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书信

初中毕业后,跟玩的密切的朋友最长的有将近一年时间,没见面了,时间一久,本来已经习惯,不是那么想念了。却未想到,她会如此有情调。
她托人给我递来一封信。
白色的信封,满满的都是她对新生活的感受,对未来的期许,对糖果岁月的陶醉。如果不是一起共事三年,我还真是想象不到,她会是这么文艺的女生。
读完了信,我才慢慢回味过来,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电脑感受世界了,由于学习,我没有带手机等电子产品去学校,一个星期下来,接触它们的时间就更少的可怜。不过,等我适应过来,我却觉得,离开了那些的我,生活平添了几分自在与适宜,不用再矫情于什么空间微博,逗留在什么说说贴吧,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充实自己。
写信,这么一个对于中国人来讲再普通不过的事,我竟会觉得惊讶,好像它离我很远一样,这么一想,感觉如鲠在喉,很不舒服。用惯了e-mail,电话,微信的人,很多连汉字的书写都会觉得困难,我扪心自问,除了学习,好像提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作为中华传承五千多年的文化,竟会被淡忘在角落里。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倒退?
都说字如其人,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与素质,而处于大时代的我们,除了用硬笔书法来练习丑的不行的字,又有多少人是真的去陶冶情操呢,哎。
【一封书信】小学时候,最开始写的文体,就是信。对尊敬的??,到最后的此致敬礼,真的每个字都在认真的想,可以说是半吊子的字斟句酌,写出来的东西,那个时候的自己一读,都觉得自己文笔豪迈,文章大气磅礴,颇有大将之风范,得意洋洋。而现在,自己写字都觉得敷衍的意味越来越重,何况看到人呢?
我喜欢信封上的第一句话,就是分离的人过段时间总会收到对方的来信,然后旁白开始就是“??亲启”,一开始,我觉得这样写很亲切,就是那种我的秘密只有你知道的那种感觉,然后又觉得很文艺,一看就是腹有诗书的人写的,就算不是博览群书,也会显得很有文化,起码在古代,也算是读过两年书了的寒门弟子,清淡于世,是钱财如粪土的清高的感觉,跟别人都不一样,独一无二的神秘感。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在里面,就像面团发酵,慢慢膨胀,然后一蒸,馥郁麦香,不饿但还是咽下一口唾液的感觉。
有些时候,真的不止书到用时方恨少,还有字到写时才嫌丑,只有写才能感受的到,PPT,简介你怎么去看,对吧?而且暗恋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电话,QQ什么的人家根本不理,这个时候怎么办?写封信给TA,内容是不是应该有内涵?语言是不是应该大方得体?字是不是的工工整整干干净净?然后妹子睁着钦慕的大眼睛蹦哒过来的时候是不是很有成就感?(颜好的成功率更大)
写信是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不能强迫些什么,但也不希望让那种微妙的感觉只能被怀念。
听说墨可以遗留千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