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的孩子上小班了吗()

图/贝妮 【今天,你的孩子上小班了吗()】* 1 *
这两天开学,朋友圈又被送娃上学的照片刷屏了。
今年,我不再是旁观者,我成了这万千大军中的一员。孩子是长得那样快,当年把他抱在怀里喂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转眼已长到4周岁,他已经到了该去上学的年龄。对于从没上过托班的孩子,我之前一直有点担心他能否很快适应。
第一天送孩子上学,即便我知道孩子们会哭成一片,但到了现场还是有点懵圈:刚走进楼道就听见教室里哭声震天,走进教室,只见大家乱作一团,孩子们六神无主哭爹喊娘;2个老师加1个阿姨,每人身边都围着三五个孩子,这些孩子又是哭又是求抱。老师努力地安慰着这些孩子们,但效果就像落进大海的雨点一样,激不起半点波浪,孩子们依旧沉浸在伤心的世界中嚎啕大哭。
我儿子第一次遇到这阵仗,脸色非常尴尬,却没有哭。而他很快注意到了教室里在放电视,于是没有顾上我就坐过去看了起来,我便很轻松地离开了学校。
在这之前,整个8月,或是更早之前,我都在时不时提起,宝贝,再过不久你就要去上学了。他没上过托班,只上过每周上一两小时的早教课,于是在他印象中,上学应该也是那个样子。
等我解释了上学和上课有什么不同,他就总是马上说,不要,我不要上学。是啊,尽管他已经快满4周岁,相对3岁多的孩子来讲,分离焦虑应该会好一些。可毕竟是第一次离开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啊。
但是,人总要长大,总要接触更多的人,迈向更广的平台。未知也许充满恐惧,但未知往往也会带来更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好事,而人总是在接触新的事物过程中获得发展和进步的。
当然,不管怎么说,让孩子提前对状况有所了解,还是必须的。除了经常提起这件事之外,我也买了一套兔子汤姆系列的绘本给他看,这套书里面有一本题目为《汤姆上幼儿园》的书,讲的就是第一天上幼儿园汤姆的经历。通过看这本书,儿子也很直观地了解了上幼儿园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他做好去上幼儿园的心理准备还是很有用的。
这一点也是西奥迪尼的经典作品《影响力》中阐述的一个社会认同原则的运用。书里提到一个例子,说一个小朋友学游泳,怎么也不敢下水,无论爸爸怎么解释怎么劝说,他都无动于衷。可是,当他的邻居,一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在他面前勇敢地跳下水去游泳之后,这个小朋友就马上改变了先前的那个态度,非常积极地下了水,最终学会了游泳。这就是社会认同的力量,与自己相同类型的人的影响则显得更为强大。所以,无论大人给孩子描述再多内容,其实都不如让他看这样的绘本来得有用,毕竟这是和他同龄主人公所经历的故事,他更容易理解和有代入感。
所以,我想,在全班四十多个小朋友中只有几个没哭的悲情气氛下,儿子也没有哭出来,大抵也有这个原因吧:汤姆没有哭,我也不会哭。
当然,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肯定有很多,其它的就很难去分析和说清楚,不提也罢。
* 2 *
时光就在我的胡思乱想以及对孩子的思念和独处的兴奋中悄然溜走,马上就到了要去接孩子的时间。
幼儿园门前人山人海,比上学更加令我震惊。
原来为了防止刚进学校的小班同学见到家长乱套,学校先让家长统一等在大门口,到点再放进学校,让家长在教室门口一个个排队接小朋友。
等到我的时候,班里只剩下十来个小朋友。隔着几个家长,看见他站在桌子后面皱着小脸朝门口张望。脸上失望和急迫的神情不由让我心里一阵发酸,想着他第一天在学校过得究竟如何,想不想家,心里便按捺不住想要急切地抱住他的冲动。
可是看到我,他却往老师身后一躲。孩子,你这难道是近乡情怯吗?这意料之外的举动,打破了我母子大团圆感动场面的想象,顿时也让我冷静了不少。
一路排队过来,就看到家长陆续抱着孩子出去,有不少孩子仍然在哭,可不是,终于见到亲人了,这一天过得多不容易啊!
等把儿子领出教室,他才开始恢复平时的腻歪劲,要我一路抱着。回去的路上,我开始问他在学校过得怎么样。他一点一点告诉我,但究竟太小,很多事情说不清,只是重复说,我不喜欢上学,我不喜欢老师,老师坏,老师凶。
我无奈地应着,却也不敢否定他,也许老师真的凶他们了呢。想不出什么安慰的话,我只是像跟大人聊天一样对他说,因为老师一个人要管那么多孩子,她忙不过来,有时候需要凶一点,才能让一些小朋友听话啊。儿子听了这个解释,倒不再说什么了。
孩子其它表现看不出有多抗拒上学,回家后我们就如往常一样吃饭睡觉了。
* 3 *
都说第一天不哭的孩子可能到第二第三天就要哭了,第二天去幼儿园,他的反应果然和第一天有些不一样。早上起床的时候就很生气地说:怎么又要去学校了,我不要去学校!尽管就说了这么一句,后面从吃饭到学校都很顺利,但是一到学校就要我抱,紧紧搂着我脖子,不肯下来。他仍然没哭,但是很明显比第一天更抵触,很不开心。我抱着他安抚了好一会儿,直到老师又开了电视,他才不缠着我。
看到电视的魅力居然如此之大,我有些失落。不过能让他平静地自愿留下,又很让我安慰。
人们总是用想象无数次描绘未来,可现实总是以另一种姿态翩然而至。我设想过好多种孩子刚入学的表现,却没想到他既没哭也没强烈抵抗,一遇到电视就什么都可以不顾。
后来跟老师沟通后,知道了儿子在其他时间也没有哭,吃喝拉撒睡都表现良好。我这悬着的一颗心才真正放下。
幼儿园刚入学,是孩子一生学习的开始,又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去接触社会,因此爸爸妈妈们总有各种紧张、兴奋、期待等复杂的情愫在里面,也总是相信走好这人生的第一步也是孩子美好一生的开始。不过其实,这个阶段,既重要,也没那么重要,任何时候都是改变的开始。把握当下即是展望未来。
这两天,路上碰到熟人,总是会说起同一个话题,你家孩子上幼儿园哭不哭啊?然后,聊到最后,不管是谁,都会用同样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没事的,都要有这么一个过程的。
是啊,都要有这么一个过程,我们都是在哭声中长大——就让我也用这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