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示框说起

最近碰到个问题,登录异常后如何向用户提供反馈,根据老板的建议,补充了一下iOS规范中关于Alert以及Action sheet的相关知识,特来小结一下。
在AF3中,Cooper老爷子强调一定一定要尽量少用错误提示框,警告提示框,以及一切会打断用户流程,中止程序执行的对话框,并将这种操作称为设计者的愚蠢和懒惰。
Alert 所以在iOS中,将提示框称为Temporary View,并取消了错误提示框,程度最重的是警告框。对于警告框的使用,iOS也建议尽量避免使用,理由很简单:低频出现的警示框才能引起使用者足够多的重视,确保关键信息的传递。
从警示框说起
文章图片
alert
警示框包括一个标题,一段可选的信息以及一个或多个按钮。
标题 标题共有两类,分别是标题式大小写规则,语句式大小写规则,前者除了部分连介词以及少于四个字母的单词外,标题中每个单词首字母都要大写,而后者则只需第一个字母大写。
一般而言,警示框需要告诉用户当前所处情境,并且向用户解释他能做的事。
标题要简短,尽量控制在一行,避免一个单词的标题,这样的标题无法提供任何信息,如警告或错误。
标题尽可能使用短句,并且尽量在标题内解决问题,而不是要额外添加一段信息文字。
向用户报错或是发出警告时尽量简明直接,不要拐弯抹角。
避免使用你,你的,我,我的等词语,这样的人称只带词容易让使用者误解。
在适当的情景下使用大写以及标点符号。例如陈述句就可以使用标题式大小写规则并且不需要句号,而疑问句则需要句号,并且使用语句大小写规则。
信息 此外,如果必须要添加信息部分,则尽量保持其为一个短小完整的句子,最多不要超过两行。
在标题或信息中,尽量不要试图去解释按钮的作用。
按钮 从警示框说起
文章图片
alert_button
对于按钮的选择,通常都会提供两个按钮,这是最佳的选择,再多时使用action sheet代替。
对于按钮的左右位置选择,iOS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1. 如果按钮不具有破坏性,则可以将其放在右边,取消按钮放在左边;
  2. 如果按钮具有破坏性,则将其放在左边,取消放在右边。
当然这只是意见,实际中的应用需要灵活应对。
最后关于警示框的是按钮标题,尽量简短,不要超过两个单词,遵守标题大小写规则,内容具有逻辑性,易于人们理解。
例如使用“OK”表达接受,避免使用“Yes”或“No”,同样也要避免你,你的,我,我的等。
所以对于警示框的使用一定要谨慎又谨慎,不到万不得已时慎撸。
Action Sheet 从警示框说起
文章图片
action_sheet
action sheet是另外一种选择框,其可供选择的选项更多,同时警告性低于Alert。
共有两类action sheet,一种是水平正常,一种是水平紧凑,最大的区别是后者有取消按钮,前者没有。这里只讨论后一种的情况。
从警示框说起
文章图片
action_sheet_red_button
水平紧凑型的action sheet,需要使用红色字体标明带有破坏性的操作,取消按钮置于最底端,同时也要避免让用户滚动浏览。
Modal View iOS的temporary view中最后一种是Modal View。Modal,模态,在当前任务或工作流程上下文中,自身承担着部分内容,如客户端发送邮件时的邮件编辑页面。
从警示框说起
文章图片
modal_view_mail_compose
模态的特征如下:
  1. 全部或部分地占据屏幕或父视图;
  2. 包含能够完成任务的文字或控件;
  3. 包含完成任务并返回上级的按钮,如发送页面的发送按钮,发送成功后会返回上一级页面;
  4. 包含放弃任务并返回上级的按钮,如发送页面的取消按钮,取消后会放弃当前任务并返回上一级页面。
Modal View通过自身包含的任务帮助我们完成应用的基本功能,尤其适合需要多个子任务且页面与主页面相差较大的使用场景。如发送邮件过程中的收件人填写、主题填写、正文填写等。
iOS建议不要在popover的顶部显示Modal View,如果一定要显示的话,首先要关闭Modal View。
Modal View的页面风格要与整体App统一,必要时显示标题。
Modal View与页面的转换同样需要与App统一,在纵向页面,出现时从底部向上滑入,退出时从上向下滑出;在横向页面,从右向左滑入,从左向右滑出。
当然转换的风格可以根据App的实际使用来确定,只要对于用户来说容易辨认就好。
思考 从警示框的设计中,能够看出交互设计比较重要的目标就是让产品使用起来足够容易,让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景下都能很快上手,而为了达到容易这个目标,设计师就要从人的心理与认知习惯出发,发现这些习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思考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思考,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改进这些习惯,而什么样的方式又会干扰或破坏这种习惯,接着设计方案满足需求或是解决问题。
从马车到福特汽车,从命令行到人机界面,从键盘到触摸屏,这些伟大的设计借着技术的翅膀,改变了这个世界,他们的设计者同样在思索着人们内心真正的需求,跳出局限在他们大脑的框架,使用新的方法或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然后设法解决。
我们可以推断,第一台福特汽车应该在速度上比不上普通马车,第一版人机界面可能也无法与成熟的命令行相提并论,第一款触摸屏使用体验或许简直就是一种灾难,从惨不忍睹到能用、易用、再到影响整个时代,这一定是一个漫长、痛苦、充满挫折的过程,需要一个能坚持、有毅力、有决心的力量支撑下去,同时有勇气去承受最终还是会失败的风险。
【从警示框说起】第一台汽车、第一个人机界面、第一块触摸屏,正如今天的无人车、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开始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低效、不稳定,但是一旦有一天他们过了这个瓶颈期,他们的能力就会远远超乎我们现在的眼力所能看到的未来,这就是技术与设计结合的魅力,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等待你的是不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你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思考、时间、反思、调整、一路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