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5-11章)+95+W7

对于孩子而已,能把一句话唱出来就不要说出来,能夸张就不要太平淡,能倒在地上,就不要一直站着。滑稽的表情、摔倒,就是获得笑声的关键。这对于家长而言,甚至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而言,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以下是我从书中找到的笑声方式:
1、枕头大战。2、袜子游戏。3、广告数字。4、对视比赛,看谁先笑。5、瞪眼睛游戏。6、死亡倒地。7、爱的魔药。8、假装争夺游戏。9、邀请孩子游戏时笑我们。10、假装害怕。11、如果你再这样,我就把水倒在我头上。12、假装的怒吼。13、放下身段,找回孩子。
这些游戏,在我们平时生活中,非常好运用,让一个孩子笑是件很简单的事。在与孩子的玩耍中,我们明白,我们应该作为观察者,看他们玩,陪他们玩,尽量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在哭泣的时候被拥抱,需要在生气的时候有人安静地倾听。我们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
打闹过程中,要有几个原则,1、基本安全。2、发掘任何联结的机会。3、寻找机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和力量。4、抓住机会,处理情绪的旧伤。5、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适当的难度。6、仔细观察。7、让孩子赢。(一般情况下)8、当受伤,立刻停止。9、不可以强制呵痒。10、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别跟孩子动真格。
以开始打闹游戏中的阻挡逃跑游戏为例,在这个过程中要多多进行思考,如何创造情景,让他走,又让他能动脑筋。比如引导他分散注意力,说“那里有一只大象。”或者让他假装把我催眠。或者给一些提示。我们最喜欢的就是战争游戏,家里的枪非常多。这样的战争游戏会让我有一定的担心,比如对小孩的内心世界会不会产生暴力的影子。其实不然,假装战争的游戏是有益的。例如游戏中有假想的枪,火其他武器,伴有假装的战争特效,即使是中枪了,演出受伤场景也需要保持游戏的轻松基调,将受伤引入相互关怀的主题,让战友之间同生共死,进而产生一定联结。如果当你感到厌倦,不想把纸筒当做激光剑、当成枪的时候 ,你还可以变成火箭或指挥棒,发挥想象力在这样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要。从心理学上看,在攻击游戏中,其实是孩子在预演对别人生气时候怎么用枪。如果禁止这种攻击游戏,结果只会让孩子更沉迷于战争和武器,让孩子在面对令自己生气的时候无所适从,产生疑惑。
父母往往在孩子没有专注的时候感到绝望,这就是最近我所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上课的关注力不够。老师要求他在做绘本阅读的时候有专注力,能坐在那里听,这是一大挑战。因为在家中总是会跑来跑去,并不能有一个定性。书中建议每天安排几个时段,万自我调节的游戏。让孩子在跳、跑、摇等动作中加入“快一点、慢一点、慢一点、快一点,超级快,右边、左边,用左脚,用右脚,两只脚。”当孩子在感到焦虑和挫败的时候无法安抚自己,容易产生专注力不集中的问题。同时,找出孩子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困难的事,然后把它称作游戏,从而让孩子在不会受到处罚或感到羞辱的前提下,练习对冲动的控制力。在这样的时候,这两个方法,我会进行积极的尝试。这让我联想到他对于在家练习做操有一定的反感,同时对看其他同学做操也并不感兴趣。他在做操的过程中不能获得好的感觉,自然就不愿意去接触。如果受到更多的关注,这个过程中有更多的乐趣,会不会就能引导好。
还有,在游戏的过程中,有时候觉得并没有产生多大的伤害,但小孩的反应却极其强烈,我们往往会认为:“你并没有受伤啊”。其实在此过程中,小孩是通过轻微的疼痛释放以往的情绪,或许在他记得的之前的事情中受到一定的伤害。只要爱他,对他释放的情绪表达安慰和接纳,他因为跟你在一起,就会有安全感。
要多跟随孩子,只要说好啊,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注意安全,但不要过度担心,预留游戏时光,花写时间调整自己。让孩子主导游戏,家长爱此过程中,主要做到的是,坚持联结,当温和的推动不起作用的时候,可以进一步介入,往往孩子通过发脾气,尖叫,拳打脚踢来释放痛苦的情绪,这样释放可以帮助孩子清除障碍,与父母重新建立联结。这让我很惊讶,在我强制他去做某事的时候,他很反感,他嘴上虽然说,不要我,但一会就来找我。其实是让自己释放,重获自信。所以在坚持自己必须要坚持的事情的时候,也要理解孩子的哭泣生气是另一种游戏,尽管不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愉快。
因此,孩子的哭与笑,都在于家长如何引导,如何配合,如何推动,多反思与孩子相处中的瞬间,探究其中的深层原因,或许就不会容易情绪失控了。
【游戏力(5-11章)+95+W7】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

    推荐阅读