难看出 , 尽管趣店刚刚进场 , 并且属于跨界再出发 , 但如此猛烈的势头与冲劲 , 或许会在预制菜赛道掀起不小的风浪 。
入场姿势太猛 , 方式太“卷”?当罗敏在直播间里挥金如土 , 一次次打响礼花庆祝战绩的时候 , 一名业内人士对锌刻度感慨道:“趣店的入场 , 实在太猛了 。”
预制菜很热 , 但却并不算新 。只是在过去 , 预制菜更多是在B端餐饮企业中发展 , 经过速冻技术和冷链物流的进步 , 良好解决了传统餐饮企业制菜过程终端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
不过 , B端企业连锁化程度高 , 因此分摊下来的冷链运输成本较低 , 而C端冷链运输成本高、行业壁垒短缺等问题使得预制菜在C端的发展仍未出现规模化 , 而是呈现小而散的格局 。
面对这样的市场大环境 , 趣店似乎想成为行业里的第一位“卷王” 。7月17日直播期间 , 刚结束上一轮讲解直播的杜昶旭向媒体介绍道 , “我们现在在全国建设了15个大仓 , 配备顺丰冷链物流 , 希望在明年春节的时候有超过1000万个家庭使用趣店预制菜 。”
放在20年前 , 杜昶旭一定想不到学芯片出身的他会在新东方教书20年后转型搞起了预制菜的研发、供应链 , 偶尔也客串带货主播 , 因为不断试菜 , 从项目开始以来更担负了20斤的“工伤” 。不过 , 如今他倒也乐在其中 。
投稿|谁是预制菜赛道的“卷”王
文章图片

 趣店的两款招牌菜品销量近300万
回想起研发趣店爆款产品酸菜鱼的过程 , 作为四川人的杜昶旭讲述道:“我们四川人家家户户都有泡菜坛 , 做酸菜鱼就是用的自己的酸菜 ,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是想要做出家的味道 。”通过不断地筛选 , 杜昶旭最终找到了四川的5家头部酸菜厂 , 找到了心目中的味道 。
更“卷”的还有 , 罗敏口中其他企业做不到的农家小炒肉 , 在杜昶旭的记忆里可能是一段“痛苦”的回忆 。“制作小炒肉有一样东西很重要 , 那就是酱油 。为了调试出最理想的味道 , 我们前后试了快上百种酱油 。” 杜昶旭与罗敏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 , 那就是农家小炒肉是趣店预制菜目前的一大招牌 , 具备一定研发生产门槛 。
除了现有的2、30款菜品之外 , 罗敏还透露预计到年底会将菜品数量扩充至近百种 , 以每个家庭每日2-3个菜色来计算的话 , 几乎可以做到一个月不重复 。目前罗敏透露出 , 冬阴功汤、牛腩牛杂煲等新品预计即将上线 。
黄金赛道上竞跑 , 如何拿到好成绩?事实上 , 在赴美上市之后 , 趣店先后尝试过“大白汽车”、“万里目”、“万里目少儿”等多个项目 ,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项目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但罗敏的“折腾”却一直没有停下 , 2022年第一季度 , 趣店宣布推出预制菜业务 , 罗敏也对此表示“期待我们的即食餐饮业务成为2022年的重要收入来源 。”
罗敏这次的判断或许还算可靠 ,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为3459亿元 , 同比增长19.8% , 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 2026年达到10720亿元 。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 , 预制菜市场未来6到7年可以成长为万亿元规模 , 长期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 。
投稿|谁是预制菜赛道的“卷”王
文章图片

但市场前景是一方面 , 市场竞争则是另一方面 。随着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的成立和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预制菜》团体标准实施 , 未来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方向已逐渐清晰 , 行业规范也将日益完善 , 这同时意味着 , 预制菜行业的洗牌期将至 。
在过去 , 预制菜上下游企业乃至部分跨界选手争相入局“圈地” , 但由于缺乏统一行业标准 , 或者大多数企业受制于技术和设备的缺失 , 最终导致食品相关问题频发 , 引发消费者不满并使其消费欲望降低 , 在还未培养起消费者习惯的时候就伤了部分消费者的心 。
被称为“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曾在招股书中提到 , “多数作坊式半成品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流程、仓储物流等方面与规模化企业差距较大 , 难以实现原材料追溯、标准化生产和冷链物流配送 , 无法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 未来将被逐步淘汰 。”
如今能够看到的是 , 越来越多如全聚德、黄埔华苑、佳宁娜、同庆楼等响当当的中华老字号拓展预制菜业务 , 也有趣店、农夫山泉这样的跨界选手浩浩荡荡地入场 , 还有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盒马、京东七鲜等具备渠道和物流优势的生鲜电商开始内卷 。
接下来的预制菜市场不仅要考验生产能力、产品创新能力 , 还要进一步考验供应链管控、冷链物流、销售渠道等全方位的水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