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1岁到0岁产品经理的一封信

文章开头:本文是谭小超发表在产品壹佰的文章

http://www.chanpin100.com/article/104456)转载文章仅供大家习,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给-1岁到0岁产品经理的一封信
文章图片
如果连要干嘛都没搞明白,就选择做产品经理,那就有点魔幻现实主义了。
最近给公司新来的应届生同学们做分享,很多同学对产品经理岗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给大家一个系统、全面的解答,我写了这篇文章。
正式开始之前,跟大家介绍这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产品经理(如果大家连产品经理是干嘛的都没搞明白,就选择做产品经理,那就有点魔幻现实主义了)。
讲真,如果没有对这个行业十几年的沉浸与总结,没有优异的文字功底与表达能力,是讲不好这个概念的,很巧的是,这两项我都不具备。。(好了好了,大家先放下手里40米长的大砍刀)我尽量说明白,准备好了么?我要开始了昂。
产品经理,就是负责把来自各个方面的需求,转化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并且跟进落实,然后根据解决方案的实际效果,持续性跟进并且制定优化方案的人。
什么,竟然有人看懂了?不能啊,我已经说的足够复杂了啊。。。
把这句话拆开来看,产品经理的工作可以分成以下几部分:
1.了解并判断问(xu)题(qiu)
2.根据问(xu)题(qiu)制定可行解决方案(不一定非要是落实到页面上的)
3.跟进方案的实施直到落地
4.持续跟进落地效果,并提出优化方案,然后重复3步骤
这是大部分产品助理与产品经理的主要日常工作。当然如果段位比较高,比如高级产品经理或者产品总监,不会负责这种具体落地的工作。接下来介绍一下,产品经理岗需要必备的入门级能力。
1、对于工具的使用
有些准备入门或者刚刚入门的同学跟我说,正在自学Axure与墨刀,为转行产品做准备。我问,为什么要同时学习两个工具?
显然,工具类的技能学习,是入门最简单的,也是最没有门槛的,于是很多同学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网上搜各种教程、书籍、贴吧、大神,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去学习动态面板,甚至是中继器这样比较晦涩难懂的高阶组件。但在学完了之后,发现在实际的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输出原型的效率依然很低。
既然很多人如此执着于Axure高阶使用技巧,我们就要先知道,原型图真正的作用是什么?
原型图是在产品研发过程,用来与研发同学进行需求评审与沟通,以及给UI同学提供高保真输出的基本参照的。
那么,研发与设计师这二位同学,需不需要一个精度极高、添加了所有复杂交互的原型呢?
答案是,都不需要。
研发同学的需求是:在需求评审的时候,能够看明白你这个页面有哪些字段、元素,这些字段与元素有哪些状态,页面哪些地方是热区,点击热区之后激发的下一步相应是什么,页面与页面之间的跳转逻辑是什么;能够这些讲清楚,就足够了。
UI同学的需求更简单:能按照原型图的样式输出高保真设计稿,就阔以了。
在高保真设计过程中,UI同学有一定自主权,往往不会严格按照原型图的样式进行设计,甚至有时候跟原型图的出入还会比较大。因此,即使你输出的是“像素级”的原型图,在UI同学眼里,只是一个样式而已(当然,一份清晰、整洁、条理清晰的原型图,能够加分)。
原型工具,说白了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对很多人来讲,花20%的精力就可以学会Axure80%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就足够了。互联网本身就是快速迭代的领域,上线速度的快慢往往就是生与死的差别,等你刚刚出完原型并用中继器加上了所有的高阶交互的时候,扭过头一看,隔壁友商已经上线了,你猜大领导会不会让你去财务室领这个月的工资?
跟各位同学分享一句话:你想控制的,最后往往都控制了你。用原型工具打一个比方,产品岗还需要掌握的工具大约如下:
1、思维导图类工具
用来输出思维导图,对逻辑和思路的梳理有极大的帮助,产品经理最爱工具之一。推荐有:Xmind和MindMan-ager。
2、原型类工具
用来输出原型。推荐有一:Axure,现在用Axure 7或者Axure 8都可以,但Axure8不支持降级兼容,即用Axure8输出的.rp文件用Axure 7无法打开,因此用7还是8要看所在团队的习惯,否则原型共享将成为一个问题。
推荐二:墨刀,也是一款比较强大的在线原型编辑工具,据观察好多交互设计师都用墨刀。
3、流程类工具
用来输出流程图、泳道图等。推荐有:Microsoft Visio,这个大家应该听说过,也是比较常用的一款工具。
当然,剩下的还有Microsoft office豪华套餐,大家应该都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小结:
对工具的使用最终都归结到输出物上,产品经理日常需要输出的是产品原型和PRD(产品需求文档),只要能满足这两个输出物的正常输出,就可以了。
工具的使用是必备技能、也是最基础的技能,但不意味着我们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高阶技巧,得不偿失。经常会看见类似于使用《Axure8制作计时器(或者计算器)》等大神教程,说实话我心里是很佩服这些工具使用大神的。但是个人拙见:对于产品经理来讲,那些技能太过高级太过复杂,炫技是很酷,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真用不到。
2、理解需求能力&沟通能力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说白了,就是能听明白话,也能把话说明白。要做到其实很难,几乎所有人都会高估自己的沟通能力。
我遇到过一个同事A,找研发对接需求,说了整整一分钟没说明白要干什么,在场的一位研发同事B实在听不下去了,你说的是不是XXXX意思?然后这个同事A猛点头:对对对对对对你好聪明哦。我在旁边感叹:B同事是真聪明,那么简单一个事儿,A说的那么复杂,B同事都能理解明白需求,简直天纵奇才。。。
在这个栗子中,A同学的表述能力明显是不合格的,这种表达能力是非常典型不适合做产品经理的特点。而B同学的理解需求能力是超水平的,点赞。
【给-1岁到0岁产品经理的一封信】这部分叫做:能把天聊明白。
3、高情商
有同学可能会比较纳闷,产品经理还需要高情商?
在当代社会,人是社会性动物,是群体性动物,是需要与伙伴们协同工作的。不否认有单枪匹马的孤胆英雄,凭借一己逆天之力可以在某领域有旷古绝今的成就,但这些天才们是有资本“低情商”的。如果大家的智商没有像鲁班大师一样高达250,最好不要尝试这种高难度动作。
其实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高情商的人,产品经理岗尤其需要,因为从工作流程的角度来讲,产品经理属于多部门的沟通核心枢纽位置,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需要跟各个部门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对一个大公司来讲,沟通成本是一类极高的成本。尤其是沟通过程中难免有意见分歧,在处理这些分歧的过程中,高情商和低情商的产品经理,很可能会把事情引向两个完全相反的结果。
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有两个人同时找你帮忙协助某一工作,A是情商很高相处起来很舒服的那类人,B是一句话能把死人气活的那一类,你更愿意支持哪个?通常情况下,因为责任心在工作层面的支持,和因为认可这个人而在情感层面全力以赴的支持,支持的力度是绝对是不一样的。
这部分叫做:会聊天。
大家发现没有,“能把天聊明白”,和“会聊天”,是两个事儿。但是在实际工作的场景中,这两种优秀品质往往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这类人,是人类之光。
4、归纳总结能力
产品工作是有方法论的,方法论怎么来?一是靠学习别人的产品知识体系,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二是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积累,在别人体系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归纳和总结,形成适用于自己的方法论。那么,如何才能把自己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总结形成方法论呢?两个字:输出。
或者我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写出来,没错,就是把你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写!出!来!
有同学可能会觉得,这。。。有啥好写的?“你以为你知道了”,是一回事;你能写出来,是另外一回事。当真正开始动笔写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并不知道。
用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去评判:你能写出来,才算你的知识体系,你写不出来,那都是扯淡。
是不是很简单粗暴?别不服,大家自己动笔写写试试。
你能听出哪个歌手唱歌好听,也能听出哪个歌手唱歌跑调了,但是让你自己唱,是另外一回事,也许还不如那个跑调了的。
写出来的过程,其实就是二次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也许原来你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但写着写着,你自己的方法论就出来了。所以,别怕自己写的差,就怕连写都不敢写,或者不屑于写。
真的动手做过东西的人,往往会更踏实,更清楚的看到自己。因为你哪怕照着现成的菜谱做一道菜,都有可能面临失败。搞创作的人,老天爷会让你看清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5、无职务领导力
领导力区别于管理:管理是一种主动自发的控制行为,管理需要被赋予职权。而领导力是一种感染力,具备领导力的人能把周围的人通过一件事或者一个共同的愿景目标团结在一起。
了解领导力和管理之间的区别之后,大家就能看出来,产品经理需要的能力更多的是“领导力”。因为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产品经理虽然往往担任“项目经理”的职务,但是并没有任何实际职权,团队成员的KPI依然在各个资源池的部门负责人手里。
在这种场景下,产品经理如何通过发挥个人魅力与个人感染力,把所有团队成员凝聚在一起,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与愿景共同前行,就显得至关重要。这类能力,叫做无职务领导力。
有的人当领导当得非常辛苦,上下受气,疲惫不堪,心力憔悴;
有的人个人能力很强,单独拿出来出类拔萃,可如果让他当领导却是一塌糊涂;
有的人天生具有一种魅力和引力,不自觉的就让身边人愿意跟随他,跟他在一块儿总觉得很快乐,有归属,有安全感,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这就是有领导力和没有领导力的差别。
提到领导力,就顺便提一句另一个跟领导力息息相关的个人能力,叫做气场。我们在形容一个初次见面的人,觉得他好像跟厉害的样子,但又说不出哪里厉害,通常会用“有气场”这个词形容。在产品经理的招聘过程中,很多互联网公司的HR都逐步提高了“气场”这个因素在整体评分中所占的比重。一个有气场的产品经理,往往比一个没有气场的产品经理,更接近“经理”级别。
6、快速学习能力与海量的阅读
产品经理岗对快速学习能力要求极高,这类能力往往不是天生的(天赋异禀的人咱就不说了),而是锻炼出来的。而且产品经理岗位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岗位,需要对很多领域都有涉猎,这就对产品经理们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海量的阅读。
给大家一个书单:
心理学:
1.《乌合之众》(一定要看)
2.《设计心理学》(UE与UI同学必读,产品同学也需要有了解)
3.《消费心理学》
4.《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学过管理学和心理学的人都一定会认识这位大师)
5.《消费行为心理学》
6.《影响力》
7.《消费行为心理学》
8.《习惯的力量》
9.《人性的弱点》(这个很多人应该都看过)
沟通:
1.《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本:左左木圭一必读)
2.《博弈心理学》
3.《情商》
4.《非暴力沟通》
5.《高难度谈话》
产品:
1.《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入门)
2.《用户体验要素》
3.《用户力》
4.《启示录》
5.《结网》
运营:
1.《增长黑客》
2.《从零开始学运营》
3.《引爆点》
其他:
1.《失控》
2.《长尾理论》
3.《人类简史》
4.《未来简史》
5.《数学之美》
6.《黑天鹅:如何对应不可预知的未来》
前几天跟公司应届生们的分享会上,我提到一本书叫《失控》,也大约说了一下这本书的背景与张小龙对这本书的推崇备至,过了没几天,一个95年的小姑娘过来找我,一脸挫败感:谭老师,您说完那本书我就买了,但是真的好晦涩,完全看不下去啊。
这里要跟大家说的是,有些书确实比较晦涩难懂,看起来很吃力,甚至吃力到一晚只能看两三页的程度,那我劝大家,遇到这种书可以稍微放一放。
如果看书的时候没有“allin”(全身心投入)的状态,那属于浪费时间,还不如不看。什么叫高效阅读?我上面说过的,要有输出。输出形式不限,可以是读书笔记,看自己习惯。把书吃透了,合上书自己能写出大纲与重点,这才算这本书读完了。
没有输出的输入,等于零。
写在最后:产品岗是一个综合要求很高的岗位,入坑之后请努力地提升自我。
文章结尾:再次申明所有转载文章仅供学习,感谢谭小超老师的分享,如果喜欢我的文章点关注??吧!比心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